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赜索隐治史用世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724941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赜索隐治史用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探赜索隐治史用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探赜索隐治史用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赜索隐治史用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赜索隐治史用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1 年第 1 期探赜索隐 治史用世 ) 评5明清时期商业书及商人书之研究6余丽芬(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310025)80 年代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勃兴, 书坛学界形成一股商业文化研究热, 然欣喜之余, 犹感不足的是, 对于经营管理谋略, 人们往往热衷于寻觅国外的经验, 而疏于采撷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经商智慧, 也正因如此, 更见得少数长期耕耘于这个领域的学者学术眼光之深邃了, 陈学文研究员即是其中一位颇有造诣和建树的专家。1997 年, 陈先生所著5明清时期商业书及商人书之研究6( 以下简称5研究6) 被台湾中华发 展基金会列为5国学精粹丛书6之一, 由洪叶文化公司

2、出版发行, 全书共 20 多万字。上编六章为明清商书的总体及应用之研究, 大体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1 商书印行的环境和背景。作者认为: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步入晚期, 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地位提高, 海外市场时有拓展, 地理知识有一定积累, 交通业、 印刷业发展。在这种背景和 条件下, 商书大量印行, 这既是顺应商业文化发展及文化商品化的趋势, 又是这个趋势的反映,为明清特有的文化现象。21 商书的分类与内容。作者按基本内容, 把现存不下数十种明清商书分为三大类: 一为 商业经营, 二为水陆路程, 三为二者兼而有之。进一步细分, 除了上述三类, 还包括商业道德与伦理书、 防骗类书。作者认为商书的

3、基本内容有天下水陆路程( 商路) 、 商品知识与市场知识、经营技巧和经营思想、 职业道德修养、 安全第一、 防盗防骗等方面。31 商书的价值与意义。作者认为商书作为民间日用类书, 可弥补官方正史或文人学士文 集、 别集乃至方志重政治轻经济、 重社会上层、 轻民间下层等方面的缺陷。而且, 由于其编纂者大多直接来自民间, 因此所记社会经济文化资料较近实际, 用商书结合其它资料深入研究明清社会史、 经济史、 文化史, 特别是商业史、 商人史, 既有拓宽研究视野的学术价值, 又有弘扬经营 文化的现实功能。下编六章是对明清商书的个案研究, 包括以5士商类要6为明代徽商经营之道, 作为商贾教程的行旅指南的

4、5新刻京本华夷风物商程一览6, 苦心劝诫合理经商的5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6, 从5新刻士商要览6蠡测明清之际商业、 商业文化与商业道德, 明清时期商业文化的代表 作) ) 5商贾便览6以及从5江湖奇闻杜骗新书6观察明代中叶以后商业社会百态等 6 篇专论。该书是研究明清商书的奠基之作。1997 年 12 月,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所研究员何汉威就在5汉学研究615 卷第 2期发文评价: / 陈学文经多年努力, 把集到的明清商书作全面、 系统和深入的探析, 撰成5明清时期商业书及商人书之研究6, 为今后从事这方面研究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0/ 本书的出版, 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中华帝国晚期商业史、

5、经济史、 以至通俗文化的了解; 对有意探讨亚太地区商业的儒家根源的学人, 同样开卷有益。 0应该说, 这是客观之论。#138#长期以来, 由于受传统文献学旧观念所囿, 杂史类书的史料价值未获应有重视。另一方 面, 这类书本身已大量流散于国外, 加上内容芜杂, 版本源流难以理清, 导致商书研究在我国几近空白, 迄今仅韩大成、 魏金玉、 杨正泰等人发表过为数不多的论文, 在国外则有日本学者仁井田升、 酒井忠夫、 水野正明、 斯波义信、 山根幸夫、 寺田隆信等撰文论述, 可以说, 商书研究尚处 方兴未艾阶段。而陈学文先生经 10 余年艰辛求, 集腋成裘, 结集出版5研究6一书, 其意义正如著名经济史

6、专家李文治教授在该书序中所言: 作者/ 对中国古代有关商业书籍的集与整理, 并进行深入研究, 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为今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打下了基础。 0该书最显著的特点是探幽索隐, 在史料上下了实实在在的苦功。 陈先生从 80 年代开始研究商书, 费十余载之功。阅读商书之外, 还参阅文集、 别集、 方志、谱牒、 笔记甚至小说。1993 年, 陈先生应日本学术振兴会和大阪大学之邀赴东瀛讲学, 就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到东洋文库、 内阁文库、 蓬左文库、 尊经阁文库、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辛勤搜集大量商书资料。5研究6一书对明清商书书名、 卷数、 编纂者、 成

7、书刻刊时间和收藏处都尽可能于书后列表详述, 更难能可贵的是表内专立/ 考证0一栏, 把各书异同、 缺项、 主要内容乃至国内外学者的有关考辨都作概要辑录。由于明清社会商品经济发达, 对商书的需求量较大, 于是商书盗刻、 互相抄袭现象严重, 导致同书异名、 同名异书、 一书多 名等现象存在, 造成了版本与序列的混乱, 给读者和研究工作者带来困难, 5研究6一书的作者为此特重考证, 将接触到的各种商书作了校勘, 书中对5一统路程图记6、 5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万宝全书6、 5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6、 5新刻京本华夷风物商程一览65水陆路程6, 5新安原版士商类要6、 5新刻士商要览6,5新刻合客

