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谱之宗派户支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725030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世家谱之宗派户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孔子世家谱之宗派户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孔子世家谱之宗派户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孔子世家谱之宗派户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孔子世家谱之宗派户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世家谱之宗派户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世家谱之宗派户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孔子世家谱孔子世家谱之宗、派、户、支之宗、派、户、支 世系 - 卌七世祖 黄帝轩辕氏 - 卌六世祖 少昊金天氏(玄嚣) - 卌五世祖 蟜极 - 卌四世祖 帝喾高辛氏 - 卌三世祖 契 - 卌二世祖 昭明 - 卌一世祖 相土 - 四十世祖 昌若 - 卅九世祖 曹圉 - 卅八世祖 冥 - 卅七世祖 振(王亥) 王恒 - 卅六世祖 上甲微 - 卅五世祖 报乙 - 卅四世祖 报丙 - 卅三世祖 报丁 - 卅二世祖 主壬 - 卅一世祖 主癸 - 三十世祖 商王成汤(太乙) - 廿九世祖 太丁 商王外丙 商王仲壬 - 廿八世祖 商王太甲(太宗) - 廿七世祖 商王沃丁 商王太庚 - 廿六世祖 商王小甲

2、商王雍己 商王太戊(中宗) - 廿五世祖 商王仲丁 商王外壬 商王河亶甲 - 廿四世祖 商王祖乙 - 廿三世祖 商王祖辛 商王沃甲 - 廿二世祖 商王祖丁 商王南庚 - 廿一世祖 商王阳甲 商王盘庚 商王小辛 商王小乙 - 廿一世祖 商王武丁(高宗) - 二十世祖 商王祖庚 商王祖甲 - 十九世祖 商王廪辛 - 十八世祖 商王康丁 - 十七世祖 商王武乙 - 十六世祖 商王文丁 - 十五世祖 商王帝乙 - 十四世祖 商王帝辛(纣) 微子 微仲衍 - 十三世祖 宋公稽 - 十二世祖 宋丁公申 - 十一世祖 宋闵公共 - 十世祖 弗父何 - 九世祖 宋父周 - 八世祖 世子胜 - 七世祖 正考父

3、- 六世祖 孔父嘉 - 五世祖 木金父 - 高祖 祁父 - 曾祖 防叔 - 祖父 伯夏 - 父 叔梁纥 - 孔子 - 子 孔鲤 - 孙 孔伋 - 曾孙 孔白 - 玄孙 孔求 - 六代孙 孔箕 - 七代孙 孔穿 - 八代孙 孔谦 - 九代孙 孔鲋、孔树、孔腾,汉高祖刘邦封孔腾为“奉祀君” - 十代孙 孔忠 - 十一代孙 孔武 - 十二代孙 孔延年 - 十三代孙 孔霸,汉元帝封为“褒成侯”,赐食邑八百户。 - 十四代孙 孔福,汉成帝绥和元年封为“殷绍嘉侯” - 十五代孙 孔房,褒成侯 - 十六代孙 孔均,褒成侯 - 十七代孙 孔志,褒成侯 - 十八代孙 孔损,褒亭侯 - 十九代孙 孔曜,奉圣亭侯

4、- 二十代孙 孔完、孔赞,褒成侯 - 二十一代孙 孔羡,宗圣侯 - 二十二代孙 孔震,奉圣亭侯 - 二十三代孙 孔嶷,奉圣亭侯 - 二十四代孙 孔抚,奉圣亭侯 - 二十五代孙 孔懿,奉圣亭侯 - 二十六代孙 孔鲜,奉圣亭侯 - 二十七代孙 孔乘,崇圣大夫 - 二十八代孙 孔灵珍,崇圣侯 - 二十九代孙 孔文泰,崇圣侯 - 三十代孙 孔渠,崇圣侯 - 三十一代孙 孔长孙,恭圣侯 - 三十二代孙 孔嗣悊,绍圣侯 - 三十三代孙 孔德伦,褒圣侯 - 三十四代孙 孔崇基,褒圣侯 - 三十五代孙 孔璲之,褒圣侯、文宣王兼兖州长史 第一派户: 浣思晦克坚希学 为第一户,称大宗户 希说 为第二户,称临沂户

