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融城之前世今生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848680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58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开融城之前世今生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郑开融城之前世今生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郑开融城之前世今生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郑开融城之前世今生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郑开融城之前世今生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开融城之前世今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开融城之前世今生(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开融城之前世今生郑开融城之前世今生 (本文由李俊宝转载自东方今报相关文章) 历史是一场又一场沧海桑田、此消彼长的轮回。 60 年前的今天, 1954 年 10 月 14 日, 一场权杖的交接在中原大地有序进行。 这一天,时任开封市市长姜鑫致辞,欢送省领导机关迁往郑州,开封自此失去省 会的称号。 时间重回公元 907 年,朱温篡唐称帝,建立五代时期第一个政权后梁, 并改汴州为东都开封府,定为首都。此后,开封就一直占据着这片古老土地的制 高点,跨越后梁、宋、元、明、清数个朝代,直至 1954 年。 一幅清明上河图,绘出世间万象景;数卷东京梦华录,道尽古今兴 废事。 千年的繁盛锻造出的, 不仅是巍

2、峨的亭台楼阁, 还有开封独特的人文气质。 而历代国都、省府之所以情定开封,关键原因,就是当时开封的漕运交通优 势无可代替。然而,开封失去中原中心城市的地位,也源于此:上世纪初,一直 偏居一隅的郑州握住了“中国铁路之心脏”的铁路交通优势,进而握紧了驶向中 心城市高地的通行证! 角色悄然对调,双城的联系却愈加紧密。 事实上,这场 70 公里的省会迁移,是用郑州的地利、开封的人和,孵化出 的一个新省会。 此后, 郑州的空气中, 处处飘扬着开封的味道; 开封的精神脉络, 也深深植入郑州的人文风俗中。 这种共融,在新世纪到来之后,达到沸点。 2003 年,郑东新区动土开建。一个又一个在沙地、鱼塘里慢慢崛

3、起的新地 标,刷新的不仅是郑州的高度,还有一路向东势不可挡的速度。 郑汴一体化的概念,水到渠成。 因汲取开封的营养而茁壮的郑州,在一甲子的轮回之后,开始了反向输送。 从电信同城、金融同城再到交通同城,两地融城的步伐越迈越快,边界越来越模 糊。 而今,开封撤县并区,龙亭区衔接中牟,使两城的舞步更加贴近;郑开城轨 即将开通,一肩担两城,压缩的不仅是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更是两地市民心灵的 距离。 合则双赢,分则俱损。从“双城故事”到“同城时代”,郑州和开封错位发 展,互为补充,正节节攀升。 共生,但并不消融。如今,郑州依然簇拥着郑州的发展骄傲,开封依然怀抱 着开封的历史尊严。只是在大地之下,肉眼看不到

4、的两城的根脉已经紧密相连,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共擎中原复兴之重任,共证故土辉煌之明天! 当年的河南省政府大楼位于开封省府前街,如今已由各种培训班、广告公司入驻 走进开封,人们总会惊喜地发现,类似“宋都御街”、“省府前街”的地名 十分常见,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开封的历史霸气和曾为国都省府的辉煌。而作为一 些“老开封”,他们会时不时地来这些街上走走转转,儿时记忆中省会开封的繁 荣浮现在脑际,一些老建筑映入眼帘,恍若回到一个甲子之前的斑驳岁月,再现 繁华盛世。 【邂逅】【邂逅】 不经意走进省府前街不经意走进省府前街 10 月 9 日上午 11 时,酷爱历史文化的刘建刚错峰出游,在十一黄金周后的 第二天,

5、从杭州兴致勃勃地来到开封。当三轮车夫拉着他向鼓楼行进时,“省府 前街”的路牌引起了他的注意。 “开封不只是宋朝的首都,还是河南省的省会,只不过 60 年前省会迁到了 郑州。这条街叫省府前街,就是因为当时的省政府在这儿。当年的省政府大楼还 在呢, 你要不要去瞅瞅?” 三轮车夫老张的一席话, 让 35 岁的刘建刚十分好奇。 老张骑着三轮车来到省府前街与中山南路交叉口北 100 米路西的一个胡同 口,往胡同深处又走了 100 米,一座灰白色的南北向三层小楼出现在眼前:它看 起来与周边的建筑并无二致,只是其高大的柱子、厚实的墙壁和狭长的窗户有些 显眼。 【探访】【探访】 老省府楼的前世今生老省府楼的前