8、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6, 5天下路程6,5示 我周行65重订商贾便览6,5新刻士商必要6等商书的版本与序列进行严谨的斟核, 基本理清了来龙去脉。书后还附有海内外商书研究论著目录, 为同行及后学者构筑了一个眉目清晰的研究平台。 由于作者史料功力颇深, 所以该书持论往往触类旁通, 这突出表现为下编商书个案研究纵横比较, 各具特色, 如: 对5新刻京本华夷风物商程一览6, 剖析因作者陶承庆系地方官出身, 与其它商书相比, 该书荟集文武百官服色、 官俸、 各府、 州、 县人口、 面积、 土产, 并特意详述地方治安, 提醒商旅安全防范, 而其对/ 溜0( 水急之总名, 南方叫滩, 北方叫溜) 的地理现

9、象的记载, 更 是其它商书所未提及的, 有助于历史地理研究。又如: 日本山口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李普德5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6国内已无存本, 成为世上孤本, 陈先生从分析该书作者既有较高文化水准, 又有丰富的从商经验的生平特征入手, 得出此书比同时代其它商书更强调商业道德和 经营艺术的结论。至于新安人漪子5新刻士商要览天下水陆行程图6, 作者敏锐地发现此书虽为编纂, 但有些地方借题发挥, 透露出明中叶以来重视工商以及/ 财富皆宝0的出世思想, 体现了 17 世纪初讲求实学的中国启蒙思潮特色, 折射出明清社会新旧递嬗碰撞中的文化特征。再如明万历年间浙江张应俞5江湖奇闻杜骗新书6, 这是明清时期第

10、一部以防骗为宗旨的商贾 用书, 具体生动地论述社会骗术种种, 5研究6作者认为它不同于文学体载的/ 三言0、 / 二拍0, 而是取材于社会生活, 采用史家笔法, 每叙一事之后加一按语, 有申述警诫作用。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研究方法上跳出了一般文献校勘、 版本学单纯铺陈材料的窠臼, 而是融合明清史、 经济史、 社会史专业特长。作者把商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研究, 把宏观与微 观相结合, 在占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 多有创获和演绎; 书中对明清 10 余种商书作了爬梳剔抉后, 勾勒出明清江南水运系统及其路线构成特点, 进而研究明清交通运输的发展, 包#139#括交通设施、 运输工具、 管理机构

11、、 制度、 人员编制等, 还以苏州为例, 从商书记载发掘政府税收 政策与地方经济的关系。最后还需一提的是, 5研究6一书引古筹今, 为当代商品大潮中的经纪人提供借鉴。在该书下编明清商书个案研究中, 作者以明代徽州人程春宇所辑5士商类要6概括出以下 商业经济思想: 为商贾者必须注重自省, 提高自身道德水准和文化素养, 注重/ 量入制出0, 熟悉商品和市场, 公平竞争, 以智取胜, 善于观察人生和社会, 心存警觉, 防身有术。作者从新安( 徽州) 人漪子所辑5新刻士商要览天下水陆行程图6中总结出商人要勤俭起家, 固本守业, 勤记账目, 重德行, 不轻信, 慎人心, 达到/ 致中和0境界等思想。作者

12、又从江西吴中孚5商贾便览6总 结出经商之才必须从小培养, 用人之道重诚实而有能力, 要学会各种经商知识, 特别是鉴别商品的能力, 遵守公平交易讲信用的基本原则, 注意商品行情与信息, 开店要择地, 要谨守职业道德, 乐善好施, 这些思想对当今社会仍有价值。目前正值社会转型期, 由于制衡机制和社会公德约束力尚不健全, 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 二律背反现象( 诸如暴利不仁、 坑蒙拐骗) 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存在。关注社会、 抨击时弊原是有良知的学人的本色,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春瑜研究员所言:/ 作为人文学者, 如果连忧患意识都不具备, 恐怕很难说是有健全的灵魂。 0而5研究6一书从古籍阐发传统商业管理

13、技巧, 道德规 范, 诸如审时度势, 艰苦创业, 公平交易, 以义取利, 慎择帮手, 重诺守信, 量入制出, 尚廉戒奢,精通商品特性, 熟悉货币成色, 学会占候( 气象学问) , 通晓度量衡, 等等。这里既有对当代经营者效尤前贤, 掌握丰富的商业知识, 熟悉商品和市场的谆谆告诫, 又含试图从传统的诚信品德规范商品经济行为的一片苦心和对社会依礼而行的殷殷期盼, 凸现出一位学者面对纷繁富华 的熙攘浮世所作的理性思考和严肃持重的人文关怀。近年来, 奔竟名利的浮夸作风和做派不知不觉也渗入学界, 急功近利之辈作浮光掠影的涉猎而沽名钓誉, 而5研究6一书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无疑为我们标举了一个学术方向。更 正由于我们工作疏忽, 本刊 2000年第 4 期刊载的5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产生过程中 的若干特点6一文中出现两处错误: 11 第 4 页第 21 行中/ 19 世纪 4#0#年代末期0应为/ 19 世纪 6#0#年代末期0; 21 第 8 页第 18 行中/ 广东华侨商人何献和李璇0应为/ 广东华侨商人何献和李#0。特此更正, 并向读者致歉。#1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