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工权益问题现状及对策 毕业论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6719616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农民工权益问题现状及对策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农民工权益问题现状及对策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农民工权益问题现状及对策  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农民工权益问题现状及对策  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农民工权益问题现状及对策  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农民工权益问题现状及对策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农民工权益问题现状及对策 毕业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录摘要、关键词第 1 页一、我国农民工权益现状第 1 页(一)城镇劳动力资源过剩,竞争激烈第 1 页(二)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障第 2 页(三)农民工很难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第 3 页(四)农民工生活环境和质量极差第 3 页(五)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得不到保护第 3 页二、当前我国针对农民工问题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第 3 页(一)中央出台相关保护政策和相应措施第 3 页(二)全国各地方政府出台和制定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第 4 页(三)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的议案第 4 页三、三、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民工合法权益法律保障的措施第 5 页(一)修改,完善现行劳动法律和规章,充分体

2、现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劳动法保护第5 页(二)完善与农民工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各方面的法律保护第 5 页(三)提高执法效率,降低劳动司法救济成本第 6 页(四)加强对农民工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第 6 页(五)从根本上承认农民工的地位第 7 页(六)把工作中心从农民工管理转向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上来第 7 页参考文献第 9 页2浅谈农民工权益问题现状及对策摘要摘要:当今社会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创造者,是我们伟大而又默默无闻贡献的农民工朋友,然而作为社会劳动者成员的他们却得不到与城市工人相同的待遇。使之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也随着

3、社会关注而提上日程。目前我国政府部门也出台了一些保护协调措施,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然而,要从根本上使农民工权益得到保障就需要从法律手段上实施得以保障,以我国现行法律为基础,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同时还要引导将整个社会调整过来,要给农民工一定社会认同和肯定,并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教育和宣传,提高自身保护意识,真正能从各个方面来保护其合法利益。关键词:农民工;权益;现状;对策我国是有着悠远历史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70%左右,自上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生产力得以极大解放以及城市劳动力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 “农民工”群

4、体开始形成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愈加突出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必然产物,具有很强的边缘性,这给城市和乡村的管理带了新的难题,与此同时,农民工的政治、经济、社会权益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民工作为流入地的纳税人、国内生产总值的创造者之一,他们把青春、健康贡献给了城市,却把年迈、伤病和无奈留给了自己,应该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但是我国的财政体制和社会保障及福利体制却把他们排除在外。这不能不说,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健全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体制,而正是由于体制的缺失,造成我国近 1 亿的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法

5、律保护。我个人认为,我国在农民工保护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我国农民工权益现状一、我国农民工权益现状(一)(一)如今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城镇劳动力资源过剩,竞争十分激烈,大3多数农民工缺乏竞争优势,再加之就业缺乏信息、组织和指导,遇到问题时又缺乏救助,所以就导致不少农民工进城后很难找到工作。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逐年攀升,其就业面临很大的问题,加之他们本身受教育程度低,技能单一,且受到农村大环境的影响,其思维和观念已不能和社会同步发展,所以他们进城后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和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普遍很差,这也是农民工进城后不能很快找到工作的原因之一。(二)(二)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

6、障。不少用人单位经常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签订不公平的劳动合同,无故拖延、克扣农民工工资,无限延长农民工劳动时间而不支付加班报酬,不给农民工办理相关社会保险,辞退农民工或农民工工伤后不予赔偿或补偿等。对农民工人生权益造成极大创伤。用人单位的这些行为严重地损害了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获得的信息不准确,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资金和实力,往往使其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对于用人单位的违法侵害行为根本无力抗争或抵制。由于诉讼程序的复杂和诉讼成本的昂贵,这对农民工来说,至少是这样的,大部分农民工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或不懂通过法律的途径来有效的维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还表现

7、在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违反规定向农民工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保证金、抵押金及其他不合理费用;无故扣押农民工个人证件;无视农民工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合法权益等等。长期以来,农民工被排斥在工会之外,没有形成这一利益群体的代言人,导致本就不完整的公民劳动权在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对抗作为强势群体的用人单位的斗争中尤其明显。利益受损且没有有效的法律救济,使农民工权益的损害有如雪上加霜。这其中突出表现为现有法律的制裁手段狭窄且过于弱化,导致实践中农民工本就不多的权益被部分剥夺而难以全部享有。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侵害农民工权益的,制裁手段只是警告、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等一些训诫性措施,即使进行罚款

8、,由于数额过小、强度有限,也难以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这充分暴露了我国相关立法的调控乏力。正如梁慧星先生所言:“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以牺牲劳动者为代价换来了经济的发展。你们看看那部劳动法有什么真正的保护措施?可以说劳动法把劳动人民这个过去被称为领导阶级的整个阶级出卖给了企业家。 ”4(三)(三)农民工很难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由于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只将城市工人纳入社会基本保障的范围之中,而对于从农村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则没有任何的社会保障,他们不管是自身的医疗还是子女入学的问题,都得不到保障。使本来困苦的农民工生活更加拮据。(四)(四)农民工的生活环境和质量极差。农民

