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建设任务书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673635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31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建设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建设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建设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建设任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建设任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建设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建设任务书(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建设任务书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建设任务书长兴技师学院长兴技师学院一、建设背景一、建设背景(一)背景与现状(一)背景与现状1.贯彻落实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必然要求。近期,国家先后出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 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由此可见,中职学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应有一定的责任担当。长兴技师学院为地方政府全额拨款的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近年来,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连续获评省改革发展示范校、省级数控和模具实训基地、机电技术省骨干专业等称号(荣誉) 。师生参加省级技能大赛多次获奖,创新作品获省金

2、奖。现作为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年均培养高技能人才 726 名,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33 项,受到企业的广泛好评,在全省技工院校中有很高的知名度。现在,我校响应政策号召,积极建设浙江省中职学校品牌专业,正是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积极反映。2.“工业强县、产业优化”需要大量机电专业创新型高技能人才。2012 年长兴县工业强县建设规划编制实施,工业强县全面启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型电池、现代纺织、特色机电三大支柱产业工业产值不断提升。2015 年,全县机电行业从业人员超过八千人, 其中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六千余人, 初级、 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对应的比例分别为 41%、45%、12

3、%、技师及以上 2%。经调研,预计长兴“十三五”期间机电行业的新增劳动力年需求量 3000 人左右,其中高级工或技师达 50%以上。而全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每年不足千人,缺口达 500 人左右。因此,创建品牌专业,并以此推动机电专业的建设,加大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是解决本地区产业优化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3.以“内涵提升”为引领的后示范校建设的内在需要。2013 年, 我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 “高端引领,内涵提升”的战略,建设成果突出,学校综合实力提升明显。后示范校建设,我们将继续以内涵提升为引领,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而省级品牌专业的建设,以点带面,体现高

4、端带动的战略;以品牌专业创建为载体,开展系列的教学理论研究、技能训练研讨、创新素养培育、企业技改攻关等活动,这是学校内涵提升的有效手段。4.推动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将会给我校拔尖的机电专业技术人才找到一个发挥自我价值的更大舞台。2010 年,学校成立了以机电专业教师为主的“CT 技术服务队” ,专职于服务地方各型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经过六年的发展, “服务队”在长兴县域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容小觑,但也陷入一个层次提升的瓶颈。现在,借助品牌专业申报,引入企业共建共管,将进一步推动校企在产学研项目上紧密合作。积极开展技改项目的攻关,既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又

5、能使教师的能力充分发挥,达到双赢。同时,将校企合作技改项目作为工作室的教学项目,培养机电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人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加强。(二)特色与优势(二)特色与优势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选择性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形成了一定规模。课程设置中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程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不少于 50%。一般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设专业限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取证强化课程、综合素质提高等课程。CT 技术服务队在关注社会,服务企业活动中思路开阔,工作务实,自我搭建了极好的平台,既保证了教学工作有效的开展,又在为企业的服务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为企业解决了实际的困难,支援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该团

6、队也先后评为长兴县创新示范岗等荣誉称号,2015 年被评为“感动长兴教育十大人物”优秀团队,队员石显奎、翟大刚、高美丽三位教师获评市“技术能手”称号,石显奎、邱波获“长兴县优秀技术志愿者”称号。为全面加快建设“太湖望县、锦绣长兴”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通过学生技术工坊建设,初步形成一套适合我校机电专业的综合性教学体系,并以此为范本培育综合性、复合型技能人才。为当地企业培养懂操作、会编程、懂工艺、会管理金蓝领人才,编写综合实践校本教材。以任务促学习、以竞赛促教学,在工坊工作中,强化专业融通、跨界,做强、做精数控、模具的相近专业,加强学校高精尖技术人才培养,打造湖州市一流专业技术团队。二、建设思路及目

7、标二、建设思路及目标(一)深化(一)深化“二模二基三群二模二基三群”的选择性课程体系建设的选择性课程体系建设建立“课程建设与实施管理中心” ,在“中心”的指导下,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企业个性化需求”作为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进行课程结构的重建,实现学生对专业和课程、就业与升学的多次选择,兼顾开发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模块,使之与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等教学评价机制相适应。(二)打造智能化的专业教学实训场地(二)打造智能化的专业教学实训场地紧密结合工业 4.0 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的新要求,适应“中国制造 2025”提出的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升级,由“制造转向智造”的行业发展趋势。围绕装备

8、制造大类的以 3D 打印、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的技能训练需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行业协会、设备与材料生产企业的设备、技术优势,政校企三方共建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共同推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共同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共同开展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三)提升教师团队信息化应用能力(三)提升教师团队信息化应用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应基于校本管理需要以及教师和学生需求,一切以引导和促进师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这既是学校管理的本质追求,也是信息化管理的根本宗旨。 对教师来说应为其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加大硬件设备投入;对学生来说更多的是正确引导,人性化管理。(四)加强学生核心素

