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期末语文试题之五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47668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期末语文试题之五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期末语文试题之五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期末语文试题之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期末语文试题之五(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年级期末语文试题之五一积累运用(30 分) (一)选择题。1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粲然(cn) 怅然(chng) 蓦然(m) 毛骨悚然(sng) B澎湃(pi) 蝉蜕(tu) 崔巍(wi) 满目疮痍(cng) C崎岖(q) 畸形(q) 默契(q) 锲而不舍(qi) D庇荫(yn) 归省(xng) 重荷(h) 浑身解数(xi)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真谛 遒劲 妇孺皆知 识破天惊 B羸弱 羁绊 变换多姿 叱咤风云 C疲倦 蜷伏 踌躇满志 略胜一筹 D怪诞 嗔视 躹躬尽瘁 义愤填鹰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A为了节约粮食,我校开展“光盘行动

2、” 。 (吃光盘中的东西) B站在季节的路口,感叹着生命如歌的谰语。 (不真实的、骗人的话) C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 势雄伟) D4 月 28 日 8 时 2 分,昔日人流如织的人民公园,欢声笑语戛然而止,活泼好动的孩童依偎在家人身旁,全场为芦 山地震死难者默哀。 (形容声音突然中断)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他怏怏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B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C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 D卢轩经

3、过六年的苦练,弹得一手好琴,终于在我市比赛中获得金奖,真是当之无愧。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记住“肆无忌惮”这个成语的有趣方法就是把它想成四、五个鸡蛋。 B湖北免费发放的学生新华字典正文第 1 页, “啊”字的英文“what”被写成了“uhat” 。 C.本期墙报以“马”为主题,设置了点击马的成语 吟咏马的诗作 颂赞马的美文 探索马的起源等板块。 D.5 月 5 日上午,岳池县凤山小学组织 1000 余名师生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现场开展了地震突发时就近紧急避险、 主震后紧急疏散、震后紧急搜救等科目的演练。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左右

4、。 B赵亮经过四个月的刻苦学习,期末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C你我的友谊像樱花般美丽,像恒星般永恒,值得我用一生去保留! D他们终于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登上世界最高峰。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 B C D 8.下列说法错误

5、的一项是 A 社戏是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名篇,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B现代散文家丰子恺的竹影 ,写了几个少年画画的游戏,引出了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C 伟大的悲剧写斯科特及其队员未能最先到达南极且在归途中悲壮覆没, 登上地球之巅写王富洲等人历尽艰 辛最终登上珠峰。 D散文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小说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莫泊桑都是法国人, 口技的作者张潮和 狼的作者蒲松龄都是清朝人。 (二)非选择题(22 分) 9.古今诗文填空。 (每空 0.5 分,共 5 分)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 。 (光未然黄河颂 )(2)天倾西北,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矣。 (淮南

6、子 ) (3) ,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 (4)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 (吴均山中杂诗 ) (5)赵翼论诗中的“ , ”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 (6)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是 1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峨眉山月歌 ,完成后边题目。 (4 分)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这首诗是作者出蜀途中所作,首句点明了远游的时令是 ;次句中的“影”指的是 。 (2 分)(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11.阅读名著童年选段,完成后边题目。 (3 分) 她的声音很低,

7、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要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令人兴奋的力量。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听完了,我总会说:“再讲一个!” “好,好,再讲一个!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他哎哟哎哟地直叫:“哎哟,疼 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 ”讲着,外祖母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他们夸赞外祖母讲得好,要求:“再讲 一个,老太太!”还说, “走,跟我们一起去吃晚饭!餐桌上,他们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1) 童年作者是 ,文中的“我”的名字叫 。

8、 (1 分) (2)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出外祖母怎样的生活态度?(2 分) 答: 12.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2 分)有的人在人生土地上播下了勤劳和汗水,于是他收获了一片辉煌;有的人在人生土地上播下了怠惰和懒散,于是 他收获了一份荒凉; , 13.岳池中学开展“我的中国梦”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完成以下任务。 (8 分) (1)下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摘要,请你根据材料概括“中国梦”的内涵。 (2 分)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9、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 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 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 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2)某论坛开展了“我的中国梦”的大讨论,网民们纷纷发帖,发表自己的看法。请你跟帖,阐述你的“中国梦”。 作家纪广洋:亿万同胞,千万家庭,芸芸众生,在同一片沃土

10、、同一个梦想、同一场进程、同一次复兴中,同舟 共济,共兴共荣。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中,在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团结中,每个角落都干净卫生、每个生命 都富贵尊荣。这就是我的中国梦。教师陈成龙: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更深入一点,我国民众语文素养再提高一点,这就是我的中国梦。我的跟帖: (3)学校决定 6 月 26 日上午 8 点,在校操场举行“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岳池”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要求全体师生参加。请你拟写一则通知。 (3 分)二阅读理解(5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散文安塞腰鼓 (节选) ,完成 1417 题。 (12 分)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

11、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 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2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好一个安塞腰鼓! 14第段划线句中的描写性词语用得精当,试选一个

12、加以分析。 (3 分) 答: 15怎样理解第段中的“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了”?(3 分) 答: 16从上文来看,安塞腰鼓的“好”体现在哪些方面?(4 分) 答: 171996 年,安塞县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008 年,岳池县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曲艺 之乡” 。这说明什么?(2 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篇小说雕塑 ,完成 1821 题。 (12 分) 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中的小山村。天亮时分,救援人员赶到,小山村已被夷为平地。突 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被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屋顶。 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

13、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惟独房梁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间。一个赤裸的小女 孩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救援人员赶紧去抱她出来,她却死活不肯出来,指着小屋哭出了声 “妈”顺着小女孩的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十个手指。有人惊叫:“下面 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 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 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小女孩仍不肯走,指着刨开的泥坑,又哭喊出了一声: “爸”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下,又刨出了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他 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 原来,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女孩 18. 如果让你当老师领同学们学习这篇小说,根据这篇小说的特点和你原有的学习经验,你觉得应该确定什么样的 学习重点?请列出两条。 (3 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