9、工进城后,由于经济的拮据,没有过多的钱租房子。因此,大多集中居住在城市附近的农民的空余房内。这种农民的空余房子非常密集,通风、采光、排水、卫生、防水、治安等问题非常严重。这些地主市政基础设施和市政管理都很差,经常是垃圾成堆,蚊子成群、老鼠成串、盗窃、抢劫屡见不鲜。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生活居住环境更差,他们大多居住于没有安全和健康保障的工棚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的人身、财产安全随时都会受到危险。让人怜悯其生活质量。(五)(五)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得不到保护。据调查,我国流动人口已超过 1.2 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 2000 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 100 万名适龄儿童

10、不能及时入学。有学者认为,这 100 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早应引起各方重视和尽快解决,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农民工子女留在家中亲戚朋友代为看管,这样及其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因此,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如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必将变得越来越严重,必将成为阻碍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对和谐社会建立构成阻碍。二、当前我国针对农民工问题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二、当前我国针对农民工问题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随着农民工问题越来越敏感,社会各界对农

11、民工越来越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也本着从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出发,做了不少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一)近几年,农民工的问题随着浩浩荡荡的进城务工农民的增加而越来越突出,而原有法律在保护农民工方面仍存在着一些落实上的问题。因此,中央政府也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使得保护农民工的力度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和5重视。如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也有我们的农民工朋友了,这是温总理关于民声的一种方法,也体现了政策向弱势群体倾斜,以后农民工也说得起话了。(二)(二)最近两年农民工问题闹得沸沸扬扬,近几年全国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

12、和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保护农民工问题得到全方位的落实。如北京市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关于切实解决建筑业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的通知,该通知规范和加强建筑业企业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的管理工作,应用法律手段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再如大连市建立了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管理和支付监控制度,使农民工的工资得到了保障。(三)(三)2005 年的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的议案。有新的建议。议案中提出:1、对农民工实施上岗前培训。使他们上岗时有技术,不只是卖苦力。上岗培训由当地乡镇政府组织,原则上实行免费培训。2、由县、乡(镇)政府成立农民工进城务工组织,搜集城镇和城

13、市用工信息,组织农民进城务工。政府帮助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务合同,严格规范劳资关系。县乡政府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目向进城务工人员收费。3、对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劳动时间和加班工资以及劳动保护等都应作出明确规定。4、应规范和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工伤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社会援助制度等。5、农民工的工资要按月足额发放,不许以任何理由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6、为保障农民工权益,农民工就业地都应成立劳动监察机构,依劳动监督保障法规对用工单位实施监督。7、农民工就业地政府,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应规定与市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学校应该无条件的接收农民工子女,不许另收费。8、应明确各级政府劳动保

14、障部门是统筹、协调、保护用工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10、用工单位要按规定协助农民工成立农民工工会,农民工的权益应该由工会给予维权。随着这些规定的陆续实施,在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方面会有较大的改善。然而尽管如此,我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农民工权益状况仍令人堪忧,严重侵权事件,以及农民工在自己合法的权益得不到保护而自缢或采取爆炸威胁等手段的事件屡见报端,更有胜者在 2007 年 6 月发生在山西省的黑砖窑事件中,那些农名工就像是被当做奴隶一样来使用,惨不忍睹,这些只是曝光了的,还有没有呢?值得深思,就连胡锦涛总书记也做重要批示6要一查到底,并严惩。可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应得到关注和

15、改善已迫在眉睫了,目前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纠纷和矛盾冲突仍在不断升级。可见,单纯地靠采取行政手段或措施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我们还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教育监督。三、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民工合法权益法律保障的措施三、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民工合法权益法律保障的措施(一)(一)修改,完善现行劳动法律和规章,充分体现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劳动法保护,以法律强制性来维护农民工权益。劳动法以及根据该法制定的各种配套法规、规章对劳动者的保护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对农民工权益保护更是如此。很多用人单位根本不按章办事,由于农民工在城镇中的特殊社会地位,以及基本身在知识、社会经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原因,其相

16、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修改劳动法律法规时,应当重视和突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之间,法律的天平应当向农民工适当倾斜,以真正实现法律之公平、正义。因此,应以平等,公正眼光看待农民工,建议劳动法应规定农民工平等的劳动地位;规定不预先垫付的原则;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农民工时的特定的责任和义务得歧视农民工的用人原则;规定农民工劳动争议处理费用由用人单位,如医、社保等;改变劳动争议先仲裁后诉讼的制度,延长过去争议的诉讼时效,确定劳动争议或裁或审的制度;明确农民工劳动工资的先予执行制度;明确最低工资支付制度等等。前述内容修改和增加,可以放在劳动法之中,也可以将其置于与劳动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使之得以有利保障其弱势群体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