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1]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6692078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4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1]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1](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章 项目背景- 1 -第 1 章 项目背景1.1 项目由来和立项依据1.1.1 项目由来重庆市城口县地处重庆市东北端的大巴山南麓,位于川、陕、鄂交界处,因“据三省之门户曰城,扼四方之咽喉称口 ”而得其名,城口县是重庆市东北部高山峡谷地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屏障。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奇特的森林、草场、溪涧、峡谷、瀑布、云雾等自然奇观;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记者、摄影家到城口考察,城口县优美的自然景观资源逐步展示在世人面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但由于城口县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对外交通闭塞,社会经济较落后,其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远远落后于其它地区。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重庆市直辖以后,城口县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庆市八小时通县交通工程的实施以及城口至四川万源市公路的改建,使城口的对外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开发城口县自然景观资源的时机已经成熟。为此,城口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和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城口县九重山林区属城口县前河国有林场管护区域,林区面积10089hm2。该林区生态原始,森林浩瀚,森林季相景观绚丽,中山、亚高山草场瑰丽多彩,奇峰峻岭漫舞,峡谷奇异幽秘,瀑布溪河密布,珍禽异兽众多,民风古朴,被誉为 “大巴山地区生态旅游的奇葩 ”。为了全面展示九重山林区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特征,为人类奉献出大

3、巴山腹心地带的生态旅游瑰宝,为重庆市推出新的生态旅游产品,充分发挥该地区生态景观资源的特色优势和综合效益,从而带动林业和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城口县旅游支柱产业和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城口县林业局和城口县前河国有林场在 2003 年提出了将九重山林区建第 1 章 项目背景- 2 -设成为国家森林公园的设想,该设想得到了重庆市林业局、城口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城口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 “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申报工作领导小组 ”,并由城口县前河林场委托四川中林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承担 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编制任务。1.1.2 立项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 中华人民共

4、和国环境保护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 (5)中发20039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2003 年 6 月 25 日)(6)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7)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GB/T18005-1999)(8)林业行业标准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 范 (LY/T5132-95)(9) 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国家森林公园申报及审批程序的通知 林园发字20033 号(10)国家计委19962050 年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11) 重庆市生态环境建设 “十五”计划和 2010 规划(12) 城口

5、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13) 城口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1.2 建设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必要性九重山林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多样的生物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使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对于保护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林业资源大县向生态旅游大县的转变,调整地方产业结构,带动革命第 1 章 项目背景- 3 -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1 公园建设是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迫切需要公园地处大巴山腹心地带的高山峡谷地区,分属汉江源头和嘉陵江一级支流渠江源头,由于受地质构造和河流切割影响,公园内形成了奇异的

6、峡谷和高耸的山原台地。海拔高度从700m 至 2400m,众多的山峰都在 2000m 以上,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质历史和地形地貌,使该地区保存了许多古老濒危的物种,垂直带谱分布特征较明显,生物资源极其丰富, 1891 年至 1893 年间,法国传教士鲍尔 法吉斯(Paul Farges)在九重山及其附近地区采集了两千多号植物标本,其中包括大量的新种。据有关资料,与九重山林区毗邻的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 21 科 3481 种,其中有国家保护植物近二百种,野生动物有150 科 706 种。因此该地区具有十分复杂的生态环境多样性和生物物种多样性特征,是十分珍贵的物种基因库和地质地貌

7、博物馆。九重山地区的喀斯特岩溶地质条件,使其生态环境又十分脆弱,其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将为人类永久保护该地区的森林、草场、矿藏、水体和其它生物资源以及奇异的自然景观作出贡献,实现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1.2.2 公园建设是城口县培育支柱产业,实施 “旅游兴县”战略的迫切需要从全球发展趋势看,旅游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和全球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重庆市城口县具有十分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发挥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尽快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8、实现城口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口县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心愿和唯一正确的决策。目前,国家已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城口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吹响了城口县旅游业发展的号第 1 章 项目背景- 4 -角。九重山林区作为城口县旅游景观资源的代表和最具有特色的区域,其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对于城口县旅游支柱产业的形成和旅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3 公园建设是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城口县是重庆市唯一成建制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县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挥师城口,创建了革命根据地。李先念、徐向前、王维舟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城口县有3000 多儿女相继

9、参加了红军和游击队, 500 多人参加了长征, 470 多人牺牲在长征路上。在革命战争年代,城口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对老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近几十年来,城口县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城口县仍然是国定扶贫县,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不高,群众收入较低,部分山区群众还处于初级温饱阶段。解决山区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不仅使城口革命老区具有国家级旅游品牌,使旅游业有可能真正成为城口 县的支柱产业,而且为老区群众提供了新的脱贫致富门路,有利于农业和其它产业

10、的勃兴,并将带来更多的新的信息,改变山区群众的传统观念,推动当地的对外开放,促进城口县的经济繁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使城口县广大老区群众能早日脱贫致富。1.2.4 公园建设是加速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需要公园境内的生态旅游资源种类全、品味高、价值大,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使其仍处于尚未开发状态,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将利用自身的品牌效应,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的力度,使资源的潜在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加速城口县旅游支柱产业形成的进程。1.2.5 公园建设是城口县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第 1 章 项目背景- 5 -城口是重庆市林业大县,森林资源十分

