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浅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708048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浅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浅析中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浅析【关键词】 中医 针刺疗法 面神经麻痹 疗效观察 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生的单侧(偶双侧)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近几年来采用中药汤剂配合针刺疗法为主的综合疗法对 132 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做临床观察,取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中医科就诊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选择 132例做临床观察。男 72 例, 女 60 例;年龄最小 20 岁, 最大 75 岁;病程最短 1d,最长两月。所有病例均经西医检查确诊,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治疗期间停止其他一切药物及物理疗法。西医诊断标

2、准:依据 2002 年北京市卫生局主编的内科诊疗常规1中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2中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急性起病, 出现一侧(偶双侧)表情肌瘫痪,不能做蹙额、皱眉,眼睑闭合不全或完全不能闭合,鼓腮或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查体可见眼睑闭合无力,额纹、鼻唇沟变浅, 可有舌前 2/ 3 味觉障碍,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减弱或消失。 2 治疗方法 所选病例均口服自拟中药方剂(药物组成:白附子 10g,僵蚕 10g,全蝎 5g,蜈蚣 2 条,羌活 10g,防风 10g,当归 12 g,赤芍 12g,桃仁 10g,红花10g,黄芪 30g,桂枝 15g,香附

3、 10g,白芥子 10g,胆南星 10g,甘草 10g。风寒偏重加细辛 3g,风热偏重加金银花 15g,菊花 10g,肝风内动眩晕、肢2体麻木加天麻 10g,钩藤 20g) 日 1 剂, 水煎取汁共 400 ml,早晚各服200ml, 14d 为 1 疗程。嘱患者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如白酒、大蒜、大葱、海鲜、麻辣火锅、浓茶等。针刺治疗采用局部与远端相结合的取穴原则,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少阳经穴。主穴:患侧阳白透鱼腰,太阳透率谷, 下关透颊车,地仓、颊车对刺。配穴:双侧翳风、牵正穴,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临床应用时随症加减。 针刺手法: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得气后以下关、阳

4、白为一组,地仓、牵正为一组,加电针治疗仪,采用断续波,频率强度以患侧面部肌肉出现轻微抽动、患者能耐受为度。患侧用特定电磁波(TDP)局部照射,间距30-40cm,患者侧卧,患侧眼睛加物遮盖,日 1 次,每次 30min,14d 为 1 疗程,根据患者病情安排下一个疗程治疗。 3 疗效标准 痊愈:主观感觉面部表情正常,眼睑闭合、鼓腮正常,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显效:主观无明显不适感,外观正常,面部只有在表情动作时表现出轻度不对称;有效:主观感觉好转,眼睑能闭和,遗留口角歪斜,但较治疗前有改善;无效:感觉、症状、体征无变化。 4 治疗结果 132 例中治愈 126 例,占 95.5%;显效 4 例,

5、占 3%;有效 2 例,占 1.5%。总有效率 100%。其中 1 疗程治愈 52 例,2 疗程治愈 48 例,3 疗程治愈 20 例,4 疗程治愈 8 例,显效 4 例,5 疗程好转 2 例。 5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口眼歪斜、口辟、面瘫等范畴。中医3学认为面神经麻痹的发病多由于风邪乘虚入侵手足阳明之脉,导致风痰夹瘀,流窜经络,阳明络脉雍滞不利,则发生口眼歪斜,因此其病的形成,多由虚、风、痰、瘀四者为基本的病理基础。面瘫的本质是周围中风,即周围血管阻滞或不通,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本病的辨证以正气不足,风邪外袭,风痰互结,血瘀脉络为主,故在中药治疗中应用牵正

6、散加味,其中白附子、僵蚕、全蝎重在祛风化痰,黄芪补虚益气,气行则血行。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按“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之理, 活血行血。防风、羌活、白芥子、制南星、蜈蚣进一步加强了祛风化痰的作用,香附为气中血药,既可理气,又能和血,桂枝解肌发表,温经通脉,助阳化气,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诸药配伍应用共奏补益气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的功效。针刺重点在麻痹部位取穴,配合远部取穴,针阳白、太阳、率谷、下关、地仓、颊车,采用穴位透刺从而集中多条经气效应,功效在于疏调局部经气。针牵正穴,取其牵正之意,针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功效在于补益气血,濡养筋脉,合谷、太冲调理气机,疏通经络,翳风,风池疏风解表。诸

