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检测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16364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检测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1、积累与运用(26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抽噎(y) 镂(lu)刻 模(m)样 嚅(r)动 鹿砦(zhi)B.思忖(cn ) 炫(xun)耀 瘦削(xu) 氛(fn 围 ) 泯(mn)灭C.虔 qin)诚 恍(hung)惚 馈(ku)赠 木讷(n) 拆(chi)开D.胡诌(zhu.) 垂涎(yn) 熙攘(rng) 执拗(ni) 裸露(lu)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撩人心弦 装潢 气凶凶 疾步前赶 B.毛骨竦然 忸怩 游移不决 磕磕绊绊 C.掂斤播两 张惶 乌烟瘴气 战战兢兢 D.绞尽脑汁 徘徊 神采涣

2、发 相形见绌 3.选出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2 分) ( ) A、她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 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B、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看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 着那个洞。 C、德拉的秀发泼撒在她的周围,微波起伏,闪耀光芒,有如那褐色瀑布。 D、站台仿佛是一只巨大的鱼缸,人群就像穿梭回游的鱼儿。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山亭多风光,绿树葱笼的莲青山、神奇美妙的大裂谷、碧波万顷的岩马 湖令人目不窥园,流连忘返。 B当九级地震来袭时,日本全岛地动山摇,刹时海浪涛天,来势汹汹的海 水沧海桑田

3、般地摧毁了一切建筑物。 C当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通过电视媒体向全世界公布后,美国民众当晚 在曾经被撞毁的纽约世贸中心前,有条不紊地召开了一场歇斯底里的聚会。D利比亚连日来遭受北约多国部队的空袭,反政府军又节节取利,加上美 国等国的推波助澜,利比亚政府军已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前景让人堪忧 5、对本单元相关内容的叙述,无误的一项是( ) (2 分)A、 麦琪的礼物通过写圣诞节前一天,一对小夫妻互赠礼物,结果阴差 阳错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B、茹志鹃,生于 1925 年,卒于 1998 年,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百合花 塑造了一位热心好客的新媳妇的形象。C、 艺术品记叙了一件艺术

4、品被多次转送的故事,反映了社会不同阶层 的人对艺术品起凡的鉴赏能力。D、 麦琪的礼物 、 艺术品 、 项链三篇文章的作者并称“世界三大短 篇小说王” ,他们都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者依次为俄国的契诃夫、 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 6.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 分)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正义不是一个摆在 我们面前就可以平均享用的物品,但是要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社会目标。捍卫正义不仅需要法律约束,更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正义应融入道 德之中、也应存在于信仰之中,最终成为一种“本能”的生活方式。 (1)第句中的关联词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一组关联词写在下

5、面的横 线上。 (1 分)(2)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分)(3)第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 上。 (1 分)7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后面的问题。(5 分) 2010 年 12 月 29 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 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山东省教育厅表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是全省统一规划建 设的课程科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组织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内容的 专题教育活动,要广泛征求意见,慎重选择学习诵读内容。原则上应以地方 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

6、择地全文 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 请为本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20 字)对山东省教育厅提出的要求,你是否赞成?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50 字左右)8.语言运用(8 分) 针对社会热点,某校九年级一班的同学举行了一次“关注食品安全”的语 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6 分) (一)根据右边的漫画,回答问题。 (6 分) (1)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这幅漫 画的主要内容: (2)这幅漫画反映了当前什么样的社 会现状?从漫画来看,造成这种现状的 原因是什么?(二)我想说。 (2 分) (3)根据某报报道: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染色馒头、假牛肉不 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食品问题

7、就接二连三地“冒”出来了读后,你一定 有很多话要想说!请你面对下面两种人,把你内心最想说的忠告,郑重地说给 他们听。 我对食品企业说: 我对食品监管部门说: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44)(44)(一)课内阅读(一)课内阅读(17(17 分)分)悔的边缘刘心武从地铁站出来,是人流高峰期,地铁站台仿佛一个巨大的鱼缸,人群就像 穿梭洄游的鱼儿。他被后面疾步往前赶的人从侧面撞了一下,他早已习惯社会 中人际间的碰撞,本能地一停步,见是一个年轻人,那年轻人的眼光跟他刚一 接触,就问他:“三益大厦从哪边走?”他回答:“那应该走东出口”可 是年轻人却马上离开他,又去问站台上报摊上的售卖员。他心想,怎么

8、回事? 为什么不相信我的回答,我指点得很正确很清楚呀他这样的年纪,加上他 的教养,以及他性格中的一种执拗,使他在短短的几秒钟里,产生一种感叹, 如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怎么增加那么多戒备?连问路也要再三验证才能确信吗? 同时又产生出一种冲动,就是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使这位年轻人树立 起信任陌生人的信心。于是他小跑着,穿过江鲫般的人流,追上了那个年轻人, 呼唤他:“小伙子!”那年轻人听到他的声音,回头望着他,眼里充满了复杂的表情,他一时难 以破译,总的来说,大概是无比惊讶。他就对年轻人说:“小伙子,我带你去 三益大厦。最近这边修路,如果没人带路,那可能就绕来绕去找不着了” 年轻人瞪圆眼睛,嘴唇

