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关于同济的校史,新生都要看的~看了会淡定很多,什么破大学排行~)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623324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7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舟共济(关于同济的校史,新生都要看的~看了会淡定很多,什么破大学排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同舟共济(关于同济的校史,新生都要看的~看了会淡定很多,什么破大学排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同舟共济(关于同济的校史,新生都要看的~看了会淡定很多,什么破大学排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同舟共济(关于同济的校史,新生都要看的~看了会淡定很多,什么破大学排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同舟共济(关于同济的校史,新生都要看的~看了会淡定很多,什么破大学排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舟共济(关于同济的校史,新生都要看的~看了会淡定很多,什么破大学排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舟共济(关于同济的校史,新生都要看的~看了会淡定很多,什么破大学排行~)(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同济 (给刚进校的同学看) 同济今日艰难,未来学科规划及发展 以前的同济不提。 仅自改革开放至 985 一期,同济得到的国家投入就比负担、叫大少 30 多亿,但两校 并没有把同济甩开!95 年时,同济的科研经费仍高居上海第一、全国第三,同济的院士数 量、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与两校比仍不相上下!而同济的建筑、土木、环境、交通等学科 的实力与声望可以说当时全国无出其右者! 相对而言, 负担、 叫大并没有什么居全国顶尖的、 声誉卓著的学科。这就是为何同济一直是公认的名牌的原因。但就全国而言,无疑复旦的名 气最大, 同济名气更胜交大一筹。 但上海本地人一直认为交大最好, 同济只不过是 “造房子”

2、的! 真正给同济沉重打击的是“985 工程”及多次并校!98 年后,全国热炒建设世界一流 大学,而进入 985 重点资助高校行列,无疑是高人一等的标志,而同济被无情的扔到一边。 旋即众多媒体、各类排行榜的大肆炒作,同济的声誉迅速下滑。而屋漏偏遭连阴雨,在差不 多同期进行的国家级重点学科评比、两院院士评比中,同济又连吃败仗,堂堂的建筑学竟然 评不上国家级重点学科!强大的结构工程领域,沈祖炎、王肇民等连年不能当选院士,牛气 冲天的环境工程专家高廷耀(90 年代初即为欧洲最高环境奖亚洲唯一提名人) ,竟由于与同 济另一环境工程牛人窝里斗而失去了早就可以当选院士的机会! 还有一位更倒霉的牛 人(搞大型

3、结构提升的) ,偏偏在紧要的时机,其负责的项目出了人祸:砸死了教授、博士 后、博士、硕士、职工等数十人!而此时的同济,又忙于应付更大的灾祸 并校后遗症,根本无精力去加强学科建设!各兄弟院校恰在此时,乘风破浪、迅猛发 展,远远甩开了同济。只要回头看一下不太远的几年前,交大和同济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量 还是一对难兄难弟,差不多位列全国 20 位以外,而如今,叫大已仅次于清华! 如今的同济, 领导层已经逐渐稳定下来, 但多年的沉疴已是积重难返! 你在快速奔跑, 可别人在展翅飞翔!况且,别人还有国家光天化日的巨额资助及偷偷摸摸的大量夜草!985 二期,负担、叫大同获 16 亿重金资助,而同济一档的高校,

4、教育部只投入 4 亿,料想上海 市也只会出 4 亿,和 985 一期一样,同济依旧是它们的一半。更可恶的是,负担新校区,教 育部出 10 亿,上海市配套 5 亿,计 15 亿;叫大新校区,教育部、上海市各 10 亿,紫江集 团出 10 亿,闵行区政府也模出了 3.5 亿,竟又捞了 30 多亿夜草!而远在“西伯利亚”的同 济嘉定校区,20 亿建设资金,竟要贷款自己还.体会到同济的艰难了吗? . 尽管同济在近代落伍了。主要还是由于国家的压制和不重视所致。这几年,随着教育 政策的放开,和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应该会有所好转。不过落伍了要赶上,谈何容易, 需要时间。 同济其实一直在默默的做着本分工作,

5、 很少到处宣传以及参加什么名分的争论 (从 不提武测和医大,往者俱往已) 。向老校长李国豪大师在为吴启迪的送行会上的讲话: “两院 院士、名誉校长李国豪院士做了精彩的发言。 他首先以一个同济长者的身份,意味深长地告戒广大同济学人要自强、自信。同时,他用了精彩的比喻说; 吴启迪校长担任教育部副部长是同济还有和同济同样位置的学校的骄 傲因为吴校长不是来自“宠儿”学校。他说他曾经向一些领导说过,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 插柳柳成荫。宠儿反而没有出息,我们关起门刻苦努力做得比他们好! 李国豪说,同济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母校而自豪,桥梁是中国第一,土木也是,以后汽 车学院造好了,也是第一。那些宠儿有吗?医学院只

