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圆柱和圆锥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876997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圆柱和圆锥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圆柱和圆锥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圆柱和圆锥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圆柱和圆锥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圆柱和圆锥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圆柱和圆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圆柱和圆锥(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圆柱和圆锥二、圆柱和圆锥单元教学要求:单元教学要求:1. 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 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 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 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 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 的进一法。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 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

2、问题。单元教学重点:单元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单元教学难点:单元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一) )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34 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 “练一练” ,练习一第 13 题。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 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大小不同的圆柱实物(如铅笔、饮料罐、茶叶筒 等)若干,圆柱模型;学生准备圆柱实物(要有一个侧面贴有商标纸或纸的 圆

3、柱体),剪下教材第 127 页图形、糨糊。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认识圆柱的侧面。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一、复习旧知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2引入新课。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的一些物体。提问学生:这些形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吗?说明: 这些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通过学习要认识它的特征。(板 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二、教学新课1认识圆柱的特征。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再和讲台上的圆柱比一比,看 看它有哪些特征。提问:谁来说一说圆柱

4、有哪些特征?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1)认识底面。出示圆柱,让学生观察上下两个面。说明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板书: 底面)你认为这两个底面的大小怎样?老师取下两个底面比较,得出是完全相同或者 大小相等的两个圆。(把上面板书补充成: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2)认识侧面。请大家把圆柱竖放,用手摸一摸周围的面,(用手示意侧面)你对这个面有什么感觉?说 明:围成圆柱除上下两个底面外,还有一个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追问:侧面是怎 样的一个面?(接前第二行板书:侧面是一个曲面)(3)认识圆柱图形。请同学们自己再摸一摸自己圆柱的两个底面和侧面,并且同桌相互说一说哪是底面, 哪是侧面,各有什么特

5、点。说明: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侧面围成的。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在说明的基础上画出下面的立体图形:(4)认识高。 长方体有高,圆柱体也有高。请看一下自己的圆柱,想一想, 圆柱体的高在哪里?试着量一量你的圆柱高是多少。(板书:高)谁来 说说圆柱的高在哪里?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在图上 表示出高,并板书: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圆柱的 高是多少,怎样量出来的。提问:想一想,一个圆柱的高有多少条?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高有无数条,高都相等)3巩固特征的认识。(1)提问: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2)做练习一第 1 题。指名学生口答,不是圆柱的要求说

6、明理由。(3)老师说一些物体,学生判断是不是圆柱:汽油桶、钢管、电线杆、腰鼓4教学侧面积计算。(1)认识侧面的形状。教师出示圆柱模型说明: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如果把圆柱侧面沿高剪开再展开,它 会是什么形状。现在请大家拿出贴有商标纸的饮料罐(教师同时出示),沿着它的一 条高剪开,(教师示范)然后展开,看看是什么形状。学生操作后提问:你发现圆柱 体的侧面是什么形状?(2)侧面积计算方法。提问: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跟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看从第 3 页最后两行 到 4 页的“想一想” ,并在横线上填空。提问“想一想”所填的结果。得出计算方法。提问: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算?

7、为什么?(板书:圆柱的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3)教学例 1出示例 1,学生读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1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做圆柱体。让学生按剪下的第 127 页的图纸做一个圆柱体。指名学生看着做的圆柱体说一说圆柱 的特征,边说边指出圆柱的各个部分。让学生说一说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3做“练一练”第 3 题。指名两人板演,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集体订正,要求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 么。4思考:如果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 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一第 2 题。 家庭作业:练习一第 3 题。( (二二)

8、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56 页例 2、例 3 和“练一练” ,练习一第 48 题。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培 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圆柱模型(表面要有可揭下各个部分的一层纸);学生准备一 个圆柱体。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一、复习铺

