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82180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师大附中 2013 级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第 I 卷(选择题 共 60 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和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予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脂肪鉴定实验中要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 C将斐林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 D蛋白质鉴定时应先向样液中加入 1 mL 双缩脲试剂 A 液,摇匀后再加 B 液 4 滴,且不能过量 2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 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无氧呼吸均能产生 CO2 3用32P 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 20 条染色体)的 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5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A0 条 B20 条 C大于 0 小于 20 条 D以上都有可能 4如图为描述多种生物学现象或过程的模型,相关叙述不准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b 为次级精母细胞,则四分体形成发生在 d 过程 B若该图表示基因

3、表达的过程,则 d 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 C若该图表示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则 e 过程发生在线粒体 D若 a、b、c 表示三种物质,d、e 表示酶,则如果控制酶 d 的基因不表达,控制酶 e 的基因仍可 表达 5在果蝇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 Y 染色体的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6成年女性体内的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A染色体数目不加倍 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4 个染色体组 7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存在的生命活动是 A线粒体内膜上 O2和H结合生成水 BmRNA 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

4、质 C以亲代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D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8下列生产措施或生活现象所涉及的细胞呼吸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 B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C马铃薯块茎腐烂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D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有氧呼吸 9ATP 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 ATP 生成 BATP 可为物质膜运输提供能量 CATP 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ATP 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1

5、0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 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 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 CO2浓度的变化情况, 绘制成如右图的曲线,由图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d 点时 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最强 Ba 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部位只有线粒体 Cc 点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开始于 b 点之前 11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 12右图为

6、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 ATP 中的化学能转化为 C3中的化学 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 C3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再形成 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 C5含量会升高13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可发生 CO2C3C6H12O6,在线粒体中则会发生 C6H12O6C3CO2BATP 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高效而有序

7、地进行14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有丝分裂过程的图是B细胞的形成过程:C图和图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D图中都具有同源染色体15酶和 ATP 是细胞生命活动中两种重要的化合物,绝大多数生命活动都与它们关系密切,但也有“例外” 。下列人体生命活动中,属于这种“例外”的是A肝脏细胞吸收组织液中的氧气 B线粒体中的H与 O2结合C吞噬细胞吞噬并水解衰老的细胞 D.体液免疫中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16显微镜下观察一个正在正常分裂的人类细胞,发现该细胞不均等缢裂,且染色体已经分成了两组。关于每组染色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没有 2 条 X 染色体 B没有染色单体C,没有 Y

8、染色体 D没有同源染色体17如图,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 zxy B叶圆片 z 在 4 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C叶圆片 z 在后 2 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4h 18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A脂肪细胞 B淋巴细胞 C心肌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19.下面左图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 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右

9、图表示是某二倍体雄性动物(XY 型性别决定)的一个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处于曲线图的 cd 段时期B该细胞的每个染色体组中有 3 条染色体,包含了该生物基因组中全部 DNA 序列 C若染色体上有基因 B,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 b,说明细胞在 bc 段时期内发生了交叉互换D处于曲线图的 cd 段的一个细胞内有 0 或 l 或 2 条 Y 染色体20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2 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II-6 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此家族中的 III-1 与 III-2 患病的可能性分别为A0、19 B12、112 C13、16 D0、11621

10、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 I、II 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 III、IV 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甲、乙重复 100 次实验后,Dd 和 AB 组合的概率约为11 24和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2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在无丝分裂中不起作用B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大

11、肠杆菌,可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C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出多样性23端粒酶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 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 DNA 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 DNA 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 RNA 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 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 DNA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24.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中为

12、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 BCD1 21 33 41 425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由植株 A 与植株 B 决定B豆荚中的每一粒种子的种皮是亲代的,胚是 F1的C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与植株 A 相同,属于细胞质遗传D豆荚中的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现型都与植株 A 相同26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由组合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C若组合的 F1随机交配,则 R 雄蝇中灰身白

13、眼的概率为 3l 6D若组合的 F2随机交配,则 R 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 1827下列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一对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A, B. C. D28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A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B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C控制孩子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纯合的D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几率为 1829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本质区别是A所控制的性

14、状不同 B所含的遗传密码不同C4 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30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 IV 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 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AI-2 和 I-4 必须是纯合子BII-1、III-1 和 III-4 必须是纯合子CII-4、II-5、IV-1 和 IV-2 必须是杂合子DII-2、II-3、III-2 和 III-3 必须是杂合子第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31(9 分)某研究小组为探宄影响过氧化

15、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 1、实验 2 均在最适条件下进行。实验 3 其他条件适宜)请分析回答:(1)实验 1,2,3 中的自变量分别为_、_、_。(2)实验 2 中,在 b 点之前的 H2O2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会_(填“升高” “降低”或“不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c 段 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_(3)实验 l 若温度升高 10,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填“增大”或“减小”):加 Fe3+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填“增大”或“减小”)。(4)实验 3 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 pH 为_,实验结果表明,当 pH 小于 d 或大于 f 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_32(7 分)图 1 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雌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 DNA 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 2 是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