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低迷加工企业逆境突围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677589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价低迷加工企业逆境突围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粮价低迷加工企业逆境突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价低迷加工企业逆境突围(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农业产业化2015年11月3日星期二编辑: 买天新闻热线: 01084395125E-mail: 产经资讯 粮价低迷 加工企业逆境突围热点聚焦编者按: 今年以来, 国内主要粮食作物价格持续走低, 引起各界关注。粮价的下跌, 除了给粮农带来影响外, 也给国内粮食加工企业带来不少的困 惑。市场价的一天一变, 让企业不敢贸然大量收购粮食; 在观望与半停工状态中, 不少企业艰难度日, 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倒闭关门。当前粮食市场出现的 现象, 亟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要通过政策扶持, 帮助粮农和企业渡过难关。安徽省部分米业加工老板 “诉苦” 不开工肯定亏, 开工可能亏得更狠杨丹丹采访中, 不少粮食加工从

2、业 者谈及当前的粮价状况, 都显得 忧心忡忡。粮食的增减事关国家 粮食安全, 粮食加工企业的生存 好坏, 也折射出农业产业的 “健 康” 状况。 一位粮食加工企业老板说, 前几年企业都是以国家收储价为 指导价格, 今年大米市场价格一 跌再跌, 完全失去了 “风向标” , 农 户、 企业都出现了恐慌心理。 针对当前的粮食市场, 不少 粮食加工从业者建议, 国家要建 立较为准确的粮食预警系统, 指 导粮食种植结构, 减少农民不必 要的投入和风险。 坚决打击粮食走私, 打击力度不能一阵风紧一阵风弱。 要及时消化国家储备粮, 控 制粮食进口节奏, 从而使国内粮 食供需形成平衡。 要大力扶持农业合作社、

3、 家 庭农场等经营主体, 降低因土地 流转造成的粮食成本高企; 通过 抓大放小, 在每个县重点扶持一 两个粮食加工企业, 控制小型加 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 尽快形成 区域品牌, 从而降低区域内恶性 竞争造成的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很多企业压根一年都不生 产或少量生产, 却通过做假账拿 到了大量的政府补贴和贴息。 ” 一位粮食加工企业负责人说, 有 关部门要严把政策关, 坚决打击 违法企业, 保护守法经营企业的 利益。“抓大控小” 加快行业整合记者观察近年来, 在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贾岭村流 行建设 “地窖银行” , 农户通过开挖地窖来存放 地瓜。等到冬春季节, 窖存地瓜投放市场带来 高收益, 一

4、些储存大户年可获利10万元。图为 农户在查看窖存地瓜。贾巢 任慧燕 摄今年粮食价格的持续下滑, 让不少粮食加工企业深感忧虑。图为江苏金湖 县一家粮油食品厂稻米生产线。张国华 陈义宝 摄山东阳谷用产业化理念 构建优势产业带近年来, 山东阳谷县围绕优质粮油、 特色畜 禽、 优质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 以农业龙头企业 等为扶持重点, 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集中区和 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他们扶持具有明显竞争 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 包括 面粉加工、 肉鸡、 猪、 绿色无公害蔬菜等产业, 提 升了农业标准化、 规模化、 专业化水平。 他们围绕当地主导产业, 建立产业化项目 立项 “绿色通道” ,

5、 以生产基地为依托, 产业化项 目及时跟进, 优先安排, 强化对农产品加工、 蔬 菜等优势特色产业的扶持, 打造全产业链条。 在强基础、 抓规模、 展特色的基础上, 科技措施 突出解决制约优势农产品发展的主要障碍, 全 力优化高效农业发展环境, 提高项目科技含量, 让农民真切感受到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 继而 转化为生产力。魏秀芳 佟晓楠中粮智慧农场启用 打造田间到餐桌生态链日前, 由中粮集团打造的中粮智慧农场农 业科技示范中心在北京市房山区正式启用。北 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赵根武、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 高宁、 房山区区长曾赞荣等有关领导出席了此 次启用仪式。 中粮智慧农场地处北京市房山区南部琉璃 河

6、镇, 项目规划 “一心六园” 七大核心板块。“一 心” 是指智慧农业中心, 由中粮生态谷公司与中 国农科院共同开发, 建设成一个集人工光植物 工厂、 食用菌工厂等技术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 “六园” 是指花田漫步、 牧场悠歌、 乡野记忆、 田 园拾萃、 林间采薇、 伊甸寻芳六个各具特色的主 题区域, 为都市人提供休闲观光、 科普体验、 农 产品采摘、 农作物认领等服务。 中粮智慧农场依托中粮集团 “两链结合” 的 企业优势, 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一站式生态链 条, 坚持农业科技高精尖和农业休闲高品位, 为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提供 示范样本。本报记者 陈艺娇甘肃宁县发展苹果产业 成

