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网红科学家韩春雨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716922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6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晋网红科学家韩春雨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晋网红科学家韩春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晋网红科学家韩春雨(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报社址: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442号 邮编:410005 电话:广告部84329417 发行部84313258 邮政热线11185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承印 地址:长沙市望城区黄金镇湖南报业文化城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430100s042 零售价:每份2元16电话:0731-88317950?E-mail:编辑: 龙力 版式:孙哲 校对:张钧2016 年 5 月 26 日 星期四科教新报广角两年前,穿着白色衬衣、顶着黑色学士帽 的薛逸凡似乎还没来得及笑一下,4 年的大学 时光就在相机的咔嚓声中画上了句号。 镜头 前严肃拘谨的薛逸凡没有想到, 就是这张一 个人的 “ 北大 2010 级古生物

2、专业合影”,让她 几天之内成为热门人物。 “ 今年 6 月份拍毕 业照的时候,我也是一个人。 ”薛逸凡的师弟、 北大古生物学 2016 年毕业生安永睿,成为北 大该专业本届的唯一毕业生。 每年只有一个 毕业生的低频率, 让北大古生物学专业成为 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存在。 到今年,其实已是 “ 6 代单传”。 曾拍一个人的毕业照 已在美国成准博士 时隔两年之后的薛逸凡, 已经修完美国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生物学硕士课程, 成了 准博士4 月 14 日, 薛逸凡正式选择美国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信息学作为她的 博士专业,研究方向为癌症信号网络,从下半 年开始将攻读博士学位。 谈及两年前的网络爆红,

3、 薛逸凡自言难 忘, “ 一个人的毕业照”让大学 4 年默默无闻的 自己频繁见诸报端,到现在都觉得意外。 当时 为了附和父母来个毕业留念,为不显无趣才随 手 PS 了一张图书馆前的 “ 合影”。没想到的是, 这一晒,引来了同学和外界如此大的兴趣。 2008 年创立至今 古生物学 “ 6 代单传” 与薛逸凡类似, 本届毕业生安永睿也是 个十足的古生物迷。 他从小就喜欢地理、化石 方面的知识,乐此不疲。 为什么读这个专业的学生如此之少? 作 为古生物学本科专业设立不久后选择就读的 学生, 薛逸凡认为这可能与大家对这个学科 的了解不足有关。“ 即便在北大,也不是人人都知道古生物学专业, 在很多同学的

4、认识当 中,这个专业跟考古专业差不多,以后赚的肯 定不多,成为女博士、女学霸恋爱都难。 ” 事实上,北大的古生物学专业从 2008 年 创立至今,每年的毕业生都是一个,目前已是 “ 6 代单传”。 “ 我毕业之后,古生物学只有一个 大一的在读了,大二大三都没有学生。 ”安永 睿透露。 学生在各个学院学习 不存在一个人的课堂 薛逸凡、安永睿等能够一人 “ 独享”一个专 业,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 有关。 据了解,元培学院作为北大第一个非专 业类本科学院,通过对学生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 专业教育,在学习制度上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 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

5、分制模式。 安永睿说,作为跨学科专业,修读古生物 学意味着他们既要修地质学的专业课, 还要 修生物学的专业课, 所以元培学院本身并不 开课, 他们要到在各个学院的课堂上学习, “ 比如植物生物学要和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 一起,生态学要和城市环境学院的同学一起, 沉积岩石学则要和地质系的同学一起” 至于课堂人数,少的时候十几人,多的时候能 有上百人,从来都不存在一个人的课堂。 当然, 薛逸凡和安永睿也能感受到一人一专业的幸福。“ 元培每个专业都设有课程指 导老师,而且因为我们专业人少,所以跟专业 负责老师的联系较多。 如果有问题上报,老师 们也比较重视。 ”薛逸凡本科关于 “ 鱼龙”的毕 业论文能

6、够发表在美国一家权威业内期刊, 多少得益于此。 招生人数仍有限 学术型人才就业不是问题 目前,国内只有北大、南京大学等开设了 古生物本科专业, 且招生人数有限。 虽然人 少,但该专业的学生很受学界和市场青睐。 “ 古生物学出来的同学目前在很多行业 都有,前途不差。 ”薛逸凡谈及古生物专业学 生毕业出路时表示。 而除了已经成为准博士的薛逸凡外,本 届毕业生安永睿成功留校, 成了北大城市与 环境学院的直博生; 古生物学专业第一人张 博然则早在 2010 年就拿到了美国加州伯克 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薛逸凡说,国内许多相关研究单位都迫切 希望引入北大古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到本单位 深造。 虽然古生物学专

7、业人才需求量不多,但 在理论与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毕业生不 仅可以从事古生物学基础研究,在石油、煤炭 等能源工业方面也大有可为。北大地球与空间 科学学院教授刘建波表示,古生物的跨学科特 性决定了它选择很多,因而就业不是问题。 加 之近年全国各地博物馆建设高潮迭起,研究展 览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也相当大。 薛逸凡希望有一天古生物和其他小众专 业再被提及,人们能不再以猎奇标榜;同样, 想进入小众专业领域的新鲜血液, 能不再顾 忌他人眼光,自信地选择想走的路。 ( 来源: 法制晚报 明廷宝 / 文)“ 一下子成网红了,这个我完全没有准备好” 5 月 2 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 级期刊 自然

8、生物技术 ( Nature? Biotechnol- 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 他的团队 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 go-gDNA,向 已 有 的 最 时 兴 技 术 CRISPR-Cas9 发起了挑战。 CRISPR-Cas9 被认为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 近些年来一 直是诺贝尔奖的热门。 而韩春雨团队的发现, 在一些人看来,可以堪称是 “ 第四代”技术。 韩春雨泡在实验室的安静日子一下子被 打破了。5 月 2 日,文章在线发表,几个小时之 后, 学术圈朋友的祝贺电话陆续打来了。 很 快, 韩春雨和他的新发现出现在了大洋彼岸 MIT ( 麻省理工学院)的 BBS 讨论区里

