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质量检测预测试题及答案【宁德市】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798701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高考语文质量检测预测试题及答案【宁德市】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9年高考语文质量检测预测试题及答案【宁德市】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9年高考语文质量检测预测试题及答案【宁德市】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09年高考语文质量检测预测试题及答案【宁德市】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09年高考语文质量检测预测试题及答案【宁德市】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高考语文质量检测预测试题及答案【宁德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高考语文质量检测预测试题及答案【宁德市】(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 年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年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语 文文本试卷分六大题,共 1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 分) (1)冰泉冷涩弦凝绝,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 诗经氓 ) ()故木受绳则直,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荀子劝学 )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4 题。

2、 偃虹堤记 (宋) 欧阳修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 ”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 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 ”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 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 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 而且无患。 ”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而杀其 上得厚三分之二,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 ”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 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

3、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 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 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 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 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 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 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4、。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 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 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略有删改) 注释:杀:减少。本句意为:到最上边是底部厚度的三分之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予发书按图 发:打开 B.问其作而名者 名:命名、取名 C.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易:轻视 D.而功未及就 就:完成、到达 3.全都体现藤侯“虑熟谋审” (深思熟虑)的一项是(3 分) 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 用民力万有五千五

5、百工,而不逾时以成。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 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 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 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 A B. C. D. 4.翻译下列句子。 (9 分 每小题 3 分) (1)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 译: (2)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译: (3)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游次公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 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这是一首写男女相

6、聚又相别的词。词中四次写到风雨,请问: (1)主人公对“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中的“风雨”与“楼上多风雨”中的“风雨” 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 分) 答: (2)词中四次写到“风雨”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获全胜。赵云救出刘备,逃往白帝城。陆逊引兵追击,误从 死门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石阵(名“八阵图” )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引领,才从生门而出, 得以逃脱。 (三国演义 ) B 子夜最后一章里,吴荪甫、赵伯韬当面交锋,

7、赵伯韬以借款给危机中的益中公司作 为“和解”的借口,实际上是在进一步完成他的吞并的计划。吴荪甫只好屈服,抛下妻子 离开上海。 (子夜 ) C高老太爷临死前让觉慧叫回觉民,答应和冯家的亲事不提了。觉民与琴争取婚姻自由 的斗争取得了胜利。 (家 ) D甘果瓦误入乞丐小偷们聚居的圣迹区。按照圣迹区的法律,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跟 绞索配对,要么跟乞丐王国中的女人结婚。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爱斯梅拉达接受了甘果瓦 的求婚,宣布愿意做他的妻子,婚期五年,但两人实际上只是名义上的夫妻。 (巴黎圣母 院 ) E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第三次到监狱来探望她的时候,已经戒了酒,还答应在医院里 做杂务工,但拒绝接受他的求婚

8、。 (复活 ) 7简答题。 (任选一题,每题 100 字左右) (5 分) (1) 红楼梦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纠葛,请简述他们的人生结局。 (2)梳妆匣是欧也妮 葛朗台中的重要道具,请简述围绕梳妆匣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以及梳妆匣的最后去处。 第(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8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6 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论 语为政 )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论语子路 )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 (孟子离娄下 ) 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 (孟子告子

9、下 ) 注释:輗(n):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木销子。軏(yu):义同“輗” 。硁 硁(k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亮:通“谅” ,诚 信。 (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上选文反映了孔子和孟子在对待是否诚信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 B在论语中, “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 “民无信不立” , 说明治理国家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C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由 此可以推断出“小人者,言必信,行必果”的结论。 D以上选文可以看出孔孟在对待诚信问题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10、 (2)不少人都把“言必信,行必果”当作座右铭,根据上面四个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 理解。 (3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中国传统节日的演变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大部分的形成都跟历制有关。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 (二月二日) 、上巳节(三月三日) 、清明节、天贶节(六月六日) 、夏至节、七夕节、中秋 节、重阳节、冬至节,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几个表面上与时气无关的,比如端午节、 腊八节(十二月初八) 、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 、除夕节,细查古制,也有时令的讲究。 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

11、蛤蟆。 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端午” 之初衷。腊八、祭灶以及除夕节,均是春节的“伴节” ,自然也是与时气相关的。而其余四 节-正月初七的“人胜节” 、四月初八日的“浴佛节” (释迦牟尼生日) 、七月十五的“中 元节” (鬼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 (水官大帝诞辰),则来源于传说、神话和宗教。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里面,人应该与自然节奏和天地韵律和谐一致,追求“与宇宙 合一” (金岳霖语) 。既然“节”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是“天” 、 “地”的节奏,自然也 应该是“人”的节奏,是连通自然节奏与人生命运的“节点” 。这使节日对于古人又形成了

12、一定程度的升华。历法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由历法而起源的节日,无论性质还是形式,主要也是为 农业生产服务的。这一点似无太多疑义,无需引经据典再来论述。而当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传统节日则又从性质到形式,开始为儒家伦 理学说支撑的家族制度而服务。有关家族制度(或曰宗法制度) ,冯友兰先生的论述很是精要,他在中国哲学简史 中称, “家族制度过去是中国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五种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朋友,其中有三种是家族关系。其余两种,虽然不是家族关系,也可以按照家族来理解。 ” “儒家学说大部分是论证这种社会制度合理,或者是这种制度的理论说明。经济条件打下 了它的基础,儒家学说

13、说明了它的伦理意义。由于这种社会制度是一定的经济条件的产物, 而这些条件又是其地理环境的产物,所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种制度及其理论说明,都 是很自然的。因此,儒家学说自然而然成为正统哲学,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现代欧美的工 业化侵入,改变了中国生活的经济基础为止。 ”此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出现断裂, 孙中山政府取消了农历纪年而改为国际通行的公历 纪年。同时,民国政府还想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改为公历日期庆祝,尽管当时的民众并不买 账,依旧按照农历庆祝传统节日,但是公历纪年却由此确立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 法定节日分别是:新年(1 月 1 日) 、春节、国际劳动妇女节(3 月 8 日) 、国际劳动节

14、(5 月 1 日) 、五四青年节(5 月 4 日) 、国际儿童节(6 月 1 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 月 1 日) 、国庆节(10 月 1 日) 。现在我国法定节日(特指统一放假的)分别是:新年、春 节、清明节、国际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其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 节属于传统文化节日。可以说,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近百年来表现出的变化,超过了以往几千年变化的总和。这 一变化的实质,是中国民众世界观转变的具体表现。 9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的形成莫不跟历制、传说、神话以及宗教有关。 B古人认为“节”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也应该是“人”连通自然节奏与人生命运的 “节点” 。 C. 历法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无论性质还是形式,主要也是为农业 生产服务的。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