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要点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611570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树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桃树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桃树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桃树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桃树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树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树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要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隆兴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培训资料隆兴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培训资料桃树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要点桃树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要点一、 育苗和建园 l、育苗 生产上桃树育苗多用嫁接繁殖。砧木普遍用毛桃或山桃。嫁接接穗以选用复芽或带有复芽的枝段为最佳。具体嫁接方法,过去采用 T 形芽接法为多,近年多用嵌芽接法。先在砧木上切取下一盾状芽片,上浅下深,下刀口斜切入木质部内。再在接穗枝条上取下稍短的带木质部接芽片嵌入,并使芽片上端露出一线砧木皮层,最后绑紧。嵌芽接法在砧穗不易离皮或较细的情况下仍能嫁接,嫁接时期长,成活率高是其优点,值得推广。 2、建园 桃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建园。土壤粘重的丘陵坡地应开沟建园,避

2、免土壤下层积水。老园地重茬植桃,常导致树体生长不良,枝干流胶,叶片失绿,新根褐变等,严重时造成成片死树,建园时应予避免。 3、栽植 以冬春季较宜,秋季也可植。 栽植距离根据品种生长势、土壤肥瘠和管理条件而定。一般平地株行距 44 米,山地株行距 34 米。桃枝展速度快,特别在高温多湿地区不宜过分密植,否则前期虽可获得高产,后期树冠交接后产量即锐减。定植穴宽度80100 厘米,深 50 厘米左右。二、整形和修剪 根据桃的生长习性和喜光要求,整形时主要采用自然开心形的树形。自然开心形树形的特点是,主干高 30-50 厘米,其上错落或邻近培养三大主枝,相距 10-12 厘米。主枝每年直线外延,开张角

3、 40-50 度,每主枝上在背斜侧间隔一定距离再培养 2-3 个副主枝(侧技),开张角 60-80 度,构成树体骨架。然后在主枝、副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组结果。主枝,主枝上的副主枝(注意各主枝的开张角要求不同)。这种树形修剪量轻,成形快,结果早;枝头间距较大,主、侧枝可形成两层,充分利用空间立体结果,故产量较高。缺点是整形技术要求较高,2内膜枝组过多、过密时会影响果实品质。 具体整形时,在苗木 50-70 厘米高处定干。次春萌芽后,将离地 30-50 厘米以内的芽抹去,在其上方选留三个主枝。主枝间需保留一定的间距,方位适当,开张角度过小的主枝应在生长期间拉枝调角。冬季主枝留 60 厘米短截,剪口芽

4、选用外侧饱满芽,保持主枝以一定的角度逐年向外延伸。剪口附近另注意留一外侧芽,前发后培养作为副主枝。为避免与主枝发生竞争,副主枝也可在晚一年形成。每主枝上培养 2-3 个副主枝。 第二年冬季,各主枝的延长枝留 50 厘米短截,和上年方法相同,养成延长枝和第二副主枝。在主枝、副主枝上则多留小枝组,以增加结果部位和荫蔽主枝起保护作用。第三年以后,也如上年同样处理。一般 4-5 年树形即可基本形成。最后全树保持主枝、副主枝 7-9 个,各骨干枝枝头间保持 80-100 厘米的间距。 幼年桃树生长旺盛,修剪上应采用轻剪长放和充分运用夏季修剪技术,以缓和树势,提前结果。夏季修剪包括抹芽、摘心、扭梢和剪梢等

5、工作。位置不当的芽容易发生旺条,应及早抹除。生长前期摘心有利于促发二次枝,形成良好的结果枝,提前结果;旺枝扭梢更能促进花芽的形成。此外,对生长郁闭的幼年树,在 6 月中下旬及 8 月停梢期进行疏梢、剪梢,对改善树冠光照,提高有效结果枝比例的作用都很显著,并可减轻冬剪的工作量。因此,夏季修剪是幼年桃树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同时,幼年桃树还应注意结果枝组的培养。桃树小枝组的结果年限很短,易衰亡,应以培养中、大型枝组为主。中、大型枝组多在骨干枝两侧的中间部位培养,一般采用先截后放的方法,同方向中、大型枝组需保持 40-60 厘米的间距,以使光照良好,但其中可以安插小枝组。 进入盛果期后,桃树树冠

