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伤寒论方剂(新整理,附方剂)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673037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机伤寒论方剂(新整理,附方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病机伤寒论方剂(新整理,附方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病机伤寒论方剂(新整理,附方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病机伤寒论方剂(新整理,附方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病机伤寒论方剂(新整理,附方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病机伤寒论方剂(新整理,附方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机伤寒论方剂(新整理,附方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病机伤寒论方剂病机伤寒论方剂 太阳病太阳病太阳本病中风,以桂枝汤桂枝汤主之(桂枝 6g 芍药 6g 炙甘草 3g 生姜 6g 大枣 4 枚)。 伤寒以麻黄汤麻黄汤主之(麻黄 4.5g 桂枝 4.5g 杏仁 6g 炙甘草 3g)。 风寒两感,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桂枝 3g 芍药 3g 生姜 3g 炙甘 草 3g 麻黄 3g 大枣 3 枚 杏仁 3g)(桂枝 4.5g 芍药 4.5g 麻黄 1.5g 生姜 4.5g 杏仁 3g 炙甘草 3g 大枣 2 枚)。 伤寒而内有火郁,以大青龙汤大青龙汤主之(麻黄 6g 桂枝 6g 炙甘草 3g 杏仁 6g 生

2、姜 6g 大 枣 4 枚 石膏 30g)。 中风内有火郁,以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桂枝 2g 芍药 3g 麻黄 1.5g 炙甘草 2g 大枣 2 枚 生姜 4g 石膏 9g)。 伤寒而内有水饮结中上焦,以小青龙汤小青龙汤主之(麻黄 4.5g 芍药 6g 干姜 4.5g 五味子 4.5g 炙甘草 3g 桂枝 6g 半夏 9g 细辛 3g)。 表已解而内燥,以白虎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石膏 30g 知母 9g 炙甘草 6g 粳米 30g)(石膏 30g 知母 9g 炙甘草 6g 粳米 30g 党参 9g(或西洋参 36g))。 表未解而里湿,以五苓散五苓散,茯苓甘草汤

3、茯苓甘草汤主之(猪苓 9g 泽泻 15g 白术 9g 茯苓 9g 桂枝 6g)(茯苓 9g 桂枝 6g 炙甘草 3g 生姜 6g)。 表退而热结血分,以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抵当汤、丸主之(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桃仁 9g 大黄 9g 桂 枝 4.5g 元明粉 6g(冲服) 炙甘草 4.5g)(抵当汤:抵当汤:水蛭 15 条 虻虫 15 只(去翅足) 桃仁 9g 大黄 9g 或按相同比例,研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 3g,每次 12 丸,每日一次。 )。太阳坏病太阳坏病入阳明去路入阳明去路 表寒未解,而内有火郁,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麻黄 3g 杏仁 6g 炙

4、甘草 3g 石 膏 30g) 。 表解而内燥,以人参石膏汤人参石膏汤主之()。 表解而里热,以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主之(大黄 9g(酒洗) 炙甘草 4.5g 元明粉 9g(冲服))。 入太阴去路入太阴去路 表未解而里湿,以五苓五苓散主之(猪苓 9g 泽泻 15g 白术 9g 茯苓 9g 桂枝 6g)。 表解而里阳虚,以甘草干姜汤甘草干姜汤主之(炙甘草 612g 干姜 36g)。 表解而里阴虚,以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主之(芍药 15g 炙甘草 9g)。 表未解而里寒急,先以四逆汤四逆汤主之,后以桂枝汤桂枝汤主之(生附子 12g 干姜 6g 炙甘草 6g)(桂枝 6g 芍药 6g 炙甘草 3g 生

5、姜 6g 大枣 4 枚)。 表风未解而里虚,以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主之(桂枝 6g 芍药 12g 炙甘草 3g 党参 9g 大枣 4 枚 生姜 9g)。 表未解而里热,以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 12g 黄芩 9g 黄连 6g 炙甘草 3g)。 表未解而里寒,以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炮附子 9g 茯苓 9g 党参 6g 白术 12g 芍药 6g)。 表风未解而里微咳,以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表解而里湿,以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桂枝 6g 炙甘草 3g 白术

6、9g 茯苓 9g 生姜 6g 大枣 4 枚)。2表虚而里实,以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里实而宜吐,以栀子浓朴汤、栀子干姜汤,栀子香豉汤,栀子甘草汤,栀子生姜汤栀子浓朴汤、栀子干姜汤,栀子香豉汤,栀子甘草汤,栀子生姜汤, 随证主之(栀子浓朴汤:栀子浓朴汤:山栀子 9g 炙厚朴 6g 炙枳实 9g)(栀子干姜汤:栀子干姜汤:山栀子 9g 干姜 4.5g)(栀子香豉汤:栀子香豉汤:)(栀子甘草汤:栀子甘草汤:)(栀子生姜汤:栀子生姜汤:)入少阴去路入少阴去路 表虚汗漏,以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 (桂枝 6g 芍药 6

