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55480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澜阁 青岛标志性旅游景点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们:知识旅游之车就要通过了!相信你轻松、愉快、自信地走完这趟知识之旅后,定会有所收获、有所启迪,快看,成功正在向你招手呢!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2%1、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蕴的深厚积 din ( ) ,千年民族梦想的殷殷期盼,前百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千千万万个日夜不 xi( )的努力与付出,一下子徽剧成为了只有千日的期待,奥林匹克色 ci( )终于有了中国红,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不再是梦想,让五环旗 pio ( )扬在中国的上空。 (4 分) 2、下列句子中

2、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 有些人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不认真做一件事。 B. 历史上成绩卓越的人物,在学习上无一不是刻苦认真,常常废寝忘食的。 C. 东山岭上古木参差,奇石耸立,天然成趣,真乃巧夺天工。 D. 青年人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尤人。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3 分)( ) 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 有地位。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 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

3、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 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D.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 的全部赞誉。 4、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4 分) (1)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人。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 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与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 ) (2)他没法解释: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 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 么张嘴说话? ( )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副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

4、 ) (4)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 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 ) 5、下面的话说得得体的一项是 ( ) (3 分) A.对腿部残疾的人说:“请这个跛子让开!” B.对正在住院的朋友表示安慰时说:“你这点小病是死不了的,安心养病吧!” C.询问一位文盲老奶奶的家庭情况时:“老奶奶,你的配偶还在吗?” D.打电话请对方找人时说:“你好!我是张明明,请找王明接电话。 ”号次_考号 _姓名_ 回澜阁 青岛标志性旅游景点6、选出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 ( ) (3 分) A.原来那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

5、透缝,一棵连着一棵,黑 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 B.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 C.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 D.它收拢巨人的翅膀,箭一样扎进瀑布冲泻的深潭。 7、古诗文默写:(3 分) ()请写出两组思乡的诗句(每组必需写出连续的两句):。 (2)少壮不努力, 。 8、语言积累:(5 分) (1)写出与“爱”有关的一则格言或诗句或歌词。(1 分)() 、写出有关战争的两个成语: 。 反对战争,希望和平是人们共同的心声,请你拟两条宣传和平的标语来表达我们 共同的心声。 (4 分) 9、写出下面的漫画内容,然后概括其寓意。 (4 分)漫

6、画内容: 寓意: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20% (一)湖鸥点点 鸳鸯成群(6 分) 万千候鸟重返东湖 本报讯(记者杨晓红 通讯员邓国茂)近段时间以来,东湖周边的人们发现:浩渺 的湖面上,重新出现了湖鸥点点、鸳鸯成群的稀有景观。成千上万只候鸟在时隔 20 年 后,再次回到东湖湖畔。 一位长年住在东湖边的居民说,进入 12 月份后,前来过冬的鸟儿陆续到来,主要 云集在团湖和郭增湖湖面。每天清晨,在湖滨客舍、碧波宾馆、枫多山等地,都可见 到一群群自由自在的鸟儿。 专家分析,东湖水质日渐清澈,是鸟儿“回归”的首要原因。去年初,投资近 10 亿元的世行贷款东湖截污工程动工

7、,沙湖、龙王嘴、二郎庙等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进 展顺利。到目前为止,污染东湖的两大排污口茶港和水果湖明渠,已全部完成明 改暗工程,每天可截走 3 万吨流入东湖的污水,湖水质量明显好转。 东湖风景区管理局认为,近两三年,东湖沿线不断优化的局部林地环境,也为鸟 儿的大批到来创造了条件。今年 3 月,落雁岛迎来第一批景区建设者,他们将一排排回澜阁 青岛标志性旅游景点绿树种上了小岛。而磨山山麓,由日本陆奥银行捐赠的 1500 株樱花早已成林,一到春 天,樱花园五彩缤纷。新建的梨园广场、由臭水塘转变而成的百花园、跨湖而筑的双 湖桥等地,已变成游人留恋忘返的赏景佳境。哲人园、楚风园、枫叶园、傲雪园等一 批新

8、景点也正在建设。 (选自长江日报 ) 10、这篇报道的标题语言特点是什么?(2 分)11、这篇报道的导语与标题之间是什么关系?(2 分)12、这篇报道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分)(二)最后一课(节选) (14 分) 郑振铎 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中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C 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 只美国炮舰投降了。 ”接连的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是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事实渐渐地明白。 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凫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地死在

9、水里。 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或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 立刻决议了: “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 ” 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地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 我们依旧地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 ”我说道, “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吧。 ”学生们都点点头。 “我们已经决 议,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

10、且立即将学校关闭结 束。 ”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功课还要照常的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能停顿,直到看见了一 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地讲下去。学生们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 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 “引满 待发” 。 然而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 准备好。回澜阁 青岛标志性旅游景点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

11、得愈多 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 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抄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室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恋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 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靠在课椅的扶手上 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 得一旦离别了呢! 街上依然地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地走过,太阳光很精神地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滴滴答答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毅异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

12、最后一刻 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 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 10 时 30 分。 我一眼看见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直了身体,作着立正的姿势,沉毅地合上了 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个个 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往哪一个方向走去。 1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 分)(1)殉难( ) (2)啜泣( ) 14、选文中“

13、最后一课”前的气愤与往日有没有不同?你是哪一句看出来的?(2 分)15、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以听到” ,为什么这种声音在“我”听来是 “沉重”的?(3 分)16、如何理解“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一句中“血红” 一词?(3 分)17、在这节课下课后, “个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往哪一个方向走去。 ”结 合选文回答:(4 分) (1)学生们、教师们会怎么办?(2)他们会向哪个方向走去?回澜阁 青岛标志性旅游景点三、文言文阅读三、文言文阅读 28% (三) 桃花源记(18 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

14、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入。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8、在括号中填写省略的内容。 (2 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 )具答之。 ( )便 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19、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 分)阡陌交通( ) 便要还家( )无论魏晋( ) 处处志之( )20、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中的 一句;出自本文的另一个成 语 是 ,现在的常用义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