6、要我们坚持,同济的医学传统一定会恢 复,10 年后一定是非常好! 李国豪说,同济现在的环境即使在上海也是不好的,但同济有着百年积淀,无数知名 校友,一大批优势学科,同济人不应该被暂时的困难吓倒。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为振兴同济 而一起奋斗。 最后, 他寄语吴启迪副部长在教育部担任领导期间, 能为中国各高校发展给予公平的 环境,让中国高等教育有更大发展。同时下放权力,让校长有更大的空间管理学校。他说他 当年担任校长的时候只能批批出差请假,批批出差能不能坐飞机,造个寝室楼 房间的大小也要教育部批。希望以后的校长不会这样。 ” 从以上李国豪的谈话可以看出, 同济一只是在不利的发展形式下, 现在正在脚踏实

7、地 一步步的向着 一流大学迈进! 让我们一起来祝福她吧! ! ! ! ! ! ! ! ! ! ! 目前,同济的四个一级学科:建筑、土木、环境、交通,已形成有机联系的学科群, 综合实力之强勿庸置疑,完全不用在乎国内会有什么竞争对手!对于这些强势学科,同济未 来的规划是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加以高新化、尖端化。 同济的新兴强势学科是海洋(海洋地质) 、车辆(汽车)等,其中海洋学科将在目前 强势海洋地质二级学科的基础上有所拓展, 以和国家重点发展海洋的战略相结合, 但不会搞 大而全,未来依然是高、精、尖。 车辆(汽车) ,是同济倾全力发展的学科,未来的规划是要确立比土木、建筑更为强 势的学科地位。有

8、德国政府、企业界(如大众等) ,上海市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济人 有充分的信心实现这一目标。 而且, 此学科将会带动相关的材料、 机械、 电信等学科的发展, 大大提升这些学科的实力与层次。 医学,是同济的根,无论有多少艰难困苦,同济人都要重点发展。但医学的发展不是 10 年、8 年的事情,起码需要一两代人、几十年的努力与积淀。但同济有裘法祖、吴孟超等 一大批杰出的医学校友,同样有德国政府及医学界的支持,相信若干年后,同济的医学一定 会很好。即将开工建造的投资数十亿元、按德国最新标准设计、世界最现代化的中德友好医 院作为同济附属医院,预示着同济医学将重铸辉煌! 电影、音乐学院等人文艺术类学科,

9、在同济校内也存在较大争议。但反对者大多对学 科建设状况不大了解。电影学院是由上影集团投资、同济提供师资及教学设施的二级学院, 并不需要同济投入资金。 音乐学院, 是和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合办的, 初期会有较大投入, 但未来明显是同济的赚钱学院。同济不可能获得北大、清华一样的国家投入,甚至比沪上兄 弟高校复旦、交大的投入都少得多,因此,同济不可能对所有的学科都重点建设,而只能有 所为、有所不为。所以,对于此类投入少、见效快、影响大,又能提升同济学子人文艺术修 养的学科,同济又何乐而不为呢? 除以上学科外,同济也有重点的发展了若干学科亮点。如生物医学、集成电路、嵌入 式操作系统.等等, 这些学科同

10、济都引入了一流的研发团队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信在同济的精心呵护下、 在同济海纳百川的气度及良好的竞争环境下, 这些学科未来一定 会很好! 武汉同济 1952 年以前的历史大家都很清楚了,我也不用叙述。1952 年内迁武汉后, 医学院开始了曲折的历史,和湖北一所医学院(好象是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后来又陆续 并入了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迁的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医院、一部分山东医学院, 组成了后来中南同济医学院的完整部分, 但其中的绝对主体部分是原同济大学医学院和其附 属医院,数据表明,其他几个部分的教师数、资源都不及同济医学院的零头。后来,由于政 治原因。同济的名字被抛弃,改成了

11、湖北医学院,1980 年代,在以裘法祖为代表的老一辈 同济医学人的努力下,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学有着辉煌的历史,1949 年时,她已 经是国内最优秀的医科学院,北协和南同济是国内两大医学圣地。其他的无论是湖南湘雅、 燕京都略逊色于同济、 协和。 在上海, 法国人开的震旦 (后来的二医大) 也远不如同济, 1952 年内迁的时候,裘法祖、武忠弼等都已经是各自领域的医学权威。医学是当时同济人最值得 骄傲的学科。 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离开上海同济,让同济逐渐失去了本来的颜色,尽管 1987 年 80 周年校庆的时候,李国豪称其为“同济老大姐” ,97 年两校共同庆祝 90 周年华诞。但随 着湖

