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先后患病互捐骨髓救对方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722613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6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兄妹先后患病互捐骨髓救对方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兄妹先后患病互捐骨髓救对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兄妹先后患病互捐骨髓救对方(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12月25日特稿 连载星期一23电话: 28453333责任编辑: 梁昌致曾纪鑫曾纪鑫 著著袁世凯表现出的开明通达, 令 一直有着防范心理的孙中山与黄 兴相当满意。该做的似乎都做了, 于是, 也就放心落意地将国事完全 交给了袁世凯。然后, 孙中山成立 了一家铁路总公司, 准备实现他花 十年时间修二十万里铁路的诺言; 黄兴则辞去南京留守, 交出兵权, 解甲归田。 一般而言, 从封建专制脱胎而 来的人物, 难免留下旧社会的痕迹 与烙印, 而孙中山与黄兴却以一种 功成身退的全新风姿, 出现在新旧 交替的中国近代历史舞台, 其高风 亮节为中国民主事业的建设与发 展, 起到了垂范千秋的表率作用

2、。同盟会主要领导人物中, 唯有 宋教仁还在为政治、 为国事呼号奔 走, 以达 “巩固共和, 实行平民政 治” 之理想。责任内阁制的核心在 议会政治, 而议会政治的重心在于 政党制衡, 因此, 宋教仁将组织政党 视为民主共和的头等大事。原来的 同盟会属秘密武装暴动的革命会 党, 带有一定的草莽气息。宋教仁 决心 “毁党造党” , 以同盟会为基础, 将其改组为一个带有建设性质的议 会型政党从暗处走到阳光之 下,“从事于宪法国会之运动, 立于 代表国民监督政治之地位。 ” 早在 1901 年, 清廷迫于各种 压力, 开始推行立宪新政。清末立 宪新政虽然出于维护满清统治的 目的, 带有一定的欺骗性,

3、但与历 史上那些比附于古已有之的 “三代 遗意” 以及 “君民共治” 的理想境 界, 以改善王权、 美化王权的改革 相比, 一个最为显著的进步, 就是 顺应潮流, 颁发了一道开放党禁的 谕旨, 为立宪党人的公开活动提供 了政策保证。尔后又大量翻译外 国法律、 法学著作 (清亡前达四百 多部) , 通过一系列仿行宪政、 预备 立宪的措施, 否定了封建专制的无 限君权,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三权分 立原则, 在一定程度上为民国初年 的民主运动奠定了基础。君主立宪制下的政党, 自然不 同于中国古代的所谓朋党。国人 对历史上那些 “土生土长” 的党派、 帮派并无好感, 常以 “朋比为奸” 、 “结党营私”

4、 一言以蔽之。而对西 方民主体制中政党的认识, 也是通 过与朋党的比较逐渐形成:“政党 者, 以国家之目的而结合也; 朋党 也, 以个人之目的而结合者也。 ” 有了清末十年开放党禁的立 宪基础, 辛亥革命成功后的民国初 年, 在实现西方民主政治的刺激与 促进下, 出现了一股组党、 建党高 潮。一时间政党林立, 派系纷呈, 活动频繁, 正如时人所述:“集会结 社, 犹如疯狂, 而政党之名, 如春草 怒生, 为数几至近百。 ” 据有关资料 统计, 在1911年武昌首义至1914 年国会解散的四年时间里, 全国公 开活动的各种会党多达六百八十 二个, 其中从事政治活动的党派为 三百一十二个。除同盟会

5、外, 当时 主要的议会型政党还有共和党、 民 主党、 统一党、 自由党、 统一共和 党、 中华社会党、 中华进步党、 公民 急进党、 中华民国工党、 中华民国 自由党、 民社、 民国公会、 国民协进 会、 国民共进会、 中华共和促进会、 共和建设讨论会等等。 面对党派过多, 混乱纷立的局 面, 宋教仁认为并不利于 “和平竞争” , 只有组成 “强大真正之政党” , 造成两大党对峙局面, 才 “合于共 和立宪国原则” 。其实, 党派虽多, 但宗旨纲领大同小异, 无非以 “民 主共和” 、“利国福民” 、“振兴实业” 等口号相互标榜。就其政治倾向 而言, 仅有同盟会派与非同盟会派 之别, 而有相当

