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聋校中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整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43927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聋校中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聋校中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聋校中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5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聋校中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5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聋校中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聋校中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聋校中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整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培智中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整合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培智中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整合泰兴市特殊教育学校 冯琳关键词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看图写话教学 整合摘要摘要:培智生一旦走上社会,交流的人群不再单是自己的父母、同学、老师,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能否与正常人顺利交流,作为培智班的教师,这是我们所担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培智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各样的社会情景,将语言的抽象社会内涵具体化,以便让培智生能够深刻领会。而这些情景的创设尽可能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只有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为培智生提供写作素材,激发学生

2、说话的愿望,也只有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写作水平。诸多的特殊教育改革者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特殊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高新技术的应用给智障学生的教育康复带来了深远而又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在聋校中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应用找到了最佳整合实践方面的突破口,信息技术与培智中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整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想使整合得以顺利实施,教师素质高低就目前来看是关键因素。因此,要求教师具备现代的教育思想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看图,更好地培养观察力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中年级培智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

3、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1、仔细观察,判定时间。时间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要想判定图片的时间,需要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图像能代表时间,这要有一个生活的积累。举例说明:图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着了,孩子们自然想到时间是晚上;遍地的积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馈给我们冬日的信息。特殊的时间可以从图片的提示加以具

4、体判断。2、地点和人物的观察。地点的发现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地点判断也得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特殊的地点判断也要求孩子多方考虑,再下定论。在时间地点基本得到明确后就要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重点。人物身份的观察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喜、怒、哀、乐的表现能一目了然,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周围环境只要结合起来统一考虑,是不难判断的。3、事情的观察分析。图上的人物动作,表情一般能比较直观反映出画面人物在做什么?在怎样做?在事情的观察上需要孩子们有极大想像空间,叙事要完整有连续性和必然性,从最初的训练出发要培养学生写完整话的习惯。这对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比较准确地全面

5、地观察画面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就顺序来说:在中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注意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培智生想象力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面,通过老师适当的提问为支点,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引导学生把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为会思维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为会说话的。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

6、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有时,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一种情境,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但是看图想象也要力求百花齐放,从“异”字入手。因为中年级的培智生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尽量让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大胆想象,想别人还没有想到的,说别人还没有说过的。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三、创设情景,激发想象,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但是,他们的知识水平毕竟有限,所以,需要老师进行适时引导。引导得法,引导及时,学生的创造思维,学生的说话水平,学生的想象空间都会随之打开。我们

7、创设一个校园拾废品的老人的画面。首先,我们要学生会看图。图中画了些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干什么?看得懂图,学生才能很好的进行语言的组合,进行说话训练。看不懂图,那只能是失败的。其次,教会学生想: 为什么? 老人为什么要拾废品?为了自己的生活,靠拾废品换钱过生活呢?还是为了帮助校园清洁环境?这是一个不定的思维结果。老人拾废品的可能性,两种都有。再次,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组织语言。甲:安静的校园里,一位老人扛着尼龙袋,艰难的挪动着步子。美丽的校园里,一张废纸出现在她的视线里。她把它拾起来她就是靠拾废品,维持着自己的生活。国家的照顾她拒绝了,她说:能自食其力就自食其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

8、国家减轻负担。她的心是明亮的。由于有了这种心,我们的校园,也变得更加的美丽乙:美丽的校园里来了一位熟悉的老奶奶。她就象一位校园卫士,天天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哪里多了一张纸,哪个同学扔了一只香蕉皮,哪里的同学在说坏话总之,一切都瞒不过她的眼睛。啊?一张废纸!她似乎有点生气。她刚刚拾过的地方,又丢上了!她捡起,二话不说就扔进了垃圾箱。不知多少次了,她就这样不辞辛劳的维护着学生这块圣地也有学生猜想:是不是老人没有人照顾,才不得不拾废品为生;也有学生猜想:是不是老人的后人不孝,我们应该怎么去帮助她!学生从一个小小的场景中,似乎明白了好多好多。没有这种现代教学技术,光靠说教,那是达不到这种知识和思想品

9、德上的收获的。四、说写结合,培养聋生表达能力看图说话是说话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让学生充分观察图画,思考图意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在看图写话前,首先指导学生看好图,说好话。注意遵循看想说这一顺序,在学生明确图意要求后,让学生说说图画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抓住重点,尤其是针对图中想象部分的描述鼓励孩子敢想敢说。当孩子在家中口述内容时,说得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家长可以适当加以点拨,促使他们说话水平的提高。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表达完整后,再浏览这样做既可以使大家互相交流对图的理解,相互填补彼此头脑中的空白,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就是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把说的内容写出来。对于中年级的培智生,我刚开始要求他们只要用几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就行了。慢慢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提升。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完整,更是要写得具体、生动,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等。当然,要针对学生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写话兴趣。总之,我们只要多动手,从教育资源中找出有利于教学的资源,并进行适当的组合,我们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中年级培智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大为提高,同时,也为他们能顺利地融入社会之中锦上添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