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新教材第一学期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49014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音乐新教材第一学期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三年级音乐新教材第一学期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三年级音乐新教材第一学期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三年级音乐新教材第一学期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三年级音乐新教材第一学期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音乐新教材第一学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音乐新教材第一学期(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单元 来跳舞 单元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听赏维吾尔族民歌马车夫之歌,初步体验、感知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热情、奔放、明快的风格,感受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舞蹈韵律。2听赏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和童话般的生动意境。3演唱土家族民歌乃哟乃,感受歌曲明快的舞蹈性节奏和朴实的感情。4演唱朝鲜童谣小白船 ,感受歌曲三拍子流动的旋律和宁静优美的歌曲情绪,体验小朋友心中美好的心愿。【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在欣赏马车夫之歌的过程中通过即兴舞蹈或打击乐器伴奏,亲身参与音乐表演和实践。 2用明亮的声音、爽朗欢快的情绪背唱乃哟乃,并学习用简单的土家族舞步为歌曲

2、编配舞蹈。3指导学生用柔美、连贯、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小白船 ;结合歌曲韵律和情绪,能用打击乐器作烘托情绪的合适的伴奏,并用简单的朝鲜族舞蹈基本动作随音乐做表演。4师生合作为孤独的牧羊人设计简单的情景表演,初步培养音乐想象和表演能力。【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在听听唱唱玩玩中听认识高音谱号以及唱名d,r,m,f, s,l能比较熟练地按手势唱准音高、找准音位。2通过听音游戏能初步听出含有d,r,m,f, s,l的简单旋律。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课时建议课时建议建议用67课时完成第一教时:听:马车夫之歌 ;拓展:欣赏和初步演唱马车夫之歌第二教时:复习演唱马车夫之歌 ;认识高音谱号、五线谱和 d,

3、m,s,的手势和音位,游戏跳房子 ;初步学唱乃哟乃第三教时:复习歌曲乃哟乃;复习 d,m,s,的手势和音位;听辩游戏。第四教时:听听孤独的牧羊人 ;创设情景进行表演。第五教时:学唱小白船;认识 r, f, l 的手势和音位并唱准音高。第六教时:复习歌曲小白船;综合歌表演。2第七教时:游戏:小青蛙找家;听旋律游戏。3第一单元 来跳舞 听马车夫之歌【设计思路设计思路】本课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三年级第五册的第一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欣赏维吾尔族民歌马车夫之歌,本首乐曲洋溢着维吾尔族音乐特有的热情、奔放、明快的风格。音乐欣赏要贯穿在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感受音乐的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

4、的情感,体验特有的民族风味。根据“二期课改”音乐学科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了让学生能充分感受乐曲的情绪、体验歌曲的韵味,在教学设计中我以听觉为先导、动觉为切入口,抓住新疆乐曲歌曲中典型的节奏型,通过多种形式的乐曲欣赏与表演来激发学生听赏乐曲的兴趣;又通过简单的舞蹈律动学习来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节奏感和民族风味;再通过拓展欣赏演唱来体验不同音乐形式所体现的不同的效果,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新疆民歌的特点,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欣赏: 马车夫之歌2.拓展欣赏:童声合唱马车夫之歌 女子十二乐坊达坂城的姑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欣赏马车夫之歌 ,能初步体验、感知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热情、奔放

5、、明快的风格并了解一些新疆的风情,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2运用静心聆听 、模仿拍击、模仿律动、即兴伴奏、伴舞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知乐曲的风格。3感受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舞蹈韵律,能用明亮有弹性的声音齐唱的形式初步演唱马车夫之歌 ,加深对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了解,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拍击典型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2.能运用简单的新疆舞基本动作为乐曲伴舞【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新疆风情的照片,打击乐器,拓展欣赏资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听音乐,师生共同律动进入教室(音乐可采用娃哈哈动作采用新疆舞基本动作)说明: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复习新疆舞的基本动作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

6、并创设融洽的生态的音乐课堂教学环境,同时为欣赏的导入作铺垫。4二、欣赏马车夫之歌(一)演唱娃哈哈并律动导入1在师生合作表演中模仿新的新疆舞基本动作2师生共同即兴边唱边表现(二)初步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1请学生讲一讲你所知道的新疆2出示各种新疆风情的照片,对这个民族有个大概的了解(三)从民俗风情的介绍中导入乐曲的欣赏1静心聆听,思考:乐曲让你想到了哪些情景?为什么?2. 介绍曲名马车夫之歌3. 请学生模仿马车夫的动作,模拟马蹄的声响,在主题音乐中再次感受乐曲的风格(四)用模仿各种节奏型参与的方式复听全曲1. 老师给与学生典型伴奏型出示: (用模声的方式,读节奏)学生模仿(1) 拍腿拍凳子 左 右

7、右 左 右 (2)模声,读节奏 bong da da bong da 2. 请学生根据乐器创编节奏型3. 出示创编的节奏型学生多声部练习铃鼓 / 小手鼓 串铃 典型节奏(模声)+编排好的节奏=多声部合奏(四声部) (五)用演唱的形式体验乐曲1. 出示主题旋律谱学唱(1)用字母哼唱(2)用唱名演唱2. 拓展欣赏童声合唱马车夫之歌(1)由学生演唱的主题直接导入拓展欣赏 思考:歌词讲了什么?表现什么?说明:在熟悉的歌曲中学习新的舞蹈动作,并运用这些动作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即兴运用,感受新疆乐曲的风格,同时为马车夫之歌的即兴编舞做准备。5(2)出示歌词学生高位朗读(3)学生初步学唱 思考:歌曲和乐曲