7、农民致富 “摇钱树”“种苹果是咱致富的好门路, 这些年家里的 收入就靠这26亩苹果树, 今年的苹果已被订购 一空, 预计可收入50多万元。如今政府鼓励栽 苹果, 扶持政策这么好, 包果园很划算。 ” 甘肃宁 县盘克镇杏洼村果农胡元宁说。 近年来, 宁县把苹果生产作为助农增收的 产业来抓, 坚持 “以果兴县, 兴果富民” 战略。他 们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助推苹果产业升级, 一手抓苹果基地建设, 一手抓果园挖潜改造, 通 过扩张基地规模、 优化产业结构、 注重科技投入、 实施品牌战略、 依托绿色认证、 管理提质增效等多 套路 “组合拳” , 推动全县苹果产业崛起。目前, 全 县苹果园面积达42

8、.7万亩, 今年果品总产可达 18万吨, 农民人均增收达2240元。刘浩宁浙江柯城种植大户 种出双孢菇大产业“我在村里承包了一块荒地, 搭棚种双孢 菇, 这活不累, 一年下来每个棚少说也挣几万块 钱, 在家门口都把钱挣了, 比出门打工强多 了! ”近日,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九华乡上彭村双 孢菇种植户童小兵说。 当初, 童小兵发现种植双孢菇有商机, 却 苦于没有资金, 于是他到柯城农商行寻求资金 支持, 最终获得了 15 万元的担保贷款资金。 经过近两年的辛勤种植, 童小兵的双孢菇终于 有了收成, 如今生意是越做越红火。令童小兵 没想到的是, 他当年个人的一个农业致富项 目, 却带动周边27个农户

9、跟着种植, 解决了62 名农民的就业问题, 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 路子。陆芳本报记者 杨丹丹“去年的稻子加工后 2.02 元一 斤, 今年的新米还没有加工, 不敢大 量收, 也不敢加工, 现在新米价格一 斤 1.9 元都不到了。不开工肯定亏; 开工可能亏得更狠。 ” 安徽省望江县 从事多年米业加工的田老板忧心忡 忡地告诉记者, 这几年加工企业倒 闭关门的比比皆是, 也许下一个就 是自己。米价一天一个价, 企业 不敢大量收购随着新米大量上市, 持续3年不温 不火的大米市场出现急剧下跌的情 况, 优质杂交米由9月的2.10元/斤, 降 至10月中旬的1.8元/斤; 粳米由9月 的2.16元/斤降

10、至10月中旬的1.9元/ 斤; 糯米由9月初的2.85元/斤急跌至 10月25日的2.2元/斤。 由于加工企业近年来持续亏损严 重, 不得不停止或少量收购, 通过快进 快出来维持生产。近期出现的糯米市 场每天均掉价0.05元/斤的趋势, 让很 多企业不敢大量收购。即便小心翼 翼, 可还是套牢了很多加工企业和经 销商, 销售渠道因变价非常快, 不敢定 货, 市场出现滞销情况。 “针对市场行情, 我们米业公司今 年的水稻收储基本原则是 扩糯、 缩杂、 停粳 , 即糯稻收购2.2万吨, 杂交稻收 购0.3万吨, 粳稻不收。 ” 田先生介绍说, 大米销售价格跌价, 加工企业需要收 储, 一旦价格继续下

11、跌就亏定了。目 前, 他们企业为求自保已经停止外购水 稻, 等待市场平稳; 糯稻在怀远、 南陵的 企业大部分都停产停收, 因为糯稻还没 有大量上市, 都担心市场会进一步走 低。前期收储的企业有一部分等于已 经破产, 稻子收购越多就越亏。农户售粮形势不乐观, 消 费者也没得到 “实惠”作为长年从事稻米加工的专业企 业, 田先生一直关注整个国内市场的价格走势。 他告诉记者, 9月23日安徽省中 晚稻托市收储启动, 价格1.38元/斤, 水稻市场稳住, 之前各省企业收购价 格 不 等 ,湖 北 省 价 格 为 1.30 元/ 斤1.35元/斤; 江西省价格为1.28元/ 斤1.38元/斤; 安徽省价

