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典型案例评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583629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洗钱典型案例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反洗钱典型案例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反洗钱典型案例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反洗钱典型案例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反洗钱典型案例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洗钱典型案例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洗钱典型案例评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洗钱典型案例评析贷款诈骗案发布时间:2011.07.14 点击数:14613 选择字号:大 中 小反洗钱案例分析许宗林上市公司洗钱案发布时间:2011.07.14 点击数:6537 选择字号:大 中 小案情2005 年 1 月 10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对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实施停牌,达尔曼这只曾经盛极一时的“中华珠宝第一股”寿归正寝。一叶知秋,达尔曼的结局凸现出中国股市的一些问题。从洗钱的角度分析这支个股,问题更是触目惊心。达尔曼于 1996 年 12 月上市,发行 3000 万流通股,发行价 7.3 元,经过数次送股后总股本从最初的 7600 万股迅速扩张至 2.28 亿股。

2、此后机构经过两次配股,再次圈走 5.78亿元。退市前,达尔曼历史上的最高股价高达 94 亿元,成为中国股市著名的高价股,号称“中华珠宝第一股”。而其董事长许宗林 2001 年和 2002 年连续两年以身价 6 亿元入选福布斯中国内地百富榜 。到了 2004 年 6 月末,公司却亏损 14.44 亿元,每股收益为-5.04 元,股东权益为-3.47 亿元,每股净资产为-1.21 元。短短数年时间,达尔曼从一支绩优股突然变为一支百病缠身的退市股,其中的原因令人费解。根据有关部门核查,发现达尔曼所有的采购、生产、销售基本上都是在一种虚拟状态下进行的。每年公司都会制定一些所谓的经营计划,然后组织有关部

3、门和一些核心人员根据计划制作虚假的原料入库单、生产进度报表和销售合同等。为了做到天衣无缝,相关销售发票和增值税发票应缴的税款都一分不少地缴纳据测算,达尔曼几年来用以造假的成本达数亿元。其虚假投资经营项目也数不胜数,如帐面显示“达尔曼一条街”项目投入8227 万元纯属子虚乌有;还有账面显示 6000 万元的“都江堰钻石加工中心”、5213 万元的“西安富士达传感器”、1950 万元的“蓝天林木种苗项目及轻型基制”,都属于虚报项目。为了隐瞒其诈骗事实与非法收入,许宗林建立了大量由他控制的空壳公司和影子公司来与达尔曼进行“业务往来”,这类公司总数达 30 多个,其法定代表人表面看起来与许宗林没有任何

4、关系,但其实都是许宗林身边的人,许宗林只需要怀揣着这些公司的印鉴,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轻松完成他的数字游戏了。此外,为了顺利瞒过监管部门和通过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达尔曼所有帐务都是由一位湖北的注册会计师来做。大部分的资金最后都汇集流向深圳。许宗林通过在深圳的几家公司,以设备采购、投资为由,或者通过地下钱庄等种种手段将数亿元的资金洗往国外。评析许宗林通过上市公司大肆诈骗股民财产,为上市公司的监管再一次敲响了警钟。然而从反洗钱角度来看,这起案件同样拥有重要意义。早在 2004 年初达尔曼事件东窗事发之前,加拿大反洗钱部门就对许宗林通过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财产的不法行动有所察觉,并向我国相关的执法部门进行

5、过求证。然而当时我国并没有有效的反洗钱制度,相关部门缺少对金融情报的敏感性,对加拿大提供的这个及其有价值的情报没有引起重视,所以没能及时进行调查及对许宗林采取强制措施,以至于许宗林成功外逃,他非法获得的大量不法收益亦难以全部追回。从这起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建立高效的反洗钱机制、加强国际间反洗钱合作,对打击犯罪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何其重大得意义,对我国来说也是一件必要而紧迫的任务。所有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和公民个人都要把反洗钱作为一件视为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予以关注和支持。案情摘要案情摘要2005 年某市多家商业银行向公安机关报案,称 L 氏兄弟利用辖内 H 公司 骗取银行贷款,至今尚未归还,涉嫌

