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等十三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生物)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81404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等十三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等十三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等十三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等十三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等十三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等十三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等十三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生物)(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等十三校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等十三校 20132013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生物)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生物)第第卷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1如果破除细胞骨架,动物蛋白的分泌速度会明显降低,由此可推知细胞骨架 A是一种膜性细胞器 B有助于囊泡的运输 C能促进 ATP 的合成 D可作为细胞板的原料2美国科学家 2010 年 5 月 20 日宣布,他们人工合成了一种名为蕈状支原体的 DNA,并将其植入另一个内部被掏空、名为山羊支原体的微生物体

2、内,最终使植入人造 DNA 的微生物重新获得生命,繁殖成世界上首个“人造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人造细胞的基本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构成B该人造细胞的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C该人造细胞的代谢方式与山羊支原体基本相同D该人造细胞具备的最基本生命特征是能够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活动3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唾液淀粉酶的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直接有关的膜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B醋酸洋红染液能将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染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D相对于心肌细胞,胰岛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4以下的实验方法可达到实验

3、目的有A用3H 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 DNA 的复制B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时,设计了两个实验组做相互对照C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是否存在 CO2D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5.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水槽左室加入 50ml 含少量 K+的溶液并插入负电极,右室加入 50ml 含大量 K+的溶液并插入正电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隔板小孔处的薄膜通常由一层磷脂分子构成B通电前后,右室中的液面先上升后下降C若将含 K+的溶液换成含 Ca2+的溶液,实验

4、结果相同D本实验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6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其基本过程如下示意图所示: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 。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7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和病毒。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

5、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是A抗体 B运载体 C糖蛋白 D单链 DNA8.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 1、3 装置溶液 A、B、a、b 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 2、4 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 1、3 液面上升的高度 h1、h2。如果A、B、a、b 均为蔗糖溶液,且 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Ah1h2 MaMb Bh1h2 MaMb Ch1h2 MaMb Dh1h2 MaMb9在下图3 个密闭装置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三份种子:消毒且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及刚萌发的花生种子。把三套

6、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下列有关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当 A 和 B 玻璃管中的水珠开始移动时,分别记录其移动速率 VA和 VB,则 VAVBB如果 A 和 C 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 TA和 TC,则 TATCC如果 B 和 C 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水珠移动距离 LB和 LC,则 LBLCD如果 B 和 C 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 TB和 TC,则 TCTB10下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 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A图 1 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没有遗传物质复制B两图说明分裂过

7、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发生在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 2 是卵细胞,则图 1 是次级卵母细胞11下图是两种细胞增殖方式染色体行为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种方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使子细胞都含有 P1、P2、M1、M2B乙种方式 P1 和 M1、P2 和 M2 分离,子细胞具有不同组合的染色体C利用甲种方式繁殖后代,有利于生物遗传性状的稳定和物种的进化D繁殖过程中存在乙种方式的生物,有利于种群适应环境和发展进化12水稻的雄性可育(能产生可育花粉)性状由显性基因 A、B控制(水稻植株中有A、B或两者之一为雄性可育) 。现有甲、乙、丙三种基

8、因型不同的水稻,甲不含 A、B基因,乙含有A、b基因,丙含有 a、B基因,若甲与乙杂交得到的 F1全部雄性可育,甲与丙杂交得到的 F1全部雄性不育。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可以确定这两对基因存在 的部位是( )A两者均存在于细胞核中 B两者均存在于细胞质中C仅 A、a 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D仅 B、b 基因位于细胞核中13已知 a、b、c、d 是某细菌 DNA 片段上的 4 个基因,下图中 W 表示野生型,、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A基因 a B基因 b C基因 c D基因 d14下图甲中

9、4 号个体为 x 病患者,对 l、2、3、4 个体进行关于 x 病的基因检测,其 DNA 的电泳结 果如下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乙中的 d 来自图甲中的 4 号个体 B长度为 9.7 单位的 DNA 片段含有 X 病基因C3 号个体的基因型与 l、2 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2/3D3 号个体与一位 x 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 X 病孩子的概率为 1/615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 RNA,反义 RNA 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不正确的叙述有 A过程 I 称为转录,主要在细

10、胞核中进行B与完成过程 II 直接有关的核酸,只有 mRNAC与邻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是 AUD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 II 被抑制16高三学生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一),乙肝抗体呈阳性(+ )。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说明:“+”表示有,“一”表示没有):A.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C.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D.你体

11、内没有乙肝病莓,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17莱-尼二氏症又称为自毁容貌综合症,患者在发病时会毁坏自己的容貌,很少活到 20 岁以后,该病在男性中发病率为 1/50000。已知某家族中系谱图,其中-2 不携带致病基因,-7 和-8两男性患有此病,则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自毁容貌综合症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1 和-4 的表现型相同,其基因型也一定相同C-9 患病的概率为 1/8,-10 患病的概率小于 1/8 D若-9 为男性与纯合正常女性婚配,则其后代患病概率为 1/818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 DNA 含

12、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 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cd 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Ce 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Dfg 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19家鸡起源于原鸡,现家鸡的年产卵量可达 260 个以上,而原鸡年产卵量仅为 12 个。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鸡在食物充足的饲养条件下产卵多,并将此变异遗传下去B人工饲养条件能够满足原鸡的营养需求,从而使产卵量明显增多C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了的蛋,孵化出了产卵量高的鸡,并被人工选择D家鸡的起源可以证明,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20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发现及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

13、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征21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 B C D22大型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要改变当地原有生态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能使生物产生地理隔离,很快形成

14、新的物种,所以对生物的进化是有利的B原来的平原变成了湖泊,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率C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就不能顺利进行D利用水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工业CO2的产生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23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C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控制在D点D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24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流感袭来,

15、医生给年老体弱者一般采用方法来使其获得免疫能力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是体液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接种25花生地里有一种穴居昆虫蝼蛄能严重地破坏花生在土壤中的根系和果实,在农业生产中一般采用水旱轮作以治虫。在改种水稻后除了能减少或降低害虫危害外,还能够 A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B提高农田能量的传递效率C促进农田的物质循环 D提高矿质元素利用率26用细菌过滤器过滤患疯牛病动物的脑组织抽取液,滤液能使健康动物得病,用能使核酸变性的福尔马林处理滤液后,滤液仍具感染性。这一事实说明 A疯牛病的病原体可能是细菌B滤液中的某种化合物具有感染性,该化合物可能是蛋白质,但需进一步证实C在滤液的化合物中,具有感染性的是核酸D疯牛病的病原体比细菌小,但比病毒大27科学工作者在某地观察,记录了四种野生动物一天中平均活动时间(h)如下表。假设北美郊狼因被大量捕杀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