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阶思维考出阅读素养的小学阅读能力测试工具研制过程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701429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向高阶思维考出阅读素养的小学阅读能力测试工具研制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指向高阶思维考出阅读素养的小学阅读能力测试工具研制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指向高阶思维考出阅读素养的小学阅读能力测试工具研制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指向高阶思维考出阅读素养的小学阅读能力测试工具研制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指向高阶思维考出阅读素养的小学阅读能力测试工具研制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向高阶思维考出阅读素养的小学阅读能力测试工具研制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向高阶思维考出阅读素养的小学阅读能力测试工具研制过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指向指向高阶思维高阶思维 考出阅读素养考出阅读素养的的小学小学阅读能力测试阅读能力测试工具研制过程工具研制过程和和题旨题旨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黄国才 毫无疑问,阅读能力测试题是一份完整测试工具的核心,对阅读教学乃至整个学习生态的影响最大。它与阅读教学一样,上关语文基础的习得下联习作表达的成长,还是文化传承、审美教育的载体。当然,对命题技术的要求也最高、程序最复杂。 如果说阅读教学是通过教材内容以及各种阅读材料和阅读活动来培养核心素养, 那么,阅读能力测试工具则是通过情境材料和设题来评量核心素养培养得如何、是否达到预期以及如何改进。阅读教学与阅读测试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回合” ,即便阅读教

2、学的意义远远广于、深于阅读测试,而阅读测试也远不止纸笔测试, 但是, 阅读测试对教、 对学乃至整个学习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 “牛鼻子” 。 那么,什么是素养、什么是阅读素养? 素养是“能力” ,是“有关学生从学到的知识中进行推断的能力,把知识用于新情境的能力, 以及他们在各种情境中提出、 解决和解释问题时, 有效地分析、推理和交流的能力1” 。在这个定义中,关键词是“推断” “用于” “分析、推理和交流”能力。一言以蔽之,素养是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为我所用”的才干。打一个比方,一个人纵使“学富五车”而不能驾驭“车”是没有用的,就像发明创造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不能为改善人民生活、推

3、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生态和谐一样令人沮丧。 阅读素养就是“阅读能力” ,是“学生为了达到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发展潜能以及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2” ,并能“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参与学校中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群体,并获得乐趣3”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阅读素养的关键是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主动与阅读材料“碰撞”不仅接受更是选择性“用于”新情境、 “用于”生活实际;主动“挑战”阅读材料“反思”怀疑、批判、质疑、修正、完善等,就像健康的“消化1 面向明日世界的科学能力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PISA2006 报告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第 4 页 2 面向明日世界的科学能力 国际学

4、生评估项目 PISA2006 报告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第 4 页 3廖先 祝新华: 从国际阅读评估项目的最近发展探讨阅读评估策略, 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12期, 第53-59页 系统” ,在此过程中“获得乐趣” 。 阅读教学要想方设法培养这些 “能力” , 阅读测试则要想方设法考出这些 “能力” 。那么, “理解” “运用” “反思”包含哪些具体的看得见、教得着、考得出、用得上的指标呢?如果不能转化为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模模糊糊、形而上,不可操作,也就无法“落地” 。 自从我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4 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国际阅读素养框架下的我国小学阅读教学和测试改

5、革的实践研究”(编号 DHA140324)以来, 课题组同仁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和实践研磨, 提出 “阅读能力” 模型 (如图) 。 这五级能力层次检索、理解、运用、评鉴和质疑创新以及细分的 17 项能力(用更具体的行为动词表达,以便教、学、评)的内涵和示例,详见指向核心素养 促进阅读思考的小学语文测试工具研制框架(http:/ “理解”的“概括”及以上)为“高阶能力” (或高层次思维水平) , 红线圈的部分为当下薄弱的、 需要特别加强训练的思维能力。 这些思维能力如何通过阅读测试工具评量出来, 或者说阅读测试工具是如何评量这些思维能力的?我们一起来经历一次阅读测试工具研制过程,就明白了。当然,

