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家庭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考试必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6702414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电大《家庭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考试必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电大《家庭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考试必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电大《家庭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考试必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电大《家庭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考试必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电大《家庭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考试必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电大《家庭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考试必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大《家庭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考试必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学家庭教育学 第一章第一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 一、家庭的含义和特点 (一)家庭的含义 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指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广义的家庭则 泛指人类进化的不同阶段上的 各种家庭形式。 人类家庭的五种形态 1、杂交而居 2、血婚制家庭 3、伙婚制家庭 4、偶婚制家庭 5、专偶制家 庭 6、杂交而居 特征: 1、出现于蒙昧时代早期,两性关系主要属于杂乱性交,两性结合并没有受 到规范和约束,是完全自由的。 2、这一时期代表的是家庭发展阶梯的最底层,处于这种状况中的人类对于婚 姻一无所知。 3、从严格意义上讲

2、,这一时期尚未出现家庭,但它是家庭诞生的直接原因. 血婚制家庭特征: 由嫡亲的和旁系的兄弟姊妹集体互相婚配而建立起来的。出现于蒙昧时代 的中级阶段。 两性关系出现了简单的、不严格的禁例。这种禁例就是不准许父母与子女 发生两性关系. 在这种家庭形式内,一对配偶的子女中每一代都互为兄弟姊妹,并互为夫 妻。 伙婚制家庭 2、特征: 出现于血婚制家庭后期(蒙昧时代的中、高级阶段), 是由一些嫡亲的和旁 系的姊妹集体地同不是自己兄弟的男子婚配而建立的. 它对应的是新的禁例,即不准兄弟姊妹之间发生婚姻关系。伙婚制最重要、最广泛流行的形式是男子与一个既是他母亲的兄弟的女儿, 同时也是他父亲的姐妹的女儿的这样

3、一个女子结婚,这种婚姻通常被称做对 称的、即双方面的交互从表婚姻。 偶婚制家庭 特征: 由伙婚制家庭演变而来,产生于人类由蒙昧时期进入野蛮时期的过渡中。 它是由一对配偶结婚而结成的,但不仅限于和固定的配偶同居。一个男子与一个女子过不稳定的婚姻生活。这种婚姻关系不是以感情为基 础,而是以方便和需要为基础,婚姻关系是两厢情愿的,只要任何一 方意愿改变,婚姻关系就中止。 妇女在偶婚制家庭中占统治地位,家庭中实行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成 员共同参与生产劳动,实行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制。 专偶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特征: 它有着比以往家庭更坚固,更稳定的婚姻关系,能够确保财产沿着父系传 递和继承。这一方

4、面适应了个体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社会要求,另一方面也 推动了私有制的发展,推动了家庭从一个单纯的自然的繁殖机构变为一个社 会生产单位、经济单位和宗教集团。 (二)家庭的特点 家庭是社会上所有社会群体中最普遍的群体;家庭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从物质到精神,从生产到消费,几乎无所 不包; 家庭是人类生存中最早的一种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最深;在社会上所有的团体中,家庭的规模是最小的;家庭这个团体组织是最亲密的团体;家庭在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的生产)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 用; 家庭是社会组织的核心;家庭对其成员的要求比其他任何团体要迫切;家庭受社会风俗习惯、法律道德的影响,比其他团体多得多;

5、家庭是长久的,但是从各个家庭的结合讲,又都是短暂的。 二、家庭的功能二、家庭的功能 (一)家庭的社会功能 繁衍后代功能 经济功能 教育功能 休息娱乐功能(二)家庭的教育功能 教导基本的生活技能; 教导社会行为规范;指导生活目标;培养社 会角色;形成个人性格。 三、家庭教育的含义三、家庭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家庭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即在家庭里,不论 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 都被称为家庭教育。 狭义的家庭教育: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 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四、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四、家庭教育

6、的地位和作用 (一)地位(一)地位 1、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基础地位 家庭教育是人的奠基石教育;家庭教育是人全方位和全人生接受的教育。 2、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战略地位 家庭教育决定人社会化完成的好坏;家庭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影响巨大。 (二)作用(二)作用 家庭教育在儿童品德和个性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从总体上决定着受教育者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良好的家庭教育孕育着杰出人才;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成员的幸福。 五、家庭教育热点问题透视五、家庭教育热点问题透视3、热点一:“中国妈妈”成贬义词 “中国妈妈”的话题日前引发热议。在美国家长眼里,中国妈妈被贴上了很 多“标签

7、”:爱攀比,管得太死,在孩子的教育上永远以别人为标杆。专家指 出,不仅留洋“陪读”的家长存在这些问题,国内的一些家长也存在类似的问 题。 “中国妈妈”之所以被贴上许多负面标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对孩子 无止境的高期待。 4、热点二:“白人群飞”再现美国 美国上世纪 60 年代,因为黑人的孩子成绩差、犯罪率高,很多白人家长 纷纷搬出黑人集中居住的小区,这被称为“白人群飞”现象。如今,美国又出 现了“新白人群飞”现象很多白人家长搬出华裔居住集中的小区,他们抱 怨华人孩子的应试能力超过白人孩子,有的白人孩子回到家甚至会问家长: “妈妈,难道我们的智商比他们低吗?”有专家认为,中国孩子的应试能力强

