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32488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 20122012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语语 文文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命题人:何明红(同文中学) 杨荣科(临川二中) 刘丽英(鹰潭一中) 卷卷(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3636 分)分)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滂沱(png) 逡巡(qn)歼击机(jin)倔头倔脑(ju) B河畔(pn) 悭吝(qin)嚼舌头(jio)泾渭分明(jng) C讥诮(qio) 押解(ji)孺子牛(n) 风光旖旎(y) D头簪(zn) 分泌(m) 润滑油(rn) 朝暾夕月

2、(d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脉搏 抉择 厉兵秣马 毋庸置疑 B蛰居 狡黠 歪门斜道 雍容华贵 C糟塌 痉孪 筚路蓝缕 张皇失措 D璀璨 亵渎 旁征博引 黔驴计穷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就是神话和传说之间的 长三角经济腾飞给这一带的不少城市带来了机遇,古城苏州焕发出新的生机,而天堂 杭州则显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虽已不用过那箪食瓢饮的日子 ,但那种 的“豪爽”也是我们应该唾弃的。 A界限 越发 一饭千金 B 界线 更加 一饭千金 C界线 越发 一掷千金 D 界限 更加 一

3、掷千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达尔文花费 20 年心血写成巨著物种起源 ,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 被恩格斯誉为 19 世纪自然界三大发现之一。 B他们渊博的学识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将成为让我受用终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鞭策 我,激励我。 C针对网友对甘肃双色球大奖是否作弊的怀疑,甘肃省福彩中心宣传部长李部长表示, 质疑是没有根据的,不可能出现作弊的情况。 D今日中国人,不再视竞争如敌对,视落后如失败,视空手而归如羞辱,因为他们相信, 一个强大国家的内涵无需用金牌奠基,一个洋溢人性光辉的民族更具魅力。 5.下列各项中,与下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的一项是( )面对大灾大难

4、、大悲大哀,心中的情绪、情感要流淌,思想信念要表达。 于是,呐喊成诗,我们要团结,要坚强,民族凝聚的呼声化作祖国坚韧的形象,变 为诗人们的亢吟雄唱。 于是,忧思成诗,对人类生存和生命本质意义的反思、理性、情怀、觉悟,也化作 万般倾诉与叙说。 离骚成于楚难, 胡笳十八拍赋于流离,苦难出诗人,这已被以往的历史无数次地证明过。 于是,苦难成诗,对遇难者的哀悼、哀思化为诗篇,把全民族心中的伤痛凝于笔端, 化作诗。 6. 下列关于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摩斯海滨的那场船难是大卫科波菲尔全书的高潮。一艘从外国归来的船在暴 风雨中即将沉没,青年渔民海姆奋不顾身地下海救人,当他认出在船上挣扎求生的

5、 人正是诱骗他未婚妻的史蒂尔福斯时,但他仍尽力想把他救上来。B在巴黎圣母院中,法院决定逮捕艾斯梅拉达,流浪汉们赶来营救,遭到国王军 队的镇压,弗罗洛乘混乱之际,用谎言欺骗弗比斯把她带出圣母院的后门,逼迫她 顺从自己,但遭到拒绝,弗罗洛恼羞成怒,把她交给隐修女看管。C在家中 ,觉慧的大哥觉新虽不满旧家庭的专制,但处在长房长孙这样特殊的位 置,加上受封建礼教较多约束,觉新养成了懦弱顺从的性格。他的思想与行动总是 矛盾,结果就是奉行“作揖主义” 。D在三国演义中,为了实施对曹军的火攻,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于是,在周瑜 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黄盖故意大唱反调。周瑜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告,下令将 他打得皮

6、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又让蔡中、蔡和写信给曹操,使曹操相信黄盖。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赣南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是江西各地采茶、花灯等民间歌舞小戏的统称。 最初为茶农采茶时所唱的 采茶歌,后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形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每逢灯节或收茶季节,茶农常用 这种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因以茶篮为道具,亦称“茶篮灯”。后来,内容、唱腔、 表演形式不断丰富,逐渐发展成为活跃于广大农村的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形成最早,发源于赣南的安远县九龙山一带,清代中叶已流行于赣南和粤 北,约四百年的历史。江西各流派采茶戏的形成都在相当程度上受到赣南采茶戏的

7、影响,可 以说,赣南采茶戏是江西采茶剧种的先导。 赣南自古盛产名茶。据传说,唐明皇时有个宫廷乐师叫雷光华,因犯宫禁流落到安远 九龙山种茶为生,农事之余,教农民唱茶歌,玩茶灯,编成了“九龙山摘茶歌”,这就是赣南采 茶戏的起源。明代中期,在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茶区,采茶歌、采茶灯由于加入故事情节而逐 步发展成为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的舞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它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 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 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其始祖 剧目是九龙山摘茶,代表剧目有挖笋、 拣田螺

8、、 巧耍香龙等,经过整理的采茶歌、 口 妹子较有影响, 茶童戏主和现代戏怎么谈不拢已摄制成影片。 赣南采茶戏的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 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喷呐、锣、鼓、钹和笛子。人物通常由“二旦 一丑”组成,表演时二旦对唱,丑角插科打诨。舞蹈主要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摹拟 动物形象。矮子步根据上山曲腿,挑担压肩时的形体而创造的;扇子花是根据摘茶时,一手摘 茶一手用扇子不停地扇风,免得茶叶藏热而创造的;单袖筒是根据摘茶时,右手摘茶,左手持 巾时而擦汗,时而遮阳,时而作茶篮盛茶而创造的。摹拟动物形象,主要有:猴子撒尿,猴子

