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年级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五首观沧海学案(无答案)语文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36714257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八年级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五首观沧海学案(无答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7年八年级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五首观沧海学案(无答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八年级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五首观沧海学案(无答案)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八年级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五首观沧海学案(无答案)语文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沧海观沧海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阅读,把握朗读的节奏,韵律,声调,重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古文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诵读诗歌,体会诗歌宏伟壮丽的景象,把握诗人宏伟思想。 【学习难点】 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学习方法】 诵读、分析、点拨. 【学习流程】 (一)课前预习: 1、作者 ,字 ,时代 ,三国时期的 家 家 家曾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 卒。 2、背景: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 卢龙塞 ,九月大

2、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3、本诗中易错字 碣 澹 竦峙 丛生 丰茂 萧瑟 咏志 4、运用想象,描绘出诗中大海的景象 5、翻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并赏析。 (二)预习检测: ( ),以观沧海。 水何( ),山岛( )。 树木丛生,百草( )。秋风( ),洪波涌起。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 )。 (三)课内探究: 1、诗中哪些语句是实写?哪些语句是虚写?写出大海的什么特点? 2、理解课文: (1)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让人仿佛看到曹操登山望海的形象的句子: (2)动静结合,总写沧海全景

3、的句子: (3)逼真地表现大海波澜壮阔气势的句子: (4)让让人真切感觉大海无风三尺浪的句子: 3、诗的结尾有“咏志”二字,那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志向呢?诗中哪些句子可以表现全诗的主旨? (四)拓展延伸 1、曹操诗歌的风格: 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造的全盛局面。借古题写 新事,如薤露、蒿里,乐府旧辞皆为挽歌,曹操却用悲凉苦恨之调。 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诗特别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 魄,本色质朴大抒情浓郁,表现了他高远的志、坚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伟的气势, 悲歌慷慨,气韵沉雄。如短歌行写得高远阔大,有君临天下之气度,与坚若磐石的信 心

4、和意志,能激发起读者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 2、经典诗歌: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五)训练检测: 1、水何澹澹,_。 2、_ ,洪波涌起。 3、_ ,_,_ ,若出其里。 4、总写大海,写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的诗句是 5、表现了大海的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6、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出自己博大的胸襟或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