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复习题(答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589025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复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复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复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复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复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复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复习题(答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 2)期末复习题)期末复习题( (答案答案) )一填空题 1、易见的元杂剧刊本有明代 藏懋循藏懋循 编的元曲选和近要隋树森编的 元曲元曲选选外外编编 。2、在元杂剧剧本中, 宾宾白白 (简称 白白 )是剧中人物的言语,而 科范科范 (简称 科科 )是指人物的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3、元杂剧中的女主唱称为 正旦正旦 ,男主唱则称为 正末正末 。4、著名的散曲套数不伏老是元代杂剧空 关关汉汉卿卿 的自叙之作。作者自 称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这几乎是一篇浪子文人的宣言。5、燕燕、赵盼儿、王瑞兰分别是关汉卿在杂剧 调风调风月月 、 救救风尘风尘 和

2、 拜月亭拜月亭 中塑造的三个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6、单刀会是元代杂剧家 关关汉汉卿卿 的历史剧代表作。剧中突出了关羽豪 迈无畏的英雄气概,并借关羽之口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沧桑之感。7、元代剧作家 白朴白朴 的杂剧梧桐雨曲辞缠绵悱恻,细腻传神,朴实而 优雅,赢得了无数的赞誉。他描写李千金和裴少俊爱情故事的杂剧 墙头马墙头马上上 则比较爽朗轻松。8、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康进之的 李逵李逵负荆负荆 和 高高 文秀文秀 的双献功就是以他为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9、元代剧作家 纪纪君祥君祥 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 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10

3、、士子与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如著名剧作家 石君石君 宝宝 的曲江池歌颂了李亚仙和郑元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马致远的剧作 青衫泪青衫泪 也歌颂了妓女裴兴奴和诗人白居易之间的爱情。11、元明的杂剧传奇很多改编自唐传奇,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元 稹的 莺莺传莺莺传 ,郑光祖的杂剧 倩女离魂倩女离魂 改编自陈玄稹的离魂记, 石君宝的曲江池改编自白行简的 李娃李娃传传 ,汤显祖的 邯邯郸记郸记 改 编自沈既济的枕中记。12、明代剧作家 朱有朱有燉燉 的杂剧继母大贤和元代关汉卿的杂剧 蝴蝶蝴蝶 梦梦 都写了兄弟争死、继母保全前妻之子的故事,这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个题 材。13、明代剧作家 康

4、海康海 的杂剧中山狼借寓言来抒写自己的心情,王九 思的杂剧 杜子美沽酒游春杜子美沽酒游春 则借前代诗人杜甫之口发泄自己的积愤。14、明代剧作家 冯冯惟敏惟敏 的杂剧不伏老写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 是戏曲史上首部以科举考试为表现对象的作品。王衡的杂剧 郁郁轮轮袍袍 写唐 代大诗人 王王维维 科举考试的经历, 沈自徵沈自徵 的霸亭秋写杜默落地后在霸王 庙哭诉,都表现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15、明代剧作家 王王骥骥德德 的杂剧男王后反映了晚明文人的激情纵欲、 追求世俗享受;吕天成取材才孟子的杂剧 齐东绝齐东绝倒倒 则通过对舜等古 圣贤的戏谑,表现了晚明文人对传统的挑战。16、明代徐复祚的杂剧

5、 一文一文钱钱 刻画了一个贪得无厌、爱财如命的吝 啬鬼卢至的形象,剧中还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显示出佛教对晚明文人的影响。17、许潮的剧作多以文人的游宴雅集为题材,如 兰兰亭会亭会 一剧写王羲 之、谢安等人上巳集会修禊,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风雅的倾慕。18、孟称舜将其古今名剧合选所选杂剧分为婉丽、雄爽两类,并根据 柳永柳永 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和 苏轼苏轼 的念奴娇中“一樽还酹 江月”之意,分别命名为 柳枝集柳枝集 和 酹江集酹江集 。19、南戏 白兔白兔记记 写刘知远由流浪汉而成为皇帝的故事,属于在民间 颇受欢迎的发迹变泰题材。20、明初剧作家 丘丘璿璿 的五伦全备记和邵灿的 香囊香囊记记

