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复习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714641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法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际经济法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际经济法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际经济法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际经济法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法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法复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私法期末测试题 名词解释 1.法则区别说 2.胡伯三原则 3.法律关系本座说 4.既得权说 5.政府利益分析说 6.住所 7.法律冲突 8.冲突规范 9.连结点 10. 系属公式 11. 属人法 12. 物之所在地法 13. 准据法 14. 识别 15. 反致 16. 先决问题 17. 法律规避 18. 外国法内容的查明 19. 公共秩序保留 20. 禁治产制度 21. 特征性履行方法 22. 合同自体法 23. 不当得利 24. 无因管理 国际私法期末测试题国际私法期末测试题 1 第二章 ()简述冲突规范的概念及特点? ()你对冲突规范的优劣有何评价? (3)国际私法中为什么存在不同类型

2、的冲突规范? (4)简述连接点的不同分类。 国际私法测试题国际私法测试题-2 第三章 (1)用联系的方法论述识别的含义和意义。 (2)试述二级反致与双重反致的区别。 (3)论我国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立法和实践。 (4)关于法律规避在性质上到底是不是一个独立问题,你的观点如何?为什么? (5)试述我国法院对外国法的查明的具体规定。 (6)简述先决问题的构成要件极其准据法的确定。 国际私法测试题国际私法测试题-3 第四章 (1)试述我国对自然人的国籍、住所、民事权利能力及民事行为能力的具体规定。 (2)简述确定法人国籍、住所的不同主张。(3)简述有关外国法人认可的方式和程序。 (4)论国家作为国际

3、私法主体的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国际私法测试题国际私法测试题-4 第五章 (1)简述法律行为的法律适用。 (2)代理的法律冲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3)海牙代理法律适用公约就代理内部关系的法律适用是怎样规定的? 国际私法测试题国际私法测试题-5 第六章 (1)论物权法则的适用范围和例外。 (2)试比较资本主义国有化与社会主义国有化有什么不同。 (3)论我国关于涉外物权法律适用的立法和实践。 (4)简述国有化法令的效力和补偿问题。 国际私法测试题国际私法测试题-6 第七章 ()合同准据法的确定和适用 ()简述我国关于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法律实践 (3)论侵权行为的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 第八章 ()涉

4、外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应适用法律的几种主要学说和其优劣。 ()国际私法中对涉外结婚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的几种不同实践。 ()国际私法对涉外夫妻人身关系应适用的法律的几种主要学说。 ()简述收养的法律适用及我国有关涉外收养的规定。 第九章 ()何谓涉外法定继承的“同一制“和“区别制“?两者的优劣是什么?并述我国法律的有 关规定。 ()对涉外无人继承财产国家应以何种身份来取得,国际上有哪些主张? (3)我国关于继承准据法的理论与实践。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国际经济法测试题-1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即调整自然人、 法人、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和国

5、内法规范的总称。 国际经济法的特征: 主体多元性: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主权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 调整对象特定性:国际经济关系; 法律规范构成的多重性:各种法律部门、各种法律形式的综合体; 国际经济法主体:是指在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能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法律人格者,又称 国际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国际经济法测试题-2 狭义国际经济组织基本特征: 是国家之间的组织,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组织。 成员一般是国家,特殊情况包含非主权实体(成员、准成员) 调整成员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调整成员间关系的法律规范:国际经济组织法。国际经济法测试题国际经济法测

6、试题-31. 统一制:是指东道国主要采取内外一致的做法,相关立法兼适用于国内和涉外经济关系。2. 分流制:是指东道国采取内外有别的做法,分别制订不同的法律来调整国内经济关系和 涉外经济关系。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国际经济法测试题-4 第五节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指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基本的法律原则。 二、基本原则 (一)经济主权和国家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 1. 概念:指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永久主权,包括拥有权、使 用权和处置权在内,并得自由行使该项权利。它是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 2. 国家的

7、经济主权和对自然资源之永久主权原则的具体内容 : 各国对境内一切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 各国对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享有管理监督权 各国对境内的外国资产有权征用或收归国有(国有化) (二)公平互利原则 1.公平互利原则的基本含义:所有国家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 员有权充分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问题的决策过程并公平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互 利是核心。公平互利原则强调实质上的平等 。 2.发达国家应承担义务,通过采取各种措施,让发展中国家单方面享有非对等的、 非互惠的特惠待遇,以实现实质上的平等,达到真正的公平。 3.公平互利原则体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上,是要实