7、g 炙甘草 3g 生姜 6g 大枣 4 枚 炮附子 34.5g ) 里虚恶寒,以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芍药 15g 炙甘草 6g 炮附子 4.5g) 里寒有湿,以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主之。 里寒有水,以真武汤真武汤主之(炮附子 6g 茯苓 9g 芍药 9g 白术 9g 生姜 9g) 。 里虚亡阳,以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 9g 炙甘草 9g) 。 里寒欲作奔豚,以桂枝加桂汤桂枝加桂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桂枝 9g 芍药 6g 炙甘草 3g 生姜 6g 大枣 4 枚)(茯苓 12g 桂枝 9g 炙甘草 4.5g 大枣 6 枚)。 里虚

8、亡阳惊狂,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主之 里虚亡阳烦躁,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 3g 炙甘草 3g 煅牡蛎 9g 煅龙骨 9g)。 表解而里阳虚,以茯苓四逆汤茯苓四逆汤,干姜附子汤干姜附子汤主之(茯苓 12g 人参 6g 生附子 6g 炙甘 草 6g 干姜 6g)(干姜 4.5g 生附子 9g)。太阳坏病结胸痞证太阳坏病结胸痞证结胸证重者,以大陷胸汤大陷胸汤,大陷胸丸大陷胸丸主之(大黄 9g 元明粉 9g(冲服) 甘遂末 1.53g(冲服)) 轻者以小陷胸汤小陷胸汤主之(黄连 3g 半夏 6g 瓜蒌 1530g)。 痞证表未解而里虚,以桂枝

9、人参汤桂枝人参汤主之(桂枝 9g 炙甘草 9g 白术 9g 党参 9g 干姜 9g)。 表已解而里实,上有热,以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 9g 黄连 3g 黄芩 3g)。 表已解而里实,下有寒,以附子泻心汤附子泻心汤主之(大黄 6g 黄连 3g 黄芩 3g 炮附子 4.5g)。表解而里有水,以十枣汤十枣汤主之(大枣 10 枚 芫花 l1.5g 甘遂 11.5g 大戟 11.5g 大枣煎汤,芫花、甘遂、大戟研末,枣汤冲服。 )。 表解而里有寒、有热,以生姜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主之(生姜 9g 半夏 9g 党参 9g 干 姜 3g 黄芩 6g 黄连 3g 炙甘草 4

10、.5g 大枣 4 枚)(炙甘草 9g 黄芩 6g 黄连 3g 半夏 9g 党 参 9g 干姜 4.5g 大枣 4 枚)。 里湿而便滑,以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赤石脂 1530g 禹余粮 1530g)。 里湿而水停,以五苓散五苓散主之(猪苓 9g 泽泻 15g 白术 9g 茯苓 9g 桂枝 6g)。 表解而里郁,以旋复花代赭石汤旋复花代赭石汤主之()。 里寒而可吐,以瓜蒂散瓜蒂散主之(瓜蒂、赤小豆等分,捣筛和匀,每次 36g 煎服,可与 豆豉同煎)。阳明病阳明病阳明病,太阳经证未罢,中风,仍以桂枝汤桂枝汤主之,伤寒,仍以麻黄汤麻黄汤主之(桂枝 6g 芍药 6g 炙甘草 3g 生姜 6

11、g 大枣 4 枚)(麻黄 4.5g 桂枝 4.5g 杏仁 6g 炙甘草 3g)。 太阳未解,而将入阳明,以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葛根 9g 桂枝 4.5g 芍药 4.5g 生姜 6g 炙甘草 3g 大枣 4 枚)。3太阳未解,而已入阳明,以葛根汤葛根汤主之(葛根 9g 麻黄 4.5g 桂枝 4.5g 生姜 6g 炙甘 草 3g 大枣 4 枚 芍药 6g)。 二阳表未解,而里有郁,以葛根加半夏汤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表解而里热,以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主之(葛 根 9g 麻黄 4.5g 炙甘草 3g 芍药 6g 桂枝 4.5g 大枣 4 枚 半夏 9g 生姜 6g)(调胃承气汤: 大黄 9g(