6、影响及号召力的, 不过同盟会、 共和党、 民主党等十 多个党派而已。宋教仁决心建立 一个在议会中占优势的政党, 控制 多数席位, 将实权揽在手中, 以制 衡他从来就没有信任过, 将责任内 阁制曲解为总统集权制的袁世 凯。在他积极而艰苦的努力下, 终 于促成了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 国 民公党、 国民共进会、 共和实进会 的联合, 将其整合为一个新党 国民党。 1912 年 8 月 25 日, 国民党在 北京召开会议, 正式宣告成立, 孙 中山到会发表演讲:“全五大政党 为一国民党, 势力甚为伟大, 以之 促进民国政治之进行, 当有莫大之 效果。 ” 9月3日, 孙中山被推选为 国民党理事长, 此

7、时的他, 虽不能 说完全厌倦政治, 至少是对政治不 感兴趣了, 诚如他在一封给宋教仁 的信中所言:“民国大局, 此时无论 何人执政, 皆不能大有设施。盖内 力日竭, 外患日逼, 断非一时所能解决。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 必至 日弄日纷, 每况愈下而已。必先从 根本上下手, 发展物力, 使民生充 裕, 国势不摇, 而政治乃能活动。 ” 因此, 他坚决辞去国民党理事长一 职, 委托宋教仁代理,“而专心致志 于铁路之建筑” 。 代理理事长宋教仁的兴趣与 着眼点, 全在实际政治。作为国民 党的实际党魁, 他在武汉的一次演 讲曾慷慨激昂地说道:“以前, 我们 是革命党; 现在, 我们是革命的政 党。以前,

8、 是秘密的组织; 现在, 是 公开的组织。以前, 是旧的破坏的 时期; 现在, 是新的建设时期。以 前, 对于敌人, 是拿出铁血的精神, 同他们奋斗; 现在, 对于敌党, 是拿 出政治的见解, 同他们奋斗。 ” 在奋 斗方式的选择上, 宋教仁将选举视 为一剂灵丹妙药:“我们要停止一切 运动, 来专注于选举运动。选举的 竞争是公开的。我们要在国会里 头, 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 进而在 朝, 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 退 而在野, 也可以严密的监督政府, 使 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 应该为的, 也 使它有所惮而不敢不为。 ” 其实, 约法也好, 选举也罢, 都 是信奉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革命 党人

9、所制订的一厢情愿的 “游戏 规则” 。(139)连载跨越8年的生命接力 兄妹先后患病 互捐骨髓救对方8年前, 哥哥王江不 幸患上极重型再生障碍 性贫血, 妹妹王玲捐出1 升骨髓, 挽救了哥哥的 生命; 8 年后, 妹妹王玲 被确诊为急性淋巴性白 血病, 这回轮到哥哥救 妹妹了, 王江把自己的 造血干细胞捐给了妹 妹。12月11日, 经过5 个多小时, 王江体内采 集的 300 多毫升造血干 细胞被移植到了妹妹王 玲体内, 完成了这场跨 越8年的生命接力。8年前妹妹为哥哥捐1 升骨髓出生在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 的王玲在家中排行老四, 上有三 位哥哥。大哥王海在徐州成家立 业, 三哥王江从部队转业到

10、南京 成了一名警官。作为家中唯一的 女孩, 王玲为了照顾父母和二哥 王绪春留在了东海县。“我们家兄 妹四人感情一直都非常好, 尤其 是三哥王江, 我们只差三岁, 关系 最好。 ” 王玲在说到三哥王江时, 总是语带笑意。 然而, 一大家子的幸福生活却 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 2009年10月, 时年47岁的王江突 然发起高烧, 最终被南京鼓楼医院 血液科诊断为 “极重型再生障碍性 贫血” 。 王江当时的主治医生杨永公 告诉记者:“极重型再生障碍性 贫血是一种很凶险的疾病, 最好 的治疗方法就是造血干细胞移 植。 ” 杨永公告诉兄妹三人, 亲属 间造血干细胞的匹配度高, 治疗 效果好。 听到

11、杨医生的建议后, 大哥王 海便组织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会 议决定兄妹三人谁和王江配型合 适, 就用谁的。“我当时就盼着我能配上, 因 为大哥二哥那时候都年过50岁了, 我那时候44岁, 最年轻, 负担小。 ” 最终的检测结果遂了王玲的心愿, 她的骨髓的确与王江匹配度最高。 2009年11月19日, 王玲进行 了骨髓捐献。“当时是做的腰部穿 刺, 一边一个医生, 一边26个穿孔, 总共52个穿孔, 抽了1000多毫升 骨髓。 ” 王玲提起当初捐骨髓显得 轻描淡写,“不是特别疼, 就是感觉 胀胀的。 ” 杨永公也对王玲的骨髓采集 记忆犹新:“王玲很勇敢, 上手术台 之前她还跟我说, 一定要多采一

