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上册语文其中复习课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55933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级上册语文其中复习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级上册语文其中复习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级上册语文其中复习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级上册语文其中复习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级上册语文其中复习课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级上册语文其中复习课教案 复习提要 1、 语言积累和运用。 2、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重点 1、 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 言文。 难点: 1、 关键词语的揣摩。 2、 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复习过程 一、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二、进行逐单元进行词语听写训练。 三、明白仿写的意义及方法。 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 仿用,文

2、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只要被模仿的是句子的形式,不管是单句或复句,都列入 仿句。 (1) 、考查同学们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同学们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 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 例如: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希望就是_。 永不陨落的恒星。希望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2) 、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 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_; 海燕说,_。太阳说,_。 解析该题是问答式的仿写,在回答上运用拟人的修辞,要求天下们

3、针对性进行回答, 有一定的开放度,但是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回答对象的特点。如:我纯洁的心灵多明亮; 我奋斗的人生极美好;我燃烧的青春极辉煌。 (3) 、是对同学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检测,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乃至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 例如: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 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 ,_,_ 。 解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同学们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 所阐明的意义。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辞(比喻、排比)外,尤 其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奉献精神) 。这就要借助自己的感悟,写出富有

4、生活哲理、 启迪人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句子。四、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 指导学生再次把握各讲读课文的文章脉络,理清思路。 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作品的写作背景。五、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1、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划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并能结合主题思想有较深的理 解。 2、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的方法有: A、 看文章的题目。 B、 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C、 看文章的抒情、议论部分。 D、 分析人物的性格。 E、 综合各段段意。 F、 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 这些方法要结合具体的文章去感悟,去理解,去运用,多做专题训练,才能提高自己 的阅

5、读水平。 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1、教师在“阅读与思考”上指导学生,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文章。 创作源于生活,我们读到的一些文章,往往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似曾相识,甚至有的 学生好像自己亲身经历过。这时,我们就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态度, 评价文章的真、善、美,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自己的感受。 要提高阅读能力,一定要多读,多想,多训练,运用教师教给的阅读方法,解决新情 境中的问题。课堂上大胆质疑,讨论归纳,提高阅读能力,积极参与。 七、 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1、 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重要的作家作品常识。 3、文言文实词、虚词

6、积累 文言文实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方法解释,有的可用换字的办法解释,这些词的 词义古今变化不大,容易掌握。但有一些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值得我们特别注 意,万万不可望文生义,以致造成错误。这些词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古今异义。 有一些词,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意义和古代意义已毫无关系,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也有一些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该加以注意。 如“余”的古义是第一人称代词,今义则变成“剩余” ;“去”的古义是“离开” ,今义是 “到去” 。 (2) 一词多义。 有一些词,有它本来的意义,另外一些还有引申义,这造成词的多义现象。 如“时”本义是“时间” ,后来从本义

7、发展引申“时机” ;相时而动。又引申为“按时” 、 “及时”:“学而时习之” 。又引申为“时常”:“故时有物外之趣” 。 (3) 词性活用。 有一些词,通常用为一种词性,但有时活用为另一种词性。 如“智子疑邻”的“智”原来是形容词, “聪明”的意思。但这里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 解释为“认为聪明” 。 (4) 汉字的通假。 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如“项为之强” “强”通“僵” ,僵硬的意思。假借字的产生,大约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原 因是本来有一个正字,但是写书或抄书的人由于一时笔误,写成了别一个字,后来相沿下 来,得到社会承认,或者由于地方习惯,写成了

8、另一个字。第二种原因是本来没有正字,从一开始就借用某一个字。课文中的通假字,一般都在注释中说明“#”通“#” 。 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 4、文言文翻译 为了理解文言文的大意,要先把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文。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 实原文,字字落实。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的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文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 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 ( 2、留。即文言文中沿用至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以及人名、物名、地点、官名、 书名、年号等专有名词可按原文予以保留。 (3、换。即指文言文中有的词的意义,现在已改用其他词来表达,或者有的词虽然有 的词还用,但已改变了意义,都要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词语。 (4、省。即指文言文中的一些虚词,无法用相应的现代汉语来翻译,如果省略后不影 响原义的可省去。 (5、调。即指文言文中某些特殊的句式,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语序。(6、补。文言文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 如:“可以为师矣”译为“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 5、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1、老师指导学生复习本课各单元出现的文言文。 A、重点掌握的字词。 B、翻译全文,并重点理解一些句子。 (2、配合练习加以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