9、。 邮件 每天翻倍增加,这些从美国、瑞典、法国、韩国 等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邮件,有谈学术的,也 有谈合作的, 其中夹杂着一些向他抛出橄榄 枝的研究机构。 这些天, 他接电话接到耳朵 疼, 这其中有亲自打给他谈实验室谈合作的 院士,不少人都是他仰视的行业前辈。 发现、设想、再用实验证明自己此前的设 想,这是韩春雨在实验室的日常。 而猜测成真 所带来的兴奋则是他最大的乐趣和成就感。 这次不同, 他欢喜之余, 也生了一些烦恼。 “ 科学家关注是我预料之中的, 但火到了圈 外, 一下子成了网红, 这个我完全没有准备 好。 ”面对接连不断的媒体采访邀约,他自己 实在应对不过来。 “ 我胆儿小,只选择在科

10、学上探险” 2006 年开始在河北科技大学任教, 至今10 年, 期间他只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过两篇中 文论文, 河北科技大学几乎从未给过他诸如 发表论文篇数以及评职称的压力, 这才让他 有条件泡在实验室专注实验本身。 就像当初 选择来这里一样,未来他还会继续留在这里。 “ 这里就是我的 MIT ( 麻省理工学院)。 ”外 界把它的实验室称之为 “ 小作坊”,他觉得,能 做出事情来,就挺好。 没有海外留学背景, 却做出了世界一流 的原创技术。 这一点,让很多人对韩春雨又佩 服又好奇。 韩春雨曾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 读博士,师从强伯勤院士和袁建刚教授,接触 到当时如火如荼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这是当

11、时世界科研的最前沿。 家里人也从未干涉过他的任何一次选择,韩春雨至今还是一个无房户,一家 3 口住 在学校提供的 58 平方米的房子里,骑自行车 5 分钟就能到实验室。 2008 年的时候,他买了 一台富康车。 有房住,有车开,有泡在实验室 的时间和自由,这样的生活,韩春雨觉得就挺 好。 “ 如果说梦想, 就是了解更多未知的世 界。 我这人胆比较小, 真要去自然界探险的 话,我有点怕,所以选择在科学上探险。 ” “ 其实我是一个科学家” 小的时候,韩春雨就喜欢 “ 折腾”,他经常 会把自行车和钟表拆掉再组装。 喜欢去煤堆 里找化石,有时候一天都在煤堆里玩耍。 高中 时,看 侏罗纪公园,科学家用

12、蚊子的血液, 提取出恐龙的基因信息, 借此培育和繁殖恐龙。 他第一次感受到科学的力量, “ 这是一件 非常酷的事情啊! ” 他和几个同学组织了一个走廊沙龙,经 常讨论诸如宇宙等高深的东西,总是闹哄哄, 遭到了班主任的 “ 嫌弃”,他们只能转战厕所, “ 走廊沙龙”改名 “ 厕所沙龙”。 那会他并不理 解科学,只是对生命充满兴趣。 但实际上他的 生物成绩并不够优秀, 父母给他找了辅导老 师。 考大学的时候,他便选择了生物系,后来 他以超出本科线 2 分的成绩,带着点惊险,考 上了河北师范大学。 韩春雨每年带五六个研究生, 能安心跟 他做实验的往往只有一两个。 学生们都挺喜 欢这样一个幽默、 有趣

13、、 感觉特别有才的老 师。 可报考他的研究生却也不是很多,因为大 家都知道,做韩老师的学生,必须要发自内心 热爱科学,这一点若不具备,肯定没戏。 韩春雨是周星驰的影迷, 周星驰的电影 他几乎一部不落。 但 2016 年春节 美人鱼上 映至今, 韩春雨一直忙于研究这项新的基因 编辑技术,至今没来得及看。 他从周星驰的电 影中看到了不少人生智慧。 “ 其实我是一个 演员。 ” 喜剧之王里的这句经典台词,韩春 雨极有共鸣。 “ 就是你的内心一定要是一个什么,比如 我的内心,即使没有发这篇文章,即使大家不 知道有韩春雨这个人, 我的自我认同一直是 科学家,而不是科学工作者。 ”做研究,他要冲 着诺奖的

14、水平去, 而至于诺奖本身, 他也想 过,但也就那么一想罢了。 (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周甜 / 文)没有海外留学背景,10 年没发表文章 新晋 “ 网红科学家”韩春雨一个从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副教授,偏安河 北科技大学,却一鸣惊人地发表了一项 “ 诺贝尔 级”的实验成果,而他自己也因此成为了 “ 网红科 学家”。 “ 河北科技大学、一个副教授、连续十年 没有发过文章了,以前就算有点战绩,也就那样 了。 说要把文章发到通常只向哈佛、耶鲁、北大、 清华、浙大敞开大门的顶端学术平台,没人信啊, 就高峰傻,傻了就信了。 ”韩春雨自嘲地说。 此时, 他正在河北科技大学分子药物学研究室里,多家 媒体在排着队等待采访这个新晋的“ 网红科学 家”。 他的学生高峰,也是他的重要合作者,坐在 旁边,师徒二人都被这段 “ 伤心史”逗乐了。这个专业已 6 代单传薛逸凡的师弟、 北大古生物学 2016 年毕业生安永睿,成为北大该专业本届的 唯一毕业生。韩春雨北大再现“一个人的毕业照”薛逸凡当年 “ 一个人的毕业照”,让 大学四年默默无闻的她在网络上爆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