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71564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测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常用的数字特性汇总一、整除性一、整除性 整除性在公考中用的非常的频繁,更多体现在速算上,结合公 考数算的特性,根据选项,不通过计算,直接出答案,整除性更大 程度上是一种思维,而不是方法;带余除法可以结合到这里,理论 依据为同余问题,剩余定理。 1、 (国家 2007-52)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 80%,一次考试后,全 班平均成绩为 75 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 20% ,则 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 A、84 分 B、85 分 C、86 分 D、87 分 解析:此题的方法很多,有常规的方程法,也有稍微好点的十字交 叉法,但这些都不是这里所要表述的利用数字的整除

2、性。 因“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 20%” ,即女生的平均分是 男生的 1.2 倍。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公考) ,分数只会是整数,所 以我们只需要在选项中找一个 12 的整数倍的数即可,只有 84 符合 题意。 2、 (国家 2006 一类-40)有甲、乙两个项目组。乙组任务临时加重 时,从甲组抽调了四分之一的组员。此后甲组任务也有所加重,于 是又从乙组调回了重组后乙组人数的十分之一。此时甲组与乙组人 数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 。 A. 甲组原有 16 人,乙组原有 11 人 B. 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之比为 1611 C. 甲组原有 11 人,乙组原有 16 人 D. 甲、乙两组

3、原组员人数比为 1116 解析:此题的最佳思路还是利用数字的整除性,从“甲组抽调了四 分之一的组员” ,推出甲组的人数为 4 的倍数,排除掉 CD,然后结 合逻辑学的包含关系,排除掉 A,选 B。因为 A 成立的话,B 也成 立,答案只会是 1 个的,所以 A 是错的。 3、 (天津 2008-7)农民张三为专心养猪,将自己养的猪交于李四合 养,已知张三,李四共养猪 260 头,其中张三养的猪有 13%是黑毛 猪,李四养的猪有 12.5%是黑毛猪,问李四养了多少头非黑毛猪? A.125 头 B.130 头 C.140 头 D.150 头 解析:还是数的整除性的典型题目。张三养的猪有 13%是黑

4、毛猪, 猪必须是整数头,所以张三职能养 100 头或者 200 头,这样李四只 能是 60 头或 160 头。又因为李四养的猪有 12.5%(1/8)是黑毛猪, 所以李四只能养 160 头,其中 20 黑毛,140 非黑毛。 相关例题:国家 2000-29 国家 2007-60 延伸: 4、某个七位数 1993能被 2,3,4,5,6,7,8,9 都整除, 那么它的最后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是多少? 解析:从整除特征考虑. 这个七位数的最后一位数字显然是 0.另外, 只要再分别考虑它能被 9,8,7 整除. 199322,要被 9 整除,十位与百位的数字和是 5 或 14,要 被 8 整除,最后

5、三位组成的三位数要能被 8 整除,因此只可能是下 面三个数:1993500,1993320,1993680, 其中只有 199320 能被 7 整除,因此所求的三位数是 320. 二、尾数性二、尾数性 尾数性亦是公考数算中用到很频繁的一种方法,且还可以用在 资料分析上,为大家节约宝贵的时间. 5、 (国家 2008-55)小华在练习自然数求和,从 1 开始,数着数着他 发现自己重复数了一个数。在这种情况下,他将所数的全部数求平 均,结果为 7.4,请问他重复的那个数是: A2 B.6 C.8 D.10 解析:根据自然数求和公式的特征,平均数就是中间数,可知该数 列项数大于 13,可能是 14,

6、15 或 16,因为自然数之和必为整数, 如果是 14 或 16,则总数尾数出现小数点。确定为 15 项后,考虑到 自然数之和求平均,要么是整数,要么尾数为 0.5,所以 7.4 的尾数 必然是多数的那个数除以 15 产生的,0.4*15=6,所以多出来的数为 6. 6、 (浙江 2005-24)一只木箱内有白色乒乓球和黄色乒乓球若干个。 小明一次取出 5 个黄球、3 个白球,这样操作 N 次后,白球拿完 了,黄球还剩 8 个;如果换一种取法,每次取出 7 个黄球、个 白球,这样操作次后,黄球拿完了,白球还剩 24 个。问原木箱内共有乒乓球多少个? A. 246 个 B. 258 个 C. 2

7、64 个 D. 272 个 解析:常规有方程,但是可以直接利用尾数秒答案。直接看第 2 次, 每次拿 7 个黄球,3 个白球,操作 M 次后,还剩 24 个白球,即球的 总数的尾数为 4,选 C 7、 (国家 2005-39)有面值为 8 分、1 角和 2 角的三种纪念邮票若干 张,总价值为 1 元 2 角 2 分,则邮票至少有( ) 。 A7 张 B8 张 C9 张 D10 张 解析:8 分邮票的面值最小,其张数应取最小数,而邮票总价值的 尾数是 2 分,所以 8 分邮票最少应为 4 张,价值 0.32 元。剩余 0.9 元由 2 角和 1 角的邮票构成,当 2 角为 4 张,1 角为 1

8、张时,邮票 的张数最少。综上所述,邮票至少有 9 张。 相关例题:浙江 2007-11 延伸: 8、把一张纸剪成 6 块,从所得的纸片中取出若干块,每块剪成 6 块; 再成所有的纸中取出若干块,每块各剪成 6 快-如此进行下去, 到剪完某一次后停止,所得的纸片总数可能是 2000,2001,2002,2003 这四个数中的: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解析:假设第二次的纸片总数是 6N+(6-N)=5N+6,即和的规律是 5N+6,代入答案,只有 2001 满足条件。 三、奇数与偶数三、奇数与偶数 理论依据是 奇数加减奇数=偶数 偶数加减偶数=偶数 奇数加减偶数=