6、 在创作主 旨和情节安排上都亦步亦趋地追随高明的琵琶记。21、南戏 王状元王状元荆钗记荆钗记 与张协状元、赵贞女等谴责文人负 心的作品不同,它借书生王十朋和钱玉莲的爱情故事,赞扬了文人在科场得意 后对爱情的忠贞。22、四大南戏之一的拜月亭是根据元代剧作家 关关汉汉卿卿 的杂剧闺怨 佳人拜月亭改编的。剧中描写了蒋世龙与王瑞兰、陀满兴福与蒋瑞莲聚散悲 欢的爱情故事。23、赵五娘和李琼梅分别是南戏 琵琶琵琶记记 和 小小孙孙屠屠 中的人物。24、梁辰鱼创作的传奇 浣浣纱记纱记 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 本,它使昆山腔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开来。25、“灯前修本”是明代传奇 鸣凤记鸣凤记 的一个片

7、断。这部传奇表现了 嘉靖年间杨继盛等忠义之士与权奸严嵩父子的斗争,开启了此后时事剧的创作。26、古代戏曲中常用误传错认法来结撰情节。阮大铖的春灯谜一剧就 以十错认造成一系列的波澜,堪称错认法的典范之作。27、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包括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和 荆钗荆钗 记记 、南柯南柯记记。28、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又成为其他剧作的表现对象,如清代蒋士铨的 临临川梦川梦 就以戏曲形式为汤显祖作传。29、明代是中国戏曲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著名剧作家 徐渭徐渭 的南词叙 录是第一部南戏概论性质的专著。而王骥德的 曲律曲律 则是一部具有承上 启下作用的著作。 沈沈璟璟 的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则为创作提供了一

8、本可依赖 的工具书。30、清初传奇创作非常繁荣,洪昇的 长长生殿生殿 和 孔尚任孔尚任 的桃花扇 代表了这一阶段传奇创作的最高成就。31、“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是传奇 牡丹亭牡丹亭 中的曲词。32、明代很多剧作家追随汤显祖讴歌真情,如孟称舜的剧作 娇红记娇红记 歌颂王娇娘和申纯至死不渝的爱情。 二胥二胥记记 则歌颂了伍子胥灭楚复仇之 孝和申包胥复楚之忠。33、明代作家 沈沈璟璟 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他的博笑记就是一 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34、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 李开先李开先 创作的宝剑记演林 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沈璟的义侠记演英雄 武

9、松武松 的故事。35、清初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以戏曲来反映现实政治和平民生 活,李玉、朱素臣等合作的 清忠清忠谱谱 是其代表作之一,剧中反映了东林党 人和苏州人民反阉党魏忠贤的斗争。 36、白朴的杂剧 梧桐雨梧桐雨 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马马致致远远 创作的汉宫秋则描写了汉元帝和昭君之间的感情。二名词解释 元明戏曲部分元明戏曲部分1、王粲登楼王粲登楼:是元曲大家郑光祖所作的最能表现作者个人艺术风格的 文人事迹剧。描写的是王粲因与当朝丞相蔡邕之女订有婚约,因王粲的傲慢及 由此而引起的王粲与蔡邕之间的恩怨情仇的故事,表达了对文怀才不遇境地的 感慨。此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人

10、的赞赏。2、院本院本:戏曲名词,金元时行院演剧所用的脚本。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院本,杂剧,其实一也。”是北方的宋杂剧向元杂剧过渡的一种形式。演 时用五人,作品均已失佚,仅南村辍耕录载有院本名目七百余种。元以后 亦称宋杂剧为院本,以别于元杂剧。或泛指短剧、杂剧、传奇等等。3、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对元代四位著名杂剧家的合称。一般是指关汉卿、马致远、 郑光祖、白朴或称“关马郑白”。见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明何良俊回友 斋从说。4、董西厢董西厢:金代一位下层文人董解元根据唐人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利 用当时流行的诸宫调形式而作的一本西厢记诸宫调,此剧使莺莺和张生的 故事至此得到极大的丰富。尤其重要的是,

