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组词三法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61767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组词三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组词三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组词三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组词三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组词三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江苏中公教育:http:/ http:/ 微信:jsoffcn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组词三法词由语素构成,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构成的词,词义和语素义之间必然会有一定的联系。从语素入手辨析近义性词语的词义,不失为辨析词义侧重点的一大法宝。这种方法称之为语素分析法。该法一般通过组词来辨析词义,并遵循代入语境的原则。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给考生讲解三种主要的组词法。一、存异组词法一、存异组词法近义性词语之所以意义相近,绝大多数是因为具有相同的语素,而之所以有差异,各有侧重,则是因为除相同语素外,还有不同的语素。【示例】 “延期”vs“延误”点拨:它们都有相同语素“延” ,所以都有“推迟”的意思。但不同语

2、素“期”与“误”又使它们意义不完全相同。 “延期”侧重于日期上的推迟, “延误”侧重于推迟耽误。近义性词语的侧重点,可以通过相异语素来辨析。步骤:(1)相异的语素分别组词;(2)新词代入语境,最适合的即为正确答案。例题1:我只不过是替他_了几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辩护 辩解 辩白 辩证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运用存异组词法。 (1)相异语素组词。选项四个词语的相同语素是“辩” ,相异语素是“护” 、 “解” 、 “白” 、 “证” 。 “护”常见词组是维护、保护,故“辩护”侧重的是以申辩来维护、保护其言行;“解”意为解开、解释,所以“辩解”侧重强调的是分辩、

3、解释;“白”常见词组有明白、清白,故“辩白”侧重的是在被误解或被指责的情况下分辩,使事实得以澄清,个人得到清白;“证”常见的词组有证据、证明,因此“辩证”侧重的是客观性,指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方式。 (2)代入语境。由题干中的“说明了事实的真相”可知,填“辩白”比较合适。例题2:某市公开选拔了一批党政领导干部,从年龄结构上看,_的这批干部普遍年轻;从_上看,他们的教育背景普遍较好;至于他们是否具有_的能力和水平,还需江苏中公教育:http:/ http:/ 微信:jsoffcn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履职 履新 履历 履职 履历 履新 履新 履职 履历 履新

4、履历 履职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运用存异组词法。 (1)相异语素组词。选项三个词语的相同语素是“履” ,相异语素是“新” 、 “历” 、 “职” 。 “新” ,新任, “履新”侧重新任就职;“历” ,经历,由此推知“履历”意为个人经历的说明。 “职” ,职责, “履职”侧重“履行职责” 。 (2)代入语境。由前句可知,这批领导干部是才就职的,故第一空应填“履新” ,教育背景当然只能从“履历”上看出来,能力和水平就要进一步通过“履职”表现出来。二、分解组词法二、分解组词法对于两个语素都不相同的近义性词语,无法进行存异组词时,就可采用分解组词法。步骤:(1)分解原词,原词各语素分别组词,得到与原词

5、意义相近的一个短语;(2)代入语境,得出答案。例题:勇往直前的汩汩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轻盈 顺通 相承 清莹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 D。 “顺通” 、 “相承”与句意不符,排除。 “轻盈”和“清莹”没有任何相同语素,这时可运用分解组词法来辨析:轻盈轻快盈满;清莹清澈莹亮。将“轻快盈满”和“清澈莹亮”分别代入句中,可看出, “清澈莹亮”更契合句意。三、扩展组词法三、扩展组词法在语言实践中,一些词和词组的搭配是约定俗成的,这也为我们辨析近义性词语提供了一个思路,就是扩展组词法。我们可以顺着“约定俗成”这根藤,摸到答案这个“瓜” 。步骤:(1)按照习惯,组成短语;(2)代入语境。例题:南山佛教文化苑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型文化和生态旅游园区,依山傍海,园林设计匠心独具,_秀丽,不失为一个放松身心,休闲养性的好去处。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优美 清新 优雅 幽雅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根据句意,可首先排除、。本题难点在辨析“优雅” 、“幽雅” 。 (1)按照习惯,组成短语。结合生活实际和平时积累,我们可得出以下词组:环江苏中公教育:http:/ http:/ 微信:jsoffcn境幽雅、动作优雅。 (2)代入语境,可发现“幽雅”更契合语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