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目标下企业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研究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719157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目标下企业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多元目标下企业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多元目标下企业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多元目标下企业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多元目标下企业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元目标下企业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目标下企业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多元目标下企业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研究多元目标下企业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研究摘要:企业基于经营目标应适时通过各种手段,来建立有效的人工成本控制措施。其中, “裁员”就是现代企业中最常使用的手段。伴随着这种人工成本控制手段的实施,不仅将增大在职员工的负面情绪,还将削弱企业的社会声誉度。因此,探讨合理的人工成本控制模式,便成为十分必要的问题。关键词:现代企业 多元目标 人工成本 控制随着摩托罗拉全球裁员计划的实施,有关企业人工成本控制问题又一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从企业成本构成来看,人工成本成为了企业的流动成本之一。根据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原则,企业基于经营目标应适时通过各种手段,来建立有效的

2、人工成本控制措施。其中, “裁员”就是现代企业中最常使用的手段。本文建立在多元目标基础上,首先对这一概念进行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应遵循的原则。最后,构建出人工成本合理化控制的模式来。1 对多元目标的理解不难看出,笔者对于摩托罗拉公司目前的裁员手段是反感的。这种情感体验可归因于两个方面:企业不能只关注自身经济目标;企业对于社会目标的履行,将有助于经济目标的实现。由此,多元目标可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理解:1.1 经济目标 根据传统理解,企业的经济目标可概括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具体到现代企业中便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这就意味着,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价值取向,直接与寻求“产出/投入”比值最大

3、化有关。同时,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在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执行规模收缩战略时,也将直接促使人工成本比例的减少。总之,在经济目标管理下的人工成本控制,已成为了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2 社会目标 这里不去讨论企业员工的哲学定位,但从目前全球企业界都应遵循的社会目标来看,向员工提供满意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则成为社会目标的关键要素。仍然基于传统理解,这一目标的实现似乎将增大企业的运营成本。实则不然,建立在行为学派的结论基础之上,社会目标的达成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通过提升全员生产率来满足经济目标的要求。2 多元目标下的合理化原则无论怎样,企业的逐利性冲动是不可避免的;当然,这也是合情

4、合理的。那么如何在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建立起一个平衡点,来实施合理化的人工成本控制模式呢。对此,还应提炼出以下三种原则。2.1 增量控制原则 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便是新员工的引进。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发展需要,将适时引入相应岗位的员工,其结构包括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层、高层管理人员。结合我国国情,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仍然是其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应严格控制管理人员的引进数量。2.2 存量控制原则 针对在职员工薪酬总额的控制,成为了存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不难发现,这也是体现企业履行社会目标与否的关键。实践表明:面对恶劣的市场环境,企业执行全员范围内的降薪措施是可行的。但在正常环境下,应严

5、格管控企业管理层的薪酬分配状况。而这一点,在大型国有企业内尤为必要。2.3 退出补偿原则 笔者对裁员手段表示反感,但仍理性认为:其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盎格鲁撒克逊”市场经济体制下,员工与企业间只体现为一种契约关系。然而,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员工与企业间不仅构成了一种雇佣关系,还呈现出对“家”文化的一种归属。因此,裁员后的补偿原则应被认真遵守。3 原则导向下的控制模式结合以上讨论并在原则导向下,企业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模式如下所述。3.1 增量控制模式 一般而言,对于新引进员工不存在工资的再次议价。因此,这里的合理化控制主要体现在,新员工的引进数量和结构上。不

6、难理解,数量因素将在整体上影响人工成本控制,而结构因素则在局部上影响。为此,应建立科学、合规的岗位分析流程。这里笔者还须强调,为了减少人力资本因专一性而给企业带来的沉淀成本,企业应与高级专门人才签定相对持久的合约。3.2 存量控制模式 随着现代企业对股权和期权激励手段的广泛应用,存量控制的重点自然指向企业管理层。具体而言,体现为企业高、中层管理者。实践表明,我国企业利润在分配上向资方倾斜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比控制基层员工的用工成本难度更大,但对整体人工成本控制的权重也更大。因此,针对企业基层员工,应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同步调整他们的福利待遇。3.3 退出补偿模式 业内对于摩托罗拉公司的补偿模式仍处于

7、观望状态,从现已宣布的措施来看,其物质补偿数量似乎还算不错。然而,建立在员工联合抗议下的补偿措施重构,这本身就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被动应对。人们似乎并不认为这与人工成本控制有关,但笔者想说:在社会目标已广泛被企业管理者认可的当下,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已不单单体现为一种经济现象,其所释放的外部性也不单单只影响企业本身了。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4 小结随着摩托罗拉全球裁员计划的实施,有关企业人工成本控制问题又一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伴随着这种人工成本控制手段的实施,不仅将增大在职员工的负面情绪,还将削弱企业的社会声誉度。为此,应从企业增量、存量和退出等三个环节建立起合理化控制模式。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参考文献:1刘丽霞.改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n.财会信报,2011,(6).2李海清.加强供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5).3尚慧琴.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2).4吴媛媛.浅谈企业如何加强成本管理j.办公自动化,201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