8、给你带来什么不同感受?3拓展欣赏女子十二乐坊演奏演唱的达坂城的姑娘说明:运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热情、奔放、明快的风格,同时通过拓展欣赏了解乐曲的出处,体验乐曲的不同风格,开阔学生视野并为最后环节的综合表现做准备。(六)综合表现1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歌、舞、伴奏等表现形式的一种2用回旋曲的形式师生合作综合表现四、课堂小结【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说明:每个学生的能力特长都不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选择音乐的表现形式让特长生发挥优势,各尽所能,在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中达到教学的高潮。歌曲:娃哈哈欣赏马车夫之歌复习展示演 唱律 动动多方位体验合作表现 现乐曲欣赏模仿节奏节

9、奏创编拓展欣赏综合表现感受体验动合作创造动合作表现动6【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音乐欣赏教学,能培养学生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不具备这些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更谈不上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欣赏教学。小学生天生活泼,爱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不可能整堂课都安安静静地作在座位上欣赏音乐。根据儿童以上这些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他们把听到的音乐及时对音乐的感受通过模仿,创造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让他们亲自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鼓励学生跳、唱、说、演、创,把学生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音乐知识,受到美的熏陶。

10、在本节课中教师从学生以知的知识出发,在新疆歌曲舞蹈中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在其中贯穿新的舞蹈动作的模仿学习,为最后的综合表现打下了基础,在对乐曲的欣赏中,充分揭示新疆音乐的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通过听赏、模仿感受新疆乐曲中典型的节奏型并进行创作和综合表现加深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体验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的讲授。认为从三年级开始,欣赏仅仅停留在音乐的表面是不行的,随着学生年龄的上升,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音乐的各种教学中,通过多种学生乐于参与的形式潜移

11、默化的进行音乐要素的感受体验,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再在歌曲乐曲的二度甚至三度创作中加以运用体现,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为音乐教学找到一个学生乐于接受的平衡点。7第一单元 来跳舞 听孤独的牧羊人【设计思路设计思路】本课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三年级第五册的第一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欣赏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孤独的牧羊人 ,并进行简单的创作表演。这首歌曲轻快活泼,描写了勤劳可爱的牧羊人辛勤地劳动,他用自己嘹亮明快而动听的歌声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歌曲中大量运用了假声演唱的衬词称之为“约德尔调” ,诙谐幽默而生动活泼。 音乐教学首先是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展现的美,感受音乐作品所表现的节奏

12、的美、旋律的美、歌词的美、人声的美、意境的美并且懂得这样的美,欣赏这样的美,进而感悟音乐所表达的生活的美,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在这堂课中,无论是听赏、学唱还是表演歌曲都以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欢快的情绪,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目的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欣赏孤独的牧羊人2创编情景表演孤独的牧羊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欣赏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孤独的牧羊人过程中,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和童话般的生动意境,能够象牧羊人一样有着乐观的生活态度。2用体验、想象、即兴表演等方法,在听、唱、创作的过程中,感受了解孤独的牧羊人的轻松活泼的“约德尔调”的风格特点;并能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即兴表演。【教学重难点

13、教学重难点】感受乐曲孤独的牧羊人诙谐、轻快、生动的情绪,为歌曲创设情景,表现童话般的意境。【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补充资料:音乐之声中孤独的牧羊人 、 do re mi 影像片段、不同版本的孤独的牧羊人 (口哨音乐http:/206.186.83.31/00other/GuDuDeMuYangRen.wma、提琴音乐http:/www.tingt . dudemuyangren.wma 、中文女中音版http:/ re mi唱的唱名进行游戏。二、欣赏孤独的牧羊人(一)欣赏影片片断孤独的牧羊人 ,介绍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初步感知歌曲的诙谐幽默、活泼欢快的情绪。 (二)复听孤独的

14、牧羊人 ,初步感受歌曲表现的意境。1歌词里唱了些什么?2演唱的歌曲的歌词比较书本上的歌词多了怎样的衬词? 有了这些衬词使歌曲情绪有何变化?3学一学衬词的唱法 。(三)再听1听女中音版本的孤独的牧羊人 ,根据歌曲编个牧羊人的小故事。2口哨音乐孤独的牧羊人作背景音乐,边哼唱边分组创编情景表演。3分组进行表演,师生评述。说明: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游戏中巩固音位概念很有效。 可以让学生喊口令,在地板上画上五线,分组进行练习。用do re mi为游戏伴奏,要求学生按着音乐节奏,听好歌词中的唱名进行游戏。为欣赏孤独的牧羊人做准备。说明:介绍电影情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歌曲在影片中所处的生活情景,感受影

15、片主人公生活中的快乐时光。影片片断中主人公在表演木偶剧时的快乐又略显忙乱的样子以及木偶剧所反映的内容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活泼幽默的歌曲情绪。说明:初步懂得歌曲是运用了部分假声在演唱,了解这就是流行于瑞士、奥地利山区的民歌风格约德尔调。了解歌曲的衬词在这里起到了进一步渲染歌曲的幽默风趣,体现牧羊人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欣赏重点在于情绪的感受,因此在讲解约德尔调的时候用对比的方式:用了“约德尔调”衬词和老师不用衬词是在情绪上的变化,以获得衬词在这首歌曲中对情绪表达的辅助作用。说明:不同版本的欣赏能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情绪,音乐情绪不仅仅是歌词表达出来的直接的含义,旋律本身就有幽默风趣的情绪,从口哨版的音乐中就能体会到。表演的时候可以根据歌曲的歌词自然段进行分配任务,要求体现出歌曲幽默风趣的一面。9(四)拓展1简单了解作曲家罗杰斯,愉快地演唱孤独的牧羊人 , (小提琴演奏版为伴奏,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