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收购将展开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726234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粮收购将展开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夏粮收购将展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粮收购将展开(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闻要闻 2 22017年 5月 26日 星期五新华社北京 5 月 25 日电国务 院副总理汪洋 25 日到中国农业科学 院考察调研。他强调, 科技是现代 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要深入学习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 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要求, 贯彻 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认真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强农业科技 研发, 强化农业技术推广, 以科技创 新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 农业现代化。 今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 年。60年来, 中国农科院在农畜品种 选育改良、 动植物疫病防控、 重大农业 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一大批优秀成果, 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汪 洋参观

2、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 成就展, 并就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工 作, 与一线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他对中国农科院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 肯定, 并勉励农业科技人员继续发扬优 良传统, 强化使命担当, 潜心研究、 精心 推广, 在科技兴农中再立新功。 汪洋强调,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要顺应农业由量 到质转变的大趋势, 适应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调整农业 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 加快创新农业 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大力推进优 质特色农畜产品品种改良, 大力开发 推广绿色高效种养技术和农产品精 深加工技术, 促进农业节本降耗、 转 型升级、 提质增效。着力完善农业科

3、 技创新激励机制, 建立符合农业科技 创新规律的基础研究支持方式, 落实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科技人员兼职取 酬等制度规定, 探索建立使科技推广 成效与科技人员利益挂钩的机制, 充 分激发农业科技人员研发推广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汪洋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调研时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这是中国茶产业的一次盛会, 是中国 茶进一步融入世界的一场盛会。 ” 农业部部 长 韩 长 赋 这 样 看 首 届 中 国 国 际 茶 叶 博 览 会。经过 4 天的展示交易, 中国国际茶业博 览会实现交易额近 6780万元, 其中茶叶现场 交易额 4920万元、 交易量 25.5吨。 目前,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

4、的产茶国和 茶叶消费市场。2016 年, 中国茶园面积 287 万公顷、 产量 240 多万吨, 种植规模世界第 一, 消费量超过 200万吨, 是世界上唯一生产 绿、 红、 青、 黑、 白、 黄六大茶类的国家。向规模要质量茶农已经尝到了茶产业的甜蜜。高高 低低的小土丘上, 一排排茶树沿山势整齐地 梯级而上。广西昭平县昭平镇马圣村茶农 黄金凤在当地的有机茶园打工, 一年能挣到 2万多元。“我家里一亩地也种上了茶。现在 白天来茶园上班, 下班后照看自家茶树。 ” 虽然我国茶叶产量和种植规模都是世 界第一, 但中国茶产业大而不强、 大而不精、 大而不彰的问题依然很突出。农业部种植 业司司长曾衍德表

5、示:“国内众多茶叶企业 的产值, 还不如英国立顿一家公司规模大。 ” 需求侧召唤着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据 统计,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人均茶叶年消费量 1.3 公斤, 已成为城乡居民的第一大天然健康饮品。据预计, 我国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将 年均增长 6.4%, 到 2020年将达到 1.7公斤。 从世界角度看, 茶是消费量仅次于水的 一种世界性饮料, 目前全世界有 170 多个国 家和地区有茶叶消费习惯, 有超过 20亿人在 饮茶, 并且饮茶人数还在持续增加。“一带一 路” 贯穿欧亚大陆, 涉及 44亿人口, 这一区域 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地区。 “茶业发展要以中华茶文化为引领, 让茶与 茶

6、文化成为 一带一路 地区人民相知相交 的纽带。 ”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 富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茶 叶规模化经营成为茶产业的当务之急。中 国农科院茶叶所林智表示, 这次茶博会成立 中国茶产业联盟, 就是引领做强中国茶产 业, 助力茶产业转型升级。5 月 17 日, 农业 部牵头成立中国茶产业联盟, 联合 157 家大 型茶叶企业集团及科研单位, 将聚力技术创 新、 共拓市场, 引领做强中国茶产业。许多 艰巨的任务摆在这个新成立的茶产业联盟 面前。 聚力技术创新。加强科企合作, 共同推 进茶树育种创新、 技术集成创新、 加工工艺 创新、 产品创新。针对符合质量要求的原