12、北当地一批人的成长,武汉同济的湖北化也不可避免的加深。 伴随着当地化的加深的同时,在湖北走过了近 30 年的同济医科大学逐渐走向衰弱, 50 年代到 80 年代,活跃在同济医科大学舞台的,是中国外科学两大奠基人之一的裘法祖院 士和与其并称为“同济双璧”的武忠弼教授,还有他们的助手夏穗生、金士翱、童尔昌、王 泰仪等一批 52 年以前或 52 年左右毕业于同济大学的老同济人,而当他们逐渐老去的时候,武汉同济立刻显示出了疲态,老一辈落叶归根,新一辈人才流失严重,青黄不接,从 1980 年代开始,武汉同济就不断下滑,到了 2001 年左右,我甚至听说在国内刊物发了 10 几篇中 文论文的也能上博导(莫

13、非他教中医?同济医科可是没有中医的) ,如今的武汉同济可以说 是真的在吃老本, 大名鼎鼎的协和、 同济两个附属医院的华中地区医疗中心地位受到武汉人 民医院的强有力挑战, 现在只剩下裘法祖院士所在的普外科在苦苦支撑。 听说一些成果还是 85 年以前的,令人不胜唏嘘。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上海同济在 90 年代中后期也逐步出现了疲态,此时,大学合 并风起云涌,上海同济的领导、元老认识到,如果上海同济与武汉同济合并,那无疑整和了 同济的资源,为同济品牌的重新焕发生机露出希望,如果合并成功,非常有可能 1+12。 武汉同济的问题非常复杂,上海同济合并的最后目的显然是希望武汉同济回归上海, 最后成为一家

14、人。这里面牵涉的是湖北和上海、卫生部、教育部等多方面的关系,尤其是湖 北能否同意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学离开自己, 这里面可能已经不是同济能解决的, 必须是拥有 丰厚资源的上海市党政出面协商, 和湖北方面协调。 在这个过程中, 上海同济做了大量工作, 武汉同济隶属于教育部和卫生部, 必须两头做工作。 利用了当时毕业于同济医科的卫生部领 导的关系,基本做通了卫生部的工作,做出了协和、同济医院依然在武汉的前提下,原则上 同意武汉同济和上海同济合并,并在行政机制上做出适当调整。但到了教育部,遇到了各方 面阻力,据说一条硬指标就是不允许高校异地办学。其次,应该指出的是,武汉同济此时已 经是新人当政,老一辈同

15、济人已经淡出领导层,湖北化的后果立刻体现了出来,结果在众多 因素下,尤其是湖北对本地高校的利益要求下,武汉同济和上海同济的合并最终是搁浅。 其实,即使合并了,能否在两地办学中真正实现整和,也有待检验,两地融合也是相 当长的过程。世界上没有如果,虽然老同济不能回来,但同济办医学的决心没有改变。这里 面,李国豪、吴启迪为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复办是来回奔波,做了很多工作。当时上海地区的 环境是,第一医科大学已经和复旦说定(因为都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教育部可以强势领 导) ;第二医科大学是上海市属的重点大学,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市(省)属大学,终于和 上海交大说定; 第二军医大学隶属军队体制, 不可能合并

16、, 所以目光只能面向上海铁道大学, 在办医学和并二本学校的两难选择下,复兴医学的念头最后还是占了上风,于是,铁道部趁 势把其属的上海铁道大学整体并给同济大学(据说给了同济 6 个亿,有待考证) 。 合并铁道大学到底对同济意味着什么实在很难说清楚。 但从这个过程中可以很清楚地 看到这么一个脉络,在李国豪、吴启迪等人看来,办医学对是同济永远的梦想,医学象征着 同济的辉煌和心灵归宿,无论多大的代价,也不能动摇同济办医学的决心。并了这么一个规模相当于老同济 2/3 的学校, 给同济相当大的压力, 但合并终究是进行了, 历史不可能重来, 在简陋的铁道医学院上,同济医学开始了艰难的创业,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所有的学科硕 士点建设。 历史也给了上海同济发展医学一个很大的机遇。 随着湖北地区高校格局的变化, 在教 育部的主导下,武汉地区进行了大规模高校调整,武汉同济在武大和华工中,最后选择了华 工,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虽然在众多老同济人的强力要求下,同济的名字保留了,也保留 了人事、财政权独立,但谁都知道,既然合并进去了,武汉同济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