9、嚅动着,大概是想说不用了不用了。他就又微笑告知: “我就住在这边,顺路就把你带到,跟我走吧。”他引领着那年轻人去上滚梯, 那年轻人自觉地站到滚梯右侧。他心想,这就说明小伙子还有点文明习惯,大 概是个外地考到北京的大学生吧,去三益大厦,也许是到那里头的公司求职面 试,那就更不能因为路不熟而误过约定的时间,自己带他去真是非常应该。出了地铁站,那年轻人就说:“老先生,我自己去吧。”他笑:“看见了 吗?两边全是临时栅栏,谁都得从这儿过呀”转了两个弯儿,出现岔口, 那年轻人说:“谢谢啦,你自便吧”他的笑容更灿烂:“自便?那你可知 道该往哪边?来来来,跟我拐这边”就这样,终于走出栅栏,人流疏散开, 前面已

10、经显露出了三益大厦。年轻人刹住脚,这回不知怎么绷紧脸,挺不高兴 的样子,挺生硬地说:“行啦,别跟着我啦,我看见啦。”他本想说:“我回 家也得经过三益大厦,我把你送到门口吧。”但望见那年轻人的眼神,他想, 啊,如今的年轻人都特别在乎自己的隐私权,也许,人家到三益大厦里办事, 希望能够保密呢。于是他就站住不动,指点前面说:“大厦的门朝西,拐往西 边的时候,留神那地下车库里开出来的车,虽然规定车子到了出口一定要停下 来,看清没有路人才能开出,可是如今就有那财大气粗的人,车子猛地往外冲, 上个月就撞倒过一个民工,我正好路过那开车的还骂那民工不懂城里的规 矩所以,你头回往那走,要特别小心!年轻人还没到三

11、益大厦就停住了脚步,他猛地扭回头,看那领路的老人还 在不在。没影儿了。年轻人的心先一松,接着就越来越紧,仿佛被他自己的手 狠狠地捏着,它是在下地铁车厢后,从老人一侧的衣兜里,窃走了老人的钱包, 那钱包里究竟有些什么,他还没机会检看。他向老人问路,以及问过老人又去问卖报的,无非都是转移老人的注意力,万没想到的是,这位老人却向他展示 出十二分的善意这世界上还真有善吗?真有信任吗?甚至会相信他这样的 一个生命?一种浓釅的悔意涌上心头,他想马上找到那不见身影的老人, 把钱包奉还他朝三益大厦的反方向快走了几步,却又站住了。他在悔的边 缘徘徊9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悔的边缘”具体指的是什么?(不超过 35

12、 字) (3 分)10老人当初为什么那么主动热心给小伙子带路,后来又离开了?从中看出老 人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11结合语境分析比喻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 分)在第一段中找出与”人群就像穿梭洄游的鱼儿“一句照应的比喻句,并分析这 样写有什么作用?12“年轻人的心先一松,接着就越来越紧,仿佛被他自己的手狠狠地捏着。 ”请根据上下文想象描绘年轻人当时心里的“松”和“紧”的具体情状。(可 描写神态、心理、语言等,4 分)松: 。紧: 。13阅读以下链接的材料,结合课文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 分)材料一:佚名天职一文中讲述了一个小偷夜里到海尔曼大夫的诊所偷窃, 因被氧气罐绊倒摔断了大腿,海尔

13、曼大夫连夜替他做了手术,并帮他彻底治好 了病才交给警察,使小偷感激得五体投地,并当场表示了悔改之意。材料二:报纸上曾登载过这么一件事,一位父亲千辛万苦为儿子筹足了上大学 的学费,不慎在途中被跟他们聊得很投契的小伙子偷走了。父亲凭着在聊中对 那小伙子的了解,认定他偷钱是有苦衷的,一连几天到被偷钱的地方用纸与那 小伙子沟通,再三表明对小伙子的信任,恳请小伙子把钱还给他解燃眉之急。 结果,那小伙子真的把偷去的钱寄回给他,并说明是被他的信任所感动。启示: 。(二)说明文阅读(二)说明文阅读(8 8 分)分) 你相信“2012 末世论”吗? 目前有一种“2012 末世论”的观点,说的是 2012 年 1

14、2 月 21 日是人类这 个物种的终结,没有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近年来地震频发” ,是持“2012 末世论”的有力证据。但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实际上,从统计学意 义上来讲,全球每年发生约 500 万次地震,平均每天有 1 万多次,只不过绝大 多数不被人所察觉,只能被地震仪记录下来;而因为人口在地表分布得极端不 均,只有少数带来巨大损失的地震会让我们记忆深刻。2001 年 11 月 14 日发生 在青海昆仑的 8.1 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但是因为它 发生的地点和带来的损失都不够引人注目,所以很少被大众提及。 地震的发生,有一

15、定的规律可循。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A 其 中全球地震的 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 5%在大 洋中脊,其他的 10%则分布在板块内部。但是,B 这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并不能确 定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有什么样的强度,因为人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 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又是随机的。 从数据统计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也验证了这种随机性。2010 年美国地 质勘探局曾经发布数据:C 自 1900 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 16 次 7 级以上 的大地震。有的年份,如 1986 年至 1989 年只有 6 次,而 1943 年则高达 32 次。 因此,2010 年以来,地震算不上频繁。 (摘自 2011.10读者 ,有改动) 14选文第语段中加点的“这种随机性”指代选文中加曲线的 A、B、C 中 的 句(只填字母) ,其理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