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考试申论范文:在兼容并包中传承汉字增强文化发展自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47844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支一扶考试申论范文:在兼容并包中传承汉字增强文化发展自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支一扶考试申论范文:在兼容并包中传承汉字增强文化发展自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支一扶考试申论范文:在兼容并包中传承汉字增强文化发展自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支一扶考试申论范文:在兼容并包中传承汉字增强文化发展自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1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三支一扶考试申论范文:在兼容并包中传承汉字 增强文化发展自信2017 三支一扶考试的脚步越来越近,小伙伴们有没有感觉压力来了,那么怎么更好的 复习三支一扶拿下高分?华图小编给您最全的备考攻略。追溯中国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每当中外交往密切的时期,汉语中就会出现许多外来词。 比如汉代从西域传来了“葡萄、琵琶、玻璃、菩萨”等词;近代以来从英语中吸收了“沙发、扑克、 咖啡、坦克、黑客”等词。当前中外交往日益频繁,外来词的迅速增加是一种必然现象,也是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一种表现。中文吸纳一些常用的外语词,既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满足了民众了解、认知新鲜

2、事物的 迫切需求,又促进了国人与世界的交流与沟通。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语境下,外语词的使 用还切实地提高了表达效率,节约了交际成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外语词非但不是对汉语的 破坏,反而是对汉语的一种丰富和促进。但是,文字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背后代表了国家之间的话语权和文化竞争 力。如今在拉美、非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英语不仅成为官方语言,也成为普通百姓的日 常用语,民族语言大有送进博物馆之势。这不能不说是本国文化生态系统的一种损失。按照法国著名史学家布罗代尔的观点,不同文化交往过程中,弱势文化若不加抵抗,结 果只能是被强势文化迅速同化。事实上,强势文化也有忧患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3、,语言 强则文化强,语言弱则文化弱。比如,随着西班牙裔移民的日渐增多,美国精英已经开始担 心西班牙语会冲击英语在美国的主导地位。由此可见,对一些严重影响汉语生态环境的现象进行规范,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要 强调的是,这种规范不能滥用和扩大化。从本质上讲,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真正鲜 活的语言应是开放的、发展的、融合的。顺应语言本身发展规律,尊重民众选择,才是规范汉语 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因此,在维护汉语纯洁性的问题上,我们首先要加强文化自信,给文化融合以时间。语 言有自我“纯洁”的能力,有些外来特征过于明显的词语会逐渐被本土词取代。比如萧红回 忆鲁迅先生中有“水门汀”,现在就成了“水泥”

4、;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有“梵婀玲”,现在则通 称“小提琴”。强大的语言和文化,总是伴随着强大的包容力。对于汉语文化的发展,我们需要 多一些文化自信,多尊重语言自身发展规律,多尊重民众“约定俗成谓之宜”的选择,如此才会 真正促进汉语的纯洁和健康。在政策和观念上,要增强国民对母语的敬畏之心,官方要在观念上和实践上鼓励人们使 用正确、典雅的汉语。如今一些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却直到大学毕业都对汉字写成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2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的文学典籍缺乏了解。一面在基础教育层面强调“学好英语比啥都强”,一面又对日常语汇中 出于便利性考虑而保留的一些外来语揪住不放,实则是心智错付。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法语,都处在一个与外来语言相互借鉴、吸收的发 展过程。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那种纯粹、独特的语言,早已消亡成为“死文字”。我们从来 不会苛责谁必须把“1+1=2”写成“一加一等于二”;同样的,既然美国可以将“不作死就不会死” 直译成“no zuo no die”,并编入其知名的在线英语俚语词典中,我们也只有与时俱进、开放包 容,才能促进语言的发展。原文链接: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