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8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675353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第8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第8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第8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第8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第8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第8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第8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语文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阅读教学诘问阅读教学诘问 全国第全国第 8 8 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 学大赛观后感学大赛观后感去年 10 月在银川举办的全国第 8 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可谓盛况空前。这是全国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次大聚会,也是全国小学语文优秀青年教师的一次大展演,同时还是全国小语界的一次大交流和大讨论。跟大家一样,作为活动的亲历者,我在分享和体味这次盛会的过程中,也生出些许疑惑、忧虑和思考。我把它们记录下来,既是对自己的诘问,也是就教于同行。一、学生是否也会觉得累?一、学生是否也会觉得累?大赛期间,评委

2、们在评析和讨论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发出同样的感叹:有不少课听得感觉累!我也有同感,有时听着听着,就会傻想:如果我是台上的学生,会不会也觉得累?我会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会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我究竟想得到什么?设身处地站到学生的角度审视面前的课堂,便不难发现一些“被累”的缘由: 教学的立足点偏离,学生被教学的立足点偏离,学生被“拖得累拖得累” 。一些教师课堂的提问、对话偏向少数人,那些思维活跃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而另一些(常常是大多数)反应稍慢的孩子则往往被忽视,这部分孩子只能亦步亦趋“往前赶” ;一些教师教学的进程显得过分跳跃,有时为了“赶趟儿” ,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又跳到另一个问题,

3、大多学生疲于奔命,吃力地跟着老师后面转悠;仔细分析孩子的课堂发言,可以看出他们不是在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在琢磨老师的心思,言说“教师想要的话语” , “感悟教师的感悟” 。 教学内容贪大求全,学生被教学内容贪大求全,学生被“灌得累灌得累” 。教师总想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盘托出,试图让学生也达到自己的理解程度,于是不得不强拉硬拽,不得不“灌输” ;教师对于文本的“精彩”常常一处也不舍得放弃,使得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学生“吃得太多,消化不良” 。 教学手段过于花哨,学生被教学手段过于花哨,学生被“换得累换得累” 。现代教学技术为语文课堂打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语文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

4、程培训项目开了一个立体的空间,从二维的平面(粉笔加黑板) ,到现在声、光、电立体影像的呈现,让孩子的感觉通道接受了更多的刺激。而感觉通道的频繁变换,往往导致学生应接不暇,刚刚看完视频(还在体会)就要说说感受,刚刚欣赏完图片(还在回味)就要读出感情在频繁的切换之中,孩子或许会有新奇感,但新奇的背后掩盖着“感觉的疲劳” ,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语文的应有之义。由此可见,我们需要感受孩子的感受。我们已经站在教师的立场、成人的视角太久了,不妨假设自己是一个孩子。适当的换位思考,也许会对教学领域、甚至成人世界的两难问题,能有些返璞归真的解答。于是,对课堂教学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 学生能有所得吗?学生

5、能有所得吗?我们需要认真地替孩子想一想,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有一种对当下语文教学的批评值得重视:“学生上两个月语文课,几乎没什么长进;缺两个月语文课,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1语文学习离不开最基本的语文实践,如读书、写字、朗读、感悟等,一堂语文课孩子应该有些实实在在的收获。学生学得有兴趣吗?学生学得有兴趣吗?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孩子的某某兴趣,但是否首先应当考虑,如何不破坏孩子已有的兴趣?一篇课文没教之前,孩子往往读起来津津有味,可是老师教着教着却让他们反倒厌倦了。这也许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和背景,但语文教师似乎也难以置身局外。学生学得幸福吗?学生学得幸福吗?孩子需要被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诚如杜威所说,将

6、家长或教师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当目标, “这和农民不顾环境情况提出一个农事理想,同样荒谬可笑。 ”2孩子不是“预备的成人” , “今天受苦是为了明天的幸福”这种说辞是在抹杀童年的价值。童年与成年实在是等价的,都是人生不可重复的一次性经历。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童年的“语文生活”充满愉快的体验,洋溢温暖的阳光!二、语体文怎么教?二、语体文怎么教?这也是一个与“被累”关系度极高的问题,同时又是关于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观摩间隙,听一位曾参加过全国首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并获大奖的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语文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老师感慨道:前后 8 届大赛的课看了

7、不少,每每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不满足” ,近 20 年了,阅读教学的格局似乎没什么大的改观, “涛声依旧” ,年复一年。是啊,难道语文课堂就非得这一种样态吗?语体文(也称白话文)就非得这样教吗?阅读教学就非得如此耗时费力吗?我想,肯定不是!关于当前小学课本中语体文的教学,笔者也有一些不揣浅陋的想法。1 1、症结: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悖、症结: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悖“文白之争”乃是中国现代文化史、教育史上的思想之争,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内容,语体文作为主导(尤其是小学语文)却是一种基本事实。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所以吕叔湘先生说, “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 。3语体文与文言文相

8、对,正如孙双金校长在点评时所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明白、易懂” ,平白如话。即它是一种生活语言,不是“贵族语言” ,大多数文章的大部分内容,孩子是可以通过独立阅读而理解的。因此,对于这样平白易懂的教学内容,恐怕就该用一种清晰简明的教学方法,无须总是领着学生反复咀嚼,也不需要过于繁复的精巧设计。我们的语文教学为什么被批评“少、慢、差、费”?大致就是“用大炮打蚊子” ,用过于繁杂的手段去应对平白简易的教学内容,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相反还人为制造了问题。2 2、溯源:、溯源:“两个传统两个传统”的惯性与沉淀的惯性与沉淀一是我国几千年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文言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学生不

