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27396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皇岛一中 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 二语文 第卷(选择题 共 57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一、 (39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愆期(qin) 城隅(y) 夙兴夜寐(mi) 吐哺(p)B累赘(zhu) 睿智(ru) 根深蒂固(d) 编纂(zhun)C鹳鹤(gun) 石罅(h) 反间计(jin) 庐冢(zhng) D青衿(jn) 采

2、掇 (du) 窈窕 (yo) 踯躅(zh)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嗜好 矛戟 濒临 雍荣华贵B. 阡陌 机杼 敷衍 直截了当C. 眷写 蓬篙 泱泱不乐 否极泰来D. 钟罄 瑕疵 怨天尤人 至高无上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 仍在修复当中。今年 1 月 1 日,中国 26 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 的历史画上了句号。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八年起,先后 一百五十多年,荟萃中外盛景,被誉为“万园之园” 。A. 目前 馈赠 建造 B. 日前 馈赠 建造C日前 捐赠 营造 D目前 捐赠 营造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今年,

3、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猛涨,电信企业受到较大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家电行业。B “科幻”成了时下影视、美术、文学艺术创作炙手可热的题材。C魏明伦真是妙手回春,它改编的潘金莲将传统小说中的荡妇,变成了追求妇女个性解放的新女性。D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B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怎能丢下生病的哥哥和弟弟去看演出呢?C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水平和技术队伍的素质,通过神州飞船上的一块块仪表板充分体现出来。D最近,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件,全国人民必须提高防

4、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草原之子牛玉儒一书真实地再现了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牛玉儒光辉而伟大的一生。B北大方正创始人王选把科技领域里的人才喻为三类:找兔子的人,打兔子的人,捡兔子的人,他自认为是第二种人。C周老师经常利用节假日家访,了解孩子做作业是否有困难?晚上什么时候睡觉?一日三餐吃什么?D更妙的是明明是自己思乡怀人,偏说“不知秋思落谁家。 ”言下之意就是说“秋思”落在诗人所怀之人的身上。7. 和“夫六国与秦皆诸侯”中“与”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5、 D无乃尔是过与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函梁君臣之首”的“函”相同的一项是( )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虽大风浪不能鸣也9.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彤管有炜,说怿女美10.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C、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B、 诗经共 30

6、5 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使用赋、比、兴的手法。C、 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 。1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还有像老人咳嗽并且在山谷中笑的,或者说这是鹳鹤B、还有像老人咳嗽并且在山谷中笑的,有的人说这是鹳鹤C、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有的人说这是鹳鹤D、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或者说这是鹳鹤13.下列默写正确的一句是( )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B、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迟暮。C、君当作磐石,妾当为蒲苇。 D、六

7、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也。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416 题。(9 分,每小题 3 分)欧洲试验海下欧洲试验海下“风车风车”发电发电欧洲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利用海水潮汐能发电的新技术,将一个开放式的“风车”放置海底,利用海水的流动来转动叶片使之发电。科研人员已开发出第一台试验样机,并于近日在英国西海岸试运行。这项耗资 600 万欧元的研究项目由德国、英国和欧盟提供资助,数家欧洲研究机构参与。首台被命名为“海流”的试验样机安置在英国西海岸布里斯托尔湾海面下 20 米深处。机组形状宛如一个倒立的风车,其叶片直径为 11 米,以每分钟 15 转的速度随海水水流旋转。考虑到海水涨落变

8、化,风车上端固定竖塔有 5 至 10 米露在水面以上。科学家说,由于海下“风车”的叶片转动装置是开放式的,因此不用建造水坝。此外,由于海水水流中的能量密度在同比情况下比空气大许多,因此发电设备尺寸相对较小。比如,同为一兆瓦的普通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风车的叶片直径需达到 55 米左右,但海下“风车”的叶片直径只需 20 米左右。据英国运营首台试验机组的 MCT 公司估算,利用这项技术将可满足英国 20%到 30%的电力需求。试验样机的发电功率约为 300 千瓦,但今后科学家将制造出兆瓦级功率的海下发电机组。据目前的勘测,欧洲共有 100 多个地方适合安装这种新型发电装置,理论发电功率可达 1.2

9、5 万兆瓦,约相当于 12 个普通核电站的发电功率。参与研究的德国卡塞尔太阳能供应技术研究所科学家巴尔德说,这项新技术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最佳补充,其优势在于不受天气影响。他说,只要地球自转,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潮汐能就会一直存在。尽管海下“风车”发电成本约为每千瓦小时 5 到 10 个欧分,略高于常规发电成本,但它具有无污染、可持续使用等显著优点。不过也有科学家提出,海下“风车”叶片转动时力量很大,会对周边海水流动产生较大影响,也容易对一些海洋生物造成伤害。14.下列对海下“风车”发电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是利用海水潮汐能和海水的流动转动置于海底的“风车”叶片,使“风车”发电 的技术。

10、B.是利用海水的涨落变化转动海底“风车”叶片,带动与“风车”相连的发电机组发电的技术。C.把类似倒立风车的发电机组置于海底,利用海水潮汐能转动叶片,使之发电的技术。D.与风力发电机结构和原理相同,只是以海水潮汐能替代风能,使“风车”发电的技术。15.下列对“由于海水水流中的能量密度在同比情况下比空气大许多,因此发电设备尺寸相对较小”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海水水流量大于空气能量,因此,海下“风车”发同样电力所需设备比陆上风车小。B.海水水流能量密度大于空气能量,因此,海下“风车”发电设备都比较小。C.海水水流能量密度大于空气,因此,海下“风车”发电设备都比较小。D.海水水流能量密度

11、大于空气能量密度,因此,海下“风车”发同样电力所需设备比 陆上风车小。16.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海下“风车”发电以海水潮汐能为能源,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的沿海国家。B.经勘测,欧洲有 100 多个地方适合海下“风车”发电,可见对海洋地理环境有特定要求。C.海下“风车”发电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最佳补充,发展下去,将成为发电的首选方式。D.海下“风车”发电不会污染环境,但容易伤害海洋生物,又有一些物种将会灭绝。三、三、(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7-19 题。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

12、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

13、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注:代雁门:代雁门郡莫府,“莫”通“幕”;幕府,将帅在外的营帐,即为处理军政事务的衙署。襜褴(dn 1n)、东胡、林胡,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17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佯北不胜 北:向北走B赵王让李牧 让:责备C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固;坚决D以数千人委之 委:弃18以下六句话,全都与李牧最后取胜有关的一组是 ( )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匈奴以李牧为怯出战,数不利,失亡多 匈奴小入,佯北不胜A B C D 19下列

14、对文章内容叙述和评析有误的是 ( )A李牧守边,厚遇士卒,抚慰边民,根据需要任用官吏,利用贸易租税以充军费,使边防得以巩固。B李牧对匈奴采用欲擒故纵的战术,一旦时机成熟,便巧布奇阵,大败敌军,迎来了边境十几年的安宁。C李牧坚持固守营垒的政策,不慕虚荣,不怕撤职,审时度势,排除干扰,从军事上和物质上积极备战,不愧为一代名将。D李牧的战略战术,在思想上麻痹了敌人,但将士们不理解,当权者也不理解,这正衬托出他的风采和品质。 第卷(非选择题 共 93 分)说明:卷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四、 (14 分)20.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以便宜置吏译文: (2)边不得田畜2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4 分)菩萨蛮菩萨蛮李清照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 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 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 西风留旧寒。得分评卷人注:这首词作于作者南渡以后的最初几年。人胜,古代妇女于人日(正月初七)所戴佩饰。(1)第一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2)请简要回答词人“春意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