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4日江西南昌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

上传人:qiuji****ngye 文档编号:36877049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6月14日江西南昌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2年6月14日江西南昌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2年6月14日江西南昌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2年6月14日江西南昌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2年6月14日江西南昌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6月14日江西南昌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6月14日江西南昌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江西华图微信号:江西华图微信号: jxhuatu12012 年南昌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科目真题与解析(年南昌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科目真题与解析(7 月月 29 日)日)江西华图江西华图1.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 总和”下列不符合论断愿意的是(D) A 人的本质是人社会性,而不是人的自然性 B 规定人的本质社会关系不是单一,而是多方面的关系总和 C 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是变化的、具体的、历史的 D 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统一体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

2、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 统统一体一体。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也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是劳动的前提,又是劳动的结果。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分析法是人们最根本的(A) A、认识方法 B、工作方法 C、思维方法 D、实践手段 依据对立统一规律,我们在方法论上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看 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矛盾分析 法是我法是我们认识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6、 “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这 属于(A)的观点。 A、古代发展观

3、 B、古代自然观 C、古代形而上学观 D、古代唯心主义观 关于事物是否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基本见解。在中外哲学史上,围绕着事物是否发展变化 的问题历来就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即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 看待世界;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即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通称为两种基 本的发展观。7、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仍然是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 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 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这一判断符合(C) A、现实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4、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革命科学主义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 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 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反 杜林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 83 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 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辩证唯物主唯物主义认为义认为物物质质 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规律运律运动动、 、变变化和化和发发展的,展的, “事物都是

5、一分事物都是一分为为二的。二的。 ”它揭示了事物它揭示了事物江西华图微信号:江西华图微信号: jxhuatu2发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 级级向高向高级发级发展。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经细化在人脑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 它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

6、证统一的实现都必 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 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 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 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8、在现代西方哲学交流派中,主要流行两种思潮(D)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现实主义和历史主义 C、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 D、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现代西方哲学是 19

7、 世纪中期以来流行于西方社会的各种哲学派系的一个总称。他们思 想各异,流派纷呈。从思想倾向上来看,可分为两股思潮:一个是人本主一个是人本主义义思潮,另一个是科思潮,另一个是科 学主学主义义思潮(又称思潮(又称实证实证主主义义思潮)。思潮)。实证主义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孔德,他认为哲学应当以 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容,摒弃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所 研究的那些所谓绝对的、终极的,然而却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也就是用实证的知识来代替 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辩概念。他宣称实证哲学及一切实证科学的任务,就是要“精确的发现” 自然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自然规律的存在,承认人的思想必须

8、服从外部世界的规律, 具有合理因素,甚至与唯物主义相近。但是,孔德的自然规律不是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内部 规律性、必然性、本质,而是指现象之间的外部联系。他认为科学只能叙述事实,而不能说明 事实,科学只问是什么,而不问为什么,这些问题我们无法解决。人本主义也称非理性主义 思潮,它发端于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的唯意志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理性主义哲学的片面性和内在矛盾的激化及对其批判浪潮的兴起。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在德 国表现得最为激烈,因为黑格尔哲学被公认是近代西方理性主义思潮的顶峰,对黑格尔哲学 的批判标志着对传统理性主义思潮的批判,因此,人本主义思潮也以德国为中心。德国的哲 学

9、家叔本华被公认是这一思潮的主要奠基人之一。9、英国贝克莱是一位唯心主义哲学家,下面的准确表达观点(A) A、天下无心外之物 B、感知就是存在 C、对象和感知不是一种东西 D、物是观念的集合 “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认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 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就没有任何事物,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的 结合而已。例如,我们看到一个圆的形状、红的颜色,嗅到香的气味,把这些感觉集合起来, 人们就用苹果这个名称来表示它,并把它当做一个单独事物来看待。由此得出结论,事物就 是“观念的集合”。 然而,观念本身并不能独立存在,要有一个能感知它们的主体,这个主

10、体 就是“一个能感知的主动存在,要有一个能感知它们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一个能感知的主 动实体,就是我所谓的心灵、精神、灵魂或自我。观念只存在于这个东西之中,或者就被江西华图微信号:江西华图微信号: jxhuatu3这个东西所感知。主观唯心主义在我国也同样存在,明代的王阳明(14721528),集宋明 时期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有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他的全部哲学叫做有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他的全部哲学叫做“心外无物心外无物”。就是说,万 事万物,包括月亮、太阳都存在于他的心中。这种主观唯心主义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它 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唯我论的可悲结局,既然,世界只存在于他的感觉中,那么世界上也就只 有他一人是

11、存在的了,这是何等荒谬呢!如果我们质问主观唯心主义者,既然你认为世界上 的一切都是你的感觉,那么当你还没出世之前也就是还没有你的感觉的时候,生你的父母是 不是客观存在的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他们是无法回答的。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交换价值的大小取决于(C) A、使用价值的大小 B、人们购买欲望的大小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的大小 D、生产供应量的大小 从亚当斯密、李嘉图到卡尔马克思都认为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效用,交换价值是商品的 交换比例关系,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基础,但交但交换换价价值值的大小取决于商品生的大小取决于商品生产产的必要社的必要社 会会劳动劳动量量,而不是使用价而不是使用价

12、值值的大小。的大小。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即满足人们一定需要的属性。正是由于商品能满足人 们的某种需要,人们才会购买它。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使用价 值在一切社会中都存在,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商品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进入购买者的 手中,因而作为商品,还必须具有交换价值。 (2)交换价值:就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比如,1 只羊2 把石斧,2 把石斧就是 1 只羊的交换价值。问题在于:两个不同的使用价值为什么能 够相比较呢?这表明,它们身上一定有共同的东西,并且是在量上可以比较的东西,这个东西 就是

13、价值。 (3)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两个不同的使用价两个不同的使用价值值所以能所以能够对够对等和交等和交换换, , 就是因就是因为为它它们们凝凝结结了相同的了相同的劳动劳动,包含了等量的价,包含了等量的价值值。交。交换换价价值值的大小取决于价的大小取决于价值值的大小。的大小。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而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因此,商品的二因素应是使用价值 和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所特有的。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二者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统一的,这表现在,作 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少任何一个都不成其为商品。两者又是矛盾 的,这表现在

14、,对商品生产者来说,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价值,而要取得价值,必须让出其使用 价值;对购买者来说,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要获得其使用价值,则必须付出商品的 价值。总之,对双方当事人来说,对这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不能兼得。商品的使用价 值和价值的这种矛盾对立,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解决。11、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的标志是(A) A、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B、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C、威廉配第的赋税论 D、马克思的资本论 国富论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的一本经济学专著。这本专著的全名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15、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这本专著的第一个中文译本是翻译家严复的原富。 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江西华图微信号:江西华图微信号: jxhuatu4形成。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创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立了一个完整的理 论论体系体系,把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马克思12、生厂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当劳动生产率提高 的情况下,单位时间生产每件产品的价值会(B)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16、 D、不确定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竞相采用新的技术,以提高以提高 劳动劳动生生产产率,降低商品的个率,降低商品的个别别价价值值,以取得超,以取得超额额剩余价剩余价值值;各个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 值的结果,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有限制的,因为资本家只 有在增加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会采用新技术,否则他宁愿维持现状,甚至阻碍新技术的应用。 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资本家来说,是进行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劳动者来说, 则会造成失业,这就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而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社会 生产力遭到破坏。 1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D) A、资本原始积累理论 B、商品二因素理论 C、社会总产品的流通问题 D、劳动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理论正确地解释了价值和价值量、价值本质和价值形态、以及商品货币关系, 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科学地说明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