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收自学考试知识点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723091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税收自学考试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家税收自学考试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家税收自学考试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家税收自学考试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家税收自学考试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税收自学考试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税收自学考试知识点(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税收的定义: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2 对税收的理解 1 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 2 税收的交纳形式是实物或货 币 3 税收名词的演进:税;租税;捐税、赋税、课税. 4 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实现的特殊分配关系. 5 分配关系问题:解决社会产品归谁所有,归谁支配,以及占有多少,支配多少. 6 征税的过程:就是把国家一部分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以税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所有的非分 配过程. 7 税收是对社会产品的分配,社会产品按价值的最终用途分;补偿基金、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8 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1)税收分

2、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 2)税收是凭 借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3)税收分配是为了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9 税收的特征:1 税收的无偿性:指国家征税以后,其收入就成为国家所有不直接归还纳税人, 也不支付任何报酬.2 税收的强制性:指国家依据法律征税,而并非一种资源交纳,纳税人必须 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3 税收的固定性: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 围和征收比例,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 10 税收与国有企业商家利润:1)分配依据不同,作用范围不同 2)形式特征不同. 11 税收与国债:1 财政作用不同 2 形式特征不同 12 税收与货币财政行:1)税收有物质保证,货币财政发行没有

3、物资保证;2)税收具有固定性,货 币财政发行不具有固定性;3)货币财政发行是国家在迫不得已情况下采取的临时方法. 13 税收与罚没收入:1)两者都具有无偿性;2)罚没收入不具有固定性;3)税收与罚没收入的特 征不同,作用也不同. 14 税收与费:1)主体不同,费一般由其他机关、经济部门、事业单位收取的;2)费具有有偿性;3)费 是专款专用. 15 税收要素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是税法构成要素的组成部分. 16 征税对象(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征税的目的物.):1)税法的最基本要素,它体现着征税的最 基本界限(2)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在性质上的差别,并且决定着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 17 征税

4、对象包括:1)税目:即征税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 的征税品种和项目.2)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解决征税的计算问题.3) 税源:是税收收入的来源,即各种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 18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1)自然人:是在法律上形成一 个权力与义务主体的普通人.2)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 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3)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 并向国库交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19 纳税人的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的问题. 20 税率:是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

5、例,即税额/征税对象数量.是计算税额尺度,反映征 税深度.税率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负担水平,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体现,为 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21 名义税率:税法规定的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即应纳税额/征税对象数量. 22 实际税率:实纳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即实纳税额/实际征税对象数量. 23 我国现行的三种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24 比例税率(是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为等比关系):1)单一比例税率:一个税种只规定一种 税率:2)差别比例税:一种税规定不同比率的比例税.按使用范围分 a、产业差别税率,对不同 产品使用的不同税率 b、行业差别税率,对

6、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税率 c、地区差别税率,按照不 同地区规定不同税率.3)幅度比例税率:国家只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在此幅度内自由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25 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1)全累税率;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是 按其相应低等级等级的累进税率计算征收的;2)超累税率:是把征收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对 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数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26 应纳税额=用全额累进法计算的数额-速算扣除数 27 全累计的税额-超累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 28 超累进计算的税额=全累进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 29 速算扣除率法计算超率累进税额=

7、销售额*(销售利润*税率-速算扣除) 30 税率的累退性:即征税对象数量越来越大,实际税率越低. 31 定额税率(又称固定定税额是按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形式)可分为: 1)地区差别定额税率:2)幅度定额税率:3)分级定额税率.征税对象:价格固、质量和标准统一 的产品. 32 纳税环节:是对处于运动中的征税对象,选定应该交纳税款的环节. 33 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交纳税款的法定期限.各种税法都有明确规定税款的交纳期限. 在确定期限时应考虑;1)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征税对象所决定;2) 根据纳税人缴纳税款数额的多少来决定;3)根据纳税行为发生情况,以从

8、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次 数为纳税期限实行挨次征收;4)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防止偷税漏税,在纳税行为发生前预先 交纳税款. 34 一般期限为 1、3、5、10、15、1 个月等.一般按一个月结算纳税的,税款应在期满后 7 天 缴纳,其余 5 天. 35 减税免税:是税法中对某些特殊情况给与减少或免除的一种规定.对减免税一定要严格控 制,严格执行减免税的审批权限,不能随意减免. 36 起征点:是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是根据税制的规定对课税对象确定的征税 起点,达到起征点的按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37 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是根据税制的规定在课