12、格为1.33元/ 斤1.38元/斤。 托市启动后各企业更加谨慎, 不 敢盲目追高, 实际收购价格稳定在 1.30 元/斤1.32 元/斤。进入 10 月中 旬以后, 随着中晚籼稻全面上市, 籼稻 价格直线下挫, 降至1.2元/斤, 前期收 购企业全面亏损, 农户机口稻不足1 元/斤, 承包户也亏损严重。糯稻行情 继续延续农产品下跌趋势, 由9月份的 1.85元/斤, 下挫到10月中下旬的1.4 元/斤, 各个收储企业均停止或暂停收 储, 农户水稻失去收购主体, 面临无处销售的严峻形势。 稻米价格如此之低, 可是老百姓 在商超里为何没有感觉到 “优惠” 呢? 田先生解释说, 这是流通领域的问 题

13、。运费、 经销商利润和超市等各项 费用加到米价上, 其实跟粮食的价格 并没有多大关系, 就跟菜农种菜不赚 钱是一样的。高进口高库存致米价下 跌, 市场预判风险增加据悉, 2015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 粮食达7256.8万吨, 至今年6月我国 中晚籼米较泰国大米完税价高出 51%, 小麦和玉米也分别比国际市场 平均高出 56%和 65%, 严重冲击国内 粮食市场。 由于市场更加青睐低价进口产 品, 导致国内库存难以消化, 仅水稻库存就达8000万吨, 达到2014年全年水 稻总产的46.5%, 高库存增加了财政负 担, 同时也阻碍了新稻上市托市收储 对仓库的需求。 各个地方政府对轮换粮的政策 发

14、生 转 变 , 由 顺 价 销 售 到 补 贴 销 售。黑龙江省出台的每吨竞拍粮补 贴 200 元的政策一出, 打破了多年 来粳米夏季涨价的市场规律, 致使粳米价格不升反降, 每斤大米降价 达0.04元/斤。安徽省轮换粮由年初 的1.25元/斤下降至1.13元/斤, 冲击 了低档大米市场, 激化了中端大米的 市场竞争。高进口、 高库存带来的 地方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强, 原 来以分计递增递减的水稻市场进入 以角计递增递减的市场, 市场风险 成倍增加。秋粮大量上市, 而受国际粮价低迷、 粮食仓容不足、 粮食加工企业需求疲软等影 响, 出现农民 “卖粮难” 、 企业开工不足等问题。图为安徽定远县大

15、桥镇稻农胡锦福因为 卖粮发愁, 而在明光市的售粮车更是排起了长队。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董亮 姜军 本报记者 陈兵入秋以来, 全国粮食主产区的玉 米、 小麦、 水稻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 跌。粮市低迷, 粮农、 粮企、 地方政府 反应如何, 有哪些应对措施?记者日 前来到产粮大县江苏省泗洪县, 进行 了调查采访。适应市场转观念, 在增加 效益上动脑筋今年 44 岁的王斌是太平镇南谢 村有名的种粮大户, 种植水稻2300余 亩、 玉米 1800 多亩。谈起今年的粮 价, 王斌很伤脑筋。他以玉米为例给 记者算了一笔账: 去年玉米均价每斤 1.09元, 今年小贩收购价只有0.75元, 每斤降价3毛以上

16、, 按平均亩产1000 斤计算, 今年的玉米收益至少减少了 50万元。 “粮价走低, 明年是不是要减少种 粮面积? ” 面对记者的提问, 王斌说, 粮食市场行情波动, 不是个人所能左 右的, 只有依靠国家政策宏观调控。 不过种植户也不能 “坐以待毙” 、 因噎 废食, 必须自寻门路, 把损失降到最 低点。为此, 他频繁与外地饲料厂联 系, 送货上门。如将玉米送到山东沂 水, 每斤可卖0.85元, 送到江苏太仓, 每斤则可卖 0.91 元。“开弓没有回头 箭, 我已经按合同给付了土地租金, 不能因为粮食掉价就甩手不干, 而是要适应市场、 转变观念, 在增加效益 方面多动脑筋, 千方百计把粮种好。 ” 王斌说。 与王斌不同的是, 孙园镇孙楼村 农民许山招面对粮价下跌, 则显得相 对淡定。去年, 许山招在江苏的洪泽 湖农场承包了500亩土地, 种植常规稻 麦, 夏季小麦售价每斤在1.11.2元, 水 稻1.41.5元, 净赚了20多万元。今年 小麦受赤霉病影响较大, 加之价格突 降, 最高售价每斤1元。水稻即将收 获, 按目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