6、世今生 关于这栋楼的历史,三轮车夫老张了解的并不多。此时,83 岁的退休干部 刘书田等三人正好来到这里。刘书田说,这栋楼应该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原来 只有两层,解放前是国民党省政府的办公楼;解放后,共产党的河南省政府在此 办公。1954 年省会从开封迁郑州后,这座楼又成为开封专署的办公楼。1958 年 之前,大楼外面有铁柱子,1958 年大炼钢铁时,铁柱子被拆走炼钢了。” 经过岁月的打磨和风雨的侵蚀,这栋楼更加沧桑。当年作为省政府的安静、 庄严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培训班、舞蹈学校、广告公司的入驻,熙 熙攘攘 对于刘建刚来说,此次开封之行,这栋建筑让他意外了解了一段没听过的历 史。而对

7、于刘书田来说,这座建筑所承载的记忆,是维系开封城市生命的重要细 胞和他永不磨灭的印记。而对于开封的年轻人来说,这座建筑带着岁月的馈赠, 静静地让人凭吊、回忆、追溯、再构。 【辉煌】【辉煌】 开封当省会的开封当省会的 687687 年年 “战国时,魏惠王慧眼识中位居中原的大梁,定都于此。五代时,开封升为 国都,至北宋时期形成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景象,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城市。”曾任开封市市长的李建昌说,宋 金一降, 开封虽不再是全国的都城, 但依然是中原地区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 并长期是河南省的省会。 李建昌所言不虚。唐天佑四年(公元 907 年)朱

8、温篡唐称帝,建立了五代时期 的第一个政权后梁, 改汴州为东都。 后梁东都, 标志着封建政治中心自长安、洛阳向开封东移之开始。如果从后梁定都开封算起,到 1954 年止,开封连续作 为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达 1048 年。 另据开封市志记载,元朝至元五年(1268 年),因攻南宋战争需要,立河南 行省,开封从此成为河南省会,此后历经明、清、民国和新中国,至 1954 年共 有 687 年的历史。 【记忆】【记忆】 融入骨髓的盛世繁华融入骨髓的盛世繁华 “当年,除了省政府在这里办公外,省财政厅、教育厅、工业厅等部门也分 布在周边。另外,大批政府机构、厅局都在开封城,那时候,走在省会开

9、封的大 街上,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说起当年开封的繁华,刘书田就显得兴奋。 “虽然黄河多次淹城, 但那时候开封依然有古城墙、 龙亭、 禹王台、 延庆观、 繁塔、山陕甘会馆;当时,面粉厂、火柴厂、针织厂、印刷厂、肥皂厂、酒厂、 制药厂遍布全市”刘书田说,省会迁郑之前的几年,开封马道街上,到处都 是大小百货和针织品商店;南北书店街以经营书籍、文具、纸张为重点;相国寺 市场和模范商场, 是经营小商品的场所; 东西大街大多是资金比较雄厚的批发商; 鼓楼街、寺后街等大街,设有各类商店。还有大小饭庄遍布全市,有远近驰名的 烹调技师和名馔佳肴;各种商行、众多信托行栈也随处可见 【数字】【数字】 县城和省会

10、没有可比性县城和省会没有可比性 和刘书田一样,任何一位“老开封”,都有理由为开封自豪。开封市志 的一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接管了包括河南大学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 112 所;建国 初期开封全市商店共有 11146 户, 从业人员 18137 人; 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 1948 年共有工业企业 775 户,百人以上的工厂只有 4 家,1949 年 12 月,工业生产户 发展到 4843 户,到 1952 年,全市工业产值达到 3160 万元;开封鼎盛时期是北 宋的 150 万人,1910 年 15 万人,1943 年 26 万人,1948 年 32 万人,1949 年 28

11、万人,1954 年 26 万人;1946 年,组建了省立第一医院、开封产院、传染病院; 1952 年年底, 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达 76 个, 病床 685 张, 技术人员 1357 人 “那时候,开封已做了几百年的省会,而郑州只是一个小县城,咋比啊?” 刘书田自豪的同时,也有一种深藏于心的伤感:1954 年省会迁郑,不仅让开封从河南省政治中心的位置上跌落下来,还使开封社会经济长时期陷入低谷,被郑 州这个小兄弟远远撇在了后边。 史记史记 中国省会迁移史中国省会迁移史 安徽省省会:1946 年由安庆迁往合肥 江苏省省会:1949 年由镇江迁往南京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1950 年由桂林迁往南宁

