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韦丽云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54848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韦丽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韦丽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韦丽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韦丽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韦丽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韦丽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韦丽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全国中小学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尾巴比尾巴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a、自学生字词,读准生字的读音。b、收集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c、学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d、初读课文,把自己了解到的资料记下来以便上课时用。二、教学课题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教养方面:1通过看图学句认识图上的 6 种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

2、点。2能独立认读音节,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读好问话的语气。背诵课文。教育方面:教育方面:1、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2、 教育学生保护动物,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发展方面: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教材分析三、教材分析比尾巴是人教版一年级第三单元的第 3 篇课文,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练习朗读,教学难点是读好书中问句。教育学家斯宾塞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 从一年级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更有利于日后习作能力的提高。教师想要引导低年级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首先要从他

3、们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着手,使学生对该事物产生兴趣,让学生产生观察的欲望;“想象”要学生愿意去想,自主去想,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是教师的课堂,教师教,学生听,这种学习方式被人称为“静听”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的“静听”状态,几乎没有活动的余地和自己的经验,而成为课程和教材的“奴隶” 。因此屛弃传统教师是放开手,让学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学生自由地去想,大胆地去探究,让学生敢想、敢说,爱想、爱说。因此,教学之前我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了比尾巴这首儿歌的相关教学资料,下载了很多教案作参考。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通过看图片、视频等方法,让学生知道动物尾巴的特点,感受动物尾

4、巴的神奇。22、品读体验:以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理解儿歌的内容,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赛读、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读、拍手读等,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不懂到懂,再到提高的认知过程,在此基础上试图背诵。3、练习拓展: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自己品味,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让学生知道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出示一些常见动物,让学生仿照课文,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学习编儿歌。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比赛开幕,激趣导入一、比赛开幕,激趣导入1、师:今天森林公园的小动物举行了有一场特殊的比赛。 师:赶快拼一拼,看看是什么比赛?bwi ba 比 尾 巴2、指名读,学习生字“尾巴”注重轻声读法指导。(

5、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试读、领读,然后教师再重点指导让学生掌握轻声的读法。 )3、释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要求:读正确。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同座互相练读,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 4 个小伙伴合作读,尝试互相评价,注意把课文读通顺。3、指名汇报读,请学生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初步感知课文,自学生字,培养自学能力。 )三、随文识字,感情朗读。三、随文识字,感情朗读。1

6、、认读理解带动物名称的生字。(1)逐一出示生字“猴” 、 “松鼠” 、 “公” 、 “鸭” ,看拼音读准字音。 (2)不带拼音,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3)把生字卡片贴在对应的动物图上,指名领读。(4)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设计意图:图片与生字结合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2、认读理解“短” 、 “扁” 、 “最” 。(1)出示生字“短” 、 “扁” 、 “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2)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教师重点范读指导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学生做游戏,两3个小朋友,我问你读,你问我读,看谁的语气读的最像。(3)其他几句问句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体

7、验、尝试读。在问句的指导中,教师帮助学生比较各种动物尾巴,顺势理解“最”的意思。(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运用词语。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长?什么东西短?“扁”用在什么地方?和“弯”相反的词是什么?3、通过比较异同,学习“巴”和“把” 、 “公”和“松” 。教师重点指导长句“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的停顿和断句。学生感悟体验着模仿读。4、做 “生字宝宝找主人” 游戏。把二类生字卡片发给学生,请学生把生字卡片贴到相应的拼音旁,教大家读两遍。给这些生字找朋友(扩词) 。(设计意图:读好问句和长句子是难点,学生字过程中先指导读,起到分散难点的作用。随文识字及游戏形式学生更有兴趣,容易记住所学生字。 )四、指

8、导书写四、指导书写“云、公、车云、公、车” 。1、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引导学生发现写好这三个字的关键, (“云”第二笔要写长,落在横中线上。 “公”上面的“八”开口度要适中。 “车”最后一笔要压在竖中线上。 )教师范写。3、学生在书本上描红,练写,看谁写的正确美观。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设计意图:写字是重点,写好字更是难点,每节课都坚持耐心细致指导,才有好的效果。)四、学完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师生、生生引读、对读。2、同座拍手读。3、加上动作表演读。4、男女生比赛读5、小组内评读、推荐读6、开展“比尾巴”表演赛(背诵)(设计意图:

