浙江省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78815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理日期整理日期整理人整理人2011 年年 2 月月 24 日星期四日星期四小小杭州二中2011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 文 试 题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委蛇(y) 拂晓(f) 犯罪未遂(su) 落拓不羁(tu) B札记(zh) 霰雪(xin) 屏气凝神(bng) 锲而不舍(qi) C豇豆(jing) 躯壳(k) 厝火积薪(c) 应有尽有(yng) D披靡(m) 煊赫(xun) 吹毛求疵(c) 韦编三绝(w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 A当时的鹅湖书院正处在赣闽两省的交会处,道上熙熙嚷嚷,川流不息。如今只留 下一条已经荒废了的古驿道。 B我向往那浩渺的海面,大海用博大、寥阔的胸怀为我唱了最嘹亮的歌;我向往那 深邃的宇宙,在无边的苍穹中,我的思绪可以尽情地邀游。 C细雨交织,竹林婆娑,山清水秀。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宁静;没有奸诈,只有简 单。这份经大自然锤炼而来的静谧,却恰恰令人震撼。 D我做了一个秋天的梦,它伴着流星陨落在我的身旁;我用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 彩描摩秋天,感受秋的清新和脉搏的跳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日各处人员有不告假而行者,有久假不归、托故续假者,有散于各地自由行动 者,

3、若不严加惩处,必致纪律扫地。B年轻人如果胸无大志,目光如豆,是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总有一天要被这个 社会淘汰。C10 月 16 日晚,杭州烟花大会上,30 多万发烟花在钱塘江上燃放,烟火交相辉映, 令人目不交睫。D面对民俗展览会上展出的秦淮扎灯、桃花坞年画、惠山泥人、扬州漆器等民间艺 术中的瑰宝,很多观众交口称赞,感叹相见恨晚。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研究表明:凝聚态结构的“高纯度”饮用水,不仅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反而会 把人体内原有的微量元素“洗”出去,这样就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B中国的皮影戏曾经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它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 忽视的启示作用。C专家们

4、指出:考试之前切忌不要过分紧张,否则会影响考生在考场上的发挥。D据报道,10 月 27 日在明打威群岛已有 272 人死亡,412 人失踪,成为这次印度尼 西亚海啸最大的受灾地区。 5阅读下面的文字,给“胶囊旅馆”下一个定义。 (不超过 40 字) (4 分) 说起胶囊旅馆,在日本可以算是家喻户晓。旅馆由十几个甚至上百个整齐摞起来的 格子组成,每个格子可住一名旅客。整齐的格子间与我国的火车卧铺相似。格子分上下 两层,每个格子长约 2 米、宽约 1 米、高约 125 米。虽然格子的空间很小,但足够入睡, 坐起身也不会碰到头,而且里面广播、电视、无线上网一应俱全。更重要的是,它的费用只是一般酒店的

5、 50%-60%。 胶囊旅馆的产生与日本盛行的加班文化是分不开的。在日本,加班是一种工作常态, 因此很多人便把胶囊旅馆当成一个短暂的落脚之所,久而久之,这种胶囊旅馆逐渐兴起 并风行起来。6 读者电纸书广告语征集评奖结果于 2010 年 10 月揭晓。专家评委会经过认真筛选评 议,最后确定获奖名单。下面是其中的两则获奖广告语,请作点评,说说其获奖原因。 (4 分) (1)让阅读简单一“点”(2)电纸有芯容乃大 读者无墨书亦香7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4 分) 上海某电台早间节目直播中,主持人在播放音乐间隙,用上海话聊天逗听众。一名 听众给节目热线发了一条短信:“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

6、们上海人!”主持人语调认真地说:“这位听众,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再以慢慢地比较 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很快,电台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回击听众的一句话“团成一团,圆润离开”成了网上 论坛的热门话题。你认为主持人回击那位听众的话合适吗?请你以一位听众的身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 明理由。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 (12 分)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 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 景交

