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04645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湖北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年湖北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年湖北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年湖北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年湖北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湖北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湖北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520162016 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16 年 4 月 25 日 一、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一、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9 分,共分,共 3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 社会转型下的清代鄂西南土家族妇女社会转型下的清代鄂西南土家族妇女 长期以来,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形成了由独特的语言、宗教等构成的民族传统和习俗文化。清中叶 前土家族地区妇女仍旧秉承“中古夷俗” “配合自由”的观念,在文化习俗方面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少, 其婚姻形式以姑舅婚、收继婚、同姓婚为主。男女婚恋形式较为自由,婚姻关系

2、也较为松散,且女性 在社会生活中享有较大的话语权。 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使鄂西南的土家族经历了一场急剧的社会转型。国家对社会秩序和风俗习 惯予以全面调整和影响。一方面我们看到以儒家文化和宗族伦理为主要内容的正统文化迅速改变着民 众尤其是妇女的生活,另一方面地方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也在不断地调适互动中顽强延续。 为强化对这一地区的文化控制,官方大力在思想观念上灌输儒家伦理,加强儒家教化。民众也逐 渐接受汉族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大部分女性摒弃固有的婚恋习俗,融入儒家伦理文化,这一转变从 守节守贞的节妇烈女不断增加鲜明地体现出来。改土归流以来,国家在这一地区禁止男女混杂同坐、 背夫私逃、私自改嫁等旧俗

3、,宗族观念认为节妇烈女是光耀门楣之人。同时士绅在方志中大量书写节 妇烈女的事迹,并上报旌表,引导了当地妇女观念的变化。这一时期,节妇烈女在鄂西南土家族地区 出现了井喷式地涌现。同治建始县志载:“郑张氏,年二十九而孀,夫弟谋夺其节,氏闻之故跌 伤肢体,呻吟床褥,暗使人戒娶者曰:必若是,先杀子,后自杀也。 娶者惧,乃止。 ” 面对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但仍有部分妇女选择恪守原有的文化习俗与生存逻辑。很多地方以 “女儿会”的形式来延续鄂西南地区的传统婚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恩施石灰窑、大山顶等地, 每年农历五月初三和七月十二,流行借“女儿会”赶集之名来寻找意中人或私会情人。 虽然学界对于女儿会的起源

4、时间目前尚无定论,但这并不影响对其背后文化现象的解读。其一, 这种习俗根植于母系氏族遗存中。其二,根植于地方性知识和文化传统之中。在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素 有“年小月半大、鬼神也有三天假”的说法,女儿会与月半节正好为同一天,女性借赶集来幽会情人, 久而久之成为民众默认的文化现象。其三,这一活动根植于地方市场体系和土客文化交流与互动之中。 据同治恩施县志记载:石灰窑集场属于恩施东南隅十三集场之一,移民和流动人口很多。在集市 上,借贸易为名,未婚男女趁机寻找配偶,互赠定情信物,已婚女性也不受约束,与过去的情人会面。 这些流动人口,由于离开以往生活环境,脱离了原来社会文化的监督和约束,更容易接受鄂西南地

5、区 较为开放、自由的婚恋形态,因此集市也成为了男女自由婚恋的公共空间之一。 当中央王朝强制推行儒家社会文化政策时,土家族地区的女性面对现实做出不同面向的抉择:一 部分女性以遵从礼制的节妇烈女形象存在,成为儒家社会性别伦理中的典范;另一部分女性则选择坚 守传统自由婚恋的习俗,以“女儿会”的形式延续着土家族婚恋习俗。从这个意义讲,女儿会不仅是 对传统婚俗的固守,同时也是地方文化传统和地方性知识在社会变迁中的自觉调适和延续。 (选自 2014 年 2 月 24 日光明日报 ,有删改)1下列不能不能体现鄂西南土家族妇女“中古夷俗” “配合自由”观念的一项是( ) A清中叶以前鄂西南土家族在文化习俗方面

6、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少,其婚姻形式以姑舅婚、收继婚、 同姓婚为主,婚姻关系也较为松散。 B改土归流前的鄂西南土家族地区较少受到以儒家文化和宗族伦理为主要内容的正统文化影响, 男女混杂同坐、背夫私逃、私自改嫁等现象比较平常。 C在相对闭塞的恩施石灰窑、大山顶等地,每年农历五月初三和七月十二,流行“女儿会”来延 续传统婚俗。D同治建始县志记载:“郑张氏,年二十九而孀,夫弟谋夺其节,氏闻之故跌伤肢体,呻吟 床褥,暗使人戒娶者曰:必若是,先杀子,后自杀也。 娶者惧,乃止。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女儿会的出现是因为鄂西南土家族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在地方市场体系和土客文化