6、内膛及下部枝条容易枯死,结果部位外移很快。此期修剪应随结果量的增加而逐年加重,要加强枝组和结果枝的培养及更新,注意维持稳定的树势,必要时还要对骨干枝进行回缩更新。当枝组上的结果枝结果后,如下部抽生健壮结果枝的,可在其上方进行缩剪。如下部或附近结果枝的数量较多,也可将3枝组下部的长果枝留 2-3 芽重短截作为预备枝,以促进更新。所以对全树不同枝组要放缩结合。为稳定产量,南方品种群的盛果期桃树,冬剪时应根据树体生长情况每株稳定地剪留给果枝 400-500 根,并保持一定比例的长果枝。多余的枝条可剪除或留作预备枝。 桃的南方品种群常以长果枝结果为主,或长中短几类果枝都能结果。具体修剪时,一般对长果枝

7、留 4-7 对花芽短截,剪口芽必须有叶芽,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由于只有顶芽是叶芽,不能短截,过多的可疏除。中果枝上花芽、叶芽的着生情况介于长果枝和短果枝之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短截。结果枝的更新除留足预备枝外,也可将长果枝适当加重短截,使其既能结果又能同时再抽生新消,形成良好的结果枝,供来年结果。 南方桃树一般在栽植 16-17 年后即进入衰老期。此时外围延长新梢的生长量不足 20-30 厘米,长果枝数量锐减,中小枝组大量死亡,内膛秃裸,产量下降。此期除加强对枝组的更新修剪外,可对骨干枝在 3-6 年生的部位上缩剪,同时积极利用徒长枝培养新的骨干枝或大型枝组,继续结果。当经济效益低下时,需刨

8、除另行建园。 三、土肥水管理及其他 桃根系呼吸作用旺盛,正常生长要求土壤有较高的含氧量。除秋冬落叶前后结合施用基肥进行深翻外,生长期间宜经常中耕松土,保持树盘范围内的土壤通气性良好。遇有滞水、积水现象应及时排除,不使根系受渍。 桃比较耐瘠。幼树期需肥量少,施氮过多易引起徒长,延迟结果。进入盛果期后,随产量增加和新梢的生长需肥量渐多。综合各地桃园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的比例,大体为 10:(3-4):(6-16)。每生产 100 公斤的桃果,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为 0.5 公斤,0.2 公斤和0.6-0.7 公斤。具体施肥量最好以历年产量变化及树体生长势作为主要依据。具体施肥要求如下:第一次为基

9、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化肥,特别是磷肥,在秋季 9-10 月深耕施入,施肥量占全年总量的 50-70以上,每株成年树施农家肥 50-70 公斤,初结果树 25-50 公斤。第二次为壮果肥,以氮肥为主,结合磷、钾肥,在定果后施用。第三次4在果实急速膨大前施入,以速效磷、钾肥为主,结合施用氮肥,主要对中、晚熟品种,可促进果实肥膨大,提高品质,并可促进花芽分化。此外,有条件时,在 8-9 月间中、晚熟品种收获后,以氮肥为主施用一次补肥,有利于枝梢充实和提高树体内贮藏营养的水平。必要时还应注意补充微量元素。 桃树需水量虽少,但发生伏旱时仍应进行必要的灌溉。夏季炎热季节灌溉需掌握在夜间到清晨土温下降

10、后,以免影响根系生长,并宜速灌速排,不使多余水分在土壤中滞留。 正常管理条件下,桃多数品种的结实率较高,任其自然结实,果实变小,品质变劣,并削弱树势。生产上应疏果两次,最后定果不迟于硬核期结束。留果数量主要根据树体负载量,并参考历年产量、树龄、树势及当年天气情况等而定。具体疏果时可按(0.8-1.5):1 的枝果比标准留果,或按长果枝留果 3-5 个,中果枝 1-3 个,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留 1 个或不留,二次枝留 l-2 个的标准掌握。先疏除萎黄果、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和并生果,然后再根据留存果实的数量疏除朝天果,附近无叶果及形状较短圆的果实。有的品种徒长性果枝结果可靠,如大久保、扬州早甜桃

11、等,其上应尽量多留果。有的品种花蕾过多,自然着果牢靠的,如白凤等,也可提前进行疏蕾、疏花,以节约养分,减少树体消耗。 为防止果实病虫害,对中、晚熟品种进行套袋,同时也可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和防止裂果。套袋应在生理落果基本结束以后,病虫害发生以前进行。如发现已有食心虫类害虫和桃蛀螟开始产卵,可先打药,再行套袋。全树套袋时应从上而下,由内而外进行,以免碰坏已套好的纸袋。为使套袋后的果实增加红晕,提高着色,采收前2-3 天应将纸袋从下部撕开。 花期天气不良(如连阴雨天、低温等),影响正常授粉、受精时,对自花不结实的品种应进行人工授粉,时间掌握从初花期到盛花期之间。一般授粉 3 小时后降雨,对正常受精已