9、学完生字,回到文本,加以朗读,学生对生字印象更深刻,从而达到学生字的目的。 )第二课时( (一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你喜欢动物吗?你认识什么动物呢?http:/ 。2、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3、释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4、你想知道参加比赛的动物有谁吗?猜一猜,学生猜对了,老师就贴出这些动物的图片)4A、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B、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C、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D、红花头上戴,彩衣不用裁,清晨唱支歌,千门万户开。E、脚像小扇子,嘴像小铲子,下水捉鱼虾,不湿小花褂。F、花冠头上戴,锦袍披身上,尾

10、巴像扇子,展开最漂亮。(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 6 种动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2、同座互相练读,尝试互相评价,注意把课文读通顺。3、指名读,这篇课文有多少个小节?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三、运动会开始啦!第一场比赛有谁参加?比赛结果怎样?(学习第一、二节)三、运动会开始啦!第一场比赛有谁参加?比赛结果怎样?(学习第一、二节)1、以小组的形式读第一、二节。在第一、二节里有一个“?”,这是问号,用在问句的后面,表示提出问题。2、问:第一节提出了哪几个问题?指名回答。 3、学生练习用“?”说话。

11、4、指导读问句。教师范读,指名读。5、比赛的结果是(猴子的尾巴是长的,兔子的尾巴是短的,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指名读第二节。6、以多种形式读第一、第二节。教师重点指导长句“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的停顿和断句。7、问:你们知道猴子的尾巴有多长吗?兔子的尾巴有多短吗?比兔子的尾巴长的动物有哪些?与猴子比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8、小结:长和短要通过比较才知道。9、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伞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做手势来表示伞的样子。 )课件出示松鼠从树上跳下时轻盈的样子。10、小结:第一、二节写得很生动,写出了猴子、兔子、松鼠这三种动物尾巴的特点。11、小小辩论会:这一场比赛中三种动物的尾巴,你

12、认为胜出的是哪一种?为什么?(设计意图:多种形式读书,让学生熟悉与理解课文内容,辩论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口语训练)四、过渡语:在动物们的掌声与欢呼声中,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第二场比赛比什么呢?四、过渡语:在动物们的掌声与欢呼声中,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第二场比赛比什么呢?1、学生自由读第三、第四节。2、讨论:第二场比赛比什么呢?你认为胜出的是哪一种动物的尾巴?为什么?多数学生认为孔雀的尾巴能胜出。53、老师出示孔雀图片让学生欣赏。(http:/ “弯”相反的词是什么?理解“最”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用“最”说一句话。(设计意图:这部分学习我采取了放手让学生学习的方法,不过分干涉,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有

13、所得)五、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读、背诵全文。五、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读、背诵全文。1、师生、生生引读、对读。同座拍手读。2、加上动作表演读。男女生比赛读。3、小组内评读、推荐读4、开展“比尾巴”表演赛(背诵)(设计意图:多给学生展示、评价的机会。 )六、挖掘课外资源,拓展运用。六、挖掘课外资源,拓展运用。1、贴画,说尾巴。结合书后“读读画画”让学生贴、画。然后说说尾巴的特点。2、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 。以小解说员的形式介绍相关动物的尾巴。 (可展示图片、玩具、模型等。 )3、模仿书上的句子也编几句小儿歌。(设计意图:拓展让学生学以致用,掌握了很多课文里没有的知识,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七、课外实践

14、:七、课外实践:1、回家把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2、请家长帮忙查找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把文字和图片资料整理好放在成长档案袋中。(设计意图:课外实践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交流,共同学习,在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又得到课内意想不到的收获。 )附板书设计3、比尾巴长短6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 比尾巴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动物尾巴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儿童情趣。我抓住这一极具趣味性的特点,注重了情境的创设,使用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我以猜谜语导入课堂,以开运动会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尾巴学习课文,以说尾巴画尾巴仿写儿歌进行拓展训练。环环相扣,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情感被升华,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参与积极性强、参与面广,课堂氛围轻松而又愉快! 八、教师个人介绍八、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广东 学校: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小学 姓名:韦丽云职称:小教高级 好像一把伞弯扁最好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