12、酒洗) 炙甘草 4.5g 元明粉 9g(冲服))。 表解而里微实,以小承气汤小承气汤主之(大黄 9g(酒洗) 炙厚朴 4.5g 炙枳实 6g)。 表解而里大实,以大承气汤大承气汤主之(大黄 12g(酒洗) 炙厚朴 12g 炙枳实 12g 元明粉 9g(冲服))。 里实而津竭,以密煎导方密煎导方、猪胆汁方猪胆汁方主之()。 里实而脾约,以麻仁丸麻仁丸方主之(麻子仁 15g 芍药 9g 炙枳实 9g 大黄 6g 炙厚朴 9g 杏 仁 9g)。 里实而血瘀,以抵当汤抵当汤主之(水蛭 15 条 虻虫 15 只(去翅足) 桃仁 9g 大黄 9g 或按相 同比例,研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 3g,每次 1

13、2 丸,每日一次。 )。阳明病虚证阳明病虚证阳明虚证,里寒而水盛,以四逆汤四逆汤主之(生附子 12g 干姜 6g 炙甘草 6g)。 里寒而土虚,以吴茱萸汤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 6g 党参 9g 生姜 12g 大枣 4 枚)。 里有积湿,以五苓散五苓散主之(猪苓 9g 泽泻 15g 白术 9g 茯苓 9g 桂枝 6g)。 里有虚热,以栀子豉汤栀子豉汤主之,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山栀子 9g 香豉 9g)(石膏 30g 知 母 9g 炙甘草 6g 粳米 30g 党参 9g(或西洋参 36g)) 。 里有湿热,以猪苓汤猪苓汤主之(猪苓 9g 茯苓 9g 泽泻 9g 阿胶 9g(烊化) 滑石

14、15g)。 里有燥热,以白虎汤白虎汤主之(石膏 30g 知母 9g 炙甘草 6g 粳米 30g)。 里有瘀热,以茵陈蒿汤茵陈蒿汤主之(茵陈蒿 15g 栀子 9g 大黄 69g)。少阳病少阳病少阳经本病,经气郁迫,表里不和,以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主之(柴胡 9g 黄芩 6g 党参 6g 半夏 9g 炙甘草 4.5g 生姜 9g 大枣 4 枚)。 太阳经证未罢,而遽入少阳,以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主之(桂枝 4.5g 芍药 4.5g 柴胡 6g 黄芩 4.5g 党参 4.5g 炙甘草 3g 半夏 6g 大枣 2 枚 生姜 4.5g)。 太阳病未解而表实,以麻黄汤麻黄汤主之(麻黄 4.5g 桂枝 4.5g

15、 杏仁 6g 炙甘草 3g)。 少阳病已具而里虚,以小建中汤小建中汤主之(桂枝 6g 炙甘草 4.5g 大枣 6 枚 芍药 15g 生姜 9g 胶饴 30g)。 太少合病,而自下利,以黄芩汤黄芩汤主之. 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黄芩 9g 芍药 12g 炙甘草 6g 大枣 4 枚)(黄芩 9g 芍药 12g 炙甘草 6g 大枣 4 枚 半夏 9g 生姜 9g)。 表未解而里实,以大柴胡汤大柴胡汤主之(柴胡 9g 黄芩 6g 芍药 9g 半夏 9g 生姜 12g 枳实 6g 大枣 4 枚 大黄 6g)。 表已解而里热,以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主之(大黄 9g(酒洗) 炙甘草

16、4.5g 元明粉 9g(冲服)) 。 妇人热入血室,以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主之(柴胡 9g 黄芩 6g 党参 6g 半夏 9g 炙甘草 4.5g 生 姜 9g 大枣 4 枚) 。 少阳坏病少阳坏病入阳明去路入阳明去路: 里虚而心悸烦,以小建中汤小建中汤主之(桂枝 6g 炙甘草 4.5g 大枣 6 枚 芍药 15g 生姜 9g 4胶饴 30g) 。 里虚而心动悸,以炙甘草汤炙甘草汤主之(炙甘草 9g 生姜 6g 党参 9g 生地黄 12g 桂枝 6g 阿 胶 9g(烊化)麦门冬 15g 麻仁 9g 大枣 10 枚)。 里虚而烦满谵语,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柴胡 6g 黄芩 3g 生姜 3g 党参 3g 桂枝 3g 茯苓 9g 半夏 4.5g 大黄 4.5g 煅龙骨 9g 煅牡蛎 9g 铅丹 4.5g(先煎) 大枣 2 枚)。 少阳本病未罢,仍以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主之. 表未解而里实,仍以大柴胡汤大柴胡汤主之(柴胡 9g 黄 芩 6g 党参 6g 半夏 9g 炙甘草 4.5g 生姜 9g 大枣 4 枚)(柴胡 9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