7、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 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 “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 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 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 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 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

8、来 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 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 “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 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 ”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 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 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 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

9、站 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 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 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人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 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 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 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 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

10、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 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 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无边落木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 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 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 的

11、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 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 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 人都会有的体验。8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 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 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 的心

12、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 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9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 “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 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 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 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1

13、0请在文中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2 分)11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4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216 题。 (20 分) 我是瞎子 (美)坎特帕森斯先生刚刚跨出旅馆大门,就有一个乞丐沿着大马路走过来。 这是一个瞎眼乞 丐,拄着一根瞎子常用的斑斑驳驳的旧拐棍,小心翼翼地敲打着路面,慢慢向前移动脚步。 乞丐的脖子很粗,长着绒毛,衣领和口袋上满是油腻,一只大手握着拐棍的弯把,肩上搭着 一条褡裢。看样子,他还卖点什么东西。 空气里满含着春意,金色的阳光洒在柏油路面上,暖暖的。帕森斯先生一动不动地站 在旅馆门前,听着瞎眼乞丐“嗒嗒嗒”走过来的声音,心里

14、突然升腾起一股对所有盲人的怜悯 之情。帕森斯先生想,自己活着真是幸运。几年前,他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技工,现在,他获 得了成功,备受尊敬,被人羡慕,这都是他在无人援助的情况下,独自冲破层层障碍,艰苦奋 斗的结果。 瞎眼乞丐刚从他面前“嗒嗒嗒”走过去,他就迈动步子。衣衫褴褛的乞丐立即转过身来。 “等一等,先生,耽搁你一点时间。 ” 帕森斯先生说:“已经迟了,我有约会。你想让我给你点东西吗?”“我不是乞丐,先生,我的确不是,我这儿有些小玩意儿。 ”他摸索着,把一个小物件塞进帕森斯先生的手掌“挺精巧的打火机,只要一元。 ”帕森斯先生站在那儿,略略感到有些烦恼和尴尬。他是一个俊雅的男人,身着整洁的 灰色

15、衣服,头戴灰色宽边礼帽,手握一根棕榈木手杖。当然,兜售打火机的人永远不会看到 这些“我不抽烟。 ”他说。 “等一等。我断定你认识许多抽烟的人,买一个作送人的小礼物吧!”乞丐谄媚地说, “先生,你不会拒绝帮助一个可怜人吧?”瞎眼乞丐紧紧抓住帕森斯先生的袖子。 帕森斯先生叹了口气,伸手在内衣口袋里摸出两张五角票来,放进乞丐手中:“当然, 我会帮你的。你说得对,我可以把这东西送人。或许电梯司机会” 他犹豫了一下,不想显得粗鄙好奇,即使是同一个瞎眼小贩在一起。 “你是不是完全失明了?” 乞丐把钱装进口袋, “十四年了,先生。 ”接着,又加了一句,带着一种神经质的自豪, “韦 斯特伯里,先生,我过去也是

16、其中一员。 ”“韦斯特伯里, ”帕森斯先生念叨了一遍这个名字, “噢,是的,那次化学爆炸报纸多 年都不提它了。当时它被认为是最大的一次灾难。 ” “你想知道我是怎样瞎的吗?”乞丐喊道, “喂,听听吧!”他的话语里含着痛苦,但又带 着一种讲故事的人时常有的夸张味道。 “当时,化学药品店里,我最后一个跑出去。楼房在不 断爆炸,跑出去就有了活的希望。许多人都安全冲出门,跑远了。当我冲到门口,正在那些大 铁桶之间爬动时,后面有人拉住我的腿,说, 让我过去,你他也许是个疯子,谁知道!我 试图从心里宽恕他,先生。但他比我强壮得多,他把我拉了回去,从我身上爬了过去!他把 我踏进尘埃里,出去了。我躺在那儿,毒气把我包围了,还有火在燃烧,药品在”他咽下 一口唾液颇为熟练地抽动了一下鼻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