12、无妨碍。 为对幼龄桃树控冠促花,减轻夏季修剪工作量,在桃硬核期结束前,新梢开始旺长时,可叶面喷布 0.l-0.15浓度的多效唑药剂(一种生长延缓剂)l-2 次。这在桃树早期密植丰产栽培中是一项行之有5效的重要措施。 四、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桃树的病虫害较多。主要病害有桃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果实炭疽病、疮痴病、褐腐病及枝干流胶病等。主要害虫有红颈天牛、桃蛀螟、梨小食心虫、桃蚜、桑白蚁、叶蝉和刺蛾等。 (1)桃的 4 种病害:桃缩叶病病菌在芽鳞和树皮上越冬,早春展叶前后侵害叶片、新梢,使其变形、干枯、脱落,也可为害果实。防治方法是在桃芽膨大而尚未绽开时喷布波美 5 度石硫合剂,严重时在展叶后再喷

13、 0.3 度石流合剂,同时结合人工及时摘除病叶、病梢烧毁,减少病源。细菌性穿孔病多在春夏之际发生,造成叶片穿孔、脱落。防治方法:在早春萌芽时(露绿期)喷布 1:1:100 倍的波尔多液。喷药时需注意与石疏合剂的喷药期之间有 7-10 天间隔期,且在展叶后宜改喷 65代森锌 400-500 倍液防治,以免产生药害。桃炭疽病为害果实和枝稍,4-7 月间均能发生,花后连阴雨天气易造成该病暴发。可结合对挑缩叶病和桃疮痂病的喷药进行防治。桃疮痂病主要为害果实,幼果期喷波美 0.3-0.4 度石硫合剂,或 25多菌灵 400-500 倍液,或 75托布津 1000 倍液,均能有效地防治该病。 (2)桃流胶

14、病:是真菌侵染和生理性原因共同造成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主干和主枝,引起流胶,削弱树势。土壤粘重,氮肥过多,连作重茬,排水不良,夏季重修剪,以及虫害伤口等都能加剧流胶。防治方法:主要从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入手,做好树体保护工作。 (3)红颈天牛:以幼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为害主干及根颈部,削弱树势或引起死树。防治方法:可在 5 月下旬成虫产卵前对主干及主枝分杈部位涂白(涂白剂用生石灰和水按 l:3-5 比例调制而成,加入少量食盐可增加粘着作用,加入少量石硫合剂渣滓可提高防虫效果),减少产卵。同时人工捕杀成虫。在生长期经常检查树干,发现幼虫为害时可行钩杀或药杀。 (4)桃蛀螟和梨小食心虫:均为害果实,

15、后者还为害桃梢。可在产卵盛期喷布 50杀螺松乳油 1000 倍液药杀幼虫,隔 10-15 天再喷一次。也可在喷药后进行套袋防护。 (5)桃蚜:一年中发生代数多,随桃树发芽,卵孵化,为害花及幼叶,66 月以后转移到其他寄主上越夏,落叶前再迁回桃树上产卵越冬。防治方法;主要抓春季卵盛孵期喷布 50乙酸甲胺磷乳油 500-1000 倍液,或 10氯氰菊酯乳油 1000-1300 倍液,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对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桃蚜,喷布 10吡虫啉 3000-4000倍液效果尤好。为害严重时,可在秋季桃蚜回迁桃树时再喷药一次。 (6)桑白蚧: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 2-3 代。5 月上、中旬为孵

16、化盛期,若虫在枝干上吸食汁液为害,削弱树势,严重时造成枝条枯死,一般在 2-3 年生枝上为害较多。若虫在二龄后分泌蜡质,具有抗药性。防治方法:除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在发芽前喷布波美 5 度石硫合剂外,在若虫群集为害尚未分泌蜡质前,可喷布波美 0.3-0.4 度石硫合剂,或 90敌百虫 1000 倍液,或 25扑虱灵 1000-1500 倍液。 (7)叶蝉:以成虫在杂草、土块中越冬,桃树发芽后上树为害幼叶,取食汁液。可在展时初期和盛花后结合对挑蚜的防治,喷布乙酰甲胺磷等药剂。此外,在第一代卵盛孵期(约在 5 月中下旬)喷布 50敌敌畏乳油或 25扑虱灵 1000-1500 倍液,也都有良好效果。 五、采收、贮藏和加工 桃果实采收后不能增进品质,需至充分成熟才宜采收。但软溶质水蜜桃变软后不耐贮运,且易腐烂。因此,罐藏用桃、外运水蜜桃及硬肉桃宜在果实硬熟期采收。就地供应的鲜销桃,可在完熟期(果面开始变软时)采收。 当市场上熟桃积压过多时,可用来制作桃酱,先将原料用 0.5明矾水洗净脱毛,对半切开,挖心去核,切成小果块。然后按果肉重的 10加水煮沸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