5、希范询 为第三户,称孟村户 为第四户,称道沟户 为第五户,称滕阳户 希进 为第六户,称旧县户 希麟 为第七户,称终吉户 希凤 为第八户,称蔡庄户 希顺 为第九户,称戴庄户 希尹 为第十户,称栗园户 第二派户: 沂思进克谨 为第十一户,称时庄户 克勉 为第十二户,称泗北户 第三派户: 思友克纲 为第十三户,称店北户 思古克达 为第十四户,称西郭户 第四派户: 治思诚克钦希大诗 为第十五户,称仙源户 诘 为第十六户,称南泉户 讵 为第十七户,称齐王户 希章 词 为第十八户,称盛果户 第五派户: 澄思履克伸希祚 为第十九户,称苗孔户 希武 为第二十户,称文献户 希绪 为第二十一户,称沂北户 第六派户

6、: 济思凯克义希皋 为第二十二户,称黉门户 希岩 为称二十三户,称石村户 希云 为第二十四户,称鲁贤户 思直克允希显 为第二十五户,称沂阳户 第七派户: 淙思静克谅希英诲 为第二十六户,称孔村户 谌 为第二十七户,称王堂户 第八派户: 思从克久 为第二十八户,称小庄户 第九派户: 演思睿克全希泰 为第二十九户,称宫端户 第十派户: 淑思遵克绍希先 为第三十户,称华店户 思迪克昌希毅 为第三十一户,称古城户 希 为第三十二户,称冈山户 谕 为第三十三户,称鲁城户 言 为第三十四户,称孔屯户 思永克康 为第三十五户,称西城户 思礼克振 为第三十六户,称旧城户 第十一派户: 泗思福克先 为第三十七户

7、,称吕官户 第十二派户: 滨思范克砥 为第三十八户,称林前户 思政克渊 为第三十九户,称防西户 克一 为第四十户,称林门户 克中 为第四十一户,称官庄户 第十三派户: 滋思庄克虑 为第四十二户,称大薛户 第十四派户: 浩思用克 为第四十三户,称广文户 第十五派户: 淋思举 为第四十四户,称小薛户 第十六派户: 思宣克懋希儒 为第四十五户,称陶乐户 希韶 为第四十六户,称北公户 第十七派户: 洵思权克清希翥 为第四十七户,称纸坊户 希铎 为第四十八户,称董庄户 思衍克 希从 为第四十九户,称防上户 希让 为第五十户,称高庄户 希干 为第五十一户,称南宫户 希善 为第五十二户,称星村户 希恒 为第

8、五十三户,称古柳户 希豫 为第五十四户,称吴孙户 希节 为第五十五户,称东村户 希济 为第五十六户,称磨庄户 第十八派户: 为第五十七户,称张曲户 第十九派户: 泾 为第五十八户,称息陬户 第二十派户: 思度克佐 为第五十九户,称西林户 克弼 为第六十户,称林西户 一. 派 派有两种,一种是在 53 代中,除迁居外地及无传者外,其余 20 人每人定为一派,按序号称第 一派、第二派等等,共 20 派。全部是 53 代。另一种是在分 20 派之前迁居外地的,以落居地为名, 如鲁山派、献县派、衢州派等,共 13 个派,不是一个代次,约在 35-49 代之间。有一例外:39 代 温宪迁居湖南桂东,称湖

9、南桂东支。 二. 户 分 20 派之后,人口繁衍渐多,由 20 派又分出了 60 户。 在 56 代时,以 56 代为主29 人加上 53、54、55、57 几代共 60 人,每人分为一户,共 60 户。具体说,第一派分了 10 户,第二派分了两户,第三派分两户,第四派四户,第五派三户, 第六派四 户,第七派两户,第八派一户,第九派一户,第十派七户,十一派一户,十二派四户,十三派一户, 十四派一户,十五派一户,十六派两户,十七派十户,十八派一户,十九派一户,二十派两户,共 60 户,也多以居住地为名,如孟村户、临沂户等。 三. 支 支有三种,一种是派、户之下的分支,如某派、户的长支、二支或迁居

