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带着包袱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659623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0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每个人都带着包袱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每个人都带着包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每个人都带着包袱(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5自白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见习编辑 李金哲 美术编辑 施伟杰联系我们 滕肖澜记得中学时, 我们学校来了一名 英国外教, 严格意义上讲, 类似于交 换生那种, 年纪比我们大不了几岁, 胖乎乎戴副黑框眼镜, 煞有介事却难 掩稚气。他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 便 是要求每人写一篇微型小说, 关于爱 情。我很快写完了。一对恋人, 男孩 在车祸中失去了一条腿, 女孩不离不 弃, 男孩觉得自己配不上她, 一直要 求分手。最后女孩刺瞎了自己一只 眼睛,“你少了条腿, 我瞎了一只眼, 现在全世界找不到比我们更般配的 爱人了, 不是吗? ”野豁豁得有些 滑稽。谁知小外教读了以后激动万 分, 强烈建议我去看

2、英国作家弗吉尼 亚 伍尔芙的作品, 说我和她的风格 非常相似, 甚至还给我取了个英文名 字 Virginia。在那之前, 我没有英文 名, 也没看过弗吉尼亚 伍尔芙的作 品。我也激动起来, 隔天便去图书馆 借了两本,达络维夫人 一间自己 的房间 , 试图寻找我与这位女作家 之间的某种契合如今再回想, 依 然觉得有趣。 那篇胡说八道、 语法错漏百出的 小说, 哪里有半分弗吉尼亚 伍尔芙 的影子?不晓得那个小老外是眼光 独特, 还是出于礼貌或鼓励, 把伤疤 当酒窝, 哄得我一时间热血沸腾忘乎 所以。卷起袖管, 人来疯似地开始写 下一个故事直到如今, 每次听人 提起这位英国女作家的名字, 我都会 心

3、里一动。当年那个胖乎乎长相酷 似熊猫的小老外不会知道, 他一番夸 张的甚至是莫明其妙的褒赞给地球 这边的女孩带来怎样的影响她 为自己跟弗吉尼亚 伍尔芙沾上边而 得意; 她以为自己真的写得不错而不 断尝试, 以至于在课堂上偷偷写小说 几次被老师点名或是罚站。每当与 朋友讲起这个典故时, 为了增加气氛 和笃信力, 我都会厚着脸皮说, 谁知 道呢, 也许那个小老外真的挺懂经。 写作是令人愉快的。从发表处 女作, 到今天, 整整十五年。写作带 给我的情绪, 似乎真的只有愉快, 没 有别的。写每一篇小说, 于我而言, 都是一次奇妙之旅。我与我笔下的 人物, 在那个虚构的世界里, 时间空 间延展, 把不可

4、能变成可能, 让有限 指向无限。这个过程, 排列组合般繁 复, 像万花筒, 稍转寸许, 便是开天辟 地完全不同。牵一发而动全身, 四两 拨千斤。我喜欢这种感觉。并且热 爱编故事。尽管 “故事” 这个词在纯 文学领域里有些敏感, 甚至带些贬 意。但我不讳言。说到底, 小说创作 不是件轻松的事。如果要长期坚持 下去, 作者必须从中找到让自己兴奋 起来的点。这个点对我来说, 就是 “编故事” 。 通常写现实题材的作者, 很容易 听到诸如此类的批评,“现实生活比 你的小说精彩多了” 、“看小说, 倒不如 去看一篇通讯稿或是新闻, 信息量还 大些” 、“只是讲了个故事, 没有提供更 深层次的东西” 。指

5、小说一是没 有讲好故事, 二是只有故事性, 没有 文学性。这样的批评, 会让相当一部 分作者反思, 写不好似乎是 “故事” 惹 的祸。既然小说不能跟现实拼 “精 彩” , 也不能让故事盖过所谓的 “文学 性” , 那么, 索性就不讲故事了。在下 一次的写作中, 有意无意地进行 “去 故事化” 。这样一来, 久而久之, 小说 愈来愈不好看, 看小说的人愈来愈 少, 纯文学也愈来愈被推到边缘的地 位。面对势头强劲的网络文学, 一是 比不过, 二是也不想比, 彼此性质不 同嘛。你走你的阳关道, 我过我的独 木桥。你笑话我, 我也看不上你。读者少那是因为我对文学的坚守, 不迎 合不妥协。道不同不相为谋

6、。 我看过一些网络小说。坦白说, 总体而言写得稍有些粗, 缺少文字上 的打磨。许多人都觉得, 网上的东西 太 “狗血” 。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是什 么了不起的缺点。狗血写得好, 也是 本事。许多时候, 作者喜欢给自己定 条条框框, 这个不能写, 那个太掉价, 其实是件没必要的事。用自己相对 拿手的技术, 写自己想写的, 努力去 写, 这就够了。必须承认, 许多网络 小说在情节掌控、 气氛渲染、 文学的 画面感等方面, 确实做得不错。值得 纯文学作者学习。我们必须反思, 在 纯文学日渐式微的当下, 我们是否真 的尽力了?是不是还可以做得更多 一些?把小说写得好看、 吸引人, 拥 有诸多粉丝, 我不觉