7、穴合用目的在于疏通阳明、太阳经脉,调和气血,使筋肉得濡润温煦,则面瘫可痊愈。利用电针产生持久的刺激,可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局部淋巴和血液循环,促进炎性产物的消除。用 DTP 照射患侧进一步加强了温通经脉,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中药汤剂加强了针刺的效应, 使局部血液循环营养状态得以更快更好的改善,多种疗法并用的综合疗法相辅相承,标本兼治,提高了改善受损神经和面部的营养状况,促使局部水肿、炎症吸收消退,可使麻痹的面神经和面肌兴奋性增强,从而使面部气血调和,经脉通4利,功能恢复,使本病疗效好,见效快。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何时针刺为好,目前尚无统一认识。通过临床实践, 在患者发病初期就用针

8、刺疗法,取得了满意疗效。5关于中医辨证论治关于中医辨证论治“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的体会的体会【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自己临床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经验。结果 中医临床上治疗“病毒性肝炎”其疗效可靠不易复发。结论 用中医理论认识“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 根据五种不同的证型拟定不同的治疗方法, 以及治疗中应掌握的几个原则。【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中医 辨证论治 体会现代医学所称的“病毒性肝炎”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无此病名记载,但从本病的病变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要临床表现来看,则属实于中医学“湿温”、 “黄疸”、 “胁痛”、 “积聚”、 “症瘕”范畴1 对“病毒性肝

9、炎”中医病因病理的认识祖国医学认为“湿温”、 “黄疸”多由外感温热病邪所致,其发病常与饮酒、情志、劳倦、素体等有关。诚如薛生白湿热病篇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而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吴鞠通温病条辨更明确指出:“夏多胆病,湿热气蒸,外干时令,内蕴水谷”。说明了“湿温”、 “黄疸”的病因及发病原理。历代医家大都将湿热、疫毒、饮食不节等作为黄疸的主要病因。如内经 、 金匮要略、 伤寒论 、林佩琴类证治裁等典籍都明确记载了黄疸的病因病理。病理变化,其主要在脾、胃、肝、胆,并影响其它脏腑,从而产生一系列全身性的变化,总之,湿热疫毒蕴结脾胃,薰蒸肝胆,以及6肝脾(胃)不和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诸

10、证临床,湿热蕴结,熏蒸肝胆,多见于“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故以黄疸、发热及脾胃见证为常见;肝脾不和则是慢性期的主要病理,故以胁痛及脾胃见症为主2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法祖国医学则以辨证论治为主,但为了便于临床掌握,结合本病诸阶段的临床表现,不外湿热交阻,热毒内陷,肝郁气滞,肝肾阴虚,脾胃不和等五种主要情况。但也有相兼出现或不够典型的,因此,在临床上必须辨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掌握,诊疗上根据不同的证型拟定不同的治疗方法。2.1 湿热交阻此种证型,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迁证型及慢性肝炎活动期。治法:以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为主,随湿与热之偏盛及有无兼挟证的不同,予以加减变化。方药:茵陈退黄汤(自定名

11、)加减化裁, (茵陈、虎杖、黄枝子、郁金、藿香、厚朴、海金沙、车前仁) 。 2.2 热毒内陷此型多属重症肝炎范围。治法:以清热解毒,化浊开窍为主;方药:以茵陈蒿汤合神犀丹加减(茵陈、黄栀子、犀角、大黄、黄芩、连翘、银花、菖蒲、郁金、板兰根、紫草、生地、玄参、胆草) 。2.3 肝郁气滞此型病人多见于无黄疸型肝炎及部分迁延型肝炎。治法:疏肝解郁,和胃理气为主。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白芍、枳壳、丹参、炒香附、郁金、茯苓、甘草) 。72.4 肝肾阴虚本型常见于迁延性或慢性肝炎、或有早期肝硬化趋势者。治法:以养阴柔肝为主。方药:一贯煎加减(明沙参、生地、当归、枸杞子、金铃子、丹参、麦冬、白芍、淮药