12、内蒙古自治区首府:1953 年由张家口迁往呼和浩特 吉林省省会:1954 年由吉林市迁往长春 黑龙江省省会:1954 年由齐齐哈尔迁往哈尔滨 河北省省会:1968 年由保定迁往石家庄 鼓楼广场上,一辆辆装饰着古代屋檐的小吃餐车一字排开,吸引着无数食客 郑州的吃说玩儿都带着汴京古城的印记郑州的吃说玩儿都带着汴京古城的印记 1954 年 10 月 14 日,开封举行欢送省领导机关迁郑大会后,开封虽然失去 了“省会”的桂冠,但随着当年的迁郑大军在郑州落地生根,开封古城的风俗文 化、 生活习惯也渗透到了郑州这座新兴的城市里。 仔细品品郑州人的餐饮、 语言、 休闲娱乐,总能咂摸出几许开封的味道。从某种意

13、义上讲,郑州其实是老开封孵 化的新城。 东方今报记者 刘长征 邱琦 沈翔 【休闲】【休闲】 开封夜市满城尽是郑州客开封夜市满城尽是郑州客 10 月 9 日,农历九月十六,一轮淡红色的明月挂在复建不久的开封鼓楼上 空。清冷高峻的青灰色砖墙下,是一派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 环绕着鼓楼两侧的广场上,一辆辆装饰着古代屋檐的小吃餐车排列有序,几 乎占据了整个广场。 杏仁茶、桶子鸡、涮牛肚、炒凉粉、黄焖鱼、灌汤包子、五香羊蹄餐车 上升腾的烟雾回旋在鼓楼上空,空气里充盈着各种食物的香气。杏仁茶沏入碗中 的水花声,凉粉翻飞的嗞嗞声,铁板鱿鱼烤出的刺啦声,商贩的叫卖声,交织成 了此刻最诱人的乐章。 众多餐车上明亮

14、的灯光将夜幕中的鼓楼映衬得更加沧桑和 神秘。 来这里逛夜市的,不仅有知根知底的老开封,还有全省乃至全国的游客,这 其中,当以郑州人居多,周末开车去开封吃夜市,几乎成了郑州人休闲生活的一 部分。 自从双向 10 车道的郑开大道 2006 年连通郑州开封两地以来, 开封街道上挂 着“豫 A”车牌的车比比皆是。有媒体曾以开封:满城尽是郑州车为题描述 这种景象。在郑州人心里,开封一点也不远。 【饮食】【饮食】 郑州好吃的都有开封“味”郑州好吃的都有开封“味” 民以食为天。老郑州的早餐桌上总离不开小笼包子、羊肉汤、胡辣汤。而开 封人每天早上吃的也都一样。 “郑州人爱喝胡辣汤、羊肉汤,也都是开封人带过去的

15、。”开封市教育电视 台的老职工张克伦是 1954 年省会迁郑前后出生的,他年轻时去新郑插队,碰到 许多郑州去的知青,发现生活习惯、语言习惯都很像,一亮家世,才发现郑州知 青的父母大都是老开封人。“虽然现在郑州常住人口中,开封人不是最多的,可 是 60 年前郑州人口才十来万,一下子迁来一两万开封人,对郑州的影响可想而 知。” 事实上,不仅是平民小吃,如今郑州许多大饭店的名菜,如鲤鱼焙面、扒广 肚、葱扒羊肉等也都源自开封。 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馆长孙润田表示,2007 年,在河南省餐饮行业协会首 次公布的十大传统豫菜代表品种中,开封名菜就占了 9 席。深厚的饮食文化也令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摄制

16、组在河南选择了开封。 “传统的豫菜基本上没有从郑州出来的。”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常务 副秘书长张海林说,解放初,郑州仅是个县城,像样的馆子屈指可数,可以说, 郑州那些好吃的豫菜,或多或少都有开封的味道。 【语言】【语言】 河南话生在开封长在郑州河南话生在开封长在郑州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各省级卫视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喜欢在主持时蹦出一两句 方言。 如今电视节目中听到的河南方言大多是郑州话,许多人认为郑州话就代表 了河南话。但是在一部分开封人看来,郑州话带有大量开封话的“基因”,甚至 可以说是从开封话演变而来的。 郑州人喜欢见面时问: “你弄啥类?”而同样的语气和语调也天天在开封人 之间响起。两地同样的方言还有:某(没有)、恁(那么)、兴(厉害)、喷(聊天) 等。 从小在开封长大的 80 后天涯网友“ke_zlt”认为,开封话属北方方言即官 话方言,是所谓“河南话”的起源与基础。直到省会迁郑后,才逐渐有了“郑州 话”这一说法。“郑州话”初期以开封话为基础,又遵循了普通话的标准,因而 其中没有大量的特殊字词发音,外省人会觉得郑州话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