10、某地支;一种是在分 20 派或 60 户之前已迁居外地者,如四川阆中支、平阴孔集支等;还有一种是上代失叙支。 为了简单明了,未加详述,若需详情,请参阅孔子世家谱。 派、户、支 六十户 : (六十户分布表) 大宗户 临沂户 孟村户 道沟户 滕阳户 旧县户 终吉户 蔡庄户 戴庄户 栗园户 时庄户 泗北户 店北户 西郭户 仙源户 泉南户 齐王户 盛果户 苗孔户 文献户 沂北户 黉门户 石村户 鲁贤户 沂阳户 孔村户 王堂户 小庄户 宫端户 华店户 古城户 岗山户 鲁城户 孔屯户 西城户 旧城户 吕官户 林前户 防西户 林门户 官庄户 大薛户 广文户 小薛户 陶乐户 北公户 纸坊户 董庄户 防上户 高

11、庄户 南宫户 星村户 古柳户 吴孙户 东村户 磨庄户 张曲户 息陬户 西林户 林西户 中兴祖后支派 南宗派 牟平派 慈溪派 衢州派 江西新建支 四川阆中支 浙江温岭支 清平孔庄支 河南太康支 江苏吴县支与范县支 定陶支 江西灌阳支 城武孔楼支 平阴孔集支 寿光县支 福建闽县支 安徽舒城合肥支 寿光潍县支 肥城孔庄支 冠县菏泽山西浮山支 河北枣强与恩县支 河北晋县支 河南考城支 江苏武进支 长清县支 德平南孔庄支 河南浚县支 德平西孔庄支 江苏镇江支 河南武安支 桓台孔庄支 河南济源支 安徽桐城支 河北南宫冀县支 中兴祖前支派 平阳派 郏县派 宁陵派 献县派 丹阳派 岭南派 临 浏阳派 鲁山派

12、湖南桂东支 上代失叙各支 山西赵城县支 滨县孔家庄支 甘肃民勤县支 河北蠡县支 德州大刘庄支 河北清丰县支 河北武 清县支 河北青县支 吉林依兰县支 河北定县支 河北肃宁县支 青海亹源县孔家庄支 青海亹源县克 图沟支 甘肃永登县支 陕西吴堡县支 曹县孔油坊支 范县汤家庄支 胶县大沟庄支 河北邢台县支 新泰县万家庄支 察哈尔赤城县支 河北沧县支 寿张县支 河北献县支 河北武清县支 四川会理县支 奉天开通县支 河北新镇县支 奉天开通县支 黑龙江肈州县支 河北良乡县支 河北高邑县支 沂县富 义庄支 甘肃天水县支 陕西安康县支 江苏靖江县支 江苏铜山县支 福建闽侯县支 江苏上海县支 云南安宁县支 云南

13、景东县支 广西平南县支 安徽亳县支 江苏铜山县支 江苏东台县支 贵州关岭县 支 江苏沛县支 江苏川沙县支 广西北流县支 四川渠县支 河南周家口支 河南嵩县支 广西陆川县支 广西向都县支 广西养利县支 江苏铜山县支 河南信阳县支 河南伊阳县支 贵州清镇县支 贵州 黔西县支 贵州兴义县支 云南峨山县支 广西贵县支 江苏奉贤县支 云南弥渡县支 河南新郑县支 河南睢县支 江苏扬州县支 云南禄丰县支 河南鄢陵县支 江苏海门县支 云南华坪县支 江西赣县支 浙江嘉属县支 贵州贵阳县支 湖南衡阳县支 贵州安南县支 中兴祖 孔子第 43 代孙孔仁玉被称为“中兴祖”是由于一段历史渊源: 公元 442 年,南北朝刘宋文帝诏令蠲免孔景等五户的课役专司林墓洒扫称洒扫户(原不姓孔改姓孔) 至公元 913 年孔景之后人孔末,尽杀曲阜孔裔将 42 代孔光嗣杀害夺爵。光嗣子仁玉时出生九个月幸 其母张氏抱归外祖家幸免于难。后至公元 930 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鲁人将孔末夺爵事告于官, 朝廷杀孔末授仁玉县主薄,后封文宣公,后来的二十派六十户皆仁玉一人之后,所以称为中兴祖。 而孔仁玉的外祖家则成为孔家的世代恩亲,世称张姥姥。近年电视台还曾播放过张姥姥家的近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