11、“董西厢”在情节、结局、人物塑 造等方面,都较莺莺传作了较大的修改,并由此而成为王实甫所作西厢 记的蓝本。5、大雅堂乐府大雅堂乐府:明代剧作家汪道昆所作杂剧,全剧四折,每折演一个 故事,剧目分别为高唐梦、洛水悲、五湖游和远山戏。这是 汪道昆因“厌听繁音”而将风流遗事改作为杂剧,以此满足自己的欣赏要求, 来传达一种文人的雅兴与情调。这当中,以杂剧为游戏的态度非常明显。6、四声猿四声猿:明代徐渭所作四剧翠乡梦、雌木兰、狂鼓史、 女状元的合称。关于四声猿的命名,一方面以猿声写自己内心的悲愤、不 遇的感慨,另一方面借猿声写自己心中奇气,借剧本作中夜长吟。其中狂鼓 史最突出地体现了徐渭内心的悲愤。四声猿

12、处处流露出“真性情”,作 者在剧本长度、音律等方面的随心所欲,使元杂剧的创作格式真正被打破,明 杂剧完成了它的蜕变,从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7、南戏(永嘉杂剧)南戏(永嘉杂剧):南戏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是北宋末年至明 嘉靖末期,由最初的“温州杂剧”流布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地繁衍而成的, 时称“南戏文”、“南曲”、“南戏”。由于南戏最早起源于浙江温州,元之 前曾将所有戏剧杂伎表演形式称为“杂剧”,故早期南戏流传外地,被称为 “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8、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指收录于永乐大典的张协状元、宦门子 弟错立身、小孙屠三种戏文。其中张协状元是一本负心剧;宦门 子弟错立

13、身是描写豪门出身的延寿马与戏剧演员王金榜的爱情故事;小孙 屠表现的重点则是家庭伦理、兄弟之情。9、四大南戏(荆拜刘杀)四大南戏(荆拜刘杀):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 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这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也是在明清两 代的戏曲舞台上一直非常活跃的四个剧本。四大南戏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 语言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的成绩,对后来的南戏、传奇的创作影响深远。与琵 琶记一起,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彰显着南曲创作的生命力。10、明传奇明传奇:是从南戏发展而来的长篇体制的戏曲形式,剧本的创作主体 是文人,它既是为舞台演出而作,同时也有大量作品是作为个人抒情言志逞才 的手段而创作的。表现出对现

14、实、历史的关切,对作品个性、情感的张扬,在 体制上也表现出规范化的特点。 11、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 邯郸记四部传奇作品的合称,为明代传奇写作巨手汤显祖所作。这四种传 奇都有写梦境的情节,故名。12、宝剑记宝剑记:李开先所作传奇剧,故事取材于小说水浒传林冲被 逼上梁山的故事。然剧本所写故事与小说不同,最引人注目的不同是关于林冲 受迫害的原因。林冲与高俅等人的冲突,不是因为高衙内图谋其妻,而是因为 林冲反对高俅等祸国殃民的奸臣。民众乐道的衙内的荒淫,转换成士大夫所关 注的忠奸斗争。一个原来充满市井味道的草莽英雄故事,敷演成了士大夫的歌 唱。13、

15、鸣凤记鸣凤记:是明代表现嘉靖时夏言、杨继盛、邹应龙、林润等十位 忠义之士与奸臣严嵩父子的斗争的传奇剧。清焦循剧说记载,本剧为王世 贞门人所作,其中“夫妇死节”一出为世贞亲笔。剧本虽以政治时事为创作对 象,但在情节的组织安排上,注意对事实的剪裁与组织。在严嵩父子伏法后不 久,此剧被搬上了舞台,开启了此后的时事剧创作。14、博笑记博笑记:沈璟所作传奇剧,由相对独立的十个喜剧构成一部市井 生活画卷,塑造了一批市井细民的形象。他们或善或恶,或亦善亦恶,以此讽 刺、揭露各种社会丑恶现象。15、吴吴:沈璟对音律的重视,对本色的提倡,得到当时及身后不少剧 作家的响应,形成了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流派吴。主要作 家有沈璟、吕天成、叶宪祖、冯梦龙、袁于令、范文若、卜世臣、沈自徵等人。16、汤沈之争汤沈之争:指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与沈璟在在戏曲创作理论上的不同意 见。汤显祖对于剧本的写作,重视“立意”与“才情”,而沈璟则从场上之曲 出发,强调合律。两人的分歧,仅只是创作观点的不同,并没有有政治意义的 对立,也没有好与坏、进步与落后、正确与错误之分。他们二人仅仅是从不同 的角度,对剧本的写作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见解,回应了当时曲坛的需求。17、折子戏折子戏:折子戏,相对于整本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