6、贷款诈骗。2006 年 6 月初,公安机关请求 人民银行协助核查 L 氏兄弟在该市各金融机构开立账户及相关交易、贷款交易、 贷款情况等相关信息收集后移送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根据当地人民银行提供 的证据,进一步发现犯罪嫌疑人 L 某在当地成立了 H 公司等多家关联公司,上 述公司在辖内 4 家金融机构开立了 30 多个银行结算账户。另外,犯罪嫌疑人还 利用亲戚朋友的名义在各金融机构开立了多个银行存款账户,将银行贷款在上 述账户之间毫无交易背景地相互划转或存取现金,企图非法占有。公安机关果 断抓捕 L 氏兄弟,经侦查审讯,该案所涉及贷款总额高达 3000 多万元。案例评析案例评析该案当事人在贷款到

7、账后,精心策划进行了一系列的清洗,妄图把水搅 浑,将白钱洗黑,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一、利用关联公司签订虚假的购销合同,骗取银行开出银行承兑汇票一、利用关联公司签订虚假的购销合同,骗取银行开出银行承兑汇票L 氏兄弟利用所控制的部分关联公司,操纵这些公司签订没有真实贸易 背景的虚假购销合同,通过其他公司借款或银行贷款作保证金,骗取银行开出 银行承兑汇票(部分承兑汇票的保证金仅占汇票面值的 20%左右)。经查实, H 公司签订虚假购销合同的银行承兑汇票有 30 份,金额合计 4400 多万元。由 于没有真实贸易背景,承兑汇票又被 L 氏兄弟在其他商业银行贴现后用于归还 借款、发放工资、支付差旅费、购

8、置房产等用途。二、以某钢铁集团的产品集资款重复抵押,骗取金融机构贷款二、以某钢铁集团的产品集资款重复抵押,骗取金融机构贷款1997 年 3 月,H 公司交给某钢铁集团产品集资款 300 万元。1997 年 12 月,该公司利用某钢铁集团产品的集资款证明和收据作抵押,向一家商业银行 成功申请开出银行承兑汇票两行合计 300 万元,又向另一家商业银行成功贷款 330 万元。L 氏兄弟控制的 H 公司以重复抵押的方式,骗取银行信用或贷款合计 630 万元。三、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洗钱三、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洗钱第一种方式是利用公司贷款资金为个人够买住房和写字楼进行洗钱。进 查实,1998 年 3 月,犯罪嫌

9、疑人以 H 公司的名义成功贷款 150 万元,次日即将 30 万元划转至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用于购买住房;2000 年 1 月,犯罪嫌疑人以 H 公司的名义成功贷款 200 万元,次日即将贷款划转至其控制的一家关联公司 账户,其中 100 万元通过该关联公司划至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用于购买写字楼。 上述房屋产权人均是 L 氏兄弟。L 氏兄弟用公司贷款资金为个人购买住房和写字 楼,非法占有银行贷款。第二种方式是利用公司回笼资金为个人购买商铺和住房进行洗钱。经查 实,2000 年 4 月,L 氏兄弟以银行汇票方式从外地带回公司销售钢材款 170 万 元,在银行兑付后通过关联公司账户过渡,将其中 115

10、 万元用于购买住房和商 铺。2000 年 1 月,H 公司收到销售钢材款 36 万元,将其中 35 万元现划至关联 公司,然后用于购买写字楼。上述房屋产权均是 L 氏兄弟,L 氏兄弟利用公司销 售回笼的货款资金为个人购买商铺和写字楼,非法占有公司资金。第三种方式是利用复杂的交易手段,制造资金周转的假象,清洗不法所得。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关联公司和亲戚朋友的账户(事后证实关联公司均由犯罪分子完全控制与操控),从银行骗取贷款后,通过频繁转账交易,使贷款资金进入复杂的交易当中,有时一笔资金在一天时间就转了 4 个银行账户;有些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内经过多个单位倍数转让,明显没有交易背景,加大了公安部门的追查

11、难度;还有部分资金以归还个人借款的名义被犯罪分子据为己有。 反洗钱案例分析里格斯银行洗钱案发布时间:2011.07.14 点击数:8613 选择字号:大 中 小【案情】19 世纪成立的里格斯银行(Riggs Bank N.A)以和美国政府的悠久关系闻名,华盛顿的160 多家大使馆,有 95是里格斯的客户。数据显示,来自外交圈的生意,占里格斯银行42 亿存款的 23。美参议院在 2004 年 7 月 14 日提交的一份长达 114 页的报告详细揭露了里格斯银行协助智利前总统皮诺切特洗钱,卷入赤道几内亚独裁者腐败资金的事件。今年 5 月,里格斯银行已经因涉及与沙特恐怖组织之间资金转移,而被处以 2