9、养培养(四)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是指终身学习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个人发展能力以及品德修养能力。研究、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刻不容缓,这既是我国职业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中共同关注和解决的核心问题。(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完善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人才优势和省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优越的硬件条件。结合企业需求,积极承接生产加工,开展员工培训、

10、技术改良、生产优化、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服务工作。三、建设任务三、建设任务(一)基本任务(一)基本任务基本任务一:深化选择性课程改革基本任务一:深化选择性课程改革1.建设基础学院牢固树立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宗旨,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优创强”的思路,以特色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努力打造技工品牌。学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拥有全市一流的实训设施,师资力雄厚,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通过省级实训基地、省级课改实验点以及省级骨干专业的创建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局面。2.存在的问题(1)精品课程建设相对滞后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重视岗位技能的训练,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其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

11、面:精品课程的经费在国家对中职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学校自筹。要想建设精品课程,首先要有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特点的中职特色;其次,不同课程也要突出其本身的特色。(2) “选择性”机制不够成熟 “研究市场” “满足学生”方面。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育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做的还不足;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异大,7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不是升学,而是就业。 “调整学生动态” 、 “激发学生兴趣”方面。从学校调查情况来看,学生选择专业有较大随意性,与职业规划、职业兴趣相关性不大。 校本教材开发质量和力度方面。选择性课程教育机制需要高质多量的校本课程和教材资源,否则,一切都是“无米

12、之炊” 。 多元评价机制方面。构建选择性教育机制需要积极探索和推行多元灵活的评价方式,改变传统考试评价形式。(3) “选择性”课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通过实践、调研发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选择性课程体系建设目前最关键性的问题在于解决实施选择性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 通过对机电技术应用的职业能力分析,目前存在着选择性教育基础上的课程体系重构问题。 通过对核心课程的逻辑分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选择性课程库的建设也存在着较大的困难。3.建设思路与方法(1)建立合理的选择机制围绕增加教育选择性,在多样化的选择性课程体系和工学交替的教学机制的支撑下,创设学生更多的专业选择机制。学生在入学报名时初定专业大类

13、,学校按大类进行分班。第一,将新生第一学期分为长短学段,开学至国庆前后为短学段,学生按照招生时的专业意向组班,学习相应专业课程,同时开设其他专业的“体验性课程” (包括专业认识、实践操作及就业岗位等) 。此学段结束后,学生选择确定专业,并重新组建行政班。第二,第一学年结束,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家庭条件及自身发展需求选择进入高职预科班或就业班。第三,第二学年结束前,主要针对就业班学生,选择确定专业的后续发展方向,包括选择实习或就读高级工、参加成人高考获取大专文凭。(2) 加强“二模二基三群”的课程体系建设在“合适教育、差异发展、人人成功”的理念指导下,重新规划建立选择性课程体系。将原有的公共基础课

14、程、专业课程与素质拓展课程重新分类、扩充,形成“核心课程模块”和“自选课程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模块按照专业方向的不同,对其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内容和要求也不同,但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学习计划内完成。自选课程模块又分为“限定选修”与“自由选修”两部分,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方向配合密切的限定选修课程采取二选一或三选一的形式向学生开放,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发展、工种岗位等进行选择。 “自由选修”部分,在现有的十余门校级精品与优秀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学校精品德育活动和社团、兴趣小组活动,结合企业工作实际与个人发展需求,以自由选课的方式提供给学生选择。计划提供人文素养、兴趣特长等六个类别的自由选修课程

15、包。(3)完善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学校、学生、行业鉴定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毕业生评价体系,实现学生职业精神共培育、学生职业技能共训练、校企文化共融合、师徒身份共兼有、学业成绩共评测;试行评价方式多样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采用多种评价方法。(4)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重点做好 “六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的创新:文化课与专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专业与行业结合、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的结合、产学研结合、长短学段结合。4.建设内容根据长兴技师学院“选择性”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不断完善、强化课改教学管理制度,

16、确保教学质量。精心选取选修课进行开课试点。(1)从选修课程的设定及上课形式,选修课任课教师的选拔,教室或场地的安排,班主任的宣传,学生选课的方法及要求,选课走班的顺序等诸多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2)在原有的校本课程基础上,组织教师完成 6 门选修课程的校本教材的开发。(3)走出去,取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教务处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课改会议活动,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课改经验,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运用到教学中。(4)积极探索分层教学模式。学校通过对高二高考班学生家长发放告家长书,确定学生升学或就业方向,组织学生进行遴选摸底考,对部分专业进行重新组班,让学生真正选择自己想走的方向。(5)努力创新课改教学方式。机电类专业班级,采取按周集中项目式实训的选课方式;财经类专业分为高职考和考工方向分层教学;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引进校外跆拳道培训机构丰富我校自由选修课的内容等。让选修课的形式逐渐成为学生成长与职业素养培育的必要程序。基本任务二: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本任务二: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建设基础我校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