9、税对象中预先 确定的免于征税的数额.无论课税对象数额是多少,每个纳税人都可以按规定扣除等量数额的 课税对象,对扣除部分免于征税.只就超过的部分征税. 38 按征税对象分类:1)对流转额的征税类;2)对所得额的征税类;3)对资源的征税 类;4)对财产 的征税类;5)对行为的征税类 39 按计税依据分类:1)从价税:以征税价格为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2)从 量税:是以征税对象数量(重量、面积、件数)为依据,规定固定税额的税种 40 计税依据:又称为税基,是指税制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 41 按税收收入的归属权分类:1)中央税 2)地方税 3)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10、42 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1)直接税 2)间接税 43 其他方法分类:1)事物税和货币税 2)一般税和目的税 3)定律税和配赋税 44 加成征收:是根据税制规定的税率征税以后,再以应纳税额为依据加征一定成数的税额. 45 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纳税人的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 和个人. 46 税收负担:是纳税人应国家征税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损失. 47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48 税收三性是指(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 49 税收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分,依靠国家政治权力进行的分配,上交利润是国家以(生 产资料所有者)的身分,依据

11、财产权力对国有企业收入进行的分配. 50 税收三要素是指(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51 我国现行税率一般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种形式. 52 累进税率的形式又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53 按计税依据对税收进行分类,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54 按税负是否转嫁对税收进行分类,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55 一般讲,税收具有两大职能,即(财政职能)和(经济职能). 56 税收的(财政)职能是税收的首要的、基本的职能. 57 制定科学的(税收原则)始终是设计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 58 税收最普遍的原则是(公平、效率、稳定). 59 国家对(

12、国债)具有偿还的义务. 60 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个人是(扣缴义务人). 61 在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部分称为(免征额). 62 一个征税对象同时适用几个等级的税率的税率形式是(超额累进税率). 63(比例税率)的特点是税率不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 64 在特定税种中多征一部分税款称为(加成). 65 下列税种中属于直接税的是(财产税). 66 税率的形式主要有(定额 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 67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指税收具有财政收入的职能,及税收作为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手段, 能将一部分社会产品有社会成员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能力. 68 内涵:税收

13、之所以具有财政职能是因为税收是以国家的政治权利为依据的强制的、无偿的 分配形式,可以将一部分社会产品由分散的社会成员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形成可供国家支配 的财政收入,以满足国家行政职能的需要. 69 税收的财政职能特点:1)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2)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 3)征收数额上的稳定 性 70 经济职能是指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即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中,必然改变国民收入 在各部门、各地区、各纳税人之间的分配比例,改变利益分配格局,对经济产生影响. 71 主要表现:(1)税收对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调节(2)税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3)税收岁社会 财富分配的调节 72 作用与职能的区别:税收作

14、用是税收职能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所具体表现出来的效果.税收 的职能是税收本身固有的长期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而税收的作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反应. 73 税收的微观作用机制:是指征税对纳税人所产生的效应,主要反映在税收对税收对纳税人 的劳动收入、储蓄、消费和投资的影响. 74 机制内容:1)税收对纳税人劳动投入的影响.主要通过个人所得税来发挥作用 2)税收与储 蓄:储蓄处理的是把个人的经济资源转移到未来某个时期以便在未来消费的关系. 3)税收与 消费 4)税收与投资 75 税收的宏观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76 作用:第一税收的乘数效应.第二税收的内在

15、稳定器作用. 7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作用一)组织财政收入、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资金需 要二)税收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1)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2)实 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实现收入的分配公平 1)税收调节企业利润大体均衡 2)税收调节个人收 入水平 3)税收调节地区之间收入的差距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对外经济交往,有利于我国经 济的发展四)为国家管理及企业及企业经济提供信息随各项经济活动实行监督 78 税收在我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作用表现:首先税收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 其次,通过 关税,对进口的不同的商品,规定差别较大的税率,体现国家鼓励和限制的政策

16、,以此来调节进口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达到既保护国内农业生产,又有利于引进我们所需要的商品的目的.再 次,通过对鼓励出口商品的免征税和实行消费税、增值税的出口退税,是我国出口商品以不含 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加强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扩大出口,取得更多的外 汇收入.最后,通过涉外税种的各种优惠待遇,吸引外国向我国国内投资,引进投资,引进先进技 术,引进先进的管理. 79 威廉配第的税收原则三条税收标准:公平、简便、节约 80 尤斯迪的税收原则征税的六条原则:1 税收应采用使国民自动自发纳税的方法 2 税收不要 侵害人民的合理自由,也不要对产业加以压迫,换句话说,税收应该无害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 的幸福 3 税收应该平等课征 4 课税应有明确的依据,并且要实行确定的征收,不能发生不正常 的情形 5 税收应对征收费用较少的物品课征 6 税收的征收,必须使纳税容易而便利 81 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税收四原则:平等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节约原则;近代税收 原则 82 西斯蒙蒂的税收原则:赞成亚当斯密四原则的基础上补充四原则:1 税收不可侵及资本 2 不可以总产品为课税依据 3 税收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