8、行非互惠 的待遇。 (三)发展权原则 (1)自主决策权:根据发展权原则,各国有制定适当的本国发展政策的权利和义务,以达 到不断改善全体居民和所有个人的福利的目的。 (2)获得援助权:根据发展权原则,发展中国家对自身的发展负有主要责任,但是限于自 身条件,发展中国家有权获得发展援助。 (3)分享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权:根据发展权原则,每个国家有权分享科学技术进步和发 展的利益,以加速其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 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互相在经济、社会、文化、科学和技术等领域中进行合作,以促 进整个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和社会进步。 全球合作原则的中心环节是南北合作,即发

9、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国际经济法测试题-5 (一)国际经济组织概念 国际经济组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民间团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通过缔结 国际条约或协议建立的具有常设组织机构和经济职能的国家或组织联合。 广义的国际经济组织 狭义的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组织的特征: 具有明确的目标或宗旨。 它是国家之间的组织,而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组织。 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一般是国家,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非主权实体也取得了一些国 际经济组织的正式成员或准成员资格。 调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调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间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际经济组织法。

10、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6 (二)国际经济组织法 一般地说,国际经济组织法是调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国相互之间、国际经济组织与各 成员国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同处于一个国际经济组织的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也包括非主权的 政治实体)在有关该组织的建立、成员资格、内部机构以及决策等方面的关系。其渊 源主要是国际经济组织的基本文件等成文法,也包括有关的国际习惯法。 法律性质:属国际条约,对各当事国具有法律拘束力。 二、国际经济组织的种类 根据国际经济组织的宗旨、职能、成员构成等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一)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 主要指成员资格向世界各国开放的、调整国际经济

11、重要事务的国际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等。 (二)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指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政治制度相似的同一区域内的若干国家组成 的国际经济组织,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主要目的:以期依靠集体力量实现各国单独难以 实现的经济和政治目标,这是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一种新形式。 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是一种有限的或较小型的国际组织。其主要特征有: (1) 成员国疆域相邻,具有明显的地理性质; (2) 成员国之间往往在民族、历史、语言、文化或精神上具有密切联系,培育了某种共 同意识;或者在现实国际生活中具有共同关心的经济、政治等问题,形成

12、了某种相互依赖 的关系。 (三)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 主要指初级产品出口国组织和国际商品组织。 初级产品出口国组织又可称为原料生产国和输出国组织,是指发展中国家为反对国际 垄断资本的掠夺和剥削,维护本国民族经济利益而设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此类组织主要有: 石油输出国组织、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铜矿出口国政府联合委员会、天然橡胶生产国 联盟 。 国际商品组织: 根据国际商品协定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国际商品协定是某种国际商品的出口国与消费国 就该商品的购销与稳定价格等问题缔结的政府间多边贸易协定。战前这类协定只有小麦和 糖两种。战后,各有关国家先后签订了小麦、糖、锡、咖啡、橄榄油、纺织品、可可和天 然

13、胶等协定 国际私法案例分析国际私法案例分析 1963 年美国纽约州法院审理了巴蓓科诉杰克逊案(Babcock v. Jackson)。 请评论该案的法律适用。 2. “Law Governing in Absence of Effective Choice by the Parties(1) 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the parties with respect to an issue in contract are determined by the local law of the state which, with respect to that issue,

14、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to the transaction and the parties under the principles stated in article 6.(2) In the absence of an effective choice of law by the parties, the contact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applying the principles of $6 to determine the law applicable to an issue inclu

15、de:(a) the place of contracting,(b) the place of negotiation of the contract,(c) the place of performance,(d) the location of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contract, and(e) the domicile, residence, nationality, place of incorporation and place of business of the parties. These contacts are to be evaluat

16、ed according to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with respect to the particular issue.” The above is extracted from Restatement of the Law, Second, Conflict of Laws, Chapter 8, Contracts. 请根据以上材料,阐述并评论 “Proper Law of the Contract” 。 国际经济法测试题国际经济法测试题 8 2、集团表决制 基本特征: 1)将表决权平均分配给各个按一定利益关系结成的集团,决议的通过要求分别获得各集 团成员的多数赞成票即所谓的“并行多数” 。 2)表决实际上分解为集团内部的表决,以此来维持关系各方的利益均衡。 3、加权表决制 根据特定国际组织成员国责任、贡献、利害关系等标准赋予成员国不同表决权。制度侧重 于从成员国的利害大小与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