11、丰富。多年来,公园所属的前河国有林场广大职工艰苦奋斗,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1998 年后,随着林业 “三大工程”的实施,林场职工由砍树人变成森林的保护者,大多数职工面临转产再就业压力。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使林场职工在保护森林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向人类奉献绿色文明的同时,利用自身的森林景观资源优势,在开展生态旅游中得到应有的回报;并为分流职工队伍,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振兴城口县林业,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第 2 章 基本情况- 6 -第 2 章 基本情况2.1 地理位置重庆九重山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市东北端城口县西南部,东距城口县城区

12、 22km,西距四川万源市约 90km,南距开县 150km。公园地理坐标为东经 10824101083613,北纬 314841315558。东西长 18.4km,南北 宽 13.5km,总面积 10089hm2。公园的四周界线为:樱桃溪口沿城开公路白龙峡口山脊袁家梁山坡坛子峡口沿城开公路团包山坡三岔河山坡漆树湾山脊冷风槽垭口山脊大陷洞山坡凉风垭山坡紫码梁山坡大寨子山坡进山湾山坡燕子洞山坡白芷山垭口山坡大窝塘山坡小垭口山坡樱桃垭山脊五包树山脊樱桃溪口2.2 地文条件2.2.1 地质1、地层城口县地层跨属秦岭、扬子两个一级地层单元。从地质 年代看,包括元古代( Pt)的震旦系,古生代( Pz)

13、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迭系,中生代( Mz)的三迭系,新生代( Kz)的第四系等 7 个地层单位,36 个组、群的地层。公园地层包括志留系、奥陶系、二迭系、三迭系、第四系等地层单位,地层比较年轻,地形倒置,向斜(三迭系)成山,背斜(志留系)成谷。公园大部位于梆梆梁 -猫儿背向斜之上。梆梆梁-猫儿背向斜地层以三迭纪嘉陵江组和大冶组为主。嘉陵江组分为四个岩性段,二四段为块状砾岩、白云岩夹灰岩;一三段为薄至中层灰岩、泥质灰岩、页岩,厚 407647m。大冶组分东北和西南两个沉积区。公园境域为西南沉积区,其上部为灰色泥灰岩、紫红色泥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砂质页岩不等厚互层,下部为泥灰岩、灰岩、夹白云

14、质灰岩、白云岩及紫红色泥质白云岩。岩层倾角多为5070,断裂及垂直节理较为发育。第 2 章 基本情况- 7 -2、构造在地质构造上,自加里东运动 以后,大巴山地 区就开始出现隆起和拗陷。海西运动褶皱范围向南扩大,印支运动又继续隆起,拗陷和褶皱燕山运动使大巴山受到强烈的提升和隆起,同时受米仓山、汉中地块和神农架地块的阻挡,形成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公园地处大巴山弧形断褶带南缘,在城口县境内属南大巴山帚状构造带,梆梆梁 -猫儿背复向斜,由一系列弧形冲断和线形褶曲组成。2.2.2 地貌1、地貌类型公园属米仓山 -大巴山中山地貌区,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最低点为樱桃溪口,海拔 705m;最高点为牛角峰,海

15、拔 2471m,相对高差1766m。山脉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由北西向南东展布。由于河谷相对高差达 1000m 以上,谷坡陡峻,公园地貌明显形成四级夷平面,由北向南层层下降。分别有海拔 22002400m、18002000m、11001400m及 700800m 的河谷地带四个级。以海拔 22002400m 的顶夷平面分布较广。公园境内灰岩广布,岩溶地貌发育,溶蚀谷地、溶蚀洼地较多。公园的地貌包括中山、峰丛台地和低山河谷三种类型。(1)中山分布在公园海拔 1500m 以上地区,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主要包括九重山及其周围地区。(2)峰丛台地分布在公园海拔 2000m 以上,中山宽阔的顶部。在广阔

16、山台之上,峰峦密布,峰间洼地(山盆)众多,主要包括回龙大梁、四十八个青草塘等地。(3)低山河谷分布在樱桃溪、 白龙峡(原名崩溪河) 、坛子峡两岸海拔 1500m 以下的山体下部。河流底部因水流强烈侵蚀穿凿而成蛇曲状“V”型窄谷。相对高度一般为 5001000m。岩性以砂页岩为主,地形陡峻,除河谷谷口处较宽外,大多数河谷极窄,形如天缝。2、山脉公园境内的山脉 梆梆梁属大巴山系,是城口县著名的五座大山之一。梆梆梁由西北而东南横贯公园全境,主峰牛角峰海拔2471m。在宽阔的山台之上,耸立着 210 座山峰,其中海拔 19002000m 的 7 座,第 2 章 基本情况- 8 -20002400m 的 162 座,2400m 以上的 41 座。2.2.3 土壤根据农业区划资料,城口县的土壤有 6 个土类,10 个亚类,14 个土属,173 个土种。公园土壤受地质构造、地层和海拔高度影响,垂直分布特征明显。1、水稻土分布在海拔 9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