8、, 而在某些团队体育活动上却常常输给美国孩子,这是值得反思的教育问题。 5、热点三:“富二代”教育成问题 杭州的“飚车案”成为众矢之的, “富二代”的教育更成为议论焦点。专家指 出,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出现了许多成功人士,随之而带来的问题是: 成功人士的家业、财产如何传承给下一代。其实,这是世界各国都遇到的共 同困惑。以往,媒体也曾高度关注过“富二代”高额培训班、杭州“西点男孩” 等新闻,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富二代”的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6、热点四:升学竞争延伸到学前 如今,连幼儿园的门槛也越来越高。进幼儿园的履历做得像大学生的求职 简历。有的家长兴冲冲跑去询问“入托”事宜,某些幼儿园班主任

9、会甩出这样 的话:“没上过我们的亲子班,孩子进幼儿园怎么跟得上?”专家认为,升学 竞争愈演愈烈,已经延伸到了学前教育阶段,这种现象多少有些不正常。 7、热点五:孩子双休日无自主权 8、 上海市少代会召开之前发布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参与网络调查的 42.5 的孩子呼吁:“还我一个双休日的自主权!”孩子们的双休日被各类辅导班填 满,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专家认为,家长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 乐地学习,而另一方面,看到周围的孩子在“拼命”地补课,觉得自己的孩子 不能落后,这种矛盾的心态纠结在家长的心头,会干扰他们的家庭教育。9、热点六:校园手机流传灰色短信 10、 “从开往的 3838 次列车上

10、的乘客请注意了,请您抓紧时间上车,上车时请带上别人的行李”你可能不相信,这是一条流传在校园里的手机 彩信,而且越往下读,内容愈加不堪。类似的灰色手机短信还有很多,有搞 笑的、调侃的、挖苦的。专家说,这些孩子未必会认同这种灰色短信的价值 观,这是孩子们运用自嘲、反讽、解构等方法,来宣泄过高的学习压力,表 达对枯燥的校园生活的不满。 11、 热点七:青春期越来越提前 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城市孩子的青春期提前至 9 岁。专家认为,孩子的 性发育提前,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可随之而来的青春期教育便成了问 题。一位妈妈下班回家,读初一的男孩往窗外扔东西,妈妈一摸电脑是热的, 仔细了解之后才发现,儿子在

11、看黄色碟片。 专家建议,悄悄发生的事情要悄悄解决,处理青春期的问题,要适量、适 度、适当。 12、 热点八:男生学业处于劣势 以往我们认为,在文理科方面,男女生各有优势。但日前的一项调查打破 了这个观念,结果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除在数学的应用题方面男生还略 有优势,女生在语数外等各方面的成绩都超过了男生。不仅在义务教育阶段, 在高中阶段,某市连续几年的“高考状元”都是女生,在大学里,女生的学业 甚至还优于男生。专家认为,一方面,女孩在当前的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与男孩平起平坐的机会;另一方面,女生在生理上比男生更早熟,当前的教 育方式也让安静、仔细、认真的女生更占优势。 13、 热点九:祖辈

12、教养多、父亲参与少 一项统计显示,我国一半孩子由祖辈看管,上海近九成祖辈参与婴幼儿的 带养。隔代教育一直颇受争议,一方面,祖辈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带养孩 子,他们有经验、也乐意倾听孩子、疼爱孩子,而且祖辈带养也支持了工作 压力大的年轻父母;但另一方面,祖辈溺爱孩子、经验方法落后等缺点也显 而易见。在有的家庭里,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争夺”孩子的现象也很常见。专 家认为,祖辈教养多的背后,是父母的参与少,特别是父亲育儿的参与度不 够。不是在自己的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而父亲对 孩子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14、 热点十:高分低能问题突出 在小学阶段,某些孩子当上了中队长,可连自己

13、的鞋带都不会系;某个女 生当上了班干部,回到家却让妈妈给洗澡。这种情况等孩子上了大学也未必 有所改观,某大学新生入学第一天,竟有 200 多张“一卡通”丢失。专家认为, 钢琴、围棋、语数外辅导班,家长什么都让孩子学,就是不让孩子学做家务, 这使得孩子们高分低能的问题特别突出。 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含义15、 (一)学术界的不同观点 (1)卢乐山、林崇德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实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主要是指在家庭中对学前儿童实施的非正规教育。一般由儿童的家长 如法定监护人、养护人或其亲属承担; (2)祝士媛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家庭里的其他年长者自觉 或不自觉地、有意或无意地对儿

14、童施行的教育和影响; (3) 日本学者中野佐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亲子、兄妹之间在感情的“自 然流露”中所进行的教育。16、 (二)本书的观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狭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 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率先性 家长需注意自己的“一言”、 “一行”“一言”:少说“老是”、 “总是”这样的词,语气平和,用心关爱,多用提问 的方式,少用质问的方式;学会用感受表达情绪;学会说“对不起” 。 “一行”:对人的行为;对物

15、的行为。 17、 案例:家庭教育对人的不同影响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 200 年前康 涅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 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 1 位副总统、1 位外交官、13 位大学院 长、103 位大学教授、60 位医生、20 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 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 200 年纽约州的马克 斯莱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 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 7 个杀人犯、65 个盗窃犯、324 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 成为残废者的多达 400 多人。 这两

16、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 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 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 (二)单独性(针对性)(二)单独性(针对性) 案例19 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让他 画静物写生,对象是插满秋菊的花瓶。在麦克斯韦的笔下,花瓶是梯形,菊 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圈,叶子则用一些奇奇怪怪的三角形表示。细心的父亲 立即发现小麦克斯韦对数学特别敏感,就开始教他几何学和代数,培养他的 数学才能,后来他果然成了著名的数学家。(三)随意性和随机性(三)随意性和随机性 案例有一日,有一个五岁的儿童同他父亲到郊外去散步,远远地看见一个儿童 正在那里放风筝,就问他父亲说:“那个小孩子在那边做什么?”他父回答说: “你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