9、洗脸,蜻蜓点水,懒猫抓痒,鸡公啄米等。其中矮子步、单袖筒和摹拟动物动作,均为丑角刻 画人物所用,它是赣南采茶戏最具特色的地方和精华所在,故有“三角成剧,小丑当家”之称。 江西采茶戏虽从清乾隆时起屡遭禁演,但它仍以顽强的生命力活跃于广大农村。由于它 善于吸收各种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的长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成 为江西流行最广泛的地方戏曲。2006 年 5 月 20 日,赣南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文中学高三语文 组收集整理)7下列关于赣南采茶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赣南采茶戏的孕育形成,大致经历了采茶歌采茶灯采茶戏三个发展阶段。

10、 B赣南采茶灯区别于采茶歌的地方是加入了民间舞蹈的形式,而赣南采茶戏区别于采 茶灯的地方只是加入了故事情节。 C赣南采茶戏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 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以勾筒(二胡类)、喷呐、锣、鼓、钹和笛子为主。 D赣南采茶戏的舞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题材上多取 材于下层群众的日常生活。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三角成剧,小丑当家”是赣南采茶戏最具特色的地方和精华所在。 B赣南采茶戏历史悠久,它萌芽于唐代,形成于明后期,盛行于清中叶。它的起源是 唐代宫廷乐师雷光华所编的载歌载舞的“九龙山摘茶歌” 。

11、 C赣南采茶戏舞蹈主要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摹拟动物形象等,这些舞蹈动 作均源于劳动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赣南采茶戏形成最早,江西各流派采茶戏的形成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赣南采茶戏的 影响,可以说,赣南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先导。 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或推断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 “三角成剧,小丑当家”是指赣南采茶戏角色通常由“二旦一丑”组成,表演以丑 角的矮子步、单袖筒和摹拟动物动作最具特色。 B赣南采茶戏始祖剧目是九龙山摘茶,代表剧目有挖笋 、 拣田螺 、 巧耍香 龙等。现代戏怎么谈不拢已摄制成影片,可见其选材能与时俱进,具有顽强 的生命力。 C赣南采茶戏载歌载舞,气氛轻

12、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 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赣南采茶戏善于吸收各种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的长处,建国后,发展非常迅速,现 已成为江西流行最广泛的地方戏曲。因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 。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 10-12 题 朱山浙江归安人。乾隆十六年进士。二十年,知彰化县,下车谒庙毕,视狱,问狱吏曰: “彼系囚者得无巨盗乎?”对曰:“小窃尔。 ”曰:“小窃何足系?”悉召于庭而纵之,各予十金,使 治生。曰:“吾与汝约,再犯无赦。 ”亡何获一贼,讯之,则前所纵也。山语役曰:“初法必行,当杖 毙之。

13、”亡何复毙一贼,邑人惊骇,相戒曰:“是真健吏,毋犯法。 ”亡何又获贼,方喝杖,见其面有 泪痕,山曰:“犯法者死,何哭为?”对曰:“小人自知必死,适与母诀,故悲尔。 ”侦之,果一妪抱 席哭,将裹尸去。山曰:“渠有孝心,尚可改。 ”再予十金,且严饬曰:“汝持贩他方,求衣食,毋居此,为老捕捉也。 ”其人叩头去。 山为政谨慎,听讼时,但集两造于庭而判之,案无积牍。彰署固有私款,岁入数千金,山 不受。言曰:“正供而外,则属横征,为民牧者岂可使民贫困乎?”巡道德文视彰,故事供帐甚 奢,山不可,但馈米十石、羊四羫,文衔之。俄而檄下,命册丈田。山力争曰:“彰地初辟,半斥 卤,与他邑异。前时清丈,曾留余地,以舒

14、贫苦。今若再丈,将大病民,山不忍为也。 ”而文催愈 急,邑人士谋赂万金以免,山不可。曰:“吾在此,断不使诸公贿上游也。 ”遽令夺镪橐归。文闻 之,大怒,劾山私收采买。报罢,山被逮,邑人数万争揭竿逐委员,势汹汹。山挥手止,语且泣 曰:“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是杀我,非爱我也。 ”百姓曰:“若然,则我等护公往鞫,有不测 愿同死。 ”甫登舟,而担馈糗粮者,投舱几满。一男子持百金献,问之,对曰:“公再纵之贼也。 ”曰: “何为?”曰:“受金后,改行贩鱼,已成家矣。今闻公远行,母命来报恩。 ”山曰:“我实未知汝手 中金,安知非盗而遗我耶?”曰:“公不受,是犹以贼视我也,归何以见母,不如死。 ”跃入海,

15、舟 子急救,山乃受之。系省月余,福建将军谂其冤,请赦。召见,复原官,再迁滦州知州。将之任, 途赴里门,见非故庐,不敢入。已而妻子出迎,曰:“嘻!此君前年罢官时,彰化士民送我家居 此者也。 ”出券视之,购价万金。 台湾通史注解:庙:妈祖庙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亡何获一贼 亡何:不久 B故事供帐甚奢 故事:旧例 C今若再丈,将大病民 病:使生病 D但馈米十石、羊四羫,文衔之 衔: 不满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而文催愈急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将之任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其人叩头去 其皆出于此乎 D是犹以贼视我也 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12下列句子体现朱山是一位为政谨慎的健吏的一组是( ) A安知非盗而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