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羚羊木雕》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27718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课《羚羊木雕》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22课《羚羊木雕》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22课《羚羊木雕》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22课《羚羊木雕》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22课《羚羊木雕》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2课《羚羊木雕》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羚羊木雕》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2 课羚羊木雕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建议安排 2 课时)学法导引羚羊木雕是一篇很有现实意义的小说。文章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将 羚羊木雕“送友”后又被迫“讨回”的过程,反映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 盾,赞美了少年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情,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父母应 该理解孩子的感情,尊重他们纯真的友谊。课文的情节围绕羚羊木雕展开:故事的发生是妈妈查问木雕,其后父母逼“我”要回木 雕,插叙了“我”把木雕赠送好友的情景,奶奶劝阻父母未成,含蓄地批评了父母的重财 轻义,不尊重孩子友情的行为;高潮和结局是“我”违心地取回木雕,好友体谅“我”给 了“我友谊的温

2、暖” 。 阅读课文关键在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体会课文赋深刻的主题于一件平凡的家庭琐事中, 以小见大,详略得当,立意深刻。小说的主题一方面是批评父母的重财轻义,文中还插入 一大段有关万芳“仗义”的事,都是揭示了小说主题的另一面为赞扬孩子间的友谊服 务。加强诵读,学习课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非常细腻、真切,能准确地展示人物当时 的内心世界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更能有效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整篇文 章将家长的价值观与孩子的价值观对照着写,发人深思地提出了如何尊重孩子情感的社会 大问题。典题例析例题一:指出下面羚羊木雕一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羚羊木雕一文表现复杂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

3、物的个性特征,因此,各抒己见, 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个人的说法都在情理之中。B、 羚羊木雕一文共写了六个人,爸爸、妈妈和奶奶以及万芳的妈妈都是同一类型 的人。C、文章结尾“我”说:“这能全怪我吗?”这一句发问,含蓄而又深刻地揭示出 “我”因屈从父母而对朋友“反悔”是有责任的;但主要责任应在父母身上,他们太“重 财”而“轻情” ,疼爱子女却不懂得如何尊重子女的人格情感。D、文章在写到“我”与“万芳”的友好关系时,使用了“倒叙”的写法。解析:此题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对课文,包括语句含义、写作特点及人物性格的理解情 况。选项 A 模糊了本文原本非常清楚明白的立意,既赞孩子间纯真的友谊,批家长们的过 于“重

4、财轻义” ,不尊重孩子情感。选项 B 中“奶奶”是与另几个人有截然不同性格的形 象,她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情感,不是同一类。而选项 D 将“插叙”的写法理解成了 “倒叙” 。 参考答案:C 例题二:下列关于课文运用插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 课文将“我”和万芳平时的相处的情景安排在插叙部分,可使行文集中、紧凑在一天 里。 B、 插叙的内容充分刻画了万芳的“仗义”形象,既为结尾万芳谅解了“我”做了铺垫, 也是全文故事发展的起由。 C、 插叙内容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伤害孩子纯真感情的做法。 D、 插叙部分内容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太紧密,是可有可无的。 解析:此题意在让学生掌握插叙的

5、作用。插叙是暂时中断叙事线索,插入一段与文章中心 相关的内容的写法。在羚羊木雕一文中,在爸爸妈妈逼迫自己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时,运用了一段插叙,写出了自己与万芳的相处,写出了二人的友情。插叙使全文集中发 生在一天之内,故事紧凑,并且含蓄地批评了父母的重财轻义,不尊重孩子友情的行为。 写文章都要围绕中心选材,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写了会冲淡主题,所以要一概略去。 参考答案:D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犄角( ) 寒颤( ) 树杈( ) 羚羊( ) 怦怦( ) 恶心( ) 脸颊( ) 挨揍( ) 着落( ) 攥着( ) 咽喉( ) 逮捕( ) 二、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6、) ( ) ( ) ( ) 塞 颤 逮 藏( ) ( ) ( ) ( ) 三、在下列句子中的“口”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 (爸爸)慢慢地对我说口“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 B、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口 C、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口“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 四、根据提示,在各句中的“说”字前填上恰当的词。 坚定 小声 递到我手上 满不在乎 塞到我的手里 坚强 A、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 )说。 B、她把小刀( )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C、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 )地说, “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 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五、

7、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一)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 儿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 刀塞到我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 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1、万芳先前的“突然不见”与选文的“突然出现” ,暗示了她的 变化,由 而变成 。 2、找出文中描写月光的词语 ,其作用是 。 3、对“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 A、这件事主要怪我,但万芳也有责任。 B、因为爸爸妈妈以前没

8、有给我讲清楚羚羊木雕的贵重,所以这是他们的责任。C、我反悔应该怪我,但是父母只知羚羊贵重,不知情义无价,逼我这样做的,所以 更应该怪父母。D、这件事主要怪万芳,但我也有责任。 4、选文着力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向我们揭示了什么?(二)秋天的思念史铁生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 zo 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 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这时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 她又悄悄地过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菊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

9、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忍住哭声说:“咱们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 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 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 qio cu 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 明天。 ”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

10、备。 ” “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 们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杨树花 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 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万万没想到她已病成那样。 看着三辆车远去,也绝没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 ju 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时,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 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11、。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 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5、根据文中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l) ( ) ( ) (3) ( ) (4) ( ) 6、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瘫痪( ) 鲜血( ) 侍弄( )整宿( ) 吐着( ) 脾气( ) 7、第段里,写当“我”发脾气时,就砸碎玻璃和摔手边的东西,而这时妈妈不但不劝阻, 竟悄悄躲出去,为什么?8、儿子双腿瘫痪以后,母亲经常劝他:“听说北海的菊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原 因是:9、用文中原句回答:能表现病危中母亲无限眷恋儿女的:能表现母亲虽重病在身,但

12、却充满坚定生活信念的:10、文中出场的人物有“我、妹妹、邻居小伙子、母亲”等,但作者着重表现的人物是 。作者塑造这一人物的手法主要有 11、母亲由始至终瞒着“我”一件事,这件事是指 ,原因是 12、文章末尾,提到“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这话是指:_我 懂得了什么呢? 训练二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礼物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 盒放在母亲的身边。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 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 ( )地退出房门。天边

13、还没有露出鱼肚白, ( )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 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 )的 艺术殿堂。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 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 1 万元 建校费,l 万元呀,到哪去弄呢?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 )的焦灼中等待。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面前,数 数,整整 1 万元人民币。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显出( )的样

14、子。 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 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 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 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许久。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 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 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 “慧慧,你怎么学 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意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