9、懂的词、句、段弄懂讲明。因此,逐字、逐句、逐段讲解,就成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流程。二是上世纪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所形成的以“红领巾教学法”为代表的“新传统” 。在二十世纪这个“躁动的百年”中,我们先后学习过日本、美国(以杜威来华讲学为代表)和苏联(建国初期) ,尤以“苏联”专家的“红领巾教学法”影响最深。然而,正如赫尔巴特主义由于较多倾向约束和控制,使其在美国的传播也只能沉淀下那些理性成分一样,进步主义在东方更多创造的也是肤浅的形式,并未触及东方的传统深层。因此,我们至今为止似乎仍然很难跳出这种深究、评析的传统套路。3 3、超越:可能的视角、超越:可能的视角如果我们跳出这个内容分析

10、或文学赏析的传统套路,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少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语文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时间,更集中的精力,探索更为简明、高效的教学方式?叶老早就认为,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4胡适先生在中学国文的教授中谈到“小说与戏剧” (其实就是相对浅白的文章)的教授法时指出, “先由教员指定分量由学生自己看。课堂上只有讨论,不用讲解。 ”而当他谈到(即便是)古文的教授,上课时也只有三件事可做:一是学生质疑问难,教员帮助解释;二是大家讨论所读的书的内容;三是教员可加入一些参考材料。5吕叔湘先生认为, “在我看来,现在

11、的问题,至少以白话课文而论,不是讲得太少,而是讲得太多。以为上语文课是为了学会讲语文,不是为了学会用语文。 ”6重温这些大家的言说与教诲,笔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由此,我大胆地“臆测” ,语文教学在一些基本取向和策略上是可以有所突破的,比如: 能否教得简单一点。能否教得简单一点。简简单单教语文!事实已经证明,繁复的教学并不能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些什么有意义的东西,过于复杂的教学设计不但耗费了老师和学生太多的时间与精力,还让颇具美感的文章读起来索然无味。我们为何总是舍不得放弃那些吃力却是不讨好的努力呢?请相信,能够把课教得简单有效,是一种不凡的教育素养。 “大道至简”乃是人生也是教育所能企及的至高境

12、界! 能否教得清楚一点。能否教得清楚一点。清清楚楚教语文!模糊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教学目标(为何教) 、教学内容(教什么)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怎样教) ,这些语文教学的基本元素,教者理应清清楚楚、了然于胸。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如数学)的一个突出的区别在于,教材的课文并非教学内容本身。这就需要教师对课程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挖掘和选择隐藏在一篇篇课文“例子”后面的课程内容。孙双金老师执教推敲 (苏教版的一篇语体文)一课,将教学目标和内容锁定为:讲述一个故事,理解一首古诗,欣赏一段佳话,玩味一种现象。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能否教得轻松一点能否教得轻松一点。轻轻松松教语文!

13、语文教学应该给孩子获得一种精神的愉悦而不是折磨,应该给孩子享受一种求知的快乐而不是灌输的痛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教师、一群学生,即使没有表演、没有多媒体、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语文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没有小组讨论,犹如一幅简笔画,线条简单而又意境深远。 ”7其他姑且不论,单就这种价值取向而言,谁能说孩子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会体验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呢!三、课堂需要三、课堂需要“另一种另一种”语言吗?语言吗?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间或会面对一种现象:有些执教的老师一走上讲台,从喊“上课”两个字开始,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语言世界” ,开始说“书面语言” 、 “主持

14、人语言” 。有的课教师还没找准文本的情感基调,就开始“深情款款”,让人忸怩不安;有的课教师从头至尾情绪高涨,激情演绎,给人一种“强势”的压迫感。显然,问题并不在于需不需要“深情款款”和“激情洋溢” ,而在于这些语言我们是否用对了地方。笔者认为,课堂上的语言就其功能来看是有其类型分别的,无论哪一种语言似乎都不能包打天下,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教学语言的功能来看,教师的课堂语言大致有这样三类:一是陈述性语言一是陈述性语言。这是一种独白式的语言,往往是教师介绍、陈述、承接时所用的语言。这种语言的情感基调主要由教学内容所决定,表达时,应力求恰如其分、自然平实,避免说过多的书面语。二是交际性语言。二是

15、交际性语言。这是一种交互式的语言,往往发生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包括对学生的点拨、引导、启发等,它的情感把握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境来调适。正如孙双金校长点评时所言,这种语言应该力求“生活化” ,即生活中如何与孩子说话,课堂上也该如何说话。三是评价性语言。三是评价性语言。这是一种反馈式的语言。它需要给孩子的发言及课堂表现以得体、及时的评价。在课堂上,学生的成功和失误都是教育的良机。高明的教育者,既不会有半点吝啬赞美和激励,也不会轻易放过眼前哪怕是一闪而过的瑕疵或沙粒。沐浴在那样真诚、熨帖的评价语言中,学生总能找到自己,总能焕发出不竭的求知欲望和蓬勃的生命活力!不同类型的语言需要协调地分配、

16、取舍,这就是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 ”一个教师的语言折射出的其实是整个人的语文素养和人格修养,它对于孩子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知识教授的范畴。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语文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教师的语言就是一本书,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体态语言,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如果我们总是以“另一种”语言在课堂上言说,我很担心它会埋下儿童成长的隐患。四、教师如何设问?四、教师如何设问?“问答模式”差不多是当下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现场的观摩课也差不多都是在师生的问答中过去的。问答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并没有好与不好,但当它充斥我们的课堂,就成了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