6、如果自己做一做, 才真正理解。 毕竟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须躬行” 。 一般地说,阅读测试工具的研制必须经历以下程序:研制测试双向细目表搜集情境材料读懂情境材料提出问题“过滤”问题确定题目写备选项或参考答案确定评分标准等。 本文以文学类 叙事作品 一碗水(作者: 贾赛赛。 选自 青年文摘 2013 年第 22 期。 入选时, 对文中的生词 “绾”“壑” “恻隐” “洞悉”等注音并注释,解决由于考生无法带字典或词典“扫除阅读障碍”的问题。略)为例重点阐述-程序。 一、读懂情境材料一、读懂情境材料 正如教师读不懂读不透课文就无法进行阅读教学一样, 命题者读不懂读不透情境材料就无法进行命题。

7、 也正如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一样,有什么样的阅读测试命题者就有什么样的阅读测试工具。 文学类的叙事性作品,必须读懂人物及人物关系、主要事件或主要情节、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细节及其含义、主旨,并且对内容(或观点)和形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用课程标准的话说,是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体会其表达效果” )等有自己的看法甚至怀疑。如,哑巴妇女可能做出先洗外婆家的饭碗再盛水喝的举动吗?她真这样做是不是对“我”和外婆的不尊重?如果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构思呢? 如果是信息类情境材料,还要认真思考怎样用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个生活情境,考察学生运用

8、情境材料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情境材料味道是怎么来的? (作者:九一,摘自科技日报2015 年 8 月 21 日。略) ,介绍了嗅觉(鼻子) 、噪音、颜色、年龄等等都会影响人们对味道的感觉,进而影响人的口味。我们设计了一个情境问题: “小明、爸爸、爷爷和奶奶常常抱怨妈妈做的菜不合口味。一家人都很苦恼。你给妈妈提几条做菜的建议?(至少利用文本中的二条信息) ”就是典型的考察“把知识用于新情境的能力”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行交流的能力”的题目。 二、提出问题二、提出问题 如果说“恰当的问题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能显著改善学生的学习4” ,那么,恰当的问题也是有效测试的核心,不仅能提高测试的效

9、度,而且能显著改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所谓“恰当的”就是各阶思维水平上都有“问点” ,尤其是在高阶思维水平上。因为,阅读教学总是教师提出“恰当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进而“走进”文本思考、琢磨,与同伴(包括教师)讨论、交流,同时,产生自己的问题、怀疑甚至质疑,并想方设法解决或提出来与同伴(包括教师)讨论、交流。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造”思维工具,是“主动学习”的标志、是创新创造的源泉。 4 祝新华:促进学习的语文评估:基本理念与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187 页。 所谓阅读能力测试,就是命题人员根据情境材料提出问题,考生阅读情境材料并连结生活经验思考后回答问题,阅卷

10、人员根据考生留在卷面上的痕迹(符号或文字)评判其阅读(情境材料)能力的高下。 命题者提问的基本步骤: “盲问”归类“过滤” 。 1 “盲问” 。所谓“盲问”就是有疑就问,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盲问”就像写作素材,写作素材越丰富、越多样、越广阔、品质越高,写作时选材、提炼就越从容、越优质,写出来的文章品质就越高。 “盲问”可以采用“逐段+整篇”提问的方式。如, 一碗水第一自然段,可以问: (1) “我”什么时间在哪里看见“她”?(2)作者为什么要把“看见她”放在句首(或“看见她”放在句首好不好)?第二自然段,可以问: (3)从“一双不合脚的山地鞋上只剩下沟壑纵横”属于什么描写?(4)作者为什么

