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提分方法之“三步法”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59002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提分方法之“三步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提分方法之“三步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提分方法之“三步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提分方法之“三步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提分方法之“三步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提分方法之“三步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提分方法之“三步法”!为了提高古典诗词鉴赏、片段作文两个重要考点,能有效地考查同学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古诗词名句扩写中有很好的体现!例将“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扩写成 100 字左右的短文。要求不改变原词意境。还原情境“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共才七个字,乍一看,给人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要求扩写的诗词名句一般都出自同学们非常熟悉的课本,题目本身已经给了同学们解题的隐性已知条件诗句的情境因素。做题时首先应该还原诗句的情境,通过回忆全诗或全词弄清该情境包含的三项内容: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就可以确定解题的切入点,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扩写了。此外,还原情境还

2、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比如,有的同学把“杨柳岸”扩写得春光旖旎、春意盎然,如果在还原情境时,想到词中写的是深秋清晨的景物,就能避免这样的失误了。本题在还原情境后可得出如下结果:时间深秋清晨;地点某个泊船的渡口;人物离别情人的“愁人” 。构设画境古诗词中的很多名句,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等都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杨柳岸,晓风残月”虽仅七字,但七字中包含一近一远两个画面,极有层次,且符合情理。作者由近及远,先描摹岸边“杨柳” ,后绘写天际“残月” ,完全符合人视物的顺序及习惯。扩写时,应充分尊重作者的构设,将画面一个个有序展开,突出景物描写的顺序感

3、、方位感、画面感。依据作者思路来布设写景的顺序和画面,不仅可以减少答题构思的时间,而且能使答题更准确更到位。表现意境古诗词非常强调意境。要使诗歌有意境,就要在诗中的景物描写中融入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感情。而扩写题往往都有“不得改变原诗(词)意境”的要求,因而首先要体会原诗所蕴涵的感情,然后将这种感情融入扩写中。原诗感情为悲;扩写文字感情即定调为悲;原诗感情为喜,扩写即定调为喜,二者绝对不能冲突、矛盾。对例题,同学们应该细心体会“残”字所蕴涵的丰富情感,挖掘出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愫,并在扩写中表现出来。【参考答案】: 秋日清晨的寒意,唤醒了因畅饮离情而酩酊的词人。渡口已不是昨日的渡口,情人的身影也早已不见。杨柳依旧是昨日的杨柳,只是少了被柳枝牵萦的裙裾。飘零的衰黄柳叶,带着如泪的清露,沾上词人的衣襟,也沾上词人的心魂。晓风微起,似纤纤玉手分开密密的柳烟,一弓残月映入词人的眼帘。那是离人苍白的面容和孤寂的眼?最后,同学们应该在复习时熟读乃至背诵教材中的诗词,并试着翻译诗词中的经典写景名句,以增强文言、现代语言之间的转换能力,从而提高自己扩写古诗词名句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