9、垫1复习圆柱的特征。提问:圆柱有什么特征?2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口头列式):(1)底面周长 42 厘米,高 2 厘米。(2)底面直径 3 厘米,高 4 厘米。(3)底面半径 1 厘米,高 35 厘米。3提问:圆柱的一个底面面积怎样计算?4引入新课。我们已经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那么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这节课就学习圆柱的表 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二、教学新课1认识表面积计算方法。(1) 请同学们拿出圆柱来看一看,想一想圆柱的表而包括哪几个部分,然后告诉大家。 指名学生拿出圆柞,边指边说明它的表面包括哪几个部分。(2)教师演示。出示教具,说明把表面全部展开,看一看得到什么图形,和

10、大家说的对不对。揭下圆 柱表面的纸,贴在黑板上,再与圆柱对比说明各个部分,明确圆柱表面包括一个侧面 和两个相等的圆。(3)得出公式。请同学们看着表面展开的图形说一说,圆柱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板书:圆柱的表 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追问:圆柱的侧面积怎样算?圆柱的一个底面积怎样算?2教学例 2。出示例 2,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分哪几步来算?你们会做吗?指名一人板演,其余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具体含义,是怎样算的。3组织练习。做“练一练”第 1 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说这两 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指出: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

11、注意题里的条件, 正确列出算式计算。4教学例 3。出示例 3,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实际是求什么?这里求表面积与例 2 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只要用侧面积加一个底面积)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 正,追问为什么只加一个底面积。强调不用四舍五入法及其理由,说明用进一法,并 让学生说明结果的近似值,板书订正。5组织练习。(1)下面的数用进一法保留整数,各是多少?(口答)1623 294 38 42.6(2)做“练一练”第 2 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前两步各求什么,怎样算的。 (老师板书算式)提问:第三步要怎样算,为什么只加一个底面积。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

12、子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指出:求圆柱表面积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 题里的实际情况,弄清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什么时候要侧面积加一个底 面积,什么时候只要求侧面积,然后计算结果。另外,在求需要材料取近似数时,一 般要用进一法。 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一第 57 题。 家庭作业:练习一第 4、8 题。( (三三)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材第 89 页圆柱的体积公式、例 4 和“练一练” ,练习二第 14 题。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根据题里的条件正确地求出圆柱的 体积。 2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

13、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圆柱体积演示教具。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一、复习引新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回答)。(1)r=1 厘米; (2)d=4 分米; (3)C=6.28 米。要求说出解题思路。2想一想: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怎样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出:把一个 圆等分成若干等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 面积。3提问: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4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 s 和高 h,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板书:长方体的

14、体积= 底面积高) 二、教学新课二、教学新课1根据学过的体积概念,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2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我们能不能根据圆柱的底面可以像上面说的转化成一个 长方形,通过切、拼的方法,把圆柱转化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现在我 们大家一起来讨论。3公式推导。(有条件的可分小组进行)(1)请同学指出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2)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切拼转化)(3)探索求圆柱体积的公式。根据圆面积剪、拼转化成长方形的思路,我们也可以运用切拼转化的方法把圆柱 体变成学过的几何形体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你能想出怎样切、拼转化 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下实验,边观察边思考圆柱的体积

15、、底面积、高与拼成 的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教师演示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演示教具:把圆柱的底面分 成许多相等的扇形(数量一般为 16 个),然后把圆柱切开,照下图拼起来,(图见 教材)就近似于一个长方体。可以想象,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 接近于长方体。(4)讨论并得出结果。你能根据这个实验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为什么?让学生再讨论:圆柱体通 过切拼,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 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体的底面积 ,这个长方体的高与圆柱体的高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所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 字母表示: 。(板书:V=Sh)(5)小结

16、。圆柱的体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4教学例 4。出示例 4,审题。提问:你能独立完成这题吗?指名一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 习本上。集体订正:列式依据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单位统一,最后结果用体 积单位)5做练习二第 1 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集体订正。追问:圆柱的体积是怎样算的?6教学“试一试”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2 分米,高是 8 米,求它的体积。指名一 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评讲“试一试”小结:求圆柱的体积,必须知 道底面积和高。如果不知道底面积,只知道半径 r,通过什么途径求出圆柱的体 积?如果知道 d 呢?知道 C 呢?知道 r、d、C,都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 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做“练一练”第 1、2 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老师板书。让学 生说一说这两题列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一样。 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