7、交 流中享有较大的话语权。 B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使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文化被儒家思想完全控制,土家族民众逐渐接受 汉族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 C中央王朝对鄂西南土家族强制推行儒家社会文化政策,使得当地民众尤其是妇女在不断地调适 互动中前行,妥协与坚守并行。 D地方士绅在方志中大量书写节妇烈女的事迹并上报旌表,成了节妇烈女在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出 现井喷式地涌现的最主要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家族传统婚恋习俗的形成与历史上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受约束较少、妇女 地位较高等因素有相当大的关系。 B由于汉族文化的渗透,导致了当地妇女观念的变化,女儿会

8、成了鄂西南土家族妇女坚守传统自 由婚恋习俗的最后阵地。 C从社会转型视野下的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中,可以推断出社会文化是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并 受制于社会生活现状。 D清代中后期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文化现状,体现了民间社会面对时代变迁既做出了一些妥协, 又能从不同层面展现其地方性和独特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333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曹世叔妻传曹世叔妻传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兄固著汉书汉书 ,其八表及,其八表及天文志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

9、之。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及邓太后临朝,与闻政事。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关内侯侯,官至齐相。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后又诏融兄续继昭成之。永初中,太后兄大将军邓骘以母忧,上书乞身,太后不欲许,以问昭。永初中,太后兄大将军邓骘以母忧,上书乞身,太后不欲许,以问昭。昭因上疏曰:“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略。妾昭得以愚朽,身当圣明,敢不披露肝胆,以效万一。妾闻谦让之风,德莫大焉,故典坟典坟述美,神祉降福。昔夷、齐去国,天下服

10、其廉高;太伯违邠,孔子称为三让三让,所以光昭令德,扬名于后者也。论语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由是言之,推让之诚,其致远矣。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再得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再得。缘见逮及,故敢昧死竭其余情。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蚁之赤心。 ”太后从而许之。于是骘等各还里第焉。作女诫七篇,有助内训。马融善之,令妻女习焉。昭年七十余卒,皇太后素服举哀,使者监护丧事。所著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子妇丁氏为撰集之,又作大家赞焉。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

11、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 再得B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 再得 C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 再得 D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 再得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侯”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礼记王制中有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

12、子、 男,凡五等” 。秦汉以后, “侯”是仅次于王的爵位。古时士大夫之间亦尊称“侯” ,犹言君。 B “唐虞” ,是唐尧与虞舜的合称,他们都是因揖让而有天下。 “唐虞” ,也指尧和舜的时代,古人 心目中的太平盛世。 C “典坟”是三坟五典的简称, “三坟” ,相传是指伏羲、神农、黄帝之坟;“五典”是指传说中 的上古的五部典籍,现已亡佚。 “典坟”指从三坟中出土的上古的五部典籍。 D “三让”是古代相见礼,主人三揖,宾客三让;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的谦让之礼亦谓之三 让;周太伯让位于季历之事,也称三让,后人称为盛德。 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班昭的丈夫曹

13、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女的要求。 B皇帝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 帝就下诏命令她作赋写颂。 C班昭死后,她的十六篇文章被她的儿媳编成集子,命名为大家颂 。 D从班昭回答皇太后的话中可以看出班昭谦虚诚恳,对皇室忠心耿耿,崇尚谦让、廉洁的高尚品 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兄固著汉书 ,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3 分)(2)永初中,太后兄大将军邓骘以母忧,上书乞身,太后不欲许,以问昭。 (3 分)(3)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4、(4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8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长干曲长干曲两首两首 崔颢崔颢 其一 其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注】长干曲,古乐府,是长干里一带的民歌,多描写古代妇女的生活。长干里在今江苏省南京 市南面。君,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横塘,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 8王夫之评崔颢的长干曲说:“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 。请对诗中文字之外的 “描写”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诗中表现的富有生活情味的场景,并概括其中的女主人公的形象。 (5 分)9 长干曲两首在语言上

15、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3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三、名篇名句默写(6 6 分)分) 10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作者归田后,于家中饮酒自娱,心情愉悦的句子是 , 。 (2) 滕王阁序中从仰视的角度写滕王阁所在地势的景色的句子是 , 。 (3)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有待”与“恶乎待”是质之异, “有待”是有限之游,只有做到 , 才能做到“无待” ,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25 分)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未婚妻未婚妻 法法 奥奥 杜杜 度过了几天假期之后,我要回巴黎了。 当我走进车站,火车已挤满了旅客。我发现靠近车门坐着的旅客旁边,有一个空座位,但上面放 着两个大篮子,里面的鸡和鸭把头伸在篮子外面。我犹豫了好一会儿之后,决定走进车厢。我说,很对不起了,让我来把篮子移开。可是一位穿着 工作服的农民对我说:“小姐,请等一等,我就来把它们从这里拿开。 ” 当我把放在农民膝上的水果 篮子提在手中时,他轻轻地把两篮家禽塞在凳子下面。我坐下以后,坐在我对面的旅客问农民是不是把家禽带到市场上去卖。农民回答说:“先生,不 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