12、、谷芽) 。2.5 脾胃失调急性肝炎恢复期及慢性肝炎常见此种症型。治法:以健脾益气、调肝和胃为主。方药:用参苓术草汤加味(砂仁、木香、鸡内金、茯苓、泡参、麦芽、丹参、白术、甘草) 。3 体会关于肝病黄疸的性质及治则黄疸是“病毒性肝炎”黄疸型的一个重要症状,它表现的轻重,发展快慢及消退的迟速,常与病情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辨明黄疸的性质对于正确运用中医药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的讲,中医对黄疸有“阳黄”、 “阴黄”之分。但从本病来看,急性黄疸及重症肝炎,甚至慢性肝炎活动期,其表现基本上均属阳黄及至病迁延日久,正气耗伤或过用寒凉,湿从寒化,有少数病例转化为阴黄,本人认为,本病阴黄系由阳黄转化

13、而来,但这并非必转归。关于治疗,古人十分重视退黄时间长短与预后的关系;如金匮要略说:“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则难治”,所以,如何使黄疸迅速消退,是治疗本病的一个重要问题。阳黄于湿热,蕴郁脾胃,熏蒸肝胆,胆热液泄,浸渍肌肤,这一病理,采用清热除湿,解毒退黄的方药,均能收一定的效果。但随感邪轻重和体质不同,尽管同为湿热,临床则有湿偏重或热偏重之分,8选用方药有所偏重,方能切合实际,否则,千篇一律,疗效有时则不够理想。养阴柔肝和实脾对本病治疗的重要意义祖国医学认为,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病变时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病毒性肝炎”主要为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初起多脾、胃、肝、胆见症

14、,运用清热利湿药物在所必需。但以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如过用苦寒或芳化燥湿,往往矛盾又从两个方面转化,一是热为阳邪,本多伤阴,苦寒芳化燥湿药物亦易耗阴,从而出现肝阴不足见症,本要体会在治疗本病时清热药不宜过用苦寒,解郁行气或芳化燥湿药物则不宜过用辛燥,否则易伤耗肝阴,治疗要柔肝并用;再是爆炸为阴邪,又易于伤阳,特别是爆炸热以脾胃为中心,除初起多见湿热困阻脾胃外,若过用寒凉,继则往往出现脾阳受伤之症,加上肝胆之疏泄不利,更影响之运化,所以“病毒性肝炎”患者脾不运又为常见症。因此治疗“病毒性肝炎”在恢复阶段或慢性期,实脾居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积症与坚持治疗的问题中医对肝脾肿大的描述早有文献记载,然而对

15、肝脾大小的测量,质地的改变,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远不如现代医学检查精确,这是事实。一般讲, “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的肝大或脾大,与慢性期有所不同,急性期多为湿热困阻肝、胆、脾、胃、气体壅滞而成,每随湿热之化,气机畅利而好或恢复。其重要的是辩证认治,重心在于肝、脾之肿大,而在全身情况之治疗。至于慢性期,积症则为气滞血瘀而成,这时不仅有形可征,而且扪之可有质地较硬,往往可见赤丝血缕或舌质有瘀点之侯,治疗时宜在方中配以活血化瘀药物,临床上证明了一方法是有效的,虽然有效,但必须注意全身情况,绝不能单纯攻破药物,更9重要的是坚持长时间治疗,才能康复。关于休息与饮食宜忌问题休息有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如不分具

16、体情况,一律强调休息是不够恰当的,因长期卧床休息,可使气血瘀滞,脾运失健,从而降低人体抵抗力,所以应合理休息为宜。饮食要注意调节,不能随心所欲吃对肝脏有损的食品,切忌烟、酒及燥辣之品,否则病情迁延,经久难愈。10中医辨证以活血化瘀药救治脑出血的临床分析中医辨证以活血化瘀药救治脑出血的临床分析脑出血属中医学的中风病范畴。中医学有“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之说和“活血止血”之治疗法则。脑出血还选用活血化瘀之中药,近年来在中医药急诊探索中,以继承和创新的思维方法,并取得临床实践证明:活血化瘀药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取得确切的效果。研究证明:这是因为活血化瘀药具有抗脑内血肿、脑水肿、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其它作用。出血必成瘀血,必须祛瘀止血,瘀血除、出血止,病得救治,以突出中医特色。解除脑损伤部位血管痉挛状态,提高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增强损伤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促进元明之府、神经功能恢复,缩小病灶范围,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止血与解溶过程,使高凝状态上升。改善出血灶局部的微循环,增强吞噬细胞的作用。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