12、 点, 让哥哥够用。 ” 接受骨髓移植半年后, 王江恢 复正常生活, 不久便重返工作岗位。8年后轮到哥哥救妹妹主治医生杨永公万万没想到 的是, 8年后他竟然又成为了王玲 的主治医生。 今年5月初, 52岁的王玲突然 感觉浑身无力, 王江在拿到妹妹的 化验单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杨永 公。最终, 王玲被南京鼓楼医院确 诊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杨 永公告诉王江, 摆在王家四兄妹面 前唯一的救治办法就是进行造血 干细胞移植。“8年前她捐骨髓救我, 现在她 病了, 当然应该我救她。 ” 已经55岁 的三哥王江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申请了配型。 王玲一开始却并不同意, 甚 至告诉杨永公, 如果用王江的

13、造 血干细胞, 她宁愿不治了。王玲 向记者解释:“三哥年纪也大了, 还有自己的家庭, 我怕他身体吃 不消。 ” 最终, 在医生和家人的开导 下, 王玲同意了接受王江的捐献。 12月11日, 王江进行了造血干细 胞捐献, 捐献过程长达5个多小时。 当天晚上6时许, 王江坐在轮 椅上, 隔着病房的玻璃看着从自己 体内采集的 300 多毫升造血干细 胞一点一点注入妹妹的体内,“我 还记得那时候妹妹看着我笑了。 ” 在医院休息一天后, 王江于12 月13日出院, 妹妹王玲至今仍留在 医院的无菌病房进行后续的观察 治疗。哥哥王江: 我一直觉得 愧对妹妹王江出院后每天都来看望王 玲。 王江告诉记者, 自己

14、就在南京 工作, 单位离医院也不远,“每天来 看看她, 得看到她的情况挺好才安心。 ” 隔着无菌病房的玻璃, 兄妹俩 的日常交流全靠王玲经过消毒后 带进病房的一部手机。 也是通过这部手机, 王玲告诉 记者, 哥哥给她捐了造血干细胞以 后精神竟然变好了, 有时候一天来 看她好几趟,“他一直都认为我得 病跟8年前给他捐骨髓有关, 这几 年我一有点头疼脑热他就紧张得 不行, 给我捐了骨髓以后他也许觉 得好受一点了。 ” 对于妹妹罹患白血病, 王江心 中一直有个解不开的结,“虽然杨 大夫一直告诉我, 妹妹得病跟我捐 骨髓从医学上讲没有因果关系, 但 是我还是觉得愧对她, 用我的骨髓 救了她, 我心里也

15、觉得好受点。 ” 如今, 妹妹王玲病情平稳。杨 永公介绍, 预计再观察治疗7至10 天左右, 等王玲体内的血细胞恢复 正常后, 就可以转出无菌病房。如 果恢复情况不错的话, 再过20多天 王玲就能出院了。 王江告诉记者, 春节带着家 人回到东海县的母亲家里, 是王 家四兄妹每年的家庭传统。但是 父亲在五年前去世了, 母亲也在 今年 9 月离世, 王江本来担心没 了二老 2018 年春节聚不起来, 但 是妹妹的病让四兄妹决定, 等妹 妹健康出院了, 春节就去妹妹家 为她庆祝。医院: 兄妹互捐造血干 细胞或属首例南京鼓楼医院方面表示, 目前在 世界范围内的权威资料库都尚未查 到兄妹互捐造血干细胞的

16、例子, 王江 和王玲这种时隔8年互相捐献造血 干细胞的情况或许是世界首例。 据杨永公介绍, 虽然王江当年 患 “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妹 妹的造血干细胞治愈, 但是妹妹的 骨髓移植到哥哥身体内已达7年之 久, 有没有发生变异、 能否配得上 都是未知数。 杨永公说, 为了确定王江的造 血干细胞是否可用, 医院对兄妹两 人都进行了基因测序, 并对王江的 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 估。结果显示王江体内造血功能 完全正常, 体能状况也很好, 体内 99%是王玲的骨髓, 与王玲的配型 成功率达到98%, 非常适合向王玲 捐献造血干细胞。 王玲告诉记者, 王江在接受了 她的骨髓之后, 血型从之前的 B 型变成了跟自己一样的A型,“这 种转变虽然是科学上的常规变 化, 但是对我来说, 我觉得在亲情 上我跟三哥更近了。现在三哥又 捐给我, 感觉就像是命运安排他来 救我的命。 ”据 北京青年报王江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王江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王玲已成功接受哥哥王江的骨髓移植王玲已成功接受哥哥王江的骨髓移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