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作业及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707885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作业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0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作业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0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作业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0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作业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作业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作业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华网华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作业及答案作业及答案1第 1 题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 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 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答案: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因为该词 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 崇赞誉,盛传一时。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 ,并和了这首

2、水龙吟 . 次韵章 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 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这首词的 上阕主要写杨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开头一韵,非同反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 “似花还似非花”:杨花即柳絮。看着 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艺术手法上显得很“抽象” ,但仔细品味琢磨,这“抽象”超出了 具体形象,一语道出了柳絮的性质。这一句与欧阳修的“环滁皆山也”可谓异曲同工。一 般来讲,艺术要求用形象反映事物。而苏东坡却“反其道而行之” ,匠心独运,以“抽象” 写出

3、了非同反响的艺术效果。因此,在艺术描写上, “抽象”有“抽象”的妙用。 “也无人 惜从教坠” ,则言其际遇之苦,没有人怜惜这像花又毕竟不是花的柳絮,只有任其坠落,随 风而去。 “无人惜”是诗人言其飘零无着、不被人爱怜的际遇,也正说明了唯独诗人惜之。 一个“惜”字,实在是全篇之“眼” ,妙不可言。2第 7 题 陆游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 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 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答案: 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

4、宋朝廷文恬武 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 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 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 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可以说,这是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 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 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本诗语言凝练,一字褒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3第 2 题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

5、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 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 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 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答案: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五柳” 为号。 (他)性情闲静,很少说话,不羡慕功名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 计较;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生性喜欢喝酒,可惜家境贫 穷

6、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朋友知道他这样的情况,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去喝酒 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他)醉了就回去,竟不会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 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 的没有喝的,但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 (他)常写文章自我消遣,稍微显示了自己的志趣。 得失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 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他)一边 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所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他)是无怀氏的百姓吗?(他)是 葛天氏的百姓吗?4第 8

7、题 陆游入蜀记: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 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 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 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 ”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 神女,授符书于此。 ”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 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有乌数百,送客迎舟。自唐 夔州刺史李贻诗已云“群乌幸胙余”矣。近乾道元年,忽不至。今绝无一乌,不知其故。 泊清水洞,洞极

8、深。后门自山后出,但甚黯,水流其中,鲜能入者。岁旱,祈雨颇应。答案: 二十三日,过巫山的凝真观,拜谒了妙用真人的祠堂。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 祠堂正对着巫山,峰峦很高冲入高天,而山脚则直插入江水中,议论的人都说泰山、华山、 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可是十二峰并不能全看见,能看到的八九个山峰,只有神 女峰纤巧修长,陡起而变幻多姿,确实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祠中主持祭祀者说:“每年 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朗明的时候,就能听到优美的管弦音乐,在峰顶上来回走,能听到山 上的猿啼鸣,到天明才渐渐停止。 ”在庙的后边,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平坦。传说“夏 禹遇到神女,神女就是在这个地方把符书送给禹。

9、”在石坛上看十二峰,就像屏障一样。这 一天,天空晴朗,看四周围没有丝毫云烟,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白鹤在 那里跳舞、散步,很久也不散去,也是很奇异的一个现象。祠堂里原来有数百乌鸦,送走 客人,迎来新舟。在唐代夔州刺史李贻诗中就已经说过“群乌幸胙余” 。快到乾道元年,乌 鸦忽然不来了,现在一只也找不到,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船停在清水洞,洞很深。 从山后的后门出来,但非常阴暗,水从中流过,很少有人进入。每逢旱季,来祈求下雨的 人很多。5第 3 题 3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是什么? 答案: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 术特色。作为一个

10、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 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 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想念长安时,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 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 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 、 蜀道难等诗 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

11、、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 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 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明朗、活泼、隽 永。6第 4 题 辛词的语言有什么艺术特点? 答案: 辛弃疾是一位超群的语言大师,他自由巧妙地利用文学语言来尽情抒发自己的爱国思 想,表现自己的豪迈奔放、悲壮激昂的艺术风格,开词中未有的天地,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后启来者。 以文为词,这是辛词的第一个语言特色。 前人说苏轼“以诗为词” ,确实,苏 轼的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 的领域里去。举

12、凡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向来诗人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用词来表达。以 文为词,首先表现在他善于运用古人的语言,熔铸典故于词内,打破了历来词家用语的狭 小天地,扩大了文学语言的使用范围,辛弃疾喜欢用经史杂书各种典故入词,以文入词还 表现辛词语言的散文化风格上。如清平乐?村居 。 善用口语入词,是辛词语言的又一 个特色。 辛弃疾在大量运用历史语汇典故之外,还大量运用民间语汇,善于把通俗、朴素 的群众口语入词,给词篇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新鲜活泼的气息。在辛词中常看见有谚语 出现,如洞仙子?丁卯八月病中作中的“贤愚相去,算其见能几?差以毫厘谬千里。 ” 后一句即俗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最初见史记太史

13、公自序,但已经在民间广为流 传,成为俗语了。 辛词语言的第三个特色,用语精练警策。 辛弃疾和许多古典作家一样, 语言的精练警策是一向被人称赞的。他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能够以最经济的文字, 表现丰富的内容。他在词篇中所使用的语言,大都是字斟句酌,苦心经营的,具有极大的 容量和形象感,既精练,又耐人寻味。 辛词语言的第四个特色是随词风嬗变而呈现出的多 样化。 辛弃疾继苏轼之后,在南宋前朝的历史条件下,把词的改革又推进了一大步。他以 炽热的爱国热情和饱满的斗争精神倾注于词,使词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他忠怀忧 国,慷概论兵,创造出一种踔厉风发、暗呜沉雄的词风。略谈辛弃疾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词的特

14、点。 答案: 读辛词,感受辛弃疾浓浓的爱国情怀,会觉得心情凝重,因为字里行间尽显一颗悲、 愁、忧之心。悲的是国土沦陷;愁的是朝廷的苟且偷生,软弱无能;忧的是民族的存亡。 那矢志不渝的爱国之心在字里行间跳动着,我们仿佛看到了它在慢慢地滴血、无声地哭泣。如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为我们展现的4是那个佩带宝刀,随时一声令下就会为国冲锋陷阵的英姿飒爽的英雄。但英雄却空佩宝刀, 被冷落一旁,只有悲切地拍打着亭上的栏杆,那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愁真是难以言 表。 又如摸鱼儿中“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人凭栏远眺,望斜阳, 望柳梢,心中尽思民族

15、存亡、国家危机,眼里尽显焦愁、忧虑。 又如他的代表作破阵子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 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词作中 “挑灯看剑”尽透词人的落寞寂寥,这声“可怜白发生”更是对当权者的有力抨击,也是 对自己处境的深沉悲哀,词人情绪从顶峰跌入低谷,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充分表现了他有 心报国、无力回天的感慨。作为词人,他把自身的命运与国家联系在了一起,将对故土的 思恋融入自己的血液、骨髓之中,这样的爱国情志,其精神永远启迪着后人。8第 6 题 爱国精神在陆游诗中是如何体现的?答案: 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 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和戎诏下十五 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 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 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