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农事学(3)第二十三讲“作物子粒粗蛋白含量测定”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66226 上传时间:2017-02-0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农事学(3)第二十三讲“作物子粒粗蛋白含量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3农事学(3)第二十三讲“作物子粒粗蛋白含量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3农事学(3)第二十三讲“作物子粒粗蛋白含量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3农事学(3)第二十三讲“作物子粒粗蛋白含量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3农事学(3)第二十三讲“作物子粒粗蛋白含量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农事学(3)第二十三讲“作物子粒粗蛋白含量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农事学(3)第二十三讲“作物子粒粗蛋白含量测定”(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事学实践教程 ( 3)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 第二十三讲 作物籽粒粗蛋白含量测定 一、实践目的 学习和掌握商品粮食、油料中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 实践操作 1、配制试剂 (1)硼酸 溴甲酚绿 甲基红 醇中 , 混合后稀释至 100将混合指示剂与 2%硼酸溶液按 1: 100比例混合 , 用稀酸或碱调节 使呈灰紫色 。 (2)加速剂: 分析纯五水合硫酸铜 10g, 分析纯硫酸钾 100g, 在研钵中研磨 , 仔细混匀 , 过 40目筛 。 (3)30%过氧化氢 简称混液 ) 配制: 30%过氧化氢 、 硫酸 、 水的比例为 3: 2:1, 即在 10000 待冷却后 , 将其加入

2、 300氧化氢 , 混匀 。 2、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选取有代表性的种子 (带壳种子需脱壳 )挑拣干净 , 按四分法缩减取样 , 取样量不得少于 20g。将种子放于 60 65 烘箱中干燥 8 用粉碎机磨碎 , 95%通过 40目筛 , 装入磨口瓶备用 。称取 份 (含氮 1 7 同时测定试样的水分含量 。 3、消煮 (1)将试样置于 25 加入加速剂粉末 。 除水稻为 1 其他均为 2g。 然后加 3 轻轻摇动凯氏瓶 , 使试样被硫酸湿润 。将凯氏瓶倾斜置于电炉上加热 , 开始小火 , 待泡沫停止后加大火力 , 保持凯氏瓶中的液体连续沸腾 , 沸酸在瓶颈中部冷凝回流 。 待溶液消煮到无微小的碳

3、粒并呈透明的蓝绿色时 , 谷类继续消煮 30豆类继续消煮 60 (2)将试样置于 50 在凯氏瓶上放一曲颈小漏斗 , 倾斜置于电炉上加热 。开始小火 , 保持凯氏瓶中液体呈微沸状态 , 5 保持凯氏瓶中的液体连续沸腾 。 消煮总时间 , 水稻 、 高梁为 30其他均为 45 4、 蒸馏 、 消煮液稍冷后加少量蒸馏水 , 轻振摇匀 。 移入半微量蒸馏装置的反映室中 , 用适量蒸馏水冲洗凯氏瓶 4 5次 。 蒸馏时将冷凝管末凋端插到盛有 10指示剂混合液的锥形瓶中 , 向反应室中加入 40%5后通蒸气蒸馏 。 当馏出液体积约达 50降下锥形瓶 , 使冷凝管末端离开液面 , 继续蒸馏 1 2用蒸馏水

4、冲洗冷凝管末端 , 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中 。 5、 滴定: 谷类以 、 豆类以 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 , 滴定至锥形瓶内的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紫色为终点 。 用 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不得超过 6、测定结果的计算 粗蛋白质 %( 干基 ) 140 ( N K/W (100 式中: 定试样时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定空白时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 N 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 K 氮换算成粗蛋白质的系数; W 试样重量 (g); X 试样水分含量 。 不同作物种子含氮量换算成粗蛋白质的系数种子名称 麦类、豆类 水稻 高梁 其他谷类 大豆换算系数 K 业 1、测定几种粮食作物的粗蛋白含量, 比较分析测定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