7、料 供应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问题, 引导企业通 过订单生产、 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与农民 合作社共建紧密型茶叶生产基地。发展种苗统繁统供、 病虫统防统治、 肥料统配统施 等社会化服务, 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原料稳 定供应。 聚力市场拓展。加强信息监测, 建立联 盟信息平台, 加强成员企业产销数据采集与 分析, 科学研判趋势, 及时发布信息, 引导企 业有序发展生产。加强市场研究, 组织相关 力量开展市场调研, 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 求, 生产适宜不同消费群体和出口需要的茶 产品。促进产销衔接, 组织成员企业与大型 茶叶专业市场及电商平台等对接, 展示产 品, 扩大市场份额。此外, 还要组织联盟企

8、业联合开拓国际市场, 提高中国茶的国际市 场竞争力。向品牌要影响力重庆万州茶商何开龙经营着聚缘川秀 茶叶有限公司, 他在万州新乡镇治华村, 有 3000 多亩的老茶园, 树龄 40 多年, 正值高品 质采摘期, 当地 400多村民在此务工, 具有区 位优、 生态优、 品质优、 安全优四大特点, 但 茶叶还是叫好不叫座。 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推选专家 委员会主任、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 亚军说, 从供给侧看, 中国茶产业当前最突 出短板还是缺少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品牌。 叫响茶叶品牌, 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好品牌的根基, 始终是产 品质量, 需要制定茶叶种植标准、 加工标

9、准、 产品标准及品牌使用规则, 完善区域公共品 牌和企业品牌标准体系。参与实施绿色高 产高效创建、 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项目, 切实 推动按标生产, 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 提升 品牌价值。搭建茶叶营销推介平台, 组织联 盟企业组团参加国内外茶叶博览会等, 宣传 茶叶品牌, 扩大品牌影响。 打造茶叶品牌, 让中国茶叶畅销 “一带 一路” 。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农林食品部部 长戴扬日丹是出席这次茶博会最高级别的 外国政府官员, 他对近几年中斯两国在农业 领域签署的合作备忘录, 以及不断巩固的双 边关系赞不绝口。此次茶博会吸引了来自 47个国家的代表参加。 “中国茶叶有很多好的牌子。 ” 对于本国 茶消费

10、量巨大, 主要靠从中国进口的阿尔及 利亚来说, 推动茶贸易互利互惠, 拓宽农业 合作空间是驻华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此行 的主要目的。 5 月 20 日, 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组 委会公布了 “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称号, 分别是: 西湖龙井、 信阳毛尖、 安化黑 茶、 蒙顶山茶、 六安瓜片、 安溪铁观音、 普洱 茶、 黄山毛峰、 武夷岩茶、 都匀毛尖。另外, 福鼎白茶等 17个品牌被组委会授予 “中国优 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称号。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表示, 这次茶博会 有两大突出特征。提振信心, 引领中国茶产 业大发展。茶博会首次集中展示了中国茶 产业发展成就, 是农业部促进茶产业转型

11、升 级、 实践中国茶产业顶层设计的重要一步, 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多元营销, 提升 “中国茶” 国际影响力。通过举办 “世界 茶乡中国之夜” 品茶会, 开通茶乡游、 茶事 体验等旅游专线等活动, 使 “品茗千年中国 好茶” 的主题得到了全面的传播和弘扬。首届中国国际茶博会吸引 47个国家参加 中国好茶 香飘世界本报记者高云才在 25 日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 上,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 常务副主席 尚勇介绍了首个 “全国科技工作者 日” 和 “全国创新争先奖” 评选表彰 有关情况, 并回应了社会热点。科 技 工 作 者 第 一 次拥有自己的节日尚勇表示, 国务院 2016年 11月 批准同意

