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调研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30627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调研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调研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调研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调研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调研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调研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调研测试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订线班级_姓名_座位号_沭阳县沭阳县 200620062007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初初 三三 语语 文文 试试 卷卷基础知识(基础知识(30 分)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 ( ) ( ) xi y 笨 拙 创 伤 目不 接 不可思 2.根据原诗默写(10 分)、长风破浪会有时, 。 、 ,志在千里。 、 ,悠然见南山。 、 ,衣冠简朴古风存。 、 ,西北望,射天狼。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布衾多年冷似铁, 。 、 ,恒兀兀以穷年。 、桃李不言,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3同一种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

2、下列表达不是表示同一意思的是( ) (4分)A自力更生 求人不如求己B弄巧成拙 偷鸡不成蚀把米C直言不讳 打开天窗说亮话D双管齐下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4、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 分) 例句: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仿句: , ? 。 5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完成文后题目。 (5 分) 1 月 26 日,在南三环路附近发生了感人一幕:一只小狗在三环主路上被轧死了,另 三只小狗不顾上班高峰的滚滚车流,忠实地守护着死去的同伴,舍不得丢弃它。过往的司 机都被震撼了,车开过它们

3、身边的时候纷纷绕行,或干脆停车,交通为之阻塞。两辆车因 为躲避小狗而追尾,司机们彼此没有埋怨,反而表示碰到这种事能够理解。一位司机动情 地说:“今天所有的人都让着这些小狗。说句实话,看着它们,我心里只有一个感觉:感动!”在这感人的一幕里,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些过往的车辆和行人,特别是自己的车被 人撞了仍无怨无悔的司机。他们的行为生动地告诉人: 。(1)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不超过 15 字) (2 分)(2)你认为横线上作者通过这件事想告诉世人什么?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30 字以内) (3 分)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3 分)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

4、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1)本诗写出了盛夏小院幽静的特点。诗中体现“幽静”的词语有 、。 (2)除了“幽静”之外,诗人笔下的夏日小院还有什么特点?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6060 分)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7 71010 题。题。 (1414 分)分) A、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 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 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B、 建兴三

5、年,亮至南中,所在所捷。闻孟获者,为夷汉并所服(被当地部落人及汉人所佩 服),募生致之(要求部下活捉孟获)。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 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擒七获, 而亮犹释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咸也!南人不复反矣。 ”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头 领)而用之。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4 分) (1)夙夜忧叹( ) (2)斟酌损益( ) (3)向者不知虚实( ) (4)纵使更战(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 分)(1)庶竭驽钝,攘除奸凶(2) 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身。9、

6、B 文的内容即 A 文中所说的 (四个字) 。A 文中“此臣所以报先 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作者的“职分”具体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3 分)10、结合 A、B 两文,分析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11-14 题。题。(15 分)何谓完美?那喀嗦斯沉迷于他在湖中的完美的倒影,却失足溺死,遂成一朵凝视湖中自己的水仙。他的所谓完美,终究带来了毁灭。诚然,“完美”二字的真谛,唯在于“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想练习中,才思的敏捷聪慧,是上帝施舍的命运;家世的显赫出众,是命运错爱的结果。

7、试问这是完美吗?当克里奥佩特拉、希巴女皇的美貌在时光中褪色;当巴比伦空中花园、太阳神庙在战火后只留下残壁断垣;当荷马史诗、罗摩衍那里都不再编织完美的传奇我终于明白 没有自勉的完美是虚伪;没有谦逊的完美是骄躁;没有汗水的完美是侮辱;没有执着的完美是愧疚。欲为完美之人,谈何容易!真正的完美,如凡高的向日葵,如贝多芬的命运,正是坎坷、挫折、万般磨难使他们向世人展现那无限光辉!“力求”二字,赋予完美全新的生命。力求完美,在于你的自信。哥白尼坚信“地球中心说”是教会笼络人心的卑劣手段,为证明太阳系的中心并非地球,被判火刑也在所不惜;为驳倒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伽利略公开反对他这位恩师,并以“比萨斜塔实验