7、得这是缺点, 是 纯文学必须回避的。相反的, 如果一 篇小说给人感觉是只有故事性没有 文学性, 那在我看来, 这恰恰是 “故 事” 做得还不够。所谓 “故事” , 不是 那个三两句话能讲清的东西, 不是内 容概要, 不是干巴巴的一个选题, 而 是从取材、 到人物设定、 情节走向、 细 节拿捏、 对话设置、 情思意韵等一系 列工作的总和。好的 “故事” , 是圆润 贴切、 恰到好处的, 是天人合一的艺 术品, 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或是觉得 少了什么多了什么。好的小说, 就是 要把 “故事” 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做到 极致, 把故事编圆, 让人物站稳。这 是基本功。 写作说到底是手艺活, 讲究的是 实

8、打实的功夫。还要取长补短。知 道自己亏哪里, 就要补哪里。我曾经 担任过某次网络小说比赛的评审。 看那些稿子, 不提别的, 单是想象力 这条, 便甩了我们十万八千里。能感 觉到, 他们的写作是充满着勃勃生机 的, 横冲直撞, 不受任何限制。而我 觉得, 当下的纯文学小说缺的, 正是 网络文学的那些优点故事、 气 氛、 镜头感、 想象力没有谁比自 己更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管 我们承不承认, 许多时候, 当我们感 到茫然、 疑惑、 不知所措, 觉得后面的 路越走越难, 很大程度可能是因为我 们做得还不够。我们还可以更努力 些、 更勤快些。像个真正的手艺人那 样, 不断练习, 把活计练得更漂亮。

9、 我喜欢看一些编剧类的书。案 头常年放着一本好莱坞金牌编剧悉 德 菲尔德的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 时不时地拿起来翻看。很实用。尤 其是对于中短篇小说创作。书里近 乎公式化地把剧本写作进行闸述。 先是开端, 然后是对抗, 再是结局。 几分钟时情节必须有个转折, 差不多 半小时左右是小高潮, 然后过几分钟 迂回, 再是高潮, 最后是结尾。电影 剧本里称之为 “情节点” 。时间与情 节点相呼应。直观、 理性。这是好莱 坞天才们在总结无数部成功电影后 得出的一套理论。真正是智慧与经 验的结晶。这在小说创作中完全可 以借鉴。几百字左右一个情节点, 几 百字左右是转折, 几百字左右是小高 潮、 几百字左右

10、可以有个迂回诚 然, 写作本身是一件非常感性的工 作, 一字一句都带有偶然性,“文章本 天成, 妙手偶得之” , 似乎是无迹可 循。但值得我们探究的是, 愈是这样 感性的工作, 其实愈是需要前期有更 多理性的准备。噱头在天上飞, 功夫 却是落在实处。 我习惯写小说前, 先写人物小 传。这也是跟编剧教程学的。无论 主要人物或是过场人物, 我都会写小 传。短的两三百字, 长的千把字。基本按主次决定。这是一种展示人物 内在生活的练习。人物是男是女, 单 身还是已婚, 大概年龄多少, 出生在 农村或城里, 独生子还是有兄弟姐 妹, 童年如何, 健康状况如何, 与父母 的关系如何, 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

11、 是否曾有过较大的创伤性事件发生, 朋友多还是少, 婚姻是否幸福, 等 等。其实人物小传里许多信息是小 说中所不需要的, 但我还是希望写得 尽可能详细。这样写小说时, 会更有 把握。中短篇小说因为篇幅所限, 不 可能每个人物上场都有一番交代, 所 以更需要写小传。让作者先把人物 想得非常清楚非常丰满, 这样自然而 然地, 写起来就会顺手许多。 每个人物都是带着 “包袱” 上场 的, 即便是过场人物, 也绝不单薄, 身 上有着前世今生的影子, 整篇小说会 显得厚重, 有份量。没有一个人物是 可有可无的, 这点很重要。还有对 话。“不要有一句废话, 每句话都是为 情节发展而设置的。如果对白既不 能

12、推动情节发展, 也不能展现人物性 格, 那么就该删去。 ” 这么要求小说似 乎苛刻, 但至少, 我们可以动脑筋, 让 小说里的对白更凝练、 更生动、 更精 致、 更贴合人物内心。写对话很考验 功力。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 写一 篇微小说, 通篇都是对话, 没有任何 主观叙述, 完全通过人物对话来交代 人物背景, 推动故事。很艰难, 但也 很有趣。写这样的小说不是为了发 表, 仅仅是作为一次练习。我始终认 为, 写作中实验性的练习非常重要。 我还曾经这样锻炼编故事: 看一集美 剧, 然后自己编下去, 用小说的形式,再来做对比, 看彼此的差别在哪里。 这种纯粹写作技术上的训练, 我觉得 相当实用, 而且也能看见成效。更重 要的是, 完全不枯燥, 做游戏似的, 能 一直持续下去。 我是个在写作上完全没有野心 的人。因为喜欢, 所以写了。坚持下 去的理由, 也是因为, 写作让我幸 福。写作中的每一次尝试和练习, 于 我而言, 都是为了延续这种幸福而做 的努力。记得去年上海国际文学周 上, 新疆作家李娟进行主题发言, 她 有些羞涩, 声音很轻, 但我牢牢记住 了她的一句话:“写作, 真的没什么, 就是写呗。一直写, 一直写。 ”的 确, 对于作者来说, 归根到底, 我们要 做的, 也许就是 “一直写, 一直写” 。每个人都带着 “包袱”滕肖澜肖像小枝 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