12、将每年的 5月 30日定为全 国科技工作者日, 科技工作者第一次 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 中国科协联合科技部以 “精忠 报国、 敢为人先、 求真诚信、 拼搏奉 献” 为主题, 从 5 月下旬起, 面向广 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组织开展 丰富多彩的系列专题活动, 宣传中 国 科 技 成 就 、 弘 扬 中 国 科 学 家 精 神。活动期间, 播出全国科技工作 者日公益广告和宣传片、 举办 2017 年全国科技活动周、 在北京和拉萨 等地举办 “走在世界科技强国征程 上的中国科学家” 主题展等。创 新 争 先 奖 是 国 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今年 4 月, 中国科协联合人力 资源社会保障

13、部、 科技部、 国务院国 资委报请中央批准共同设立全国创 新争先奖。 该奖项主要表彰在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 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 转 化创业、 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做出 卓越贡献、 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 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研团队。每 3 年评选表彰一次, 每次 表彰 10个科研团队, 授予奖牌; 表彰不超过 30个科技工作者, 授 予奖章, 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 表彰不超过 300 名科技工作者, 授予奖状。 评选按照 “德为先、 术要精、 能力强、 基础厚、 贡献大” 五条标 准, 研究制定 全国创新争先奖评审办法 , 邀请包括 157名院士 在内的 300 多位各学科领域的杰出代表、

14、科技管理专家和企业 的负责同志担任评审专家。经网上预审、 初评、 复评, 从 217 个 渠道推荐的 1343 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和 227 个科研团队中, 共评 选产生了 10个奖牌获奖团队, 28名奖章获奖人选, 254名奖状获 奖人选。名单即将公布, 拟于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时表彰。 尚勇说, 全国创新争先奖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和补充, 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 是仅 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国家级大奖, 我们 叫做 3+1 , 分别是自然科学奖、 技术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 这三 大奖主要侧重对项目的奖励。1 就是国家最高科技奖, 一年奖 励 1

15、到 2名最优秀的科学家。科技界反映, 应该在注重项目奖励 的同时设立人物奖。在这种情况下, 设立全国创新争先奖。 ”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 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表示, 全国创新争先 奖是以科技界学会为基础的同行认可和政府认可的结合, 同时 兼顾了个人和团队。“团队奖是非常高的荣誉。很多科学家认 为, 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大科学, 是大家合作、 团队精 神, 这代表一个导向。 ”施普林格撤稿事件有损国家声誉, 对学术不端行为绝不姑息对于 “施普林格撤稿事件” , 尚勇表示, 这次撤稿事件严重损 害了中国科技界的声誉, 甚至对国家声誉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查实结果之后, 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绝不姑息

16、、 绝不护短, 结果会 向社会公布。 尚勇说, 目前调查分析已取得初步阶段性成果。它是一次 学术不端的严重事件, 但情况比较复杂。虽然这些年重视科研道 德建设, 匡正学术不正之风, 但是还存在 “宽、 松、 软” 的问题, 造成 了一些学术不端行为。 摸清情况后, 科协将和科技部一起督促行业主管部门督查, 让论文所在的单位领导挂帅, 组织专家对每一篇论文进行审查、 甄别。“中国科协还将组织国家级学会, 让其组织同行专家进行 抽查答辩, 再加一层审查。 ” 尚勇说。全国创新争先奖设立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侧重表彰人物本报记者刘诗瑶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R本报北京 5月 25日电(记者杜 海涛) 随着小麦和早籼稻收获上市, 夏粮收购即将展开。记者从中储粮 总公司获悉: 今年, 国家继续在主产 区实行小麦、 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 中储粮日前部署最低收购价收购工 作, 全力落实国家收储政策, 继续发 挥政策性收储主力军作用。 根据国家公布的 2017 年最低收 购价格, 以国标三等粮为标准品, 今 年小麦、 早籼稻、 中晚籼稻、 粳稻最低收购价 (均指到库价) 分别为每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