12、,500 万美元的民事罚款。参议院报告披露,从 19942002 年,里格斯银行至少为智利独裁者皮诺切特开了 6个户头,并发出了好几个存单,其中有的发生在皮诺切特在英国被软禁期间。皮诺切特在里格斯的存款总额曾经一度达到 400 万800 万美元。银行的账户经理帮助皮诺切特规避了披露账户的法律程序。他们对这几个账户的资金来源从来没有认真的调查。为了掩盖他对这些账户的控制,银行甚至帮他设立了两个空壳公司,以这两个公司的名义开出户头,以皮诺切特为实际受益人。在皮诺切特被拘禁,法庭冻结其账户期间,帮他把 160 万美金从伦敦转移到美国。里格斯银行用自己的账户掩盖皮诺切特的一些现金交易,还开出了190

13、多万美元的现金支票,使他身在智利也能顺利取出现金。在递交联邦调查机构的文件中,皮诺切特被伪称为“一位退休的教授”,曾在“公共服务部门的高薪职位服务多年”。1997 年,美国货币监理署检查人员发现里格斯银行存在违反银行保密法问题并向该行管理层提出,当时管理层采取了积极的合作态度并作出了及时反应。因此,货币监理署将该行评定为“合格”。2001 年“9.11”事件后,货币监理署对存在高风险的大银行(包括里格斯银行在内)进行了一系列反恐金融检查。2003 年 15 月与执法机关密切配合,共同检查了里格斯银行中沙特阿拉伯大使馆的部分可疑交易。2003 年 7 月颁布禁令要求里格斯银行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采

14、取相应纠正措施。2003 年 10 月,货币监理署检查官对该银行进行重新检查,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在检查该行是否遵守 7 月份颁布的法令时,又发现该行与赤道几内亚的关系存在一系列问题。赤道几内亚是西非第三大产油国,美国重要的石油进口国。自现任总统奥比昂在 1979 年政变中夺权后,这个国家一直为腐败、贫困和暴力问题困扰。美国的调查认为,该国每年大约 1.5 亿美元的石油开采费,绝大部分进了政府高官的腰包。小组委员会还发现,从19952004 年,里格斯银行为赤道几内亚政府、政府官员和他们的家庭成员,管理着超过60 个账户和存单。2002 年该国成为里格斯银行最大的客户,他们总的存款加在一起在4

15、00 万700 万美元之间。里格斯为奥比昂总统和他妻子、亲戚开设多个个人账户,建立离岸壳公司;20002002 年间,帮助使 1,300 万美元流入奥比昂和他妻子控制的现金账户。另外,里格斯为赤道几内亚政府专门开了一个账户,接受来自在该国做石油生意公司的资金,然后,把 3,500 万美元转到了银行根本不了解的两个公司的账户上,而银行保密法禁止这样做。报告说,委员会有理由相信至少其中一个收款银行是完全被奥比昂总统控制的。美国参议院报告认为,里格斯银行没有尽到反洗钱的法定义务,对相关证据“视而不见”,允许无数的可疑交易发生而不通知执法机构。2004 年 5 月 13 日,美国货币监理署根据银行保密

16、法宣布对里格斯银行(此行为里格斯国民银行的子公司)大量违规行为处以2,500 万美元罚款。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认为货币监理署所认定的罚金水平适当。里格斯银行必须向财政部一次性缴纳所有罚金。关于里格斯银行案,美国货币监理署表示,里格斯银行未能根据银行保密法建立有效的反洗钱制度,从而无法监测可疑交易,也未进行可疑交易报告;另外,该行搜集和保存外国银行客户资料也不全面。货币监理署对该行下发整改命令,要求银行采取行动尽快加强内控建设,尤其是与银行保密法及反洗钱相关的内部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管理能力。董事会必须于 30 日内对银行管理层、员工以及管理手段作出整改决定。第二,制定评估计划,对银行会计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进行评估,并根据银行保密法规定抓紧相关交易的建档及归档保存工作。第三,贯彻实施适用于银行账户和有关人员的书面内控制度,包括涉及大使馆以及国际私人银行集团的各项规定。此规定要求至少每 3 年对所有相关经理进行背景资格审查,禁止银行职员对客户账户拥有签字权、所有权及托管权。第四,仅当银行严格遵守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