11、要如此详细地描写“她”的外貌衣着或对“她”的外貌衣着描写有什么作用?(5)为什么要提到“秋刀割过的麦地” ( “婴儿拳头” )或在表达情意上有什么作用?(6) “我”打量她的衣着外貌,其实她也在打量“我” 。 (如果她会写)她会怎么写“我”?第三自然,可以问: (7) “我”为什么要“往后站”?(8) “我” “往后站了站”表现了怎样的内心情感(情绪)?读完之后,可以问: (32)从哪些地方看出外婆对“她”很熟悉?(33)哑巴妇女可能做出先洗外婆家的饭碗再盛水喝的举动吗? (34) 你认为作者以 “一碗水” 为这个故事的标题, 好不好? 2归类。即按照“阅读能力”模型的五级思维 17 细项或“

12、识别与推论” “整合与解释” “评价与鉴赏”给所提问题分类、归类,看看各层次思维水平的问题是否都有。如,以上列举的问题, (1)属于“检索” ; (2) (3) (4) (7) (8) (32)属于“理解” ; (6)属于“运用” ; (5) (34)属于“评价”如果(2) “看见她”放在句首好不好?这样问,则属于“评价”; (33)属于“质疑创新” 。尤其是“质疑创新”的问题,阅读测试时,命题者以读者的口气质疑,引发考生思考,以评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水平;阅读教学时,教师则启发学生提问、质疑,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言: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

13、,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5。 ” 3 “过滤” 。即把归类后的问题放到“双向细目表”中去筛选、去粗取精,5 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544 页。 确定能够进入测试工具的问题(题目) 。如将 34 个问题压缩为 8-10 道题,再确定题型。 题型, 一般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客观题, 如, 填空题、 匹配题、 选择题等;主观题,如,简答题(封闭式和开放式) 。客观题和主观题各有利弊,客观题无法考查学生思考的多样性和个性,但答题容易、信度高,因此,有唯一答案的或只要照搬情境材料就能回答的,一般采用客观题(本文只讨论单项选择题) ;

14、主观题则能够考查学生思考的多样性和个性, 但信度低 (尤其是阅卷信度) , 因此,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一般采用主观题。 三、写备选项或参考答案三、写备选项或参考答案 1选择题。选择题写题一般规范。 (1)题干:题干和答案构成一个逻辑句;题干意思明确或提问清晰;题干中不能包含答案或对答案有提醒。 (2)备选答案。 写备选答案最具挑战性、 最折磨人。 因为备选答案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正确选项准确无误,干扰选项似真性高(挑战性) ,如,表达方式一致、字数相当(如果字数不同,从少到多排列;数字从小到大排列,或反之) ;各备选答案中如果有相同的词句,一般都放到题干中;正确答案唯一,但其他选项应该有

15、考生选;尽可能避免照搬文本词句(一般都要转换) ,绝对避免“以上答案都对”或“以上答案都不对”的选项。 2简答题。一旦确定为简答题,则要写参考答案。 (1)开放式简答题,由于无法预知学生的回答,没有“标准答案” ,因此,只能给出“示例” ; (2)封闭式问答题,有比较明确范围,有比较一致的答案,因此,可以给出“标准答案” 。 每道题目所考察的内容维度、 认知维度、 测试点、 预估难度和区分度等信息,一般都写在“题签”中。题签相当于题目的“条形码” ,放在题目后面。 四、确定评分标准四、确定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都是给阅卷人员评判答卷参考的,但是,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功用不同。参考答案回答

16、的是“正确的”是什么;评分标准回答的是用这个“正确的”答案评判学生实际的回答,其“正确”程度是多少。评分标准一般采用按点赋分(封闭式)和分档赋分(开放式)的形式。 上述观点,阅读下列样题(每阶思维层次各举一例)便一目了然。 样题 1: “她”做了件什么事,把“我”给震住了? A.站到我跟前笑笑 B.走不动讨碗水喝 题签题签 C.先洗碗再盛水喝 D.呜呀呜呀的道谢 内容 维度 认知 维度 测试点 答案 预估/ 试测难度 区分度 叙事 检索 找到明言的细节 B 0.9/ 样题 2: “我”万分不情愿拿饭碗盛水给她喝水,表现出“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A对外婆待她的不理解 B对饭碗的珍惜与爱护 C对饭碗盛水的做法不满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