8、”捍卫自己的理论。自信这柄火炬,照亮了人们心底的希冀,指引他们在黑暗的求索路上无悔向前,是它带领着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旧时代跨向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新纪元,也是在它的辉煌下,长征划上圆满的句号,香港也回归了祖国。邓小平曾说:“对于香港问题,我们要有自信。” 力求完美,在于你的谦逊 。谦逊是自信的兄弟。自信使力求完美的人大胆、奔放、朝气蓬勃;谦逊使之稳健、成熟,一丝不苟。如果自信是理想的飞鹰展翅翱翔的羽翼,那么谦逊是令驰骋有度的缰绳。谦虚赋予力求完美更深层的内涵。力求完美,在于你的执着。执着是重要的,它是持久的动力之源。曹雪芹 10 年如一日,写出撼世之作红楼梦;鲁迅先生无怨无悔高举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为

9、领导青年同旧势力斗争愿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们的执着,是他们力求完美奋斗一生的写照。世上无真正的完美之人,但这份苦苦追求的执着精神赋予耕耘者完美的新价值。“阿波罗十三号”登月行动,由于主发动机故障,既无法登月又回不了地球。在艰难的七天内,宇航所调动三千多名研究员,进行上百种模拟试验,这不懈努力,终使“阿波罗十三号”重返地球。是执着,使“阿波罗十三号”的登月行动,虽败犹荣,成为“最完美的失败”。经历了漫漫思想历程,经历了自信的锤炼,谦逊的陶冶,执着不屈的感悟如秋枫经历了霜打雨击,红得才更鲜艳、更陶醉,“完美”的生命力,在于“力求”二字!11第节作者说“完美二字的真谛,唯在于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

10、上下而 求索的思想练习中”,这句话有什么含义?从第节看作者认为“完美”应具有那些 内涵?(4 分)含义: 内涵: 12第节中用哥白尼、伽利略的事例证明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的意义是什么 (用文中原话)?(4 分)观点: 意义: 13从论证方法看,第节、第节分别以什么论证为主?(2 分)为什么说“阿波 罗十三号”的登月行动是“最完美的失败”?(2 分)14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试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3 分) 观点是: 看法:(三)阅读下面说明文语段,完成 1518 题(14 分) 人体的色彩科学人体的色彩科学 (1)色彩具有令人惊讶的特征之一是:它具有“重量”。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实验

11、:将同样重 量的两份东西分装于两个盒子,再将一个盒子用白纸包封,另一个用红纸包封,然后用手 掂量掂量,你一定会觉得 a 。 (2)戴尔教授在 14 年前首先发现色彩有“重量”。他经过多种复杂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各种 颜色在人的大脑中都代表一定“重量”。他还将颜色按“重量”从大到小排列成如下顺序:红、 蓝、绿、橙、黄、白。 (3)色彩学还告诉我们,颜色不仅具有“重量”,而且还有“味道”。这是因为我们不仅能用眼 睛看清颜色,而且还能用其他器官分辨它们。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某一具体波长的能,我 们的神经末梢,即感觉器官可以接收到这种能。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许多盲人也能分辨颜 色。 (4)根据这一发现,科学

12、家们认为,人的皮肤吸收其喜爱的颜色,而拒绝其讨厌的颜色。例 如,室内的颜色就左右着人体的状态。如果在一间没有窗户、壁纸及家具都是红色的房间 度过两个小时,就会感觉像过了个小时;而在全蓝色的房间则会感到仅过了个小时。而 且,人的体温也会因室内的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从红色房间移到蓝色房间,人的体温 就会 b 。 (5)更为奇异的是,专家们发现:颜色可促进人体分泌荷尔蒙,而分泌荷尔蒙的多寡,能影 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情绪。如黄、橙、红等色有使人振奋提神的作用,能提高和激发人 们的积极性,促使进入兴奋状态;而蓝色、紫色、绿色等则有使人平心静气的特殊效用。因 此前者能使工作环境产生活跃的气氛,刺激和

13、增进生产活力;而后者则能使人镇定、平和, 有利于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工作。装订线班级_姓名_座位号_15专家们发现颜色具有哪些特性。 (3 分)16联系上下文,给第(1) (4)段空线 a、b 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4 分) a 处应填 。 b 处应填 。 17第 4 段中加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直接说明了什么内容?(4 分)18运用本文知识,说说在举重比赛中,为了使举重运动员发挥更好的水平,你认为比 赛场地的地毯最好应是什么颜色的?杠铃最好应是什么颜色?各有什么好处?(3 分)(四)阅读史铁生的(四)阅读史铁生的合欢树合欢树,完成,完成 19192323 题(题(1717 分)分) 合欢树合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