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81223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安一中六安一中 2017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化学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B. 明矾净水与胶体的性质有关C. “滴水石穿,绳锯不断”不包含化学变化D. “火树银花不夜天”与金属的焰色反应有关2、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

2、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 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均与 H2O 反应,故均属于碱性氧化物A. B. C. D. 3、 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molCl2溶于足量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B. 100g98%的浓硫酸中,氧原子总数为 4NAC. 常温常压下,3g 甲醛所含 键数目为 0.3NAD. 1mol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胶体后,含有的 Fe(OH)3胶粒数目为 NA4、 下列叙述的两个量,一定相等的是A. 0.1molL1NaNO3与 0.05molL1Na2CO3溶液中的

3、Na+离子数目B. 质量相等的石墨和 C60中的碳原子数目C. 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 SO2与 SO3的分子数目D. pH 都为 3 的稀盐酸与 AlCl3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H+离子数目5、 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气体分别充入两个密闭容器中,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6、 下列各组分子、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含 Fe3+的溶液中:、Na+、NO3、SO42B. pH=13 的溶液中:Na+、K+、S2、S

4、O32C. 能使淀粉 KI 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NH4+、Fe2+、NO3、ClD. 在水电离的 c(OH)=1013mol/L 的溶液中:Na+、Ba2+、ClO、NH4+7、 下表中,对陈述 I、II 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陈述 I陈述 II判断A碳酸钠溶液可用于治疗胃病Na2CO3可与盐酸反应I 对,II 对,有B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氢氧化钠可以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的硅酸钠I 错,II 对,有C铝制品很耐腐蚀铝在常温下很难被氧气氧化I 对,II 对,有D向漂白粉溶液中滴入少量白醋以增强漂白能力醋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I 对,II 对,有8、

5、 已知 Cr2O72、Cr3+、CH3CH2OH、CH3COOH、H+、H2O 六种微粒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还原产物为 CH3COOHB.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C. Cr2O72和 Cr3+分别属于反应物和生成物D. 若把该反应设计从成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 CH3CH2OH4e+H2O=CH3COOH+4H+9、 已知 a 是一种常见单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 在与强碱溶液的反应中氧化剂是强碱B. 向 b 中滴加适量盐酸可得到 cC. c 不一定是两性物质D. d 一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0、

6、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2Sb2S3+3O2+6Fe=Sb4O6+6FeS Sb4O6+6C=4Sb+6CO下列关于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中的氧化剂分别是 Sb2S3、Sb4O6B. 反应中每生成 3molFeS 时,共转移 6mol 电子C. 反应说明高温下 Sb 的还原性比 C 强D. 每生成 4molSb 时,反应与反应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111、amolNa2O2和 bmol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 250,使其充分反应,当排除的 O2和 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7、1:1 时,a:b 为A. 1:1 B. 1:2 C. 2:3 D. 2:1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向 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B. 向 NH4Al(SO4)2溶液中滴入 Ba(OH)2使 SO42反应完全: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C. 足量的 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O2+CO32+H2O=2HCO3D. 向 NaClO 溶液中通入少量 SO2:2ClO+H2O+SO2=SO32+2HClO13、将一定体积的 CO2通入 VLNaOH

8、溶液中,已知反应物均无剩余。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得到 ag 沉淀;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 CaCl2溶液,得到 bg 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 CO2的体积为 0.224aLB. 若 a=b,则 CO2与 NaOH 溶液反应的产物盐只有 Na2CO3C. 用上述数据不能确定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D. a 可能等于、小于或大于 b14、在 c(NaOH)=2c(NaAlO2)的溶液中滴加稀 HCl,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OH+AlO2+2H+=Al(OH)3B. OH+AlO2+5H+=Al3+3H2OC. 2OH+AlO2+3H+=Al(OH)3

9、+H2OD. OH+2AlO2+3H+H2O=2Al(OH)315、在 t时,将 agNH3完全溶解于水,得到 Vml 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 g/cm3,质量分数为 w,其中含 NH4+的物质的量为 bmol。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溶质的质量分数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溶液中 c(OH)= D.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 Vml 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 0.5w16、某澄清溶液可能存在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Al3+、Fe3+、C、CO32、SO32、SiO32、AlO2,为确定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待测液,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无沉淀生成,但能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取反应后的溶

10、液加入稀硝酸酸化后滴加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另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的 NH3H2O,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根据实验可以确定溶液中一定有 Na+、CO32,一定无 Al3+、Fe3+、SO32、SiO32B. 根据实验无法确定溶液是否含有 ClC. 根据实验可以确定溶液中一定有 AlO2D. 忽略溶液中 H+、OH的浓度,该溶液中一定有 c(Na+)=c(Cl)+c(AlO2)+c(CO32)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2 分)17、 (8 分)对于甲、乙、丙、丁、戊五种溶液有如下信息:分别由 NH4+、Na+、Al3+、Ba2+、Ag+和 NO3、Cl、SO

11、42、Br、CO32离子中的各一种组成(不重复)其中甲丙戊三种溶液呈酸性,乙溶液呈碱性甲、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气体,丁可分别与甲乙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式表示乙、丁两种物质:乙 丁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戊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3)检验甲中阴离子的操作方法是 。18、 (14 分)小苏打(NaHCO3)样品中常含有 NaCl 杂质,为测定试样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三种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 I 测定中需配制 100ml1mol/L 硫酸;若用 12mol/L 硫酸配制该溶液,需量取该硫酸溶液的体积为 ml。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所

12、配制溶液浓度无影响的是 。A. 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 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C. 容量瓶没有干燥 D.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若最终消耗的标准 H2SO4的体积平均为 25.00ml,则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2)方案 II 中操作 I 的名称是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3)方案 III 是用下图装置进行测定。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19、 (8 分)仔细阅读下列三段文字。由稀有气体元素 Xe(氙)与氧元素形成的一种共价化合物 XeO3极不稳定,易转化为单质而呈强氧化性。将适量的 XeO3投入含 Mn2+的水溶液中,溶液

13、逐渐变为紫红色且 pH 不断减小。将 0.08mol KMn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 a molO2;向反应后残留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又收集到 b molCl2,此时 Mn 元素全部以 Mn2+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Cl2+2e2Cl 回答问题:(1)试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2)请配平的化学方程式:KMnO4+ HCl KCl+ MnCl2+ Cl2+ H2O通过对第段文字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出 a+b 的最大值为 。(3)从 Na2CO3、KMnO4、XeO3、Na2SO3四种物质中选出一种能使中的还原过程能够

14、发生,并将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0、 (10 分)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钴以 Co2O3CoO 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下:(1)过程 I 中采用 NaOH 溶液溶出废料中的 Al,能加快溶出率的操作有 、 。 (写出两条)(2)过程 II 中加入稀 H2SO4酸化后,再加入 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 。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

15、主要原因 。(3)碳酸钠溶液在过程 III 和 IV 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分别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在过程III、IV 中起的作用: ; 。21、 (12 分)某研究小组探究 SO2和 Fe(NO3)3溶液的反应。请回答:(1)A 中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 N2,再关闭弹簧夹,目的是 。(2)装置 B 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 。已知 SO2不与 BaCl2溶液反应,该研究小组对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进行了假设:假设 1:SO2与 Fe3+反应;假设 2:在酸性条件下 SO2与 NO3反应;假设 3: 。【设计方案、验证假设】(3)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实验步骤预期的现象和结论测定 B 中实验所用混合溶液的配制具有相同 的稀硝酸与BaCl2的混合液并通入适当的 将 SO2通入上述溶液中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假设 2 成立若不出现白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