9、奇数 9、 (山东 2004-12)某次测验有 50 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 3 分, 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 1 分,某学生共得 82 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 数(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A.33 B.39 C.17 D.16 解析:此题用鸡兔问题的方法做也很简单,但放在数字特性的专题 讲,当然有特殊的更好的方法。 答对的题目+答错的题目=50,是偶数,所以答对的题目与答错 的题目的差也应是偶数,所以选 D 10、 (北京社招 2005-11)两个数的差是 2345,两数想除的商是 8, 求这两个数之和?() A.2353 B.2896. C.3015 D.3456 解析:两个数的差是 2345,

10、所以这讲个数的和应该是奇数,排除 B,D。两数相除得 8,所以两个数之和应该是 9 的倍数,所以答案是 C 相关例题: 11、1234-1997+1998=(奇数 OR 偶数) 解析:其中 999 个偶数的和仍为偶数,999 个奇数的和为奇数,偶 数+奇数=奇数,所以结果为奇数。 延伸: 12、能否从四个 3,三个 5,两个 7 中选出 5 个数,使这 5 个数的和 等于 22。 解析:因为 3,5,7 都是奇数,而且 5 个奇数的和还是奇数,不可 能等于偶数 22. 四、约数与倍数四、约数与倍数 许多周期类,求整数数目类的题目,利用公倍数,公约数等特 征可以简单明了地得到答案 13、 (国家

11、 2007-50)小明和小强参加同一次考试,如果小明答对的 题目占题目总数的 3 /4,小强答对了 27 道题,他们两人都答对的题 目占题目总数的 2 / 3 ,那么两人都没有答对的题目共有: A . 3 道 B . 4 道 C . 5 道 D .6 道 解析:可以看出题目总数是 12 的倍数,并且大于 27,小于 27/(2/3), 所以总数必为 36.则小明答对 27 题,小强没答对的题目为 36*(3/4 2/3)=3,所以两人都没有答对的题目为 36-3-27=6 14、 (浙江 2006-43)有一种长方形小纸板,长为 19 毫米,宽为 11 毫米。现在用同样大小的这种小纸板拼合成一

12、个正方形,问最少要 几块这样的小纸板拼合成一个正方形,问最少要几块这样的小纸板?A、157 块 B、172 块 C、209 块 D、以上都不对 解析:本题可转化为求 19 与 11 的最小公倍数,即为 19*11=209。 15、 (山东 2008-11)甲,乙,丙,丁四人为地震灾区捐款,甲捐款 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 1/3,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 1/4,丁捐款 169 元,问四人 一共捐了多少钱? A.780 B.890 C.1183 D.2083 解析: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可知捐款总额是 3 的 倍数;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

13、1/3,可知捐款总额是 4 的倍 数; 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 1/4,可知捐款总额是 5 的倍数。所 以捐款总额是 60 的倍数,答案是 A,当然此题单从甲的条件就可以 得出答案。 16、 (北京社招 2005-20)红星小学组织学生排成队步行去郊游,每 分钟步行 60 米,队尾的王老师以每分钟步行 150 米的速度赶往排头, 然后立即返回队尾,共用了 10 分钟,求队伍的长度: A.630 B.750 C.900 D.1500 解析:王老师从队尾赶到队头的相对速度为 150-60=90 ,从队头到 队尾的相对速度为 150+60=210, 因此如果时间为整数(公考一般 都为整数,极少

14、出现小数) ,队伍长度为 210 和 90 的倍数,结合选 项,选择 A。 (注意:当然此思路用在这题不是很严谨,但是如果时 间有限,按这样去思考的话,比起纯的蒙答案正确率大大的提高) 相关例题:山东 2006-8 延伸:辗转相除法,这个方法是求 2 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用的,比如 162 与 45 162/45=3.27 45/27=1.18 27/18=1.9 18/9 整除,到此结束所以 9 是最大公约数。 这种方法用到两个数字都偏大,不能一眼看成公约数的时候非常的 有用。 五、整数的分解与分拆五、整数的分解与分拆 整数分拆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十分有趣的问题。所谓整数的分 拆,就是把一个自然数

15、表示成为若干个自然数的和的形式,每一种 表示方法,便是这个自然数的一个分拆。整数分拆的要求通常是将 一个自然数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数的和,并使这些自然数 的积最大(或最小) ;或拆成若干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等等。 应用在公考中还有别的方面。 17、电视台要播放一部 30 集的电视连续剧,如果要求每天播放出的 集数互不相等,该电视连续剧最多可播放几天? 解析:1+2+3+4+5+6+7=28 所以最多 7 天 18、将 14 分拆成若干个自然数的和,并使这些自然数的积最大,应 该如何分拆? 14/3=4.2 3*3*3*3*2=162(尽可能的使 3 越多越好,1 不允许出现)19、20072007 除以 7 的余数 解析:思路一 20077286 余数是 5 (28675)2007 实际上看 5 的 2007 次方 因为 5 和 7 是互质。所以周期间隔是 716 20076334 余数是 3 即 16n 最大是 2005 即 只要看 53 次方 1257 的余数是 6 思路二:20077286 余数是 5 (28675)2007 实际上看 5 的 2007 次方 20073669 所以 52007=(53)669=(18*7-1)669 所以只要看 所以答案应该是 7 的倍数1 即 余数是 6 然后最后添加上能被 2,3,4,5,6,7,8,9,11,13 整除的数的 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