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28713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3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3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3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短文两篇同步练习课内阅读一蝉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3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 “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课内阅读二贝壳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

2、捡起这一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呢!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1为什么古人用一枚小小的贝壳来做钱币?(限 15 字之内回答)(2 分) 因为贝壳_ 2文章第三段的思考是由什么引发的?(20 字以内回答)(

3、2 分)答:_。 3作者借贝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不超过 25 字)(2 分) 答:_。 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2 分) ( ) A坚硬、精致和小巧,注定了贝壳是艺术品,是不忍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 B短暂而细小的生命,却有精致、仔细的寓所,贝壳的世界里也充满着辩证法。 C “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这是贝壳里的生命给作者的启示。 D “请让我也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表达作者要在有牛之年尽自己所能为世人留下更好的作品的愿望。 课外阅读燕子席慕蓉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

4、天” 有一天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从头再来好好地唱了起来:“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竟然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 ,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间,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

5、,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园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可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的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

6、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剀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剀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地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很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园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小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一个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的一个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

7、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在我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马上可以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的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两件事,请你各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1) (2) 2本文以“燕子”为题,但第一件事与燕子没

8、有关系,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3当“父亲”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你认为“父亲”可惜什么? 4、作者通过这两件事悟出了哪些道理? 5联系作者生平,说说作者为什么“舍不得” “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 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一1 “哪管是 90 年,90 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 17 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2、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

9、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 17 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3、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 ,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 ,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课内阅读二1是坚硬、精致、小巧的一件艺术品; 2弱小短暂的生命却创造了完美的居所(或“贝壳制作的精细和贝壳里生命的

10、短暂”); 3人的生命更长,天地更广,应尽自己所能把事情做更好; 4A课外阅读1“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 “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 。 2第一件事与第二件事性质相同,都属于“美丽的错误” ;作者由第一件事自然地引出了第二件事。 3可惜那首歌唱的不是自己的家乡,可惜自己感动了这么多年竟然是听错了。 4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5作者从小就远离故乡, “